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气排球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0-06-21白洪煜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9期
关键词:高校

【摘 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通过寻找新型的体育运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帮助高校完善自身的体育教学体系,备注学校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的热情,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体育运动的发展状况,促进体育学生的身体发展。了解气排球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和健身性的优秀特点的同时,也要了解我们国家气排球课堂现阶段的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通过增加气排球课程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增加学生气排球运动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精神,完善气排球教师的培训体系,让整个气排球课程拥有更多的教师资源等多各方面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的精神[1-3]。

【关键词】气排球课程;课程问题;课程策略;高校

气排球运动在我国有着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传统的六人制排球的一个衍生球类,曾经面向的群体多为中老年人,但随着近些年来对于气排球运动的不断开发,完善了这一项体育运动的年龄结构。与传统球类相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趣味性,降低了排球比赛过程中的竞技性和对抗性,能够帮助高校学生进行更好的健身运动,还根据气排球自身的特点研发了气排球专属的运动技巧,更加适合高校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保障学生在气排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乐趣和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过我们国家气排球课程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寻找在当前背景之下开展气排球课程的有效方法,完善我们国家体育教育体系[4-9],增加体育教育门类,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体育运动机会,了解更多的体育运动知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养成终身运动的运动精神。

一、气排球课程的现状

(一)气排球课程的开展现状

首先,一个课程想要良好的进行开展,就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学生群体,参与到这项体育运动项目中来,课程拥有良好的宣传,才能让这个运动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为推动整个课程的发展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们国家高校开展的气排球课程,主要是通过课程选课宣传以及气排球课堂宣传,同时也会借助社团纳新来进行体育运动的宣传。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气排球运动,传统的宣传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到气排球运动过程中来,使得气排球运动课程得不到发展。

而且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时间较短,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训练出来的学生气排球技能不完善,学生对于自身的气排球技能不自信。学校与社会上的气排球组织联系较少,加上学生对于参加一些气排球运动比赛的不自信,使得气排球课程发展受阻。当然也有个例,部分高校走在前列,增加了与一些组织单位之间的联系,利用气排球课程为社会输送气排球运动的相关人员。让相关气排球组织的人员到学校来走访,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提出意见[10]。

高校开展气排球课程最根本的还是气排球运动学生,高校学生基本在20岁左右,正处在心理年龄从未成熟到成熟之间转变的重要时间。随着高校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接触逐渐增多,学生对于社会的好奇心也逐渐增加,让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的同时也更加具有行动力。

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高校的学生进行正确的运动,避免高校学生因为好奇心走向歧途。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能够为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压力提供一个宣泄方式。同时由于气排球项目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项新的体育课程,学生对于气排球运动的了解较少甚至完全不了解气排球运动,对于高校普及气排球运动知识和开展气排球课程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学生是整个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的根本,学校要加强对于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气排球运动的好处,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气排球运动。

其次,高校开展气排球课程,需要建设相应的气排球运动场地,完善气排球运动器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设施基础,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的参与到气排球运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气排球运动的魅力,以及气排球运动所带来的好处。部分学校气排球运动设施并不完善,并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使得学生对于气排球运动课程的体验较差,打击了学生对于气排球运动的运动积极性。只有建设好体育运动的基本设施,才能让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体育运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体育精神。

在近些年来的气排球运动课程建设过程中,许多高校增加了对于体育运动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仅建设了对应的体育运动场地,还建設了体育运动场馆,让学生的体育运动具有更多的选择。运动场地的限制对于气排球课程来说相对较少,可以借用传统的六人制排球场或是羽毛球场地进行训练,同时相比于六人制排球造价更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气排球专门的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基础运动设施,保障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效果。

最后针对高校气排球课程的师资力量,我们国家大部分的教室都是从传统六人排球转变而来,两种球类之间竞技方式较为相似,且两球的技巧战术也具有一定的互通性,普通的排球老师对于气排球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开展高校气排球课程不仅要注重宣传引导学生的气排球学习兴趣,还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保障气排球体育运动课程开展更加有效[11-15]。

高校要想进一步的发展气排球课程,就要注重学校气排球课程教师的培养,明确气排球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让气排球教师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有发言的权利,完善学校体育建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要引导气排球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挖掘,不仅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安全还要让学生学习起排球专业的运动技巧,让学生在气排球运动课程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

我们国家大部分的高校的教师年龄处在40岁左右,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经历,能够更好的把握学生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能力。还有一部分教师在20~30岁之间,在教师团体中所占据的比例相对较少,但作为年轻的体育教师,往往更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更容易与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技巧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的轻松,提高学生运动的热情。

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教师之间有着相互补充的作用,通过各个年龄段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年教师较多能够良好的促进体育运动过程正常开展,集年长教师的经验和年轻教师的新锐于一身,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与学生融洽的交谈,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体育锻炼。

(二)气排球课程的问题

气排球运动作为我国传统六人排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球类,在规则制定上依托于传统六人制排球规则,保留了传统排球的竞技模式,且气排球的设定之初是为中老年人定制的,使得整个排球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经过体育教学老师的研究以及社会经验的传递,会使得学生在气排球运动过程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到的技巧不够完善。

气排球运动的规则随着气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已经趋于完善,但气排球运动主要的方向依旧是为气排球运动者提供娱乐和健身,虽然扩大了气排球运动的年龄组成,丰富了气排球运动的结构性,但是降低了气排球运动的竞技性和对抗性,对于一些运动热情较高的学生来说并不能满足这些学生的运动需要,会打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不到气排球运动所带来身心的愉悦,丧失对于气排球运动的学习兴趣。

而且气排球运动,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球体的运动速度较慢,能够让运动人员更快的上手,但对于进行更高层次的气排球运动,要求气排球运动人员具有一定的气排球运动技巧。若是缺乏运动技巧会使得气排球运动过程中往返的次数较少,降低了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不仅使得持球人员感受不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愉悦,其他学生也难以感受到气排球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很难将气排球运动长久的保持进行下去,对于气排球课程来说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气排球比赛的过程中,拦网学生的地位降低,相比于传统的六人制排球,整个运动团队通过排球拦网得分的几率也降低,降低了拦网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趣味性,学生难以感受到在气排球竞技中拦网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感,并且学生如果按照六人制排球进行拦网,更加容易造成己方的拦网犯规,进一步降低学生体育运动的士气。最后气排球本身体积较大且质量较轻很难在户外开展,受环境以及场地因素影响较大,有时会影响学生对于气排球学习的兴趣。

要想推广一个体育项目就需要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对于这一体育项目有了解,虽然我们国家气排球有相对较长的的发展历史,但是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了解较少,使得高校气排球课程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是由于气排球经济性较弱多为民间组织开展的比赛活动,媒体转播较少,并且气排球主要团体人员年龄较大,缺少有力的气排球宣传,从而影响了气排球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学校范围内,不学生院之间的交流较少,大部分的学院的学生与体育学院学生接触更少,对于体育发展的动态以及新兴的体育运动方式缺少了解。而部分没有开设体育专业的学校这个问题更加严重,是我们国家推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巨大隐患。

高校要注重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由于高校的学生众多,容易出现抱团式的体育运动团体,不同团体之间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育运动强度都有着明显的差距,高校要注重促进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的体育运动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形成全校运动的良好氛围,帮助学校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文化,提升学校的正面形象。针对部分学生缺乏运动精神,要及时进行思想引导,让学生了解到体育运动是一项对终身受益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长远运动的良好观念。

气排球运动在我国有着三十多年的发展经历,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气排球运动已经发展到不断完善的阶段。针对气排球球体的设计、气排球比赛场地的规范性和气排球比赛的规则都在不断的完善中,对此中国气排球协会也制定了多项标准,许多学者对于气排球运动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的研究成果。但随着将气排球运动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来,缺乏一本统一的气排球教学教材是目前级排球课程开展的首要难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教材,使得气排球课程难以进行更加科学、更有秩序的课程教学,影响了整个气排球课堂的开展,对于气排球课程的进一步推广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体育教师在气排球教育过程中起到着引导者的作用,对于气排球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专业能力也有着巨大的考验,也对学生的气排球运动兴趣和体育运动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国家虽然有三十多年的气排球发展历史,但近些年才举办了第一次气排球教师培训,对于气排球运动的师资力量培养发展较晚,且发展力度较小,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一个有规模的棋排球教育团队。所以由于气排球专业教师的缺少、教师培训的缺少以及起排球专业的教材缺少,使得高校之间气排球的开展情况不一,学生对于气排球的学习情况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存在气排球技巧学习不够全面的情況,降低了学生对于气排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对于气排球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明显的阻碍作用。

而且在体育教学项目的竞赛中,大部分的学生更加倾向于篮球、羽毛球以及健美操等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气排球这一类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缺乏尝试精神。而且由于学生在之前的教育过程中学习其他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知识较多,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让学生更愿意选择其他的体育运动课程。其他运动项目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强使得气排球课程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困难。而且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教学经历不符,学生习惯了在高中时代那种更加散漫的体育教学,对于学习新的体育运动课程所花费的时间略带怨气[16-20]。

考虑到气排球课程的对抗性,气排球课程选择的男女比例不一,大部分气排球课程以女生为主,使得选择了气排球课程的男生学习兴趣进一步的降低,使得气排球课程在男生中传递更加困难。

虽然现在不同的高校正在大力开展新型的体育课程但由于气排球运动具有一定的运动技巧,且学生对于气排球的了解较少,使得学生整个气排球过程难以更好地进行。

由于气排球课程涉及的人群作为中老年人,使得高校对于气排球的关注程度较少,在气排球运动发展几十年之后才开展气排球课程,大部分高校已经完全建成,缺少充足的空间为学生建设气排球运动场地,从而使得气排球课程难以进行开展,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气排球课程的需求。使得许多学校的气排球课程只能在操场上进行,而气排球自身的性质,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会减少学生在气排球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使得气排球课程不能够良好的进行,对于学生的教学内容不够完善。

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并且教师专业技能不过关,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在气排球课程中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不到气排球学习过程中给自身带来的身心愉悦,学生只能选择其他的运动课程,从而制约了气排球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三)气排球课程的优势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开展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高校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高校学生踏上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身体基础。同时高校开展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思想培养。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为了吸引高校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增加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时间,开发了新型的体育运动课程,利用学生对新型体育运动项目的好奇心,让学生更加自主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并通过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观念[21]。

气排球运动设计之初,是为了中老年人锻炼的需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老年人身体状况的不断提高,气排球这一运动项目有了更加新颖的变化,不仅具有了专门的运动场地,规则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气排球已经逐渐走进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走进了学校之中。使得气排球运动的社会运动氛围越来越浓烈,相关的民间气排球组织和气排球协会均有建立,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气排球运动中来。因此许多学校针对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开设气排球这一新式运动课程,满足学生对于新型体育运动的需求,增加学生在体育课程的选择,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体育发展的动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气排球是从传统的六人排球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球类运动,相比于传统的排球运动方式,气排球趣味性和观赏性更强,并且去排球在打击的过程中打击感更小,更易于学生接受。

气排球课程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更低,即使没有任何的排球经验,学生依旧可以很快的参与到运动过程中来。而且气排球比赛过程采用隔网比赛,减少双方之间的肢体接触,保障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更加具有运动的休闲属性,更加适合学生进行运动。并且气排球运动过程中,相比于排球比赛更加的放松,大部分的气排球学生,主要是为了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进行心理压力的疏导。

就气排球本身而言,相比于传统排球质量更轻且弹性更好,使得气排球有较长的飞行时间,能够增加双方运动员击球的次数,从而增加整项运动的趣味性,也为整个运动的观赏性提供了良好的助力。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运动,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更好的展示。

高校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进行身体锻炼,因此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不应具有过强的对抗性,使得学生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使得运动效果变差,达不到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因此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要注重选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接受的体育项目,减少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对抗性,让学生更好的享受体育运动过程[22]。

大部分的气排球比赛时间在30分钟左右,并且运动密度较为合理,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民群众参与。在起排球课程过程中,学生注重气排球运动技巧的跳、蹲和转身的等动作,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运动。并且气排球运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思考,要寻找对方的战略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有着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不断寻求自身力量、耐力和速度的极限。

在气排球比赛的过程中,所有人员都处在攻防不断转換的状态之中,让人员更好的进行掌握各项排球技能。而且由于气排球自身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得在气排球比赛过程中的垫球技术与传统排球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气排球具有专门的技术动作来进行气排球运动,采取捧、插、托等多种运动方式,更加符合气排球自身的特点。区别于传统排球的运动方式使得气排球具有更好的观赏性。

气排球运动材质较为松软,更加适合学生进行学习,并且运动要求较低,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进行,气排球运动需要投入的项目资金较少能够让高校的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运动,气排球运动课程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在高校中推广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23]。

而且气排球课程的规则较为简单但又不缺乏公平性,使得学生在进行气排球比赛时能够更好的进行比赛评判。而且气排球每小局的分数具有一定的限制,不会出现六人制排球中一场时间过长的现象,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不至于进行过度运动,导致运动效果降低。

气排球运动是六人制排球的一个衍生球类,对于运动场地的需求较为简单,学校可以建设专门的气排球运动场地,也可以利用传统的六人制排球场地进行训练。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引导学生使用场地,既能充分发挥场地的作用,也能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运动锻炼。而且气排球运动所用到的气排球造价较低,且容易学生进行学习,方便学生体育运动上手,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更好的运动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习惯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随着气排球课程的开展,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入到气排球体育课程的教学上来,关注气排球课程开设的师资能力,以及气排球课程背后所蕴含的价值。使得不少学生参与到气排球学习过程中来,使得整个气排球行业涌入了新鲜血液,也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气排球的研究过程,为学生进行气排球运动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而且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不再单单依靠教师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体育排球的运动技巧和运动方法,提升学生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24]。

二、气排球课程的应对策略

(一)增加气排球课程的宣传力度

在高校中创设一项新的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体育运动课程,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体育运动项目自身具有的锻炼价值,其次还要考虑项目开展的难易程度以及开展需要花费的教学资源,然后还要观察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对于该项目的兴趣程度,是否有继续开展的必要,最后还要考虑学校领导阶层对于该体育课程开设的赞成。

学校领导往往工作较为繁忙,很难通过长期的观察了解该体育课程开设的价值,因此要增加气排球课程的宣传力度,让校领导能够了解到气排球课程的教学过程和难易程度,帮助校领导更加深入的理解气排球课程,能够人校领导对于整个课程开设所消耗的教学资源提前做好准备。

在高校许多学生为毕业做着准备,目标多是今后的人生发展,很少关注新兴的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通过增加气排球课程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对于这一新颖的体育运动方式产生兴趣,然后让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过程中来,更好的进行体育运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高校职工之间的气排球友谊比赛,来提升高校内的气排球运动氛围,进而促进高校内的气排球课程宣传,不仅使得校园领导对于气排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激发了学生们对于气排球课程的参与兴趣,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有着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开展一些体育运动活动,能够让全校师生更快的了解气排球运动所带来的好处,让学校领导更加清楚的了解到气排球运动课程开设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气排球运动课程中来。

(二)完善气排球课程的教师培训

目前,我们国家气排球课程开设较少,针对气排球课程而培训的专业气排球体育教师也较少,使得许多气排球课程开设的过程中教师出现专业性的问题,不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使得学生在整个体育运动过程中方法不正确,达不到充分运动的效果[25-27]。

大部分的气排球课程体育教师是从普通排球的项目中转型而来,教师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经验多数与普通排球课程相关,很难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教学经验的传授,因此要完善气排球课程的教师培训,有了好的教师才能有更好的课堂。

进行短期的气排球教师培训,要让教师充分了解气排球与普通排球教学方法之间的区别,让教师学习气排球的相关体育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气排球课程。同时要注重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设定更加具有意义的教学目标,培养体育教师对于气排球课程的创新意识,改善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最后要注重体育教师对于气排球课程的热爱程度,教师对于一项运动具有兴趣,才能更好的、更愿意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促进学生体育运动过程中的高效开展。

对于气排球课程教师的培养,并不是一次性的,要注意定期的展开教师培养,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可以开展不学生校之间的教师交流,针对气排球课程这一新的体育课程,围绕气排球教学的教学技巧以及教学方式展开讨论,促进学校的气排球课程的发展。

根据我国高校的课程开展顺序,我们可以优先开展专项课程,通过在体育专业中建设专项课程,能够更好的体现气排球运动的专业性,能够吸引非体育类高校进行气排球运动课程的开展,对于推动气排球课程的教育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提升气排球课程的专业性,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到气排球课程中来,增加气排球课程中的人数,也为培育更加专业的气排球运动教师提供了渠道。同时体育类高校开展的气排球课程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能够为非体育类高校课程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建议,让非题类高校课程的开展更加的轻松。

面对高校的学生,具有气排球这一课程专业性的老师和学生在气排球运动项目中,更加具有话语权和权威性,其自身对于气排球项目的理论知识以及运动技巧,相比于其他学生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也更加了解气排球项目的竞赛规则。因此,專业性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气排球运动的宣传过程中,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气排球活动中来,提升气排球课程参与的人数。

除去开展全校性质的气排球活动,还可以通过建设气排球相关社团,引导更多对于气排球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在校园中多举办气排球活动,提升全效气排球的运动氛围。良好的教师培训能够更好为社团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能够促进社团的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气排球运动中来。

(三)培养学生的气排球运动自觉性

培养高校学生的气排球运动自觉性,首先要提高高校学生对于气排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听教师要深度挖掘气排球运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寻找新的教学方式,改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学习,进行更充分的锻炼[28]。

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学校要加强对于校园体育活动的管理,宣传体育活动的好处,让高校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帮助学校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对于气排球运动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校可以近期开展一些体育活动,联合一些体育社团举办类似于“趣味运动会”的全校性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了解更多的体育,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运动项目体验。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体育社团的建设,来拓展学校运动的人群,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相关的社团中来,让学生在社团中进行运动,让社团先形成一个小的运动氛围,然后小社团联合形成整个学校的运动氛围。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运动氛围才能够更好的开展体育运动课程,加上提升高校气排球课程的宣传力度,能够促进高校气排球课程的发展。

不仅要举办偶尔的体育活动,学校还要积极开展学校运动会。作为全校影响最大的体育活动,学校要引导学生增加对于运动会的关注,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来,不仅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与比赛,还要鼓励学生报名参与运动会志愿者,让全校的学生亲身投入到运动会中来,引导学生感受在场上的热情和青春活力,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校可以加大运动会的奖励力度,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益处。通过开展运动会,能够进一步推动学校的体育运动氛围,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

(四)扩展气排球课程的训练渠道

目前气排球课程还处在初步建设状态,开设的学校较多但开设状况良好的学校较少,学校要加强与其他开设该课程的学校之间的联系,可以组织定期的课程交流学习,。让教师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帮助高校气排球课程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们国家气排球课程设立较晚,但是气排球发展的历史已长达三十多年,与气排球相关的各种民间组织以及体育协会均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能够在民间举办一些气排球运动比赛。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让学生参加气排球比赛的方式,来观察学生在气排球运动过程中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气排球训练机会。气排球运动比赛不仅能够更快的增长学生气排球的技巧,还让更加了解气排球运动的背景,激发学生更努力的进行运动。通过加强学校气排球课程与校外的气排球组织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经验,增加学校学生与气排球民间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的气排球技能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国家气排球运动还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气排球课程也刚刚开始发展。要加强对于学生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加强学校体育运动宣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运动。要加强气排球课程的宣传力度,利用学生对于新型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气排球体育运动中来。完善气排球课程的资源,尽快制定同意的气排球教学教材,加快具有气排球课程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大对于气排球运动的投入,为气排球课程的高效开展提供良好的设施基础,拓展气排球交流渠道,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气排球运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宁. 影响高校开设气排球选项课的因素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J]. 才智,2019(09):10-10.

[2]周新宁.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气排球的教学改革研究[J]. 拳击与格斗,2020(4):40-40.

[3]梁希,程婷婷. 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气排球首次成为江苏省运动会群众比赛项目为契机[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027(012):139-141.

[4]韩世昊. 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创新策略探析[J]. 体育风尚,2019,000(004):86-87.

[5]王震. 地方高校气排球运动开设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 灌篮,2019,000(016):P.243-243.

[6]茅菊兰,潘莉. 高校气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00(011):107-108.

[7]武立强,郭旗. 甘肃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气排球运动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3).

[8]孙慧. 高校开展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 体育风尚,2020,000(003):P.269-269.

[9]张国鹏,史善仓,郑艳芳,等. 地方应用型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价值研究——基于SWOT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35(008):117-119.

[10]莫明亮. 浅议目标教学在高校气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1).

[11]于杰,王丹,赵时. 分层次教学理念在高校气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体育科技,2019,009(001):112,114.

[12]孙艳秋. 健康中国背景下南京市高校开展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 内江科技,2019,v.40;No.300(11):88-89.

[13]胡永惠. 气排球在高校开课的可行性研究[J]. 山西青年,2020,000(009):202.

[14]于杰,尹丽娜,张冬梅. 高校体育选项课开展气排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9,009(002):56,58.

[15]刘中玉. 高校气排球课程推广浅议[J]. 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25):206.

[16]张春香. 浅谈气排球在高校体育课中的推广[J]. 休闲,2019,000(001):194-194.

[17]毛亚杰. 高校气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心理训练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00(023):209-210.

[18]胡仙梅. 气排球在中职体育课程中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J]. 体育风尚,2019(9).

[19]蓝姣. 关于中职院校气排球运动有效推广策略研究[J]. 灌篮,2019,000(009):P.133-133.

[20]陈敏雪. 高校学生进行气排球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 科普童话,2019,000(031):P.24-24.

[21]梁绍源. 高中气排球课程设置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00(003):P.177-177.

[22]黄锡泽. 中职气排球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广西交通技师学院为例[J]. 科教导刊,2019,000(029):125-126,177.

[23]李若果,刘涧. 气排球在中学体育的推广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028(004):86,104.

[24]袁登科. 湖南省气排球运动开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20.

[25]杨希娟,王维. 德城区初中开展气排球课程教学可行性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2019,40(01):90-94.

[26]章丽. 中学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探讨[J]. 学周刊,2020,000(013):P.143-144.

[27]周兴杰. 山东省高职院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00(004):232-232.

[28]唐立. 湖南科技學院气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00(011):P.106-107,116.

作者简介:

白洪煜,男,满族,1984.11,辽宁开原市,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

(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校)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