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州花鼓戏的传承及发展

2020-06-21田逸凡胡景杨芷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9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田逸凡 胡景 杨芷

【摘 要】荆州花鼓戏发源于湖北天沔一带,有二百多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二十一世纪以来这一地方剧种虽在政府支持下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但仍在新时代环境变化的冲击下日渐式微。经费缺乏,人才流失,创新意识不足,收益低迷等皆为其诱因。本文在介绍荆州花鼓戏历史传承脉络的同时,意在分析和探讨在保持荆州花鼓戏剧种特色的同时维持其艺术生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荆州花鼓戏;传承;发展

荆州花鼓戏扎根于江汉平原沃土,是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的优秀地方特色剧种。21世纪前后,荆州花鼓戏遭遇重重危机,发掘、抢救荆州花鼓戏对于荆楚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和研究至关重要。尽管政府于21世纪初采取了相关扶持措施,但荆州花鼓戏仍处于传承低谷。本文在介绍其发展脉络的同时尝试结合现状找到切入点,为进一步推动荆州花鼓戏创新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荆州花鼓戏发展溯源

“荆州花鼓戏”,原名“天沔花鼓戏”。发源于天门、沔阳一带,1981年更名为“荆州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率先获得湖北省政府承认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1]荆州花鼓戏声腔优美动听,乡土气息浓郁,唱腔丰富多彩,主要由“高腔”“圻水”“四平”“打锣”四大主腔和一百多种小调组成。唱腔高亢朴实,曲调音域宽广,形成了花鼓戏独特的演唱风格。剧目内容大都取材于民间,贴近普通百姓生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1.田园时期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是荆州花鼓的“田园时期”,花鼓戏尚未形成“剧”,此间花鼓叫“沿门花鼓”或“地花鼓”。“田园时期”的花鼓艺人所唱之曲大都来自田歌,即流行于江汉平原的薅草歌。除薅草歌外,当地民间还流行高跷、采莲船、蚌壳精、三棒鼓、渔鼓、敲碟子等说唱歌舞艺术,这些丰富的民间歌舞说唱逐渐演变为二人化妆说唱表演,即“田园时期”的花鼓戏。当时的花鼓戏主要演唱《十枝梅》《思儿》等单篇词。

2.鼎盛时期

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花鼓戏艺人不断吸收汉剧、越调等剧种的剧目、声腔、表演,职业艺人骤增,“七慌八忙九停当”的戏班增多,“田园时期”“草台时期”的花鼓戏在声腔、剧目、演出和艺人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的花鼓戏声腔已有“高腔”、“圻水腔”、“四平调”、“打锣腔”四大主腔和一百多种小调;剧目也丰富起来,出现了十八个“水半本”;演出从“单篇戏”发展到“对子戏”和“三小戏”,常演的剧目有《掐菜薹》《双撇笋》《三官堂》等;此外也出现了风格自成一家的艺人。

3.濒危时期

辛亥革命前后,天门、沔阳和潜江一带民间艺人发起并组织一批花鼓戏班社,演出活动由农村向城镇发展。1909年,花鼓戏第一次到汉口火车站等地演出《花墙会》《柳林写状》等。1917年艺人沈山、陈新苟、陈加林等二十余人再进江城,在著名的共和升平楼演出,引起轰动,但因当时反动统治者和流氓无赖的横加迫害,未能在汉口站稳脚跟,严重影响了荆州花鼓戏的发展。1945年前后,多次查禁使得花鼓艺人回家务农,或流落他乡,很多花鼓戏班被迫解散,到建国前夕濒临灭绝。

4.复兴时期

1952年9月,全国各地展开以“改戏、改人、改制”的戏剧改革运动,同时在武汉举办了“中南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荆州花鼓戏同楚剧、云梦花鼓和黄梅戏等被划为“小戏”,同汉剧、南剧等“大戏”共同支撑起色彩纷呈的荆楚戏剧。

1954年,湖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正式将这个剧种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名为荆州花鼓戏。

二、荆州花鼓戏发展现状

自从1954年荆州花鼓戏定名,六十多年来,花鼓戏剧种在多个剧团的努力下得到发展,各地相继成立了专业花鼓剧团,在此基础上,其音乐也由过去仅有打击乐加帮腔演变为民乐和西洋乐器伴奏。以《水乡情》《飘失的兰印花》《茶緣》《家庭公案》《向老三招婿》《十二月等郎》《海峡情》《原野情仇》为代表的20多台剧目先后在省和国家级艺术活动中获奖,《花墙会》于1980年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片,发行海内外。荆州花鼓戏逐渐成为江汉平原家喻户晓,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主要戏曲剧种,影响遍及全国。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荆州花鼓戏遭遇内忧外患,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1.内部因素影响

(1)剧种特色趋于流失

荆州花鼓戏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地方戏曲之一,不仅体现着荆州及荆州地区乃至荆楚大地的曲艺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生活在江汉平原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曲艺文化的需求和热爱。可以说,独特的剧种特色也正是其存续至今的重要基础。然而各地剧种“表演学京剧,服化学粤越”的氛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使其日渐丧失剧种特色以及原创力。

(2)形式内容落后时代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流行文化占据了主要市场。荆州花鼓戏虽也在努力推陈出新,尝试结合时代,为时代画像,创作出《孝子里》《茶树岭》等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在受到其固有受众群体(即中老年人)赞誉的同时未能吸引到主要年轻人群体的目光。现代年轻人在娱乐方式上的选择却更趋向“快餐化”,传统剧目在创新上未能适应这部分观众的需求。

2.外部因素影响

(1)资金匮乏

地方特色想要传承,离不开充足的经费保障。据笔者2019年寻访天门市花鼓戏剧院调查得知,自21世纪初剧团便面对着经费缺乏,入不敷出的困境,在新兴文化的冲击下,花鼓戏演出能带来的收益愈来愈少。演出设备的更新,添置,以及剧团职员的基本工资以及都难以得到保障。花鼓戏得不到重视,投入少,收入低,保障差,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投入与回报无法成正比。

(2)人才不足

受外部环境冲击,如今的剧团已不如当年。剧团人员无法通过演出养家糊口,剧团的机制没有和时代一起更新。生活重压下,一些剧团中坚人员转业从事其他工作。同时,剧团也陷入了资金困境,经费得不到保障,无法给从业人员相应的补贴。据笔者调查,荆州年轻一代不接触也不了解花鼓戏,荆州花鼓戏传承断代,难育新人。人员流失,老龄化现象严重,加上无法吸引足够的新鲜血液,花鼓戏的传承面临着挑战。

政府及剧团虽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对策,下拨经费,组织送戏进校,着手于内部改革,并在2006年将荆州花鼓戏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扶持保护,但收效仍不明显。

三、荆州花鼓戏振兴策略

1.重视剧种传承问题

(1)保护剧种特色

剧种特色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它是荆州花鼓戏的核心与灵魂。荆州花鼓戏的唱腔和唱词都是特有的、极具地方色彩的文化,它包含了荆州地区的方言和荆楚人民的生活情境。重视其保护工作,也是重视荆楚地区的文化传承。在传统唱腔和舞台表演方面,加强对老艺术家的录音录像搜集整理和学习工作,为传承发展保持其源头的完整性、根基的稳固性,才能在接下来的改革与创新中保全其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底蕴,不让荆州花鼓戏失去它的独特性与地方魅力。同时,新一代传承人在学习传统剧目的途中,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写出更加具有時代精神的、具有21世纪年轻人思想特色的作品。

(2)重视人才培养

针对花鼓戏剧团人员流失现象,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应在原有的帮扶基础上,需注重对老一辈艺术家的保护与扶持,提高对一般演职人员的待遇。现代社会,要在保全艺术的同时考虑艺术家的处境,只有让民众看到花鼓戏也能给人带来如其他行业一般的经济效益时,考虑从事这一行业的青年才会增加,花鼓戏传承也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与此同时,搭建更多的舞台供老年艺术家和中青年艺术家发挥,将荆州花鼓戏作为一个地域特色符号进行文化输出,以吸引普通民众与青年“活水”,防止出现传承断层。

2.顺应时代创新

(1)剧目结合时代创新

荆州花鼓戏在保持其原有剧种特色的基础上,应对唱腔、剧目、表演形式诸多方面进行创新,与新兴文化适当融合。现今的快餐时代,碎片化的短视频吸引了民众的主要注意力,虽然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荆州花鼓戏都曾进行宣传,挑选出了各大精品戏曲中的吸睛片段投放,但并未进行推广,无法抓住观众的眼球。同时要注意将其原有高品位的艺术美和现今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糅合,讲述年轻观众眼中“本时代的故事”,尝试与年轻人产生共鸣,延续其生命力。

(2)宣传方式创新

据调查,除部分老年人群体外,中小学生以及中青年群体对荆州花鼓戏文化认知度普遍偏低[2],导致政府组织的送戏进校等活动并未起到预期效果。这与当今社会大环境花鼓戏日益衰败有关,更与学校教育有关。单纯的送戏进校并不足以唤起学生的重视,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科普,考虑将这种本土戏曲编入校本教材,在送戏进校时由专门老师讲解,并在课外活动时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像并鼓励试唱,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印象及重视程度。

互联网兴起后,荆州花鼓戏以网络形式面对社会开放,创办了荆州花鼓戏官方网站,进驻了百度贴吧与潜江论坛。但据笔者观察,花鼓戏官网与论坛虽然保存了以往花鼓戏的表演信息,但是久不更新,渐渐与时代脱轨。如今,与传统途径相比,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加灵活、简便,也更吸引年青一代的目光。宣传荆州花鼓戏,可以选择受众广且流量大的微博,开创微博官方账号。荆州花鼓戏虽有微信公众号,但只是简单的投放视频,没有精心打理。应注重利用社交平台的实时性与交互性,即时推送剧团表演,充分发扬花鼓戏的地方特色,从网络上吸引更多的人才。青年人如同活水,得到年轻一代的支持才更有利于荆州花鼓戏的传承与弘扬。

(3)传承方式创新

“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它叫我们直接、真切和活生生地感知到古老而未泯灭的灵魂。这是一种因生命相传的文化,一种生命文化,它的意义是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替代的。”[3]荆州花鼓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依靠的是情感,而非物质。我们传承,不仅仅是延续曲谱和唱腔,更多的是蕴含在其中的精神。2013年《湖北花鼓经典唱腔集锦》DVD的发行开创了花鼓戏影音化的先河,此前观众想学戏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去剧院听戏,二是找演员教学。DVD的发行让戏迷有了自学的可能。随着网络飞速发展,3D技术日渐成熟,在手机上就能通过网上博物馆看到立体的事物。荆州花鼓戏有个顺应时代,建立网上博物馆,既能保存曲谱,又可不受到损害。

四、结语

荆州花鼓戏发源已久,是天沔一带珍贵的优秀地方特色剧种。在经历田园时期、鼎盛时期、濒危时期及复兴时期二百多年的发展后,受机制体制制约难留人才,经费不足难养人才,传承断代难育新人,内部改革成效不显,形式内容落后时代等多方面的影响,遭遇历史性的传承危机。为振兴荆州花鼓戏,本文结合现实,提出重视剧种特色保护,重视人才培养,在剧目、宣传方式、传承方式三方面积极创新与时俱进等振兴策略,推动荆州花鼓戏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找到一条能踏足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湖北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86.

[2]刘佳.天沔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3]冯骥才.活着的遗产——关于民间文化传承人[N].文汇报,2007.

(指导老师:王进)

(作者单位:汉江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区域发展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