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手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0-06-22张达
张 达
(沈阳市骨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近些年我国交通事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1],多发性骨关节创伤在临床中的定义为患者因为受到相同机械因素的不利影响,导致患者身上发生严重脏器与解剖部位损伤的数量≥2。通常情况下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比较高,并且患者病情发展速度比较快,这使得临床治疗的难度得到明显加大。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疾病在临床中的3大特点为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以及致休克率高。本次研究中将手术疗法运用在54例患者的治疗中,详细研究内容与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调查时间区间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次研究的调查样本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108例,患者实施分组的主要依据为选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后2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的数量均为54例。观察组中男病患为31例,女病患为23例,患者年龄区间为35-70岁,年龄中间值为(48.97±2.34)岁;对照组中男病患为30例,女病患为24例,患者年龄区间为36-72岁,年龄中间值为(50.31±3.25)岁。比较2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
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运用保守疗法,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对其骨折部位进行认真观察,同时对患者伤口实施清创止血处理,对患者进行基础抗生素预防感染处理,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都给予密切关注,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患者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相对应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主要运用手术疗法,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及时为其实施急救措施,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充分评估,并对患者开展心电监护,对其生命体征具体值进行密切关注,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处理患者伤口。医护人员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除,保证患者能够维持畅通的呼吸,如果患者伴随有呼吸困难,则需要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处理,为患者创建人工气道。如果患者在骨折后发生出血过度的情况,医护人员则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使得患者的血液循环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帮助进行血容量的恢复。主治医生告知护理人员尽快帮助患者构建2条静脉通道,提前准备好需要的急救药物,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有效包扎。医生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来明确切口,并为患者选取科学的手术治疗方式。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的骨折断端对线对位维持相同,彻底处理患者骨折部位、伤口、切口周围存在的血液,能够充分利用骨折外固定、单纯螺钉固定、髓内固定与钢板螺钉固定等方法,结束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需要适当增加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频率,同时对患者伤口和切口部位的情况进行多次检查,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渗血与渗液的情况,则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相关处理措施,以此来最大程度的避免患者出现感染。
3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需要观察的临床指标包含有内脏再出血率、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出血量、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2]。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内脏再出血率与抢救成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30%(52/54),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5.19%(46/54),x2=5.671,p=0.004;观察组患者的内脏再出血率为9.26%(5/54),对照组患者的内脏再出血率为20.37%(11/54),x2=10.354,p=0.001。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内脏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
5.2 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在生理功能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为(76.45±3.86)分,对照组患者为(74.03±3.06)分,t=6.354,p=0.005;在社会功能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为(78.59±10.83)分。对照组患者为(57.51±5.43)分,t=11.320,p=0.003;在情感职能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为(80.58±5.50)分,对照组患者为(70.93±8.40)分,t=7.380,p=0.002;在心理健康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为(73.26±6.08)分,对照组患者为(57.98±8.04)分,t=11.752,p=0.004;在总体健康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为(79.08±5.98)分,对照组患者为(60.25±5.08)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5.3 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在出血量比较中,观察组患者表现为(106.28±10.29)ml,对照组患者表现为(228.59±15.50)ml,t=13.654,p=0.001;在住院时间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为(23.61±2.43)天,对照组患者为(35.68±10.49)天,t=8.716,p=0.001;在体温恢复时间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为(13.26±3.71)小时,对照组患者为(29.79±8.46)小时,t=12.841,p=0.001。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讨 论
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疾病最为常见的发病原因是交通事故[3],现在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因素,因为多发性骨关节创伤会使得患者的多个脏器与解剖部位都受到特别严重的伤害[4],所以临床格外重视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疾病的治疗。因为患者身体有多个部位受到严重损伤,所以患者需要在医院进行长期卧床治疗,这就造成患者的下肢静脉回流发生异常,进一步导致患者的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导致下肢静脉血栓与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显著提高。临床上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疾病的重点内容在于让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5],并积极采取措施来让患者的循环系统保持稳定,最大限度的控制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损伤。
目前临床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疾病大多运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2种方法[6]。以往临床选择对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大多是因为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手术应激反应,有效控制手术出血量的难度比较大,所以避开手术治疗,只是按照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措施,保守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疗效[7],但是其不能够良好固定患者的骨折部位,患者在治疗后有比较高的活动性出血发生率。手术治疗不仅需要对患者开展保守治疗措施,还需要对患者开展急救措施,对患者的病情实施充分评估后,再为患者选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以此来确保患者能够平稳的度过安全期,如果患者确诊为转子下骨折,则能够对患者进行外固定器固定;如果患者确诊为手掌骨折,则能够对患者运用克氏针与张力带治疗;如果患者确诊为股骨骨折,则能够对患者进行髓内钉固定;如果患者确诊为骨盆骨折,则能够对患者进行骨盆兜治疗[8]。以上手术治疗方法能够让患者的生理功能得到良好恢复,并促使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发生明显改善,使得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得到明显加快。
总结本次研究内容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内脏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要显著比保守治疗好。临床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在治疗时选择手术疗法的疗效较优,能够让患者的抢救效果更好,在预防内脏再出血中也取得较好效果,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良好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