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行PICC 后静脉血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
2020-06-22孙贵蓉
范 莉 孙贵蓉 刘 洋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000)
脑出血患者术后通常需要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现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PICC在临床的应用已经变得非常的普遍,其可以有效的避免化疗药等强刺激性药物因为外渗等原因而对患者的静脉造成严重的损伤,如引发静脉炎或者是静脉局部组织坏死[1]。脑出血患者在术后行PICC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通常会出现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探究脑出血患者术后行PICC后出现静脉血栓的原因以及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行PICC后出现静脉血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5例脑出血术后行PICC后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该2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2例,患者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年龄(46.5±1.5)岁。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符合PICC置管条件的脑出血术后患者;2.出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
1.2 方法
分析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以及针对形成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护理预防措施。
收集资料:详细记录所有患者行PICC置管后的血管、疾病、药物、置管以及管道维护的情况。
制定护理预防措施:通过分析血管、疾病、药物、置管、管道维护等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置管操作:首先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规范的PICC置管操作流程,然后再对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2]。护理人员在进行置管操作前,必须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血管状况,然后依据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穿刺部位以及穿刺方式的选择,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B超引导来进行静脉置管。
2.病情观察: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通过观察充分、及时的了解患者的导管情况。对于患者穿刺点周围皮肤的温度、颜色以及臂围需要定时测量并记录,一旦有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要第一时间进行良好的处理。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交接班时的数据对接以及情况报告。
3.管道维护: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管道的维护,同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指导,主要包括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锻炼[3]。
1.3 观察指标
观察脑出血术后患者行PICC后出现静脉血栓的情况并分析原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脑出血术后患者行PICC 后出现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
该27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PICC后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中,血管原因9例(33.33%),置管技术8例(29.63%),疾病原因6例(22.22%),管道维护不当3例(11.11%),药物原因1例(3.70%),其中血管原因、置管技术、疾病原因显著高于管道护理不当和药物原因,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注:与管道维护比较,aP<0.05;与药物原因比较,a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现如今,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应用上非常普遍,将其应用在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治疗中能够很好的保护患者的外周静脉,同时良好的避免了反复的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4]。PICC置管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患者会出现静脉血栓,不仅严重影响PICC置管的使用时间,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详细分析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以及提出相对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
本文显示,所有脑出血患者术后行PICC后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中,血管原因、置管技术、疾病原因显著高于管道护理不当和药物原因,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血管原因、置管技术以及疾病原因是引发脑出血患者术后行PICC后出现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能够显著延长PICC置管的使用寿命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