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22李倩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整本书导图高中语文

李倩

阅读作为人类学习知识、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了解世界、拓宽视野的关键手段,高中学生若想全面提升语文学习效果,及时制定并落实阅读计划是非常必要的。思维导图虽然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时间并不长,但经实践证明,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发挥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应明确认识到从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有效的举措。

一、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使学生从自主建构、归纳知识、排列层级、绘制图像以及运用色彩等各个环节,吸取到传统课堂中没有的知识,一方面拓宽学生在文学阅读领域中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其分析文章、寻找文章主旨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让学生参与每个步骤,减轻其对教师的依赖性。

举个例子,在阅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时,教师应先为学生创设自主构建思维导图的环境,使其在掌握作者信息、书籍信息、创作背景和主要人物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归纳与层级排列。一般情况下,类似于“《平凡的世界》是以20世纪80年代为文化背景的”、“孙少安是奋斗精神的另一个代表”,以及“田润叶脱离了世俗的偏见,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等内容,都是学生在自主构建过程中能够找到的。此时,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思维导图,帮助其纠正错误或补充不足,如:“孙少安与秀莲相亲并结婚,体现了旧时代人们对自身感情的身不由己。”“田晓霞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颂。”帮助学生在明确人物特征的基础上,实现对文章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

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也应明确认识到,思维导图的应用是长期且缓慢的过程,教师绝对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剥夺学生进步的机会与时间,这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教师也要尽可能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建表现的机会,在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自身学习经验的同时,促进其学习方法的不断完善,使学生明确自己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的主人翁意识,一方面激发其参与思维导图各环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引导其将个体阅读感受表达出来,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适当肯定。

二、结合实际设计预习学案

对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而言,若想全面提升思维导图应用的效果,预习学案的合理设计非常关键,教师要在课前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检查,再将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学生需求展开分析,最终确定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维导图预习学案包括认读感知、辨体解题、定向回答、深思质疑和复述整理这五点内容。

第一点,认读感知是学生预习的基础,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入的理解;第二点,辨体解题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阅读方法,使其能在阅读不同文体时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准确掌握文章主旨的能力;第三点,定向回答对学生信息提取和凝练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利,在提高其阅读效率的同时,也能检测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第四点,深思质疑主要是引导学生提问,以锻炼其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有助于培养其质疑精神;第五点,复述整理通常情况下应用于预习后,再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经实践证明,如此能使学生阅读情况更真实且直观地反映出来,教师也能借此进一步提升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预习学案并非完全固定,教师可依照课文内容对其进行调整,如此有利于增强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灵活性,对课堂效率的提升也非常有帮助。

例如,在构建《乡土中国》的思维导图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全文展开阅读,从而为学生获取更深的了解和感触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从“乡土社会”“差序格局”“家族与团体间差别”“血缘与地缘”“礼治与无讼”以及“无为”等方面构建思维导图,使学生对《乡土中国》每一部分的理解都更加深刻,如此也有利于学生对各部分中心思想的提取。学生在思维导图构建的过程中,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差序格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血缘与地缘之间哪个更加重要?”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详细解答,但为保证学生思维导图构建与应用的自主性,尽量不要使学生形成依赖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前下载一些与“乡土”有关的资料、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上个世纪中后期农民的生活情况。

三、引导学生有效研读课文

研读课文相对来讲对教师的引导能力和师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以学生对文本的预习阅读为基础,學生绘制预习导图展开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读课文的形式也十分多样,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增强其合作能力和人际交流水平。在分组之后学生会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预先制作的预习导图的不足,进而进行自我补充与完善。此时,教师再引导各小组推选一位成员将思维导图展示出来,并为全班讲解,若讲解内容存在缺失或错误,则可以让其它小组补充或指正。在小组讨论环节结束之后,若思维导图绘制的思路没有分歧,则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如果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想法或提议,则讲解继续,最终再由教师总结。

例如,在阅读余华《活着》的时候,教师要事先合理分好小组,由组内自行判断出各人思维导图中的不足,最后选出一名小组代表,提出组内未能讨论出结果的问题。学生:“小说为什么加入了买牛的桥段?与主角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教师就可以结合问题回答学生:“实际上书中对福贵也有一定的描写,并不难看出其老态与劳作之后的疲惫,这与老人的整体状态其实是相互呼应的,再加上对乡间生活自然规律的描写,更能够让读者体会活着的滋味,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文研读的效果也能显著提升。与此同时,高中语文教师应意识到,由于《活着》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可能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压抑的情绪,因此,教师及时适当的开导非常重要:“活着即是感受生命中的幸福与不幸,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与平庸。”在强调文章思想的同时,告诉学生享受当下,并努力奔赴期望中的未来。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有效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方式中存在的桎梏,更能在这一双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帮助他们形成课堂主人翁意识。除此之外,思维导图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师来讲,并不只起到教学辅助的作用,教师更应将其作为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在使其创建并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为其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15000)

猜你喜欢

整本书导图高中语文
《论语》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烃思维导图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