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措施探究
2020-06-21杜倩
杜倩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现实意义,其后分析了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网络时代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
随着社会科学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网络平台及计算机系统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的主要辅助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小学教育的创新改革,为学生及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方式。但從另一方面来讲,网络平台中的信息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也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而小学生对其的判断能力较差,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久而久之,学生会受不良思想的侵蚀。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难度较大,如何与时俱进,学习社会中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网络平台及计算机技术大力开展德育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小学班主任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现实意义
(一)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社会中的诱惑不断增加,即便是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也会或多或少受到不良思想及文化的影响,而对于尚未树立起正确价值观念的小学生而言,其心灵更容易受到伤害。基于此,班主任在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后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帮助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世界观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和社会并没有全面的认知,缺乏扎实的信息知识储备,无法对网络现存的部分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学生只能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而网络本身具备的开放性则直接影响着当代学生的价值观及是非观的树立。尤其是对于一些意志力不强,抵御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一些诱导性的、扭曲的价值观会导致小学生的身心受损,通过德育渗透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其成长发展夯实基础。
(三)培养社会优秀人才,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提出,对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不仅仅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德育,小学班主任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积极的或消极的现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高尚的道德品质,进而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样的策略手段也凸显出我国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只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由小学到大学的德育普及,才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二、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班主任德育理念滞后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所积累的经验,这样的观点不易改变,也缺乏一定的突破创新。具体而言,大多数小学班主任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无法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对其思想价值观念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有的班主任对网络技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久而久之,德育无法与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形成有效融合,也就无法共同推动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缺乏完善系统的德育资料
目前,大多数小学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对有关德育知识仍然采用说教的方式,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社会发展的现状对相关的知识点及理论进行拓展。因此,大多数班主任只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直接进行讲解,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及内容的吸收程度和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对德育学习失去兴趣,阻碍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一方面,大多数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通常是将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整体,采用统一的教学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化特征,导致教学效率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如果仅仅依靠教材内容进行直接讲解,没有将其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融合,会直接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无法及时高效地受到引导和帮助,阻碍了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的信息数据更新周期不断缩小,在这样的背景下,德育的相关工作重点也应当随之变化。对于教学而言,知识内容会不断更新完善,但是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并没有将网络技术融入其中,没有对网络德育活动进行系统科学地把握,其主要内容也没有凸显出时代性和完善性。
三、网络时代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策略和措施
(一)树立积极正确的德育工作理念
为了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加强德育工作的开展力度,小学学校的班主任可以根据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转变传统落后的工作理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点。一方面,正确认识网络平台及网络技术对当代小学生的影响,对于积极的影响要大力提倡,而对于消极的不良影响则应当坚决杜绝,用这样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树立正确的理念;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对网络进行认知和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效开展德育工作。
(二)对教学资源进行扩充丰富
小学学校的班主任应当对院校及网络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分析,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丰富,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小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宗旨:首先,有效性。所补充的教学资源应当与教学的实际内容相符合,彼此之间渗透促进。其次,多样性。教学资源与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发展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同时提高德育活动的效果。最后,趣味性。在进行实践德育资源的组织时,应当尽可能地凸显娱乐性和趣味性,从而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三)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和方式方法
一方面,小学学校应当创设德育教学平台。具体而言,可以运用当前社会中较为常见的软件,例如QQ、微信、微博等,以此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交流平台,实现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在平臺中,德育教师、班主任及学生可以根据德育的相关知识点和内容进行集中讲解,有效探讨,从而加强学生的掌握能力,同时提高教师及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工作模式,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对资源进行整合,运用多种元素制作出教学课件,同时有针对性地融入创新性的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及热情。
(四)对德育教学内容进行健全完善
小学班主任应当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对学生持续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并且将德育工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内容进行完善。具体而言,班主任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养成正确的、积极的网络使用习惯。同时,帮助学生有效筛选网络中的信息数据,规避不良信息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应当树立积极正确的德育工作理念,对教学资源进行扩充丰富,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和方式方法,对德育内容进行健全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颖.新媒体时代下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7,(7).
[2]陈文艳.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
[3]陈炜琦,罗华荣.论陶行知“小先生制”对小学德育的启示[J].教育参考,2019,(5).
[4]谈燕燕.在对话中收获德育新果实——儿童对话式道德学习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9,(31).
[5]李芳.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科普童话,2019,(22).
[6]马生洲.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
[7]李永东.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学周刊,2018,(4).
[8]蔡舒萍.德育教育,赏识先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5).
[9]熊艳艳.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10]常国玉.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措施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
[11]陈燕云.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10).
[12]桑茜茜.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3).
[13]孙晋合.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