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重大突发疫情,主流媒体如何把信息公开做到位

2020-06-22董立林王晓婕

传媒评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公众受众产品

文_董立林 王 漫 王晓婕

疫情面前,信息公开透明是最好的“定心丸”。协助政府做好信息公开,也成为主流媒体在疫情期间最重要的职责之一。然而,当重大突发疫情碰上全媒体时代,却给主流媒体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庞杂泛滥,如何让准确权威的信息更迅速广泛地传播给民众,打破谣言,驱散恐慌,消除民众的各种疑虑,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课题。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数据分析室对主流媒体报道进行了持续监测,我们试图结合各大媒体在疫情信息公开方面推出的各类策划报道,整理出一个相对标准化的疫情时期信息公开报道和传播方案,以作借鉴。

多渠道发布疫情动态更新产品借助视频、直播提升信息透明度

如何更及时地将疫情信息发布给广大民众,主流媒体必须想在前面,动在前面。医疗卫生线口记者要摸清摸熟线上的情况,发现疫情苗头后,就要及时在媒体内部做好预案,同时积极同卫健委、疾控中心等单位保持沟通,以便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发布信息。

支付宝疫情实时数据页面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少媒体都推出了疫情地图等滚动更新疫情数据的产品,获得最新数据后即时更新,以便受众随时随地打开产品就能掌握疫情变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不少数据更新类产品仍然存在数据滞后,与报道不同步,甚至自相矛盾的情况。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类产品大部分仍需要人工更新——编辑要通过各地官方新闻发布会或权威报道获得最新数据后,才能一一更新到产品中,这样的流程就容易导致产品数据更新慢一拍,也容易因为人为的疏忽导致数据错误。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要保证疫情数据产品的及时准确,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前同负责发布疫情数据的部门如各地卫健委达成合作,直接将其数据库接入产品,这样无需后期编辑的介入,即可实现数据的第一时间更新。如果存在困难,也可参考支付宝疫情实时数据(由UC提供数据支持)的模式,同搜索引擎或浏览器合作,借助人工智能第一时间抓取官方发布的数据,并在产品中更新。

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面对疫情,如何提升信息公开报道的透明度,获得受众认可,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一点上,镜头的作用得到凸显,相比图文信息动态的发布,视频画面更能带给公众信息透明的感受。而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视频在信息公开方面也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值得媒体在做疫情时期信息公开标准化方案时做重点部署。

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媒体在广播电视端口以及PC端、移动端推出直播的做法已不少见。此次疫情期间,各大媒体也通过一场场直播将新闻发布会现场以及医院、隔离点、交通枢纽的实况呈现在公众面前,让公众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获取信息,实现透明感。

央视频“疫情24小时”慢直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疫情中,一种以往多用于娱乐休闲类题材的另类直播形式——慢直播突然走红。架好几台摄像机,不需要主持人、不需要字幕、不需要背景音乐、不需要切镜头,24小时持续不断,央视频在疫情中推出的如此原生态的直播形式,却因为镜头对准的是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而吸引了上亿网友的目光。

慢直播在疫情中的火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比一场至多几个小时的普通直播更真实,更能满足特殊时期人们对于透明的需求。场地整平了,板房开始搭建了,防渗膜铺好了,医疗配套设备开始安装了,不需要任何人发布任何信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每一步都透明地呈现在网友面前。也正是因为它的透明,上亿网友甘愿化身云监工,盯着屏幕为叉车、铲车们鼓劲,为每一项阶段性工序的完成而欢欣鼓舞。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的慢直播之后,这种特殊的直播形式又被媒体运用到了更多场合,比如方舱医院、武汉天河机场,杭州某农村进村口,甚至红十字会物资入库、清点、配送的现场。而这些,正是公众最想要了解甚至有所质疑的焦点。慢直播用它的透明,消除着人们的疑虑。

除了慢直播,围绕公众的疑问,推出短视频产品,以镜头代替文字,用真实的场景来回答疑问,也在此次疫情报道中被大量运用,并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解决了及时和透明的问题,对主流媒体来说,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打通传播渠道,让权威信息到达更多受众。除了依靠媒体自身平台、地方发布类平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已经有越来越多主流媒体开始同商业平台寻求合作,让权威信息在更多平台被公众看到。

提取权威信息重点亮点运用简报、海报等形式抓住受众眼球

在“信息过载”的当下,对主流媒体来说,信息公开除了要更及时、透明,传播渠道更广,也要更突出重点,更抓人眼球。

面对重大疫情,媒体每天发布大量信息,常常容易导致读者对信息中的关键点难以把握,对于大型发布会、文件通告等的报道更是如此。为了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关键内容,媒体往往会通过对大量材料进行二次编辑来突出重点。全媒体时代,二次编辑结合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也让信息发布更加亮眼。

疫情期间,新闻发布会是普通公众了解一手官方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发布会往往时间较长、内容较多,对于习惯食用“快餐”新闻的受众来说,花上一个小时看直播也不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关键信息,所以不少媒体推出了微缩版的“发布会”,截取关键信息、发言人的关键语句制作成短视频、海报等形式进行传播,并将不同内容的产品进行动态发布,便于受众快速找寻自己所需的权威信息。

浙江日报、新京报制作的发布会视频海报

在此次疫情中,这种浓缩版信息发布形式已取得较好效果,并且被应用到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更多平台,对于官方权威信息在社交平台上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除了重要信息的即时发布,不少媒体还会通过制作每日疫情简报,将一天中最重要的信息分门别类呈现给受众,使之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每日疫情发展情况做详细了解。这种每日简报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文字版以外,也有媒体通过新媒体形式进行传播,尽可能地在信息准确无误的前提下,让简报重点更突出,并且更加易读。

本次疫情中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病例数字的增减以及分布,所以在每日的简报中,媒体往往针对这样的一些动态信息制作相关产品,相较于纯文字的通报,新媒体的思维和制作技术让简报形式更灵动,也更利于拓宽传播范围。

媒体在信息发布上处于后端,在接收权威信息后若只是机械地公布数字和消息,虽中规中矩,却也会让各家媒体无法体现出自身特色,显得大同小异。此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海报的力量。当各种创意被运用于海报中,简单的信息发布看起来就变得不一样了,不仅更抓人眼球,也能更好地把舆论引导与信息发布结合,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各大央媒微信公众号几乎每天都会推出这样的信息发布类海报,新华社甚至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创意海报突击队”,根据最新信息,制作脑洞大开的海报。

还有不少媒体,尤其是央媒,在做好当日信息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动对疫情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对海量的权威信息进行梳理,在关键节点主动出击,特别是围绕确诊人数、治愈人数、清零省市的变化,提取数据亮点发布海报类产品。而这些也正是公众最想知道的内容。

各家媒体推出的海报风格各异,有的运用GIF图让海报动了起来,更直观更亮眼;有的将海报与疫情简报相结合,每日变化清清楚楚;还有的推出阶段性复盘类海报,让受众可以一图读懂疫情的阶段性变化。这类海报可以被视作数据新闻与海报的结合,常常能让人发现在各种疫情发布类稿件中一眼发现不了的信息,有的鼓舞人心,有的让人警醒。于是,每天到微信公众号里刷一刷今天的疫情数据海报,成了不少网友在疫情阶段的新习惯。

海报的运用,让信息公开跳出了枯燥的数据、乏味的叙述,更加抓人眼球,也更符合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而优秀海报的背后,是耐下心来的数据搜集、跟踪和梳理,是新闻敏感性与创意和设计的结合,值得媒体作为一项课题认真研究。

央媒数据分析类海报产品

发布信息同时打造媒体数据库以用户思维推出信息服务工具

此次疫情中,信息公开类报道还呈现出另一个新特点,就是互联网思维的融入和技术手段的运用,让媒体的信息发布类新闻产品,变得更加便捷、实用,更具针对性和互动性。

以疫情动态报道为例,在过去,此类数据更新多采用文字或简单图表形式发布,不够直观,受众要从中寻找需要的信息,或同以往数据进行对比,非常耗费精力。而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媒体手段的应用,如疫情地图类产品的推出,让疫情信息的动态变化更加直观清晰,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有选择地查看相关信息,获取定位等科技手段的运用使之体验更佳。

此次疫情中,最先推出疫情地图产品的是自媒体平台丁香园。产品从创意到上线仅用了一天时间,最初功能很简单,包括地图、详细数据、疾病常识等模块,几个公众最急需的功能被放在了最优先位置。这款以互联网思维打造的疫情地图上线后,就因其直观和便捷而大受欢迎,大量用户自发传播,人民日报也主动找上门来,与之进行内容合作。在疫情发展过程中,这款产品也一直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突出位置呈现,方便受众查看。

随后,各大央媒和各地主流媒体都推出了类似的疫情地图类产品,地方媒体推出的产品往往更加本地化,更贴合本地受众的需求,有的产品还支持“订阅”或“分享实时疫情”,有的还将辟谣、科普等内容一并纳入,让更多人可以更便捷更及时地get最新最全的疫情信息。

相比传统的疫情信息发布,这样的产品更具互联网思维,受众获取信息更便捷,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也有助于媒体增强用户黏性。

在此次疫情中,还有不少自助查询工具上线,如同行查询、病例轨迹查询等,不少媒体也将其植入到疫情地图中,以进一步提升疫情动态产品的丰富性和实用性。这类工具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实质上是以大数据的方式对疫情信息进行了数据化加工,可以视为升级版的信息发布类产品。公众无需在庞杂的疫情信息中查找和自己相关的内容,只需一个定位,或是输入小区名称,就可以查询到和自己最近的病例所在;只需输入出行时间和交通工具班次,即可查询到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例,十分便捷。

央视&阿里巴巴“患者同行程”查询功能、新华网&百度“新冠肺炎智能自测”

还有不少媒体围绕受众对疫情相关信息的需求,借助自身资源推出了信息解答平台,为受众答疑解惑,给受众提供最权威信息,如新华社“求证”、澎湃“问吧”就是很好的案例。也有媒体利用AI技术推出人工智能服务,帮助受众及时了解疫情相关信息,解除恐慌等。

在此次疫情中,还可以看到媒体在信息公开上的与时俱进。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针对公众需求的变化,媒体提供的信息也更加多样,而不仅仅局限于疫情本身。比如近期,抓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上升到了同等高度,不少媒体也围绕公众和企业复工复产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了不少信息。其中,澎湃新闻推出的新专题“全国复工打工指南”值得参考,该专题集纳了各地复工新闻,用户点击专题中的不同标签,就可以快速get和自己相关的最新复工消息。21世纪经济报道则延续了疫情地图的思路,推出了复工地图,同样便利性十足。对于这些小而散的信息,及时做好归类整理和集纳对于提升信息公开类报道的用户体验大有裨益。

综上,用户思维是提升主流媒体疫情信息公开报道效果的核心,而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意识和人工智能服务这三大利器,则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提升信息公开类新闻产品的便捷性、实用性和针对性。除了此次疫情中已推出的各类产品,媒体还可以有更多尝试,比如在辟谣报道上,可以尝试借助大数据实现精准推送、谣言跟踪等,以形成针对性、主动性更强的辟谣模式,提高辟谣速度和效率,尽可能降低谣言的危害性。

总结

我们试图以时间线来梳理重大突发疫情下,媒体做好信息公开报道的重点,以供参考借鉴——

首先,在非疫情阶段,媒体要保持同医院、卫生部门沟通渠道的畅通,跑线记者要及时了解线上情况,确保在重大突发疫情发生时,第一时间获取相关线索,以做好报道准备。

在疫情发生后,媒体应第一时间同相关部门敲定数据发布机制,同步开发疫情实时动态产品,有条件的话可直接接入相关部门数据库,若无条件可尝试同搜索引擎合作,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产品数据更新。同时打通产品发布渠道,尽可能实现多渠道多平台发布。

强化视频的作用,围绕公众最关注的“现场”,应推出直播及直击类视频产品,对于动态变化的现场,可尝试应用慢直播,凸显透明度。

在做好实时信息发布的同时,应及时归类、梳理各类重要信息,将信息数据化,建立并不断丰富完善疫情及相关信息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疫情变化和公众的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疫情动态简报、信息发布类海报等产品,应先期做好规划,有节奏推出,同时把握疫情变化的关键节点推出相关策划,将信息公开与舆论引导相结合;在数据库基础上,开发个性化信息查询、答疑、辟谣等大数据产品,可同互联网商业平台合作,既可作为单一产品发布,也可同疫情实时动态产品结合,纳入疫情信息一站式平台,并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精准推送;除了疫情本身,对其他相关信息,如复工、复学、招聘等政策,也要做好及时发布和梳理集纳,并更精准地进行推送。

在疫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借助数据库实现数据复盘,梳理阶段性变化,进行二次发布,让公众对疫情及相关信息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全面掌握。

猜你喜欢

公众受众产品
公众号3月热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