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动态岗位认知及意愿现状

2020-06-22张晓雪韩斌如董婷婷

护理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意愿动态问卷

王 思,张晓雪,韩斌如,董婷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

护理人员紧缺是目前护理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外针对护理人员的短缺问题提出了流动护士的概念,主要分为机构内部的流动护士和机构以外的流动护士。研究表明,流动护士可以填补科室人员空缺,为病人提供安全及时的服务[1]。但是流动护士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流动护士在新的岗位中表现欠佳,影响了护理质量[2]。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建议使用机构内部的流动护士[3-4]。因此,建立有效的机构内部流动护理人员模式非常有必要。目前国内对于流动护理制度的表述不尽相同,例如动态岗位制度、机动护士制度、流动护士制度等,相似之处在于护理人员的机动性。有学者将护理动态岗位归纳为两种形式:一是组建院内机动护士库,主要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医疗抢救、新业务开展、特殊病例特级护理及病区护理人员短期短缺等,进行护理人员的短期动态调配;二是以岗位管理为基础,按照个人意愿,鼓励具有岗位胜任力的护理人员利用自身业余时间在本院进行跨科室兼职临床护理工作,由此建立人员准入、岗位培训、质量控制及薪酬分配等一系列配套管理措施的过程[5]。我院在2018 年进行了动态护理岗位的探索,主要以第2 种模式为主。本研究旨在了解院内护士对于动态护理岗位的认识和参与意愿,为完善有效的动态护理岗位制度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在职护士848 人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至少1 年;④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实习护士和进修护士;因外出学习、请假等原因目前不在岗≥1 周的护士。

1.2 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动态岗位意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含一般资料、动态岗位认知、动态岗位意愿与原因、动态岗位方案实施建议4部分。

1.3 资料收集方法 于2019 年1 月20 日—1 月24日,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调查,由护理部发布问卷调查通知,护士自愿参与问卷调查。问卷星设置必答条目,保证不会漏项,本次调查共收回851 份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检查,其中有效问卷848 份,有效回收率为99.6%。

1.4 统计学方法 由问卷星平台进行数据导出,并进行数据的核查,使用SPSS 24.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 回归分析护士参与动态意愿的影响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参与调查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 848 名护理人员年龄20~55(32.4±7.1)岁;男28 人(3.3%),女820 人(96.7%)。其他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参与调查护理人员一般资料(n=848)

2.2 护理人员对于动态岗位制度的认知情况(见 表2)

表2 护理人员对于动态岗位认知情况(n=848)

2.3 护士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以是否有意愿参与动态岗位为应变量,对护理人员的年龄、性别、参加工作年限、教育程度、职称、职务、工作场所等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3。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3 不同特征护士参加动态岗位意愿情况 单位:人(%)

表4 护士参与动态岗位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2.4 护士是否参与动态岗位的原因(见表5、表6)

表5 护士愿意参与动态岗位的原因 单位:人

表6 护士不愿意参与动态岗位的原因 单位:人

2.5 实施动态岗位制度的建议 12.5%参与调查的护士为动态岗位的实施提出了建议,主要包括:①培训需求,在进行新的岗位的工作前,除了进行常规的培训以外,建议增加短期的岗位见习/轮转方式的培训。②岗位流程改进,针对部分动态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改进,方便护士工作,例如门诊采血岗位需要自己勾选采血项目打印条码并核对,用时长。③自愿参与,建议采取完全自愿报名的方式开展动态岗位的人员招募,例如可以建立网络预约平台,方便自主选择时间。④薪酬支付方式,建议采取时薪制度结合多劳多得的工作量计算报酬。⑤额外福利,除了给予正常的工资以外,可以给予参加动态岗位的护士更多的奖励和补助,例如交通费、餐补等,同时在绩效方面给予加分。⑥动态岗位,建议开放更多的动态岗位,可以让护士根据自己的是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替代岗位,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3 讨论

3.1 护士参与动态岗位的意愿及原因 本次调查显示,我院护理人员参与动态岗位意愿率为38.1%,通过自选式原因分析,排在第1 位的原因是目前的护理工作已经压力很大,没有更多的精力参加动态岗位。随着护理模式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向整体护理的转变,护理角色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更新,对护士各方面的工作素质都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6]。而护士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持久的职业压力会降低护士的工作热情,产生职业倦怠[6]。这是导致护士对于工作以外再参与其他岗位工作的热情不足的重要原因。同时,在业余时间需要陪伴家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与护士的工作性质有很大关系。女性是护理队伍的主要成员,大多数需要参与夜班工作,由于夜班后的休息需求、身体疲惫、与家人有着不同的工作时间表等原因,护士不能很好地承担家庭和社会角色[7],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内疚感,因此很珍惜工作以外的时间,希望可以陪伴家人。对于年轻的护士来讲,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在业余时间也希望能有一些其他安排作为生活的调节。同时,参与意愿不高的原因还有班次不允许、对于动态岗位不熟悉等。

3.2 对于动态岗位的认知和建议 本次调查显示,74.8%的护士了解护理动态岗位,18.4%的护士参加过动态岗位,79.0%的护士认为实施动态岗位具有可行性;12.5%的护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提出了参加动态岗位的培训需求,建议在开始动态岗位工作之前进行相应的培训,除了授课以外,建议可以在相应岗位进行见习,或者短期轮转,来熟悉相应的工作内容和流程,以此增加对动态岗位的熟悉度,减少动态岗位工作过程中的不熟悉、不熟练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不同的医院对此进行了不同的探索,例如有医院建立了急诊科兼职护士固定调配人才库,同时规定了一定的准入标准[8]。另外,护士希望改进薪酬支付方式,建议采取时薪制度结合多劳多得的工作量计算报酬,这样可以提高大家的参与主动性,对于不同层级参与人员都相对公平,同时也给予除薪资以外的福利,例如交通费、餐补等,在绩效方面可以给予加分,以此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部分护士建议开放更多的动态岗位,可以让护士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替代岗位,例如专科门诊出诊岗位等,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和感兴趣的岗位进行工作,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已有研究显示,护士不仅可以从动态岗位机制中提升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有机会在不同的领域中提升竞争力[9]。因此,合适动态岗位模式对于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3.3 动态护理岗位实践与探讨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在我国医院中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质量,动态岗位制度由此产生。《“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10]明确提出: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医务人员可通过兼职兼薪获取报酬。该政策的出台使动态岗位的施行有了保障,对实现护理动态岗位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动态岗位的实施仍然具有一定的障碍,国外的护理人员相对来讲不受单位属性的限制,护理工作具有较大弹性,有充分的自由和精力选择自己擅长的岗位;而国内护理人员工作负荷不能自己选择,进行自主动态岗位的精力和时间并不充沛[11]。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新政策的推进和护理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护理人员也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行执业和发展。

4 小结

建立动态岗位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促进护理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推动护理资源单位内的优化配置。建议今后对动态护理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效果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猜你喜欢

意愿动态问卷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动态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