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2020-06-22钟晓凤
钟晓凤
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密切度,形成友好的师生关系,于和谐温馨的氛围中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师生互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提问这种表面的互动上,而应该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其自主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作为评判的标准。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呢?
一、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学生对于某一问题有不理解的地方时,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不应该直接将答案讲出来,而是做出启发性的引导。但在实际的高中课堂上,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紧张,学习压力巨大,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使得有的教师即使有这个意识也没有付诸实践,而是跟从大多数教师的做法。学习应该是一种被动兼主动的过程,只有在教师的输出下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将知识真正学到心里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讲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在学生思考的方向出现偏差或者走向死胡同的时候稍作点拨,让其思路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并帮助他在这条道路上延伸下去,进行深入思考。
举个例子来说,语文教师在讲解完《离骚》这篇政治抒情诗后,可以就屈原的生平提出一个课下问题:“创作《离骚》时期的屈原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屈原的一生有着怎样的影响?”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只依靠课上所讲的内容或者从文中得到答案,需要学生自己在课下去了解屈原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还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分析这个问题。屈原早年曾受楚怀王信任,任过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制定法律,主张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还是当时的外交官,但后来楚怀王听信小人的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后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他的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是在流放期间创作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郢都后怀抱大石自投汨罗江而亡。结合上述经历,可以看出屈原本人对楚国浓烈的感情,以及想要重返国家的期盼。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对于当时的一些观念不太理解,如为什么当时的人对于以身殉国看得这么重要,这个时候教师便可以使用一些例子来告诉学生为什么当时的人会有这种想法,因为在那时候的士人心中能够以身殉国是一种非常高傲的气节,帮助学生打破时代观点的桎梏,拉近与那个时代的距离。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可以消除与学生之间的思想观点上的隔阂,还能够在双方平静放松的心态下友好交流,促进师生关系良性发展。
二、共情式教学
阅读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抓住作品的中心思想,围绕主旨展开与作者的隔空对话,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感他人之感,思他人所思,这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举例来说,在讲《雷雨》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选择先放映舞台剧的视频供学生欣赏,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演员表现出来的感情,然后,依据所知悉的情况让学生自己找队友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表演,在每组表演完之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发表意见。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枯燥的高中语文学习生活增添一丝乐趣,也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文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内心情绪的变化,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好的语文教师就是一位优秀的演说家,他既可以调动现场听众的气氛热情高涨,也可以使听众们为其描述的画面所感染,随着语调的上扬而心情开阔,伴着低沉的声音而落寞。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应当学会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随着他的话语描述而深陷其中,于恍惚间与作者的内心重叠,之后鼓励学生抒发自己对于文章的所思所想。情感的共鳴是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一种方式,就像一部优秀的影片可以带动观众的情感,让观众随着主角的喜怒哀乐而身临其境。这样既可以提高影片的好评度,还可以让观众身心愉悦,认为这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好电影,以此达到双赢的效果。语文教学也适用这种方式,共情式教学既可以是让学生与作者共情,还可以与同学或者教师共情。与作者共情带来的是对文章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深刻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与同学共情可以体味现实中不同人的心理状态,学会换位思考,建立深厚的友情;与教师共情学会的是尊师重道,认真听课,不浪费教师辛苦工作的成果。
三、辩论式教学
不同观点的碰撞带来的是新思想的启发,正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带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思想爆发高潮。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别组成辩论小队,就教师所提出的一个观点开始做正反方的辩论,当然,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方加入或者作为评判员。或者,分为教师派与学生派进行辩论。辩论是打开学生思路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开阔思维、锻炼勇气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能够提出不同的意见本身就是一种勇敢。
中国式教育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多样性,学生不发表自己的想法,一味地追逐正确的答案,教师也只以答案作为学生回答问题的标准,所有一切问题的答案似乎都有一个模板,比如,作文有模板作文,阅读理解也有答题模板。辩论式教学是打破这个模板最好的方式之一,它对于学生来说既有课堂的参与感,又能学到新的知识,找到新的思路,学会从另一种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能让学生有效地吸收所学的知识,还能够与同学友好的互动,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比如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故都的秋》,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先让学生预习,并对文章的主旨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这篇散文是为了歌颂秋天,而有的学生提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作者抒发对故都的热爱,在各自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将会带动课堂自主思考的气氛高涨。这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组成两个辩论小组进行辩论,解释并说明为什么自己持这种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不仅对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也是一种锻炼。辩论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到极致,让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且是深层次的思考,对于学生认识现实背后的真理有指导作用。在这种模式中,教师要激发的是学生看待任何问题的怀疑心,并由此延伸出来的好奇心,当然这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更加有利。
综上所述,想要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师就得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作为启发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难度高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吗,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6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