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歌德谈话录》试论歌德文艺观

2020-06-22嵇然

大观 2020年5期
关键词:歌德

嵇然

摘 要:著作《歌德谈话录》出自著名小说家兼歌德的助手爱克曼之笔,其主要记录了歌德在暮年时期对自己思想和价值观的总结,歌德与爱克曼个人的谈话涉及文艺、美学、宗教、政治、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其内容让读者深受震撼,也深受启发。文章将对《歌德谈话录》中体现的文艺观加以讨论。

关键词:《歌德谈话录》;歌德;文艺观

《歌德谈话录》是一部由爱克曼撰写的风靡全球的有关歌德言论和活动的集子,主要内容是爱克曼与歌德之间的谈话,在谈话中歌德的文艺思想自然流露。韦勒克认为歌德的文艺思想“很少见于条理分明的阐述文字,难以把他真正的文艺批评跟关于造型艺术以及一般艺术与自然的思辨分割开来”。歌德的文艺观点在各个方面均有体现,甚至在给他人的信件中都隐约可见。歌德的文学观丰富多彩,他的部分思想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一、歌德简介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年)是德国的思想家、诗人、自然科学家、画家,也是世界著名作家之一,魏玛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未完成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歌德于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写完《浮士德》,1832年在魏玛与世长辞。

二、文艺观:现实生活

歌德受莎士比亚的影响,他认为文学创作应该立足于现实,反对虚幻的创作思想以及主观的创作态度。歌德多次告诫爱克曼,不要用席勒的思维看待事物,即从抽象理念方面去看待,而要先抓住客观现实事物的特征,而这客观现实的事物必须自己亲身经历。

在《歌德谈话录》1823年9月18日的谈话里说:“……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必须由现实生活提供作诗的动机,这就是要表现的要点,也就是诗的真正核心;但是据此来熔铸成一个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这却是诗人的事了。”在此,歌德认为诗的取材必须来源于生活,不能像“空中楼阁”那样虚无缥缈。

而诗人的本领也正是在于他能够巧妙地观察自然,即将平凡的事物用不平凡的眼光加以观察,用真心体验与感悟肉眼观察到的一切,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内心体验与感悟用独到的文采加以记录。

三、文艺观:天才论

歌德在对天才的批判态度摇摆不定。

歌德在《歌德谈话录》中多次对天才予以肯定,认为天才是超自然的天生能力,而拿破仑正是歌德所崇敬的天才之一,在此书中也多次对拿破仑进行赞扬。歌德对于“天才”的定义也有自相矛盾的一面,他亦认为:天才的发挥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和舒适的环境,而且有时在酒精的刺激作用下天才也能得以发挥。由此看来,“天才”不是“天生就具有的才能”。此外,即使是真正的天才,他也需要反复、刻苦的练习,才能有所成就。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歌德亦认为,一个人仅凭借自己的天才,不能成就大事业。按照中国俗语来说,人多力量大,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业,必须依靠集体,汇集多方智慧,以谦卑的态度向群众虚心学习。在其1832年2月17日去世前夕的一次谈话中,歌德道:“事实上我们全都是些集体性人物,不管我们愿意把自己摆在什么地位。……我不应该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这里歌德的意思很明确,他认为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依旧敌不过一群人的力量,个人智慧最终还是来自于群众智慧而非神灵上帝所赐予的智慧。因此,每个人都具有集体性,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智慧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歌德最开始是在原始意义上谈论“天才”。而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天才”一词也逐渐脱离了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在此书中,“天才”这一概念也随之而变,即“天才”不再是“天赋”或者“神赐”之才,而只是“卓越的才能”。

爱迪生认为,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而有时那1%的灵感更重要。在当代,“天才”的意思也和歌德的理解有部分出入,人们通常将智商比常人高(经过医学检验)的人称为天才,也会把经过刻苦努力得以成器的人称为天才。因此,从今天看来“天才”一词没有真正确切的定义。

四、文艺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联系和区别是近三百年来经常争论的问题。它们依次出现,后一种总是对前一种予以否定及变革。歌德和席勒在创作方面的观点大不相同:歌德主张创作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原则,而席勒则主张创作从主观思想出发的原则。

就这两者的性质而言,歌德在1829年4月2日的谈话中道:“我把‘古典的叫做‘健康的,把‘浪漫的叫做‘病态的。”这里的“健康”亦可以理解为“积极”,“病态”亦可以理解为“消极”。歌德认为浪漫主义具有极为致命的弱点,即浪漫主义作品中的抒情与哀叹毫无限制,这使得作品缺乏节制的唯美与戏剧效果,不能称之为崇高的作品。

现实主义在歌德那个时代处于萌芽期,而歌德认为从现实出发的古典主义即现实主义。后人认为歌德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歌德虽然是一个古典主义作家,但是在他的一些作品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浪漫主义的影子,在《葛兹·冯·伯里欣根》《威廉·迈斯特》以及其最著名的作品《浮士德》中,均以其主人公的精神为线索来叙事,因此很大程度上歌德还是从主观世界出发。结合当时背景时代,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不言而喻。在那个时代,资本主义开始表现出软弱性,其弊端暴露无遗,多数作家心中滋生失望和绝望的情绪,因此浪漫主义在德国刚刚出现之时是消极、病态的。歌德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为了挽救社会、挽救文艺,歌德提倡古典主义。歌德提出健康且基于现实的古典主义,但是他自己并没有成为一个纯粹的古典主义者,这也能体现出歌德这一人物的“两面性”。

在后人看来,很多观念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不同观念之间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因此后人认为真正的现实主义应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五、结语

歌德的文艺思想观念具有极大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上三点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总体看来,歌德是一位唯物主义者,追求现实,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其天才论也随社会上“天才”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主张他所认为的积极、健康的古典主義,反对消极、病态的浪漫主义。但是,由于歌德这一人物本身就具有两面性(既是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生活闭塞的德国小市民),他的文艺观也极具两面性,在其部分作品中,也从人物的主观内心出发分析事物。从如今整个社会来看,许多事情均具有两面性,各种元素需要互相渗透、结合,社会才能有进步,因此歌德的部分思想也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赵文.从《歌德谈话录》看歌德晚年的文学思想[J].大众文艺,2018(3):14-15.

[2]蔡启红.谈歌德的文艺观对当下中国文学创作的意义[J].华章,2009(19):39,42.

[3]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68,284.

[4]傅守祥.《歌德谈话录》:诗艺的伟大与复杂[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

[5]曹智.《歌德谈话录》读书手札:关于文艺创作的问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6):253.

作者单位:

国际关系学院

猜你喜欢

歌德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自由至上
晚年的歌德
歌德所受的早期教育
歌德如何成为完人
真正值得你效仿的东西
不可忘记曾经的美好
贝多芬为什么要跟歌德绝交
歌德今秋力推赵朴初书法
我要歌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