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装备制造业需求的国际化工科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2020-06-22陈希章张祥雷
陈希章 张祥雷
[摘 要]人才是任何领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分析浙南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国际化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阐述了现阶段国际化工科人才培养在师资队伍、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方案,包括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实施项目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国际化实践教育基地、实施系统化的学生科研与创新计划、吸引国际优秀生源等“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适合浙南地区高校培养国际化工科人才的建设途径。
[关键词]工科;国际化;人才培养;装备制造业;浙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6-0151-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技〔2012〕5号)中提出,要想提高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必须加快建设一流的高等院校,培养一批拔尖的创新人才[1]。当前,国际化教育是高等院校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高校从一开始的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国内外学生混班,到现在直接招收留学生组建国际化班级,开展全英文授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在将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2]。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品种类齐全,具有很多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主要集中于环杭州湾和甬台温沿海产业带,产业总规模位居全国第4名[3]。其中,浙南地区是浙江省南部由温州、台州、丽水组成的区域,该地区是浙江民营经济、实体经济的重要区域,长期坚持民资、外资、国资齐头并举,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好、高、新”型产业项目,其装备制造业规模超过全省制造业规模的1/3,拥有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包括工业电气、汽摩配、阀门、医药、橡胶和塑料制品等产业集群,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随着“一路一带”的开展,越来越多浙南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开始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扩大与国际化工科人才匮乏的矛盾。本文基于浙南地区装备制造业对国际化工科人才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探究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基于浙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工科人才需求分析
包括温州在内的浙南地区是我国制造业最早发展起来的地区之一,以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机械装备制造、高分子新材料两大特色产业,配套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虽然浙南地区的泵阀、汽摩配、医疗机械等行业市场占有率占全国30%以上,但大部分浙南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国内市场饱和、竞争大、利润低的问题。他们在迫切寻求产业技术和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亟须相关装备、产品走出国门,扩大国际市场[4]。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浙南地区的产品出口70%以上集中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然而现阶段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际化工科人才的短缺,许多外贸销售人员不具有工科专业背景,不能准确表达企业产品的技术核心,不能很好地阐述自家产品与当地同类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具有工科专业知识的员工外语水平不高,在销售产品时不能有效、准确地介绍产品,从而错失销售良机。另一方面,现有制造业企业缺少对本地区技术、产品和装备熟悉的海外人才,由于对销售地的人文、背景、技术水平不了解,他们无法在谈判中把握先机和契机。这时就非常需要具有工科专业背景、了解当地文化、熟悉国际贸易规则、语言沟通流利的国际化工科专业型人才[5]。此外,在浙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企业中,普遍存在技术人员学历偏低的问题,他们的产品好多属于模仿或是低端的产品,原创、高端、能迅速占领国际市场的产品少,急需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研发能力、生产管理能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现阶段国际化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高等教育國际化和一流工科专业创新建设的背景下,针对浙南地区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的现状,现阶段国际化工科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国际化工科教学师资队伍不强大
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驱动力。面对现阶段浙南地区对国际化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国际化工科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6]。由于工科具有非常强的实践要求,工作经验对教学的影响非常大,而优秀的工科教师人数不多,且一般以老教师居多。这些优秀的教师由于读书较早,大部分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国际化教学要求。而一些外语交流能力比较强的青年教师,又缺乏很好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枯燥且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7]。
(二)国际化工程教育的理念与当前国际化课程体系不匹配
通过对浙南地区高校的机械工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深入分析机械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系统分析课程与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当前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国际化工程教育的目标[8]。很多中外合作项目名存实亡,合作的国外学校普遍档次偏低,并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国际化能力的工科人才。原有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与国际化工科学生英语水平、专业基础、学习习惯等不相吻合,教学任务和内容往往与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匹配,调整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势在必行。
(三)国际化工科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不一致
目前,高校国际化教学内容基本是照搬、照抄国内本科教学,大多数只是授课语言从普通话变成了英语授课,整个教学内容并没有结合国际市场人才需求形成真正的国际化教学体系。就当下很多学校的工科专业培养方案而言,由于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教师教自己过去所掌握的教材上的知识,学生单纯学教师所教的内容,最后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满足当下人才的就业需求,进而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
(四)国际化工科实践教学的实施不成体系
对于工科教学来说,实践教学平台的优劣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显著,而当下的国际化工科实践教学实施效果不佳,实践教学平台也不完善。尽管许多高校拥有很多国家级、省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但经过与一些企业深入洽谈和多方调研,我们发现这些基地并不能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浙南高校为例,现有实践中心与浙南地区的龙头企业几乎没有建立专门针对国际学生的产学合作,尤其是未能充分利用浙南地区装备制造业民营企业的系统优势与产品行销世界的模式特色培养国际化工科人才。因此,亟待加快国际化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国际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国际学生对本地产业的了解,将其培养成为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联系的纽带。
(五)国际化创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法不足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工科教育的灵魂,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教育成败的关键[9]。现有的国际化工科人才培养方法手段单一,培养模式有限,教师受限于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很好地扩展知识,引导学生打开眼界,深究知识背后的工程经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去答题、自主努力完成项目、国内生与国际生交流互动的机会都较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没有得到激发和锻炼。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普遍较差,学生更愿意与母语相同的同学在一起,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这样单调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同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国际化工科人才培养改革措施与方案
浙南地区国际化工科人才短缺,尤其是缺少对浙南地区技术、产品和装备熟悉的海外人才。本文在国际化工科专业人才需求的导向下,基于浙南地区的装备制造产业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建设研究。
(一)培养国际化视野和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
对浙南地区的高校来说,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可以通过中外合作项目,在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也能让本国教师与国外院校教师进行交流,甚至可以引进国外教师为国际化工科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培养一批国际化的青年教师队伍,对这些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口语训练、全英语授课技巧培训,为他们提供国外著名大学的访学机会。加大国际教育资源的建设力度,在教材、教具、讲义、习题、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上实现多元化,从教学源头和材料上实现国际化。现有教师的科研项目一般都具有国际性、先进性,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采用学研教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使学生了解先进的制造技术与加工方法[10]。
(二)基于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实施项目制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证明,项目制教学的培养模式是非常适合培养工科人才的,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对接产业需求和工程实践,构建素材库,通过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等环节,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科专业知识[11]。按照循序渐进、逐层提高的原则,构建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低级到高级的能力进阶式项目教学模式,即三级项目对应课程、二级项目对应课程群、一级项目对应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12]。基于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制定一些符合国际需求的项目由学生去完成,能有效培养国际化工科人才。
(三)依托区域龙头企业,建设国际化实践教育基地
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教育基地是工科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培养国际化工科人才,要紧紧依托当地的龙头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建立国际化的实践教育基地,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充分利用龙头企业良好的软硬件资源开展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将教师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学生转化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温州大学是浙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所高校,它在充分考虑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利益的前提下,遵循“认知→实践→理论→再实践→理论完全融于实践”的思路,分四个环节(包括:企业认知实习、企业轮岗实习、企业定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阶段(第一学年暑假和第四学年)实施企业培養计划,在原有机械专业 “温州大学-合兴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与当地华仪电气、江南阀门、迦南药业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建立国际化学生实践基地,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国际学生对本地产业的了解,为浙南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培养有用的国际化工科人才做出贡献。
(四)实施系统化的“学生科研与创新计划”,注重创新和能力结合
一方面,依托浙南地方区域产业集群,开展以项目、竞赛为驱动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教育,构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项目(包括学生课题和竞赛等)相互促进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即学生项目依托区域产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为学生项目提供灵感、素材和基础;另一方面,学生项目的开展丰富和充实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内容,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依据。通过实施系统化的学生科研与创新计划,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人才招聘需求。
(五)制定激励政策,吸引国际优秀生源
国际化工科人才不仅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能力强的国内学生,同样也需要一批了解中国、对浙南地区装备制造业熟悉的国际学生。结合浙南地区企业出口大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点,需要特别关注招收生源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留学生,设立以学习质量为基础的奖学金体系。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工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通过捐赠设立校、院两级国际交流专项奖学金,增强奖学金激励力度,扩大受益群体。如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专门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学生设立国际交流专项基金,每年10~15人次享受该基金资助。同时积极引进交流机制,每年吸引数十名海外学生来高校开展长期或短期的交流与学习,让学生与教师互相熟悉,招到真正优质的国际生源,同时提高学生对当地学习生活的适应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基于浙南地区装备制造业模式需求的国际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现有国际化师资力量不足,国际化工程教育理念与目前国际化课程体系不匹配,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不一致,以及国际化实践教学实施与实践基地建立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强化师资力量,采用项目制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国际化实践教育基地平台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与浙南地区龙头企业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加强留学生对本地产业的了解,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国际优秀生源等方法,最终构建了国际化工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现顺应浙南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向海外发展的趋势,满足浙南地区装备制造业对国际化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
[ 参 考 文 献 ]
[1] 谭天,代德伟.“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134-135.
[2] 汤晓燕,云忠.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J].大学教育,2016(11):102-103.
[3] 张学良.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煤矿机械,2015(12):3-5.
[4] 惠利.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J].西部论坛,2018(5):50-61.
[5] 钱佳.“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50-56.
[6] 陈明灿,刘岩,侯彦芬.工科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106-107.
[7] 付晓.“新工科”背景下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7-102.
[8] 张慧敏,孙贤奎,周琼.机械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7(12):139-141.
[9] 石防震,郑娟,包艳华.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黑河学刊,2016(5):161-163.
[10] 李俊义.高校教师职责中教学与科研关系摭论[J].高教探索,2018(7):30-35.
[11] 顾佩华,胡文龙,陆小华,等.从CDIO在中国到中国的CDIO:发展路径、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24-43.
[12] 汪木兰,周明虎,张艳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系列化探究式项目教学的设计原则[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3):9-12.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