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陕北窑洞生态美学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2020-06-22樊宇翔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现代室内设计生态美学

樊宇翔

摘 要 陕北窑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采用“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将人,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达到了审美层面上的协调统一,其生态美学将对现代室内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陕北窑洞;生态美学;现代室内设计

前言

陕北窑洞作为黄土高原上的主要居住形式,至今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文化,象征着黄土高原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从生态保护的立场出发,陕北窑洞完全契合保护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调顺其自然,“用天材,就地利[1]”,最大程度地利用黄土高原的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良莠不齐,不难发现,大多建筑在视觉美观的同时严重违反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程度不等的破坏,陕北窑洞所具有的在生态方面的优势,无疑是现代室内设计转型和发展的福音。

1陕北窑洞建筑

1.1 陕北窑洞的种类

陕北窑洞从出现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土窑、接口窑、砖石拱窑到薄壳窑,工艺一步步趋近成熟,且从实用性向实用兼美观性方面改进。

土窑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陕北窑洞的主要存在形式,他是在磨平的土崖上直接平行挖土而建造的一种窑洞,基本不需要任何建筑材料,极其简单便捷,用时节省了资源,由于土质的坚厚,使窑内的保温效果极好,春暖夏凉,非常适于人类居住。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之间,陕北窑洞由土窑向接口窑转变,窑口用砖石或木材箍成拱状,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结果,接口窑不仅可以防止窑口坍塌,使窑洞可居住的时间更长,而且窑口可以更加整洁美观,便于装饰。

砖石拱窑采用毛砂石块和碎石土料,将窑搭建成一个外看为方形体,而内观为圆拱形的窑洞,同时当地居民还用石块作为窑面装饰,这是陕西窑洞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样建成的窑洞不仅承重能力强,省时省料,而且简约美观,同时兼具了土窑冬暖夏凉的优势。

薄壳窑将窑洞与平房的建筑特点相融合,在窑洞原有的多种优势上,更具经济适用性[2]。

1.2 陕北窑洞的建造材料

陕北窑洞多采用就地取材的建造方法,多运用土,石,少数运用砖,木搭建而成。

最为传统的土窑完全由土构成,只需要在土崖上开凿即可,非常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制作工艺非常简单。而后的接口窑以及砖石窑大多由石块箍起来制造的,就地取材,节省了运输的费用,与此同时不需要进行原料的加工,更加节省人力。即便砖石窑需要用到砖,但砖的原料也是土,虽然需要时间和人力来烧制,但仍可认为是就地取材。

总而言之,陕北窑洞的建筑材料不仅节省木材的使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多以就地取材的形式,节省人力和运输费用,除了少数窑洞用砖需要烧制外,其他材料均不需要加工,节省时间和步骤。

1.3 陕北窑洞的室内陈设

在正窑的前方有一个高宽比例较大的台基,称之为台上空间,台基一般比较高,台上空间提升了正窑的高度同时也而提升了窑洞的层次感[3]。由于窑洞的建筑材料以及窑洞建立的地势基础,决定了窑洞内以朴素为主的陈设风格。

室内空间一般包括土炕,炕台,窗子,窗台以及门窗上的通风口设计。土炕的设计是窑洞的必备,要求内部空间足够大,可以作为冬日里居民取暖的工具,契合了窑洞冬暖夏凉的优点,炕面留有火炕的余温,在冬季,火炕上温暖的炕面可以帮助居民取暖,还可以烘干一些衣物。窗子是窑洞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窑洞里唯一可以照射光线的通路,窗子下的窗台可以陈设一些日常所需。另外,一般窑洞里還会设计灶台,取暖的同时也不浪费能量,可以用来加热食物等。

2陕北窑洞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利弊

陕北窑洞的建筑材料均来源于自然,由于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可以直接利用黄土层作为建筑材料,在窑洞拆卸之后,黄土可回归自然,没有丝毫资源的浪费问题,可以说,陕北的窑洞从自然中来,回自然中去。另外,陕北窑洞靠山崖而建,完美地利用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形优势,同时就地取材,节省材料运输费用和人力物力。地下窑和依山而建的窑洞减少了耕地面积的占用,同时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使当地居民在寒冷的冬季可以节省燃料,既节能环保,又构建了和谐的生态环境。

虽然陕北窑洞具有很多生态上的优势,但是其建筑风格也导致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其大多由土,石构成,所以当发生雨水洪涝时,土质容易疏松,而造成窑洞坍塌。陕北窑洞只有窗子这一个可以透过光线的通路,所以室内光线较昏暗,对衣食住行难免产生影响,同样因为窑洞的光线少的原因,使摇动基本不能接受太阳照射,室内较潮湿,也比较容易引起一些物质的发霉,更糟糕的是,容易导致人体的一些疾病[4]。

3陕北窑洞生态美学

窑洞,作为中国西北部主要的居住形式,是我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记载了当地居民千百年来的发展史,也承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愿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生态观。

陕北窑洞的生态美学主要体现在整体环境意识,造型意识和建筑意识[5]。

陕北窑洞奉行“天人合一”的整体环境意识。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陕北窑洞采用嵌入式过的建筑方法,将窑洞与;黄土高原完美融合,于山林之间丝毫不感突兀,一些地下式窑洞更是建造于黄土高原表层里,完美的契合了天人合一的观点。

陕北窑洞遵循“天圆地方”的造型意识,从室内构架来看,窑洞上方是圆形的拱状,下方是低平的地面,这种构架方式符合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同时,这样的造型恰好合乎比例,使其整体观之均衡统一。

陕北窑洞赋予“顺应自然”的建筑意识,由于其原料的性质,陕北窑洞的建设没有乱砍乱伐,毁坏生态环境,而是由土石建成,另外,窑洞大都依山而建或者深埋地下,没有占用耕地面积以及林木资源,顺应自然的发展趋势,不加干扰,尽量保持了自然的本来面貌,与现代建筑和自然之间的格格不入大相径庭。

4陕北窑洞生态美学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如今,现代室内设计是建筑行业的热头戏,根据居住者的使用要求进行完整的结构布局,但是由于生活节奏的急剧加快,现代室内设计往往朝着更实用,更自由的方向发展,难免会忽略掉生态美学这个永恒的话题,陕北窑洞在其生态美学上的各个方面,对现代室内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4.1 空间结构

现代室内固定的空间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室内设计的发展,陕北窑洞“天人合一”的理念,使人和自然高度融合,既不毁坏自然生态环境,又能让建筑物完美的融洽其中,这将给现代室内设计带来重要的启示。陕北窑洞借助地势环境和气候因素,其空间结构也随着时代不断前进,从最初的非连通式到连通式,从依山而建的窑洞到地下窑或者其他种类的窑洞,从普通的土窑到立体的薄壳窑,一步一步改进者窑洞的空间结构。

4.2 功能与审美

陕北窑洞兼具功能优势和审美优势。一方面,它凭借着厚重的黄土层,使室内冬暖夏凉,在特殊的战争年代里,陕北的窑洞方便藏粮或者藏牲畜,立体的四周只有一面与外界相通,这大大满足了当时居民对安全感的迫切需求,除此之外,黄土层隔音效果极佳,具有降音、降噪等功能优势。另一方面,陕北窑洞得天独厚的造型意识值得一观,它采用“天圆地方”的构架,寓意集天地之灵气,融身于万物之中,极具审美特点。无论从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陕北窑洞的生态美学都对现代室内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如何把功能与审美结合起来,将是现代室内设计需要寻找的重大突破口之一。

4.3 兼容并蓄

现代室内设计需要寻找一种解决方法,使色彩、形态、布局良好地融合在一起,而陕北窑洞的布局可以说较好地完成了以上的融合。“人、自然、窑洞、村落融为一体。塬野坑布,别有洞天,依山傍水,视野开阔,一山一水,一草一石,一沟一壑,无不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营造了一种奇绝的,只有在陕北高原才可以领略到的空间气氛”[6]现代室内设计需要积极的探索和发现,力求找到一种完美契合各项元素的中折方案,使其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从生活,学习,娱乐各个方面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

5结束语

从以上内容可以见得,陕北窑洞的生态美学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对现代室内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经验,将是现代室内设计最强有力的武器,将传统的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将是现代室内设计发展进步的重大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张磊.原始生态建筑之陕北窑洞[J].山西建筑,2008,(10):75-76.

[2] 李琨,石磊.浅谈陕北窑洞建筑的发展方向[J].中外建筑,2008,(11):95-97.

[3] 白晓宁.论陕北窑洞的美学意蕴[J].四川戏剧,2015(12):61-64.

[4] 李云歌,弓弼.生态节能理念在陕北窑洞建筑中的体现[J].中国农业信息,2012,(13):101.

[5] 高慧清.The Implication of Ecological Esthetics and Harmonious Potentialof Cave-dwelling in North Shaanxi%陕北窑洞的生态美学意蕴与和谐潜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2):40-43.

[6] 付黎明,姜山.陜北窑洞生态美学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启示[J].文艺争鸣,2018:46-50.

猜你喜欢

现代室内设计生态美学
现代室内设计中软装饰与硬装饰的配合使用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艺术中的应用
建构人本生态美学的开创性努力
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极简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回族传统图案纹样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