临床应用螺内酯与特拉唑嗪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对照分析
2020-06-23陈世柱翁秀钦
陈世柱 翁秀钦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福建福州350015)
在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非常高,近几年来,高血压疾病有着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导致生活作息紊乱、饮食不规律、酗酒抽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1]。在高血压疾病中,治疗起来比较困难的一个类型为顽固性高血压,常用药物对这种类型的高血压都没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在专家的研究下,开始使用特拉唑嗪和螺内酯来治疗该疾病,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均具有明显的疗效[2]。本文针对临床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应用螺内酯与特拉唑嗪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和分析。详细的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到本院接受高血压病治疗的门诊或住院患者中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3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他们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对照组30 例高血压患者,观察组33 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8:12,年龄49-87 岁,平均年龄为(70.6±3.9)岁,病程为1-18 年,平均病程为(6.1±2.7)年;观察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0:13,年龄47-84 岁,平均年龄为(69.3±3.7)岁,病程为2-14 年,平均病程为(6.5±3.9)年。两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病例信息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30 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选用螺内酯进行治疗,详细的治疗过程如下:门诊或住院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予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基础上,连用攀利尿剂或噻嗪类利尿剂、心率快的连用β 受体阻滞剂等治疗,但血压控制仍不理想。然后为患者加用螺内酯20mg/次进行治疗,每天服用一次。
给予观察组33 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选用特拉唑嗪进行治疗,详细的治疗过程如下:门诊或住院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予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基础上,连用攀利尿剂或噻嗪类利尿剂、心率快的连用β 受体阻滞剂等治疗,但血压控制仍不理想。然后为患者加用0.5mg/次的特拉唑嗪,每天晚上服用1 次开始,如果患者血压值无改善,则将药物剂量逐渐增加,最大使用到10mg/d,当盐酸特拉唑嗪用到大于4mg/d 时,分成2 次/d 口服,早上剂量小于晚上剂量。
1.3 治疗效果观察
分别为两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选择了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后,对三个方面进行评估:(1)临床疗效:如果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值降低到正常范围,则为治疗效果显著;如果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差值降低程度>50%,则为治疗有效;如果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无明显改善情况,则为治疗无效。(2)住院病人每天记录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门诊病人每3 天随诊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如果临床有不适,随时就诊)。(3)详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常见的几种症状包括血钾变化、血钠减少、肾功能损害、头疼、呕吐、体位性低血压等。
1.4 统计学分析
对照分析临床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应用螺内酯与特拉唑嗪的有效性研究利用SPSS20.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信息利用t值进行检验(),计算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上看,对照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7%、观察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两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0,P<0.05)。
对照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7%(20/30),其中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有11 例,占36.7%;治疗有效患者有9 例,占30.0%;治疗无效患者有10 例,占33.3%。
观察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31/33),其中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有23 例,占69.7%;治疗有效患者有8 例,占24.2%;治疗无效患者有2 例,占6.1%。
2.2 两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
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本次临床应用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
2.3 两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从结果上看,观察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临床应用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
表1 两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s)
表1 两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s)
组别例数(n)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观察组对照组33 30治疗前166.8±11.4 167.3±10.6治疗后135.7±8.3 148.9±10.2治疗前88.6±7.9 82.6±7.4治疗后72.3±7.1 77.3±7.5
表2 两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从临床角度来说,顽固性高血压的产生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家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4]。在中老年人群中,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对该疾病进行控制,非常容易引起其他的并发症,比如说冠心病、脑梗塞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5]。目前,我们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依靠药物进行治疗,还需要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和科学的饮食搭配才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目前在临床上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最常使用的两种药物为螺内酯和特拉唑嗪,其中螺内酯在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控制上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但是需要患者服用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起到降血压的目的[6]。而特拉唑嗪不仅仅能够控制患者的血压还能够改善人体胰岛素的抵抗情况,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动脉平滑肌的改善[7]。从本次研究的临床效果上看,对照组和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3.9%。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更低,本次临床应用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与螺内酯相比,特拉唑嗪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人们对于该药物的耐受性更强,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特拉唑嗪的安全性更高,不会引起过多的呕吐、头疼、血钾升高或者是血钠减少的情况,是目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首选[8]。在使用盐酸特拉唑嗪从小剂量开始(0.5mg,一天一次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同时告知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等常见不良反应以及简要的处理,定期随访及检查。
综上所述,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方面,螺内酯和特拉唑嗪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特拉唑嗪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