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CT联合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及癌变前期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2020-06-22苗雪莲司相山李世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宫颈癌

苗雪莲 司相山 李世宏

【摘 要】 目的:探讨TCT联合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及癌变前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8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别予以宫颈刮片和TCT联合宫颈刮片,对比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宫颈刮片宫颈病变阳性检出率为12.24%,与TCT联合宫颈刮片的35.71%相比,所得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宫颈刮片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为30.77%,特异性为50.85%,准确性为42.86%,漏诊率为69.23%,误诊率为49.15%,TCT联合宫颈刮片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89.74%(35/39)、74.58%(44/59)、80.61%(79/98)、10.36%(10/39)和25.42%(15/59),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联合应用TCT和宫颈刮片,可提高宫颈癌诊断和癌变前期筛查工作的准确性。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宫颈刮片;宫颈癌;诊断价值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TCT combined with cervical curettage in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screening

Miao Xuelian, Si Xiangshan, Li Shihong

Liaoche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CT combined with cervical scrape in screening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Methods: 98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esion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8 were studied.Cervical scrapes and TCT combined with cervical scrape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Results: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cervical lesions by cervical scraping was 12.24%. Compared with 35.71% by TCT combined with cervical scraping,there wer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accuracy,missed diagnosis rate and misdiagnosis rate of cervical cancer by cervical scraping were 30.77%, 50.85%, 42.86%, 69.23%, 49.15% and 49.15% respectively.Sensibil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missed diagnosis rate and misdiagnosis rate were 89.74%(35/39), 74.58%(44/59), 80.61%(79/98), 10.36%(10/39) and 25.42%(15/59),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search data(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TCT and cervical scraping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and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and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Liquid.based thin layer cell detection;Cervical scraping;Cervical cancer;Diagnostic value

宮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包括原位癌和浸润癌两种类型,前者多发于30~35岁青壮年女性,后者主要在45~55岁发生,与病毒感染、性行为、分娩次数、病原体感染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对患者正常工作生活有着严重影响[1]。宫颈刮片是现阶段子宫颈癌筛查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诊断方式,简单有效,可检测到子宫颈细胞早期的微小变化,子宫颈癌的死亡率。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它是当前阶段最为先进的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与宫颈刮片相比,它有助于获得满意的检测标本,可提高异常宫颈细胞检出率,对癌前病变同样有着明显的诊断价值[2.3]。为促进宫颈癌诊断价值的提升和癌变前期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本院以收治的部分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TCT联合宫颈刮片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8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42.84±1.56)岁;产次1~5次,平均产次(3.21±0.45)次;体质量为42~65kg,平均体质量(54.56±1.62)kg;文化水平:高中以下25例,高中42例,高中以下31例。纳入标准:1)存在宫颈肥大、糜烂、乳头样增生等宫颈病变症状表现;2)年龄介于20~70岁;3)入组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2)存在TCT或宫颈刮片禁忌证者;3)合并精神病等沟通认知障碍者。

1.2 诊断方式

所有患者均行宫颈刮片和TCT联合宫颈刮片诊断,具体操作为:

1.2.1 宫颈刮片 告知患者检查前1~2d不进行阴道清洗,充分暴露子宫颈外口,将刮片旋转360°,取出少量样品;将获得的黏膜分泌物置于医用玻璃片,做好编号,在浓度为95%的氯化钠溶液内放置15min,取后予以巴氏染色,借助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和检测。

1.2.2 TCT检查 检查前1~2d不对阴道进行擦洗处理,使用采集子宫颈细胞样本的TCT专业宫颈刷置入宫颈外口上方1cm处,采集宫颈粘液分泌物,将带有脱落细胞的宫颈刷置于医用细胞液,将样品与对应患者姓名搭配;使用全自动生化制备对细胞样品进行旋转、混匀和过滤,置于医用玻璃片,对玻璃片进行染色和固定,借助显微镜对获得的标本进行观察与检测。

检查完成后,可由两名细胞学专家进行阅片处理,结果不确定者,可由另一名专家共同阅片,得出最终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种方式宫颈病变阳性率结果比较 对比两种方式对不典型鳞状细胞、低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病变和腺癌的阳性检出率。

1.3.2 两种方式诊断价值对比 对两种诊断方式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和漏诊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置入入组患者的研究数据,阳性率和诊断价值经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式宫颈病变阳性率结果比较

宫颈刮片对不典型鳞状细胞的检出率为4.08%(4/98),低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病变检出率为7.14%(7/98),高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病变检出率为1.02%(1/98),腺癌的检出率为0.00%(0/98),宫颈病变阳性检出率为12.24%(12/98)。TCT联合宫颈刮片对不典型鳞状细胞、低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病变、腺癌和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24%(12/98)、16.33(16/98)、6.12%(6/98)、1.02%(1/98)和35.71%(35/98),所得数据间的统计学差异存在(χ2=14.805,P=0.000)。

2.2 两种检查方式和病理学结果对比

由病理诊断结果可知,98例宫颈病变患者中,有39宫颈癌患者(39.80%)和59例非宫颈癌患者(60.20%),以此为参照标准,宫颈刮片和TCT联合宫颈刮片对宫颈癌的诊断结果如下所示:宫颈刮片:真阳12例,假阴27例,假阳29例,真阴30例;TCT联合宫颈刮片:真阳35例,假阴4例,假阳15例,真阴44例。

2.3 宫颈刮片与TCT联合宫颈刮片诊断价值对比

结合2.2的数据分析结果可知,宫颈刮片对宫颈癌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依次为30.77%(12/39)、50.85%(30/59)、42.86%(42/98)、69.23%(27/39)和49.15%(29/59),TCT联合宫颈刮片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依次为89.74%(35/39)、74.58%(44/59)、80.61%(79/98)、10.36%(4/39)和25.42%(15/59),TCT联合宫颈刮片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高于宫颈刮片,漏诊率和误诊率低于宫颈刮片,组间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存在(χ2=14.805,P=0.000;χ2=8.082,P=0.004;χ2=29.567,P=0.000;χ2=14.805,P=0.000;χ2=8.082,P=0.004)。

3 讨论

宫颈癌是常见且多发的妇科肿瘤,患者年龄呈双峰状存在,为35~39岁和60~64岁两个阶段,平均发病年龄约为52.2岁。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疾病具体发病机制,但普遍认为宫颈癌的出现与早婚、早育、多产、性生活紊乱有关,也与自身免疫因素和配偶因素有关。患者发病初期可有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增多、疼痛等症状表现,早期多为常接触性出血,发展至中晚期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出血、点滴状或大量出血,严重时可累及邻近器官,引发恶病质,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这就需要临床重视该疾病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宫颈刮片也被称作是Pap Smear,指的是将适量样品从子宫颈部取出,置于医用玻璃片,借助显微镜对获得的标本进行观察。宫颈抹片的使用,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观察到微小的子宫颈微小变化,使得癌症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如此一来,子宫颈癌死亡率下降明显。此外,该诊断方式不会损伤患者宫颈,也不会使患者产生疼痛感[4.5]。为充分发挥宫颈刮片的临床价值,进行宫颈刮片时,应选在非月经期,期间避免性生活,进行检查前不在阴道内放置栓剂,不进行内诊检查;对于存在炎症的患者,应先对炎症进行治疗,防止白细胞和炎性细胞出现,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刮片时应轻轻刮取,以免组织被损伤导致出血情况影响检查;白带过多者,可用无菌木棉轻刮后对标本进行采取。

尽管宫颈刮片检查在降低宫颈癌患者死亡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取材过程中,大量标本随刮片丢失,导致玻片上样本数量不足,涂片质量不佳,使得正常细胞被杂质所掩盖,导致异常细胞的检出率下降。

TCT检查是最先进的宫颈癌筛查技术之一,它通过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对子宫颈细胞进行检测和分类诊断,可明显提高子宫颈样本检测质量,对数量模糊的子宫颈细胞样本进行检查时,可促进癌变细胞检出率的提升。在進行TCT检查时,应使用专门的采样器进行子宫颈细胞样本的采集,以免细胞样本流失,经过系统化程序处理和精密过滤,可获得厚薄均匀的涂片,使得疾病诊断价值得到明显提升[6]。联合应用宫颈刮片和TCT检查,可充分发挥两种方式的诊断优势,进一步提高宫颈癌诊断准确性和癌变前期筛查工作的可行性。

文中研究结果表明,联合诊断方式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宫颈刮片,组间对比,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两种诊断方式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间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TCT联合宫颈刮片对宫颈癌诊断价值高。

总之,联合应用TCT检查和宫颈刮片,可提高宫颈癌诊断价值的提升,也利于癌变前期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丽梅.宫颈癌筛查技术发展及最新筛查指南[J].上海医药,2018,39(01):3.7,46.

[2] 徐景梅.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普查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08(07):124.125.

[3] 林佳.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与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7,07(01):164.166,180.

[4] 杨革.1200例妇科体检宫颈刮片及阴道镜检查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2):62.63.

[5] 莫春姬.阴道镜及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在1991例妇女宫颈病变普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02):399.401.

[6] 王琳.高危型HPV检测及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02):128.129.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宫颈癌疫苗作用有多大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