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羽毛球队混合双打轮转跑位特点研究
2020-06-22朱晓成
朱晓成:现任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乒羽中心教练员,先后培养出林芳灵、周芯如、商亦辰等在全国比赛及世青赛、亚青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年轻球员。
在羽毛球比赛中, 混合双打属于一种常见的比赛形式,跑位轮转则是混合双打中的一项重要技巧。在混双比赛中,只有充分发挥出男女球员自身的优势,才能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
混合双打的站位主要包括左右防守站位、前后进攻站位、轮转站位等,本文则主要对目前上海羽毛球队混合双打轮转跑位的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混合双打、轮转跑位、特点
回溯从2011年开始带队至今上海队在混雙一项上获得过的成绩:姜彬彬/赵健夺得全国青年锦标赛分站赛(淮北站)冠军,唐平阳/倪昊苏夺得全国青年锦标赛亚军,唐平阳/赵健夺得一青会混双第五,唐平阳/史龙飞夺得全国锦标赛混双季军,唐平阳/史龙飞夺得全国冠军赛亚军,林芳灵/冯彦哲、周芯如/蒋振邦包揽2018年全国U16-U17羽毛球比赛总决赛混双冠亚军,林芳灵/商亦辰夺得二青会体校甲组混双冠军,周芯如/蒋振邦夺得二青会体校甲组混双第四,但在比赛中战胜了头号种子刘玄炫/黄嘉威,林芳灵/蒋振邦在去年全国锦标赛八进四时3局负于最后的冠军王斯杰/倪博文,获得混双第五,林芳灵/冯彦哲获得去年世界青年锦标赛混双冠军、亚洲青年锦标赛混双亚军及七个世界青年赛的前三名和澳门公开赛的混双季军。从这些成绩不难看出,上海队在混双一项上的表现还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技术的进步,我们仍需要不断从自身找到缺点,及时加以弥补。因此,本文根据上海队混双比赛的视频进行技战术数据分析,系统地对本队混双选手在比赛时的各场区及战术的运用、各自的优势等进行对比研究,为被研究者和上海队今后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
上海羽毛球队混合双打轮转跑位的特点。从2011年至2019年上海队参加全国羽毛球各项赛事和世界羽毛球各项赛事的录像资料中,选取进入正赛的20场比赛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包括上海队队员:林芳灵、周芯如、姜彬彬、唐平阳、商亦辰、赵健、蒋振邦等。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的信息平台,围绕羽毛球双打技战术及轮转跑位的研究内容,阅读有关的参考文献,搜集相关信息。同时,通过中国期刊网搜索有关羽毛球双打技战术研究的相关文献和图书,以及互联网对相关赛事的报道。
(2)录像观察法
本研究选取2011年至2019年上海队队员参加全国比赛和世界比赛的录像进行研究对象,共计20场比赛录像进行技战术统计。
(3)数理统计法
完成各场比赛录像资料的原始数据收集后,对由统计得来的20场比赛的数据运用进行统计。
结果与分析
1、接发球跑位分析
接发球是组织进攻的开始,只有接发球到位才能为进攻争取机会。高质量的接发球可以为本方取胜创造重要条件,因此接发球前三拍甚至前六拍尤为重要。处理好接发球战术,有利于控制整场局势的主动,对获得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下表1是接发球统计数据。
如表所示,我方运动员在接发球的处理上,取得主动的比例为47.63%,效果一般的占49.56%,出现被动情况比较少,仅仅为5.1%。
在实际发球中,女选手发球,男选手在中后场站位,这种站位是混双最佳的发球站位,可以将两人的能力强项充分发挥出来。女选手在前场发球后,迅速抢网形成进攻态势;男选手的后场进攻能力强,当对手起高球后,男选手可以保持进攻状态;如果对手接发球抢攻,男选手较强的移动能力和反击能力可以尽可能地帮助本方减少被动状态,从而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
2、 前场击球跑位分析
在混合双打比赛中,前场击球作为重要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如表2所示,对比前场技术的运用情况可以看出,推球和挑球是运动员采用比较多的技术,分别占到总数的23.3%和23.1%;其次是搓放和封网技术,占总数的16.4%和14.1%。另外,运动员在混合双打比赛中使用比较少的是推压、拦截和拨球技术,在前场技术的使用率中分别占比3.2%、3.9%和3.9%。
实战中,我方男女运动员呈发球姿势站立,一前一后呈对角线。女运动员站在前发球线中线偏右一脚长的位置,男运动员站在中场偏左偏前的位置。我方男队员在进行搓放、推球、杀球进攻时,女运动员马上移位到前场发球线位置,准备守网、封网,以及杀没有过自己头顶的球。同时,女运动员与男运动员呈对角线站立,在处于守势时,男运动员的弱侧站斜线封直线球,通常女运动员站位靠前,注意封住对方回直线球的路线,这样就比较容易封住部分前场和中路球,让对方的回击球压力加大,从而使得本方男运动员更容易获得得分机会。
3、中场击球中的跑位分析
在混合双打比赛中,中场技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相对于其他场区,中场技术的使用频率最高,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由表3可见,在中场技术的运用中,抽球的使用率最高,达到33.2%;其次是挡球,占28.2%;挑球和杀球分别占19.6%和14.8%。通过观看录像发现,林芳灵在世青赛和亚青赛的主要对手、印尼队的卡尔南多/贾米尔,其特点是速度快、网前控制好、技术细腻、出球质量高、网前连贯性好,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相比之下,我们的连续性更强,只要把网前控制好,连续推半场,则会取得较大的进攻优势。
在混合双打比赛中,男女双方运动员均采取前后站位的方式,男选手在头顶区杀直线,女队员则把“封直线”作为重点。同样在观看所有比赛中发现,无论队友杀直线或是斜线,女队员主要是在同一半场区防守,或是偏中场线一点。当两人轮换杀中路、吊对角时,就容易迫使对方起球,从而更便于为本方赢得进攻优势。
4、 后场击球跑位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我方运动员在后场击球技术的使用中,杀球的使用率最高,场均112次,占总数的59.4%;其次是高吊球,场均30.7次,占总数的16.3%;低吊和反手吊球使用率比较低,分别占1%和1.2%。值得注意的是,我方运动员每次攻击性的击球都有可能得分,其在后场击球技术的战术选择上,多采用攻击性技术。
后場技术在整个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我方运动员使用平高及吊球技术的比例很接近,因此可以得出我方在后场处理中还是以积极主动下压技术为主的结论,由此体现出我方在后场具备较强的主动进攻意识。
另外,我方运动员使用杀球的频率高达59.4%,由此可以推论出,我方运动员在有机会进攻时,一定会使用对对方具有威胁的进攻技术,这也充分说明我方运动员有较强的进攻意识。
结论与建议
结论
第一,技术方面越来越着重于发接发的衔接,重视网前球的拼抢与控制。在进攻上,以杀球为主要手段,并配合多变的手法,来达到得分的目的。
第二,战术方面仍然以后攻前封为主,通过创造机会进行轮转跑位,以此实现优势互补。混双比赛中,男运动员强调强势的进攻,女运动员的打法则趋向男性化,并多以攻人战术配合后攻前封。
第三,在发接发这一环节上失分比较多,中半场处理时积极主动下压不够,节奏经常被破坏。
第四,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想得很多,因此导致原有的水平不能正常发挥出来。在轮转跑位上,也出现了不及时的“漏洞”。
建议
第一,这四种组合类型具有各自的特点,有优势有劣势。因此,在实际比赛和实战训练中,不同组合对于比赛结果也有着不同的影响。选手需要合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
第二,混双组合在接发球时要加强对对手偷袭后场区域的防范意识,男运动员应更加积极采取主动性技术,加强攻击对手后场底线区域;女运动员则需加强接发时网前假动作技术的使用,干扰对手的判断,增加接发球的威胁,压制对手的回球,为争取主动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勇民. 变革正围绕进攻展开——2016年羽毛球技术亮点赏析[J]. 羽毛球, 2017(1):74-83
[2] 彭伟民. 羽毛球技术训练的落点控制法分析[J]. 体育风尚, 2018(8):83-83
[3] 彭昊. 羽毛球技术动作常见错误、力学分析及指导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7(47)
[4] 郑强, 戴劲. 世界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双打发接发的技术分析[J]. 运动, 2017(13):14-15
[5] 袁玉鹏, 刘宝林, 濮隆亮. 羽毛球单打运动员山口茜VS王适娴技术特点分析[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