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分县乡医院闹“医荒”:10个招人指标作废7个

2020-06-21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县乡梯队卫生院

近日,半月谈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以数量荒、专业荒、梯队荒、结构荒为特征的“医荒”现象在部分县乡两级医院凸显,直接拉低了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获得感。缺医少护之下,医疗强基层、分级诊疗等医改举措随之萎缩。

中部某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由副院长兼任,科里只有两名大夫,只能做些外伤缝合一类的简单操作。除了急诊科,在部分县级医院,内科、儿科等科室也频频传来“医荒”的呐喊。在乡镇一级医疗机构,“医荒”更为严重。

B超机、影像放射设备、心电检测仪……为了“保基本、强基层”,国家给某乡镇卫生院投资500余万元添置设备,但卫生院没有医生具备检验资质,出不了报告,这些东西就成了“珍藏品”,上面覆着一层厚灰。

梯队建设断层,没有接班人。北方某县中医院开设8个科室,8个科室主任都是上个世纪分配来的老一代毕业生。“只能说缺‘人员,达不到谈论缺‘人才的层次,也不敢谈。”一位脱贫县分管医疗的副县长说,尽管每年就业形势很严峻,但基层招聘医生是件难事。

去年,根据省里脱贫攻坚政策,市里给该县批了10個事业编制指标用于县医院招人,条件放得很宽。“现实是只有6人报名,其中3个中途退出,最终仅招到3个,作废了7个指标。”对此,有专家认为,提高福利待遇是首要之事。在职称晋升空间上,应给予更多扶持;在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安置工作中,须加大倾斜。

猜你喜欢

县乡梯队卫生院
推进城镇化建设,激发县乡消费潜力
基层卫生院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研究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政策评析
海上阅兵亮点众多,精彩纷呈
推动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完善发展
探索青年员工从“雏鹰”到“雄鹰”的成才之路
贵州三年内将投400亿元疏通县乡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