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镁渣对污染土壤中Cd、Pb的稳定化效果研究

2020-06-22王金航刘家豪魏文侠李曙光林爱军

关键词:残渣表面积改性

王金航 刘家豪 谭 笑 张 傑 魏文侠 王 斌 李曙光 林爱军,*

(1.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北京 100029; 2.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工业场地污染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9; 3.北京化工大学 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秦皇岛 066000; 4.秦皇岛晶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秦皇岛 066004)

引 言

土壤镉(Cd)、铅(Pb)污染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土壤环境问题之一[1]。2014年我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以Cd、Pb为代表的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土壤中的Cd、Pb会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被动植物吸收,Cd、Pb浓度超标不但会影响植物发育,还会积累在植物体内,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2-3]。所以采用安全有效的修复技术对Cd、Pb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Cd、Pb污染场地修复主要依据总量消减和赋存形态转化两种原理,修复措施主要分为4类:1)物理修复,包括电动修复、热脱附、玻璃固化等;2)化学修复,包括淋洗、萃取、固化/稳定化等;3)生物修复,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修复等;4)农业生态修复,包括改变耕作制度、调整作物品种类型、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等[4]。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通过改变土壤中Cd、Pb的赋存形态,来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和生物有效性,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效果好、适合于大面积的利用和推广等优点[5]。目前主要的固化/稳定化材料有黏土矿物、含磷材料、碱性材料和有机材料等[6]。

镁渣是炼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渣[7]。镁渣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主要是作为水泥材料和建材添加剂,在农业方面的利用鲜有研究。李咏玲等[8]研究发现镁渣中的重金属主要以稳定的残渣态和有机态存在,即使在最不利条件下,重金属的浸出毒性依然很小。此外镁渣中还有许多对植物有益的元素,例如钙、硅、镁、铁等,具有农业资源化利用前景。但镁渣pH值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镁渣的农业资源化利用需展开全面的效益分析及风险评价[8]。本文基于镁渣在农业资源化利用方面的需求展开探索,对镁渣进行改性处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 IR)、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比表面积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镁渣改性后的物相组成和结构变化,分析改性镁渣对土壤Cd、Pb的吸附特性与赋存形态的变化,旨在为镁渣作为环境友好型修复材料使用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原料和仪器

1.1.1实验原料

供试土壤,采自湖南株州市朱亭镇兴台村某场地表层土壤(0~20 cm),土壤类型为酸性黄棕壤,室温下((25±2) ℃)风干备用;供试镁渣,来源于河南某镁业公司,其成分(质量分数)为CaO 57.01%、SiO232.2%、MgO 5.81%、Al2O30.99%、K2O 0.01%、Na2O 0.001%;盐酸、乙酸、硫酸、硝酸、硝酸镉、硝酸铅、醋酸铵、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盐酸羟胺,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

外源重金属污染土壤:供试土壤研磨后过2 mm孔径标准筛,加入0.3 g/L Cd(NO3)2和56.9 g/L Pb(NO3)2溶液各100 mL,采用称重法补充去离子水,维持土壤含水率为20%,老化28 d,自然风干,磨细备用。外源添加Cd、Pb的实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其Cd、Pb含量(质量分数,下同)远超《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的风险筛选值(0.3 mg/kg、70 mg/kg,pH≤5.5),分别是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14.73、16.26倍。

表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1.1.2实验仪器

Optima 5300 DV 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 OES),美国Perkin Elmer公司;D8 Advance 型X射线衍射分析仪,德国Bruker公司;Tensor 27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公司;ASAP 2460型比表面积分析仪,上海麦克默瑞提克仪器有限公司;SU- 8010 型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

1.2 改性镁渣的制备

1.2.1硫酸处理镁渣

称取100 g粒径为0.15 mm的镁渣,浸泡于体积分数15%的1 000 mL硫酸溶液中,放入恒温震荡箱(25 ℃,210 r/min)中振荡2 h后过滤,过滤后的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于10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将烘干后的改性镁渣进行研磨,研磨后过0.15 mm孔径标准筛进行筛分,得到酸改性镁渣。

1.2.2磷酸二氢钾处理镁渣

称取100 g粒径0.15 mm的镁渣,浸泡于1 000 mL浓度为1 mol/L的KH2PO4溶液中,放入恒温震荡箱(25 ℃,210 r/min)中振荡6 h后过滤,用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10后,陈化24 h后将溶液过滤,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于10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将烘干的改性镁渣进行研磨,研磨后过0.15 mm孔径标准筛进行筛分,得到盐改性镁渣。

1.3 实验设计

稳定化实验设置3组,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依次为对照空白处理添加,未改性镁渣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3%、5%;酸改性镁渣添加量为1%、3%、5%;盐改性镁渣添加量为1%、3%、5%。取50 g模拟Cd、Pb污染土壤置于100 mL塑料离心管中,按上述比例将土壤与材料充分混合,于室温下采用称重法补充去离子水,维持土壤含水率为20%,钝化培养45 d,自然风干后,磨细备用。

1.4 土壤中Cd、Pb的固定化机理分析

1.4.1生物有效性测定

Cd、Pb的生物有效态含量采用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方法进行测定[9]。

1.4.2赋存形态测定

采用1993年欧洲共同体标准物质局提出的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BCR)连续提取法,分析经镁渣处理后土壤中Cd、Pb的赋存形态[10]。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在SPSS 25.0中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图表制作运用Origin 9.0。

2 结果与讨论

2.1 镁渣材料的表征结果

2.1.1比表面积

3种镁渣材料的比表面积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未改性镁渣的比表面积为1.47 m2/g,改性后的2种镁渣比表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中盐改性镁渣比表面积最大,为80.65 m2/g,是未改性镁渣的54.86倍。酸改性法可以改变镁渣晶体结构,使颗粒更加细小,从而提高比表面积;盐改性法经如下反应过程在镁渣表面生长羟基磷灰石,从而提高比表面积。

表2 镁渣材料的比表面积

表中同列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

2.1.2XRD分析

镁渣材料的XRD图谱如图1所示,其主要矿物组成为Ca2SiO4、CaSO4、Ca5(PO4)3(OH)和MgCO3。其中未改性镁渣检测出的物相主要为Ca2SiO4,由于XRD图谱的复杂性和检测限,并未检测到镁渣中Al、K、Na和重金属的结晶相,与李咏玲[11]的研究结果相似。酸改性镁渣物相的主要成分为CaSO4;盐改性镁渣物相的主要成分为Ca5(PO4)3(OH)。此外,由于镁渣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较长,MgCO3也有所检出。

2.1.3微观形貌

镁渣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未改性镁渣的形状呈不规则块状,表面较为光滑,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检出元素为Ca、Si、Mg、O、C,其中Ca、O、Si质量分数分别为43.6%、38.3%、12.1%,主要物相组成为Ca2SiO4;酸改性镁渣呈现细小的棒状和不规则块状结构,EDS检出元素为Ca、Si、S、O等,其中O、Ca、S质量分数分别为54.6%、15.9%、13.1%,主要物相组成为CaSO4;盐改性镁渣呈现出更细小的不规则块状,且表面粗糙,EDS检出元素为Ca、Si、K、P、O等,其中O、Ca、P质量分数分别为39.9%、25.1%、11.3%,说明Ca5(PO4)3(OH)已生长在镁渣表面。

2.1.4红外谱图

2.2 镁渣材料对土壤pH值的影响

pH值的改变会影响土壤中Cd、Pb的赋存形态以及吸附- 解吸、沉淀- 溶解等过程,因此pH值是影响土壤Cd、Pb稳定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3]。土壤pH值升高,有助于Cd、Pb的稳定[14]。

添加不同比例的镁渣后,土壤pH值的变化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添加镁渣材料可以提高土壤pH值,且土壤pH值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未改性镁渣、酸改性镁渣、盐改性镁渣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分别为0.980(p<0.01),0.989(p<0.01),0.980(p<0.01)。其中未改性镁渣和盐改性镁渣对土壤pH值影响最大,在5%添加水平条件下pH值分别比对照组升高4.69和3.45。未改性镁渣中的Ca2SiO4加入到土壤中后会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化Ca2SiO4凝胶(C—S—H凝胶),同时会产生氢氧根离子,从而提高土壤pH值;经硫酸改性后的镁渣主要成分为CaSO4,故加入土壤后pH值变化不明显;经磷酸二氢盐改性的镁渣主要成分为Ca5(PO4)3(OH),加入到土壤中会提高土壤pH值[15-16]。

2.3 镁渣材料对土壤中Cd、Pb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以Cd、Pb总量评价土壤污染水平可能会过高估计污染的危害,且不能反映其生物有效性,所以本文采用DTPA提取法评估土壤中Cd、Pb的生物有效性(DTPA-Cd/DTPA-Pb)[17]。

2.3.1生物有效态Cd

添加不同比例的镁渣后,土壤中生物有效态Cd浓度的变化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3种镁渣材料在不同添加量下均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生物有效态Cd的浓度,稳定化效果随镁渣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未改性镁渣的稳定化效果在3%和5%添加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在所有处理中,未改性镁渣对Cd稳定化效果最好,生物有效态Cd浓度由2.58 mg/kg降低到0.16 mg/kg;酸改性镁渣对Cd稳定化效果最差,生物有效态Cd浓度降低到1.10 mg/kg。当添加量相同时,对Cd的稳定化效果由大到小为未改性镁渣>盐改性镁渣>酸改性镁渣。

2.3.2生物有效态Pb

添加不同比例的镁渣后,土壤中生物有效态Pb浓度的变化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3种镁渣材料在不同添加量条件下均可显著降低土壤中生物有效态Pb的浓度,稳定化效果随镁渣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在所有处理中,未改性镁渣对Pb的稳定化效果最好,生物有效态Pb浓度由735.37 mg/kg降低到51.54 mg/kg;盐改性镁渣对Pb稳定化效果最差,生物有效态Pb浓度降低到479.40 mg/kg。当添加量相同时,对Pb稳定化效果由大到小为未改性镁渣>酸改性镁渣>盐改性镁渣。

添加镁渣后土壤生物有效态Cd、Pb浓度的降低,一方面是由于镁渣的加入使土壤pH值发生改变,有利于氢氧化物的形成,从而降低土壤中生物有效态Cd、Pb的浓度[18];另一方面是由于镁渣经改性处理后,暴露出大量可交换的阳离子,对Cd2+、Pb2+具有更强的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15]。

2.4 镁渣材料对土壤中Cd、Pb赋存形态的影响

2.4.1Cd形态分布

添加不同比例镁渣后,土壤中不同赋存形态Cd的含量(质量分数)变化如图7所示。与对照组相比可以看出,未改性镁渣可降低Cd酸提取态含量,增加可还原态与可氧化态含量:酸提取态降幅为7%~11%,添加量在1%处降幅最大;可还原态增幅为2%~4%,添加量在5%处增幅最大;可氧化态增幅为1%~8%,添加量在1%处增幅最大;残渣态无明显变化。酸改性镁渣可增加Cd酸提取态含量,降低可还原态含量:酸提取态增幅为4%~5%,添加量在3%处增幅最大;可还原态降幅为4%~6%,添加量在5%处降幅最大,可氧化态与残渣态变化不明显。盐改性镁渣可降低Cd酸提取态含量,提高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含量:酸提取态含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降幅为20%~63%;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增幅分别为11%~58%、0~4%;残渣态含量无明显变化。

以上结果表明,土壤中Cd主要以酸提取态存在,虽然未改性镁渣对生物有效态Cd含量的降低效果十分显著,但其是通过提高土壤pH值降低生物有效态Cd含量,对Cd赋存形态的变化无明显作用。盐改性镁渣通过将酸提取态Cd转化为可还原态Cd与可氧化态Cd以降低土壤中Cd的活性,Cd的钝化效果优于未改性镁渣。镁渣经盐改性后表面被Ca5(PO4)3(OH)包裹,对Cd的稳定化作用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实现:1)Ca5(PO4)3(OH)中的Ca与Cd发生同晶取代反应,将Cd固定在晶格里;2)Ca5(PO4)3(OH)中的羟基与Cd发生络合作用;3)Ca5(PO4)3(OH)通过提高土壤pH值,将Cd转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形式[19]。在王晓丽等[20]的研究中发现,在土壤中掺杂羟基磷灰石后残渣态Cd的质量分数变化不大,但随掺杂比例的加大,Cd由可交换态向其他结合态转化的质量分数增加,本文结果与之相符。

2.4.2Pb形态分布

添加不同比例镁渣后,土壤中不同赋存形态Pb的含量(质量分数)变化如图8所示。与对照组相比可以看出,未改性镁渣可提高Pb的酸提取态含量,降低可还原态含量:酸提取态含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增幅为0~3%;可还原态含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降幅为0~4%;可氧化态与残渣态无明显变化。酸改性镁渣可提高Pb酸提取态含量,降低可还原态含量:酸提取态含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增幅为1%~4%;可还原态含量随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降幅为1%~4%;可氧化态与残渣态无明显变化。盐改性镁渣可降低Pb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含量,提高可氧化态及残渣态含量: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含量逐渐降低,降幅分别为1%~2%、0~6%;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含量提高,增幅分别为0~4%、0~2%。

以上结果表明,土壤中Pb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未改性镁渣和酸改性镁渣将Pb从可还原态向酸提取态转化;盐改性镁渣将Pb从酸提取态向可还原态、可氧化态以及残渣态转化。本文结果与雷鸣[21]的研究结果,即采用含磷物质可以使Pb、Cd交换态向其他难溶性的形态转化相符。

2.4.3Cd、Pb迁移率

以F1、F2、F3和F4分别表示Cd、Pb的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与残渣态含量,4种形态的稳定性依次增强。F1+F2、F3+F4分别代表Pb、Cd不稳定态含量与稳定态含量,以(F3+F4)/(F1+F2)评价Pb、Cd的迁移能力,该比值越大,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越小,生态风险越低[22-23]。

由表3可知,Cd、Pb的(F3+F4)/(F1+F2)值随镁渣材料的添加量升高而呈现不同的趋势。未改性镁渣对Cd稳定化效果最好,添加量为1%时,(F3+F4)/(F1+F2)达到最大值0.15;酸改性镁渣对Cd稳定化效果最差,添加量为3%时,(F3+F4)/(F1+F2)达到最大值0.06。盐改性镁渣对Pb稳定化效果最好,添加量为5%时,(F3+F4)/(F1+F2)达到最大值0.20;酸改性镁渣对Pb稳定化效果最差,添加量为1%、3%、5%时,(F3+F4)/(F1+F2)值均为0.11。

3 结论

(1)改性后的镁渣比表面积大小次序为盐改性镁渣>酸改性镁渣>未改性镁渣,盐改性镁渣的比表面积为80.65 m2/g,分别是未改性镁渣(1.47 m2/g)和酸改性镁渣(47.24 m2/g)的54.86倍和1.71倍。

(2)3种镁渣均可提高土壤pH值,且pH值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未改性镁渣对土壤pH值提升效果最明显,可使pH值提升3.03~4.67;酸改性镁渣使pH值提升0.03~0.93;盐改性镁渣使pH值提升1.5~3.45。

表3 添加不同比例镁渣对土壤中Cd、Pb的迁移率的影响

A—针对于Cd;B—针对于Pb;上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

(3)3种镁渣均可有效降低Cd、Pb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当添加量相同时,对Cd的稳定化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未改性镁渣>盐改性镁渣>酸改性镁渣;对Pb稳定化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未改性镁渣>酸改性镁渣>盐改性镁渣。添加3%未改性镁渣后的土壤对生物有效态Cd稳定化效果最好,生物有效态Cd浓度由2.58 mg/kg降低到0.16 mg/kg;添加5%未改性镁渣后的土壤对生物有效态Pb稳定化效果最好,生物有效态Pb浓度由735.37 mg/kg降低到51.54 mg/kg。

(4)供试土壤中Cd主要以酸提取态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添加未改性镁渣、盐改性镁渣可显著降低酸提取态Cd含量,并将酸提取态Cd向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转化;添加盐改性镁渣可显著降低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Pb含量,并将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Pb向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

(5)添加1%未改性镁渣时Cd的迁移能力最低;添加5%盐改性镁渣时Pb的迁移能力最低。

猜你喜欢

残渣表面积改性
巧求表面积
改性废旧岩棉处理污水的应用研究
改性复合聚乙烯醇食品包装膜研究进展
昆钢2500m3高炉空料线降料面过程中减少残渣实践
硫化氢下铈锰改性TiO2的煤气脱汞和再生研究
环保口香糖盒
求正方体的表面积
表面积是多少
龙井茶
表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