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果导向的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体系构建

2020-06-22杨颖许本强

商业会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

杨颖 许本强

【摘要】  随着地方性本科高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课程规范作为课程教学的系统性指导文件,是影响课程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当前国内相关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设计理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使课程规范研究成为当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难题。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立足岗位需求,文章构建了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体系,明确了课程规范具体构成内容,形成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

【关键词】   成果导向;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体系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20)10-0120-03

一、引言

当前正处在国家大力推动地方性本科高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关键时期,课程教学能否成功转型最终将直接体现在人才培养能否成功转型上。课程规范作为课程教学的系统性指导文件,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它决定着课程教学理念和具体实施策略,是影响课程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课程规范研究成为当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难题。

考察现有课程规范相关研究,不难发现:关于课程规范的研究在国外已较为成熟且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国内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设计理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立足于岗位需求、运用成果导向理念开展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的相关研究尚未出现。有鉴于此,本文在全面梳理已有研究思路的基础上,运用成果导向理念构建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体系,明确课程规范具体构成内容,尝试形成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为应用型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供课程教学转型的借鉴思路。

二、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课程规范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生学习课程的指南也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关于课程规范的研究在我国教育领域比较少。以“课程规范”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关于大学课程的规范研究非常少见,而如果以“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为关键词检索则没有相关研究。这说明课程规范的研究特别是具体到课程的研究在当前尚未全面展开。

从当前仅有的少数研究成果看,国外对于课程规范的研究以美国的研究较为成熟。20 世纪末,美国掀起了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运动,开发了主要学科的课程标准 200 多种,次标准达3 093 个。成就组织(Achieve)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课程标准规范体系,长期对各州课程标准进行评价,取得了显著成绩。美国的课程规范研究构建了以内容标准规范、学习机会标准规范、表现标准规范、绩效问责标准规范为核心的课程标准规范体系,充分彰显了目标导向课程评价理论的应用,建构了一致性绩效问责机制,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间和谐的育人环境。这体现了“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的课程标准规范体系的核心精神,对我国的课程规范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考察国内课程规范的相关研究成果,专门研究高校某门课程的课程规范的研究可检索到的成果不到10篇,其中1篇是张博琦关于研究生模拟法庭课程规范的研究,其余成果主要开展了大学某门课程的课程规范研究,涉及课程包括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有机化学、对外汉语、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这些成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课程规范的设计,如卢荣华、江伴东等(2007)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规范研究”主要是关于课程规范的设计,提出了由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体系、基础课程设置、教学和考核方式等五部分内容为主题的课程规范。金妮娅(2010)则选择了地方院校为研究对象开展课程规范研究,但研究内容依然围绕教学目的、科学设置课程、合理分配课时、把握教学任务、慎重选择教材、落实教学环节、完善课程考试等常规内容展开。田水云(2014)关于大学物理课程规范的研究思路和卢荣华等人的思路基本一致,重点开展了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研究。翟树芹(2017)关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规范的研究则脱离传统研究思路,运用美国DQP框架体系设计了基于成果导向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规范,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如冯伟“基于美国DQP框架的有機化学课程规范的构建及教学探索”主要介绍了基于DQP框架设计的有机化学课程规范应用的效果。

综观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国外相关研究起步早,成果较成熟,相关成果已在实践中全面应用,得到了检验,具有较高的实际借鉴价值。反观国内研究,呈现出研究成果少、研究内容系统性不强,设计理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的典型特点。这一研究现状也表明我国关于课程规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体系,仍有许多问题有待逐步展开研究。

三、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界定

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了课程教学实施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可以清晰界定出课程教学对内容、能力的要求和预期达到的效果。因此,要设计科学的课程规范体系首先必须科学界定课程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具体设计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必须构建的子系统。

财务管理学课程是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诉求。应用型财务会计类专业旨在培养能在财务相关岗位上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才,而财务管理课程主要对应财务职业类岗位,因此,基于成果导向理念,该课程教学实施的成果应体现财务职业类岗位对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有鉴于此,在对当前各大著名招聘网站、猎头公司的财务职业类岗位招聘的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进行数据调研和分析后发现,财务职业类岗位主要有七个,即:财务经理岗位、融资主管岗位、投资主管岗位、预算主管岗位、成本控制岗位、税务筹划岗位、财务分析岗位。由于在财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税务筹划、成本控制有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因此财务管理学课程应主要培养财务经理岗位、融资主管岗位、投资主管岗位、预算主管岗位和财务分析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我们搜集了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0日期间的各大招聘网站公布的前述五个岗位的本科生招聘信息,分析对前述五个岗位技能、素养要求的全部样本数据发现,财务职业类岗位要求本科生必须具备的技能、素养主要包括:战略规划能力、融资决策能力、投资决策能力、财务分析业绩评价能力、预算编制和管控能力、股利政策决策能力、协调沟通能力。

有鉴于此,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教學目标应为: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财务管理学理论知识体系,能熟练运用财务分析、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策基本技能开展财务决策,具备团队合作的协调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公司理财的战略决策能力。

四、基于成果导向的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基于成果导向理念,运用系统论方法,我们构建“1411”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体系。“1411”即:一个课程教学目标、四个子系统、一个保障体系、一套课程设计。

(一)教学成果体系及对应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教学成果体系是本课程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成果导向设计理念的直接体现。基于课程教学目标,本文构建了基于成果导向的“7+12”课程成果与课程内容匹配框架。其中“7”是指设置的7个课程成果,“12”是指对应的12个课程内容,匹配框架的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

(二)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根据基于成果导向的“7+12”匹配框架,分析确定不同课程成果、不同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对教学方法的需求,针对特点和需求,整合案例分析法、拓展实训法、情景模拟法、互动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等不同教学方法匹配于不同的课程成果和相应的课程内容上,构建基于成果导向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体系。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运用互动教学法、研究型教学法;对于财务管理重要原理的讲解以案例分析法为主,综合运用互动教学法和研究性教学法具体展开;而对于各类决策分析原理的实际应用和实施则主要运用情景模拟法和拓展实训法实施教学;对于部分团队合作项目的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则主要运用拓展实训法开展教学。基于以上匹配原则,每一个课程成果对应的每一个课程内容都将会匹配相应的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形成一个内容与方法科学匹配的教学方体系,有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课程资源体系构建

课程资源体系应涵盖教学课件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师生互动空间设计、习题库设计和知识测试平台搭建等内容。

教学课件设计建议采取师生共同制作的模式展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发学习。

学习资源设计建议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网络化学习资源平台,形成教材为知识资源主体,专业期刊、网络资源、财经网站为实训实践资源主体,微信、QQ群和课程网站平台为师生互动空间主体的学习资源体系,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在学习资源体系建设中,充分利用在线精品课程资源,以《财务管理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作为重要在线学习参考资源,形成在线自学资源库,充实学习资源内容。

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训练,充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建立配套习题库和考试库,建立在线自主测试平台,使学生的课后作业和知识测试可以在线上完成,建立课后答疑的线上交流平台,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及时在线交流,为理论知识学习成果的科学评价形成有力支撑。

(四)课程成果评价体系构建

对每一个课程成果设置对应的评价标准进而构成课程整体评价标准。系统整合课程成果评价标准,建立以过程性考核和能力考核为主导、知识性测试为辅助,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体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其中,知识性测试主要运用课程网站进行在线即时测试,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主要用于过程性考核和能力考核。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学术报告参与度等内容,通过建立各子项目的具体评价标准,依据标准实施考核;能力考核主要是项目报告展示,通过对项目报告和小组合作能力设定相应量规,按照设定量规进行具体考核。综合过程性考核、能力考核和知识性测试三项的总体成绩形成对学生总体学习成果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条件保障

从教学基本条件、实训条件配备、管理制度制定等方面明确提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资金保障要求。其中教学基本条件需要明确指出实施课程教学需要的基础设施、场所要求和软硬件要求。同时,要明确对授课师资队伍数量和条件的要求;实训条件要准确界定开展课程实训需要的软硬件设备、相应设备的规格和参数、实训环境标准和需要的师资数量。要有明确的课程实训计划和详细的实训操作指南;为确保课程教学的有序实施,学院要制定配套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学督导监督机制和教学研究激励机制,为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六)课堂设计

在前述子系统基础上,针对课堂内容设计具体课堂教学策略,形成可借鉴的一套课堂设计,便于教师开展教学。课堂设计要充分体现成果导向的课程规范要求,具有可推广性和可操作性。课堂设计可以按照设定的课程成果与匹配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细化,每一个课程内容编制一个课堂设计方案,形成一套完整的课堂设计,使每一个准备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可以按照课堂设计开展具体教学。课堂设计一般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学习活动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评价、课堂流程安排、教学反思和课程思政设计等内容。

基于前述对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体系的设计,基于成果导向的财务管理学课程规范体系具体构成如下图所示。

【主要参考文献】

[1] 翟树芹.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规范设计与实施探索——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08).

[2] 肖毅,高军.美国现行课程标准规范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12).

[3] 刘锴.就业竞争力视角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商业会计,2016,(19).

【作者简介】

杨颖,女,教授,博士,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上市公司治理和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
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电气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探讨
基于成果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宠物饲养教学设计
成果导向教育在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与创新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启示
高校概率统计课程OBE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职计算机教育
软件技术专业成果导向课程设计
基于高职成果导向教育的行动学习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