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实践的XBRL原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2020-06-22李立成赵莹李彦庆

商业会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教学内容

李立成 赵莹 李彦庆

【摘要】  2010年财政部牵头发布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开启了全国范围内财务报告数据标准化的试点工作。201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获批为广西会计人才小高地建设载体,被广西财政厅指定为广西大中型企业实施XBRL数据标准化工作唯一的技术支持、培养和服务基地。作为智能财务课程群的核心课程,XBRL原理課程在培养XBRL专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根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多年服务广西企业XBRL的实施经验,以及XBRL原理课程教学实践,构建XBRL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框架体系,为其他高校开设XBRL相关课程提供借鉴,共同培养具备XBRL智能素养的会计人才,推进XBRL在全国的实施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   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20)10-0123-03

一、引言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桂电)是全国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之一,旨在建设成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依托电子信息学科背景,1993年获批的会计学本科专业一直专注于差异化人才培养策略,旨在培养将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具备系统思维能力、能解决单位复杂问题的高素质会计信息化人才,于2006年获批广西优质专业。2012年是桂电会计学专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2010年财政部牵头发布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开启了全国范围内财务报告数据标准化的试点工作。广西从2012年开始XBRL实施工作,桂电被广西财政厅指定为广西大中型企业实施XBRL数据标准化工作唯一的技术支持、培养和服务基地。2013年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中新增XBRL原理课程,将其作为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基础课程,同年获批广西会计信息化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会计硕士(MPAcc)学位授权点,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批智能素养扎实的高素质会计信息化人才。

二、XBRL的内涵和工作原理

桂电在服务广西大中型企业开展XBRL财务报告编制和校验的过程中,协助财政厅创新了“N+1”的XBRL实施模式,受到财政部会计司的充分肯定。N代表实施企业数量,1代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过组建桂电XBRL会计信息化技术服务团队,持续8年服务于广西XBRL信息化转型,打造了一支XBRL技术研究和教学团队,深入一线全面掌握XBRL财务报告的编制技术和数据校验方法,为开展XBRL原理课程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已经累计培养校内外XBRL专业人才2 330人次。

根据企业XBRL的实施经验,我们发现要让实施人员熟练地编制XBRL财务报告,并对其质量进行校验,必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会计从业人员掌握XBRL的基本内涵和工作原理。

(一)XBRL的基本内涵

XBRL的全称是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翻译成中文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对XBRL的正确理解需要从语言、格式和标准三个维度来解析。

1.XBRL语言。首次接触XBRL的学生,对计算机语言有畏惧感,将其视同为C语言一样的编程语言,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中的“语言”可以理解为和人类讲的语言,只不过此处的“语言”不是由人来讲,而是由计算机来讲。既然计算机能讲“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当然就能自动理解、分析和处理用XBRL描述的事物,包括财务报告数据,从这个角度讲,XBRL语言天然和人工智能(AI)密不可分,可以进行智能语义分析,是智能财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2.XBRL格式。传统的财务报告主要是Word、Excel、HTML、PDF等格式,但这些格式主要是呈现给人看的,通过人的视觉传递到大脑进行信息理解和处理,或者是人能理解的语言,计算机无法理解。XBRL是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或者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和自动处理的财务报告格式。从这个角度讲,XBRL是一种与PDF等传统格式完全不同的财务报告数据格式。

3.XBRL标准。中文、英文有固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所以人能理解。XBRL也有专用的词汇和语法规则,因此计算机能理解。XBRL的专用词汇和语法规则形成了计算机能看懂和读懂的标准,即XBRL技术规范,由XBRL国际组织制定,全球通用。XBRL标准通过对商业报告依据的业务规则,按照计算机能读懂的逻辑关系进行描述,具备了数据语义特征,能实现跨系统和跨平台的数据自由交换。

4.XBRL定义。根据企业实施XBRL的经验,我们可以给XBRL进行清晰的、容易理解的描述。XBRL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监管报告、税收报告等商业报告编制的,计算机能读懂的智能化语言、数据格式和数据标准。XBRL标准开源,全球免费使用,可实现数据自由交换和处理。

(二)XBRL的工作原理

XBRL作为一种语言、格式和标准,企业要编制XBRL财务报告,通俗地讲就是要将PDF格式的财务报告转换成XBRL格式,将人能看懂的财务报告转换成计算机读懂的语言,形成标准化的数据,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展示、分析和挖掘,实现财务报告数据智能化处理。

要让计算机看懂和读懂PDF财务报告数据,就需要把每个数据用XBRL进行标记,实际上是把主表和附注的每个数据进行拆分,将静态的数据转换成动态的数据,转换后的数据形成XBRL财务报告,也称为XBRL格式财务报告,专业术语为实例文档。数据对应的是报表项目,要对数据进行XBRL标记,实际上需要对每个报表项目进行XBRL标记,专业术语叫元素。为了保证数据之间的顺序、层级和勾稽等关系,这种关系也需要用XBRL来描述,专业术语叫链接库。对所有的报表项目用XBRL进行标记就形成了元素和链接库,专业术语称为分类标准。不管是对数据还是报表项目进行XBRL标记,必须遵循XBRL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只有这样计算机才能看懂和读懂,才能对财务报告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专业术语叫技术规范。

总体来看,XBRL工作原理包括三个层次:XBRL技术规范、XBRL分类标准、XBRL实例文档(见图1)。XBRL技术规范是指专门用来表达XBRL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这些词汇和语法规则能按照计算机理解的语言来描述报表项目和报表数据,由一系列的代码构成。XBRL分类标准是指用XBRL语言进行描述,本质上是对财务报告依据的业务规则进行标记,让计算机能读懂企业会计准则,自然就能自动理解每个报表项目的会计含义和相互关系,但此时还没有具体数据。XBRL实例文档就是给每个用XBRL标记的报表项目填充对应的数据,并且用XBRL来描述每个数据的背景信息,如编报公司、编报年份、数据单位、数据精度等。反过来,当计算机看到XBRL实例文档时,就会根据XBRL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来分析数据对应的报表项目,自动识别其会计含义,从而让计算机能自动识别XBRL语义,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

三、企业实施XBRL的路径

根据广西大中型企业8年的XBRL实施经验和桂电XBRL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理解了XBRL的基本内涵和工作原理,学生就算XBRL入门了。企业要将PDF格式财务报告转换成XBRL格式财务报告,应该如何做呢?我们可以探索一下传统财务报告是如何编制的。首先需要有一张空白的财务报告模板,然后填充数据,很典型的“两步法”。现在要将PDF格式财务报告转换成XBRL格式财务报告,也可以对应地分两步,首先将空白的财务报告模板由PDF格式转换成XBRL格式,然后再填充数据,用专业术语讲,第一步,创建企业扩展分类标准;第二步,创建企业实例文档。

(一)创建企业扩展分类标准

企业扩展分类标准是用来真实地反映企业PDF财务报告的XBRL空白财务报告模板。为了确保XBRL财务报告质量,客观地还原传统财务报告的报表项目,企业在第一年编制XBRL财务报告时,一定要组织好XBRL团队,创建一份高质量的XBRL扩展分类标准,以后年度根据经营业务变动,适当调整即可。很多企业的XBRL财务报告质量不高,就是因为第一年的XBRL模版做得不好,造成以后年度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仍然达不到预期的质量要求,甚至引起会计人员的排斥,成就感递减,这给XBRL的推广带来很大的障碍。

如何创建高质量的企业扩展分类标准呢?以LQN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告(PDF格式)为例,首先将PDF财务报告依据不同的内容,如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公司基本信息、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附注、货币资金附注、存货附注、应付职工薪酬附注等,用筆分别画圈,各部分内容可能包含一个表格、多个表格或者文字和表格的结合。每个圈代表一种类型的报表信息,会计人员要熟悉圈中内容的会计含义和相互关系。将每个圈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对应的内容,即扩展链接角色(ELR,Extensible Link Role,6位编码,能独立进行处理的某类信息,如存货附注ELR、货币资金附注ELR)内容进行逐一对比。以货币资金附注为例,逐项对比后,我们发现PDF货币资金附注有12个报表项目与货币资金附注ELR会计含义完全一样,但PDF附注仍有3个报表项目无法在对应的ELR和其他ELR中找到相应的内容,那么我们可以判断,对于传统的PDF货币资金附注,可以用15个项目即元素来表示,其中12个元素直接从国家标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中引用,另外3个元素需要企业自己扩展和创建。创建3个扩展元素的名称和相关属性,同时创建15个元素的相互关系即链接库,主要包括企业扩展链接角色、标签链接库、列报链接库(列报层级、列报顺序、首选标签)、定义链接库(列报层级、列报顺序、弧角色)、计算链接库(列报层级、列报顺序、权重)。创建好LQN公司扩展链接角色、元素和链接库后,货币资金附注扩展分类标准创建完成,而且质量较高。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创建好其他主表和附注的扩展分类标准,最终高质量的LQN公司扩展分类创建完成,也就是创建好了高质量的、空白的、LQN公司2019年度XBRL财务报告模板。

(二)创建企业实例文档

LQN公司扩展分类标准创建好后,需要将PDF财务报告中的数据赋值给相应的元素,形成最终的XBRL财务报告,即创建企业实例文档。这个过程比较容易,设置好上下文、单位和赋值即可。上下文是在扩展分类标准模板基础上,给各个元素设置好数据共有的编制企业等背景信息;给相关数据设置好匹配的数据单位,所有数据默认单位为人民币,个别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股份数;给每个元素填充数据,默认单位为元,如果传统报表单位为百万元、千万元,必须转换成元,并且填列原始数据,比如传统报表123(单位:百万元),则应该填列以元为单位的原始数据:123000000,即一亿贰仟三百万元。至此,LQN公司高质量的2019年度实例文档成功创建。

四、XBRL原理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指导企业编制XBRL财务报告的经验,我们认为初学者借鉴“两步法”能快速地理解XBRL的工作流程。同时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制定了XBRL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XBRL原理,(英文):Technique of XBRL;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其他经管类专业;先修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

(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XBRL原理课程是高等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或其他经管类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最新技术XBRL,熟练编制XBRL财务报告并对其进行校验。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掌握XBRL的技术架构、维度与非维度建模方式、元素与链接库、维度上下文和非维度上下文的区别、实例文档的主要内容等理论知识,熟悉XBRL财务报告编制流程、校验标准及校验方法,为使用者提供标准化、动态化、模块化的高质量会计信息,满足资本市场、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及社会公众的会计信息需求。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XBRL的内涵、技术构成、工作原理;掌握维度与非维度的区别,能准确识别;掌握元素提取、匹配、创建方法;掌握链接库的内容、作用及创建方法;掌握XBRL财务报告编制的基本流程及方法;掌握财务报告的自动校验和人工校验标准及方法。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XBRL概述(4学时)。包括:XBRL的含义、XBRL的特征、XBRL的技术架构、XBRL实施情况。

2.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4学时)。包括:通用分类标准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维度与非维度建模方式、传统财务报告与XBRL;财务报告的对应关系。

3.元素创建(4学时)。包括:元素的含义、元素名称“驼逢命名法”、元素属性、元素提取、元素匹配、元素创建。

4.链接库创建(12学时)。包括:标签链接库、定义链接库、列报链接库、计算链接库、参考链接库、公式链接库、首选标签、弧角色。

5.实例文档创建(4学时)。包括:维度上下文、非维度上下文、单位、精确度、脚注、赋值。

6.XBRL财务报告校验(4学时)。包括:企业扩展分类标准校验、实例文档校验、自动校验、人工校验。

(五)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要对财务报告的编制流程、编制方法、数据分类非常熟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XBRL知识;采用“问题导入”的启发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做到“乐学、乐思”。

(六)考核方式及成績评定

考核方式:开卷或闭卷;成绩评定: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财政部会计司编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讲解》;刘勤等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XBRL——知识体验:理论、方法与实践》。主要参考书:应唯、杨周南编写,大连出版社出版的《中国XBRL分类标准问题研究》。

五、结语

自注册会计师查尔斯·霍夫曼1998年提出XBRL概念至今已有20余年,XBRL GL、iXBRL等技术迭代加速,XBRL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但XBRL的基本内涵、工作原理、XBRL实施两步法依然是XBRL数据标准化的核心内容。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甚至其他经管类专业的高校应该考虑开设XBRL原理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借鉴企业实施XBRL的实际工作经验,以便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提升财会专业学生的XBRL会计信息化素养,促使学生对财务报告数据的精准理解,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财务报告流程,让会计和财务创造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讲解[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 李彦庆.会计学专业开展XBRL课程教学的研究——基于XBRL在广西的实践[J].商业会计,2015,(03):115-117.

【作者简介】

李立成,男,博士(在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兼MPAcc教育中心主任,广西会计学会副秘书长,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XBRL数据标准化、共享财务、智能财务。

赵莹,女,硕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信息化、公司财务。

李彦庆,女,通讯作者,博士(在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信息化、共享财务、公司财务。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试论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