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22杨玉兰
杨玉兰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计划生育服务所 甘肃张掖 734000)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对象共48例,且皆为本站2017年8月~2018年3月随访的糖尿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传统组与健康组,各24例。传统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44~64岁,平均年龄(54.38±4.77)岁;健康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5.68±4.98)岁。经数据对比得知,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基本一致,可比性较高(P>0.05)。准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病变者;严重精神、认知障碍者。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同意本次研究的开展。
1.2 护理方法
予以传统组患者传统护理干预。
予以健康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如下:(1)疾病知识普及: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加深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2)用药护理:告知患者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时间及可能引起的副作用,说明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康复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意识及服药意识,从而加快康复进程。(3)饮食指导:依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4)运动指导:结合患者自身恢复情况,协助其进行合理、适量的运动,避免过量和激烈运动;护理人员应陪同左右,以防患者运动过程中突发意外。
1.3 观察指标与评估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FPG、2hPG及HbA1c指标水平,同时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并做好记录。FPG参考值:正常:3.6~6.1mmol/L,空腹血糖受损:6.1~7.0mmol/L,糖尿病:>7mmol/L;2hPG参考值:正常:<7.8mmol/L,糖耐量减低/血糖偏高:7.8~11.1mmol/L,糖尿病:≥11.1mmol/L;HbA1c参考值:血糖控制正常:4%~6%,血糖控制较理想:6%~7%,血糖控制一般:7%~8%,血糖控制不理想:8%~9%,血糖控制很差:>9%。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腹痛、食欲不振、昏迷。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FPG、2hPG 水平 干预前,对比两组患者FPG、2hPG指标水平发现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组患者FPG、2hPG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组,对比组间数据得知,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HbA1c 水平 干预前,对比两组患者HbA1c指标水平得出组间差异值为P>0.05,数据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健康组患者HbA1c指标水平低于护理组,对比组间数据得知,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
2.3 比较两组并发症出现情况 干预后,传统组患者出现2例糖尿病性肾病、2例食欲不振、2例腹痛、1例昏迷,健康组仅出现1例食欲不振。经数据对比,得知传统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出现率(29.17%)明显高于健康组(4.17%),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0,P=0.02)。
3 讨论
健康教育干预以现代健康观念为核心,遵循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患者实进行护理。该干预模式通过普及糖尿病知识、加强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意识、用药护理、饮食及运动指导等方式,可使患者了解糖尿病,从而配合护理工作,起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作用。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FPG、2hPG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健康组患者FPG、2hPG水平均低于传统组;健康组患者HbA1c水平明显低于传统组;与此同时,传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29.17%)高于健康组(4.17%)(P<0.05)。以上结果说明,相对于传统护理,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为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更好地降低HbA1c水平,维持血糖稳定,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及预防并发症出现。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疾病控制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对糖尿病病情起控制作用,维持血糖水平正常,同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在以后糖尿病患者中可多采用该护理模式进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