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与合作学习结合,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
2020-06-21梁倩怡
梁倩怡
摘要:小学是学生受基础教育的阶段。此阶段的学习内容并不复杂,但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要以启发为主。智慧课堂则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所做的创新,其更加关注教学的质量,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合作学习也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智慧课堂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合作学习;数学素养;培养策略
一、认识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的提出为教师的教学开辟了新的方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更注重教学的直观效果,不会考虑到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只要学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即可。智慧课堂是通过先进的智慧教学模式的课堂教与学行为。智慧教学模式以教学组织结构为主线,把学习方式分成“分组合作型学习”与“个人自适应性学习”。一般而言,智慧课堂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智慧课堂具有创新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重要。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产生代入感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思考数学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奥妙,并以新的视角解读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悉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智慧课堂具有愉悦性。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由于课程内容、教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因素会产生一定的沉闷感,严重的会导致一些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教学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智慧课堂则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智慧平台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多种方法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学习,并做到会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增强学生信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学效果。
第三,智慧课堂具有高效性。智慧课堂不仅要培養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提升。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智慧教育手段,反馈学生的学情,对课堂教学及时地进行灵活调整,对课堂上的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反应,课后对所学问题进行延伸,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最大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把更多的时间应用到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上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成绩,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智慧与合作融合,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一)深化教材内容,利用小组合作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
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之一是深化教材内容,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知识本身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在进行编排时会分支出独立的单元,这些内容在进行教学时则可以让学生很容易接受,却破坏了知识的连贯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时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新授课《商不变的规律》,根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教师可设计进行课前导学。应用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科大讯飞平台)在新课前一天教师在作业平台上发送两组练习题,学生在平板上完成提交:
1.12÷6,120÷6,240÷6
2.240÷4,240÷40,240÷80
设计的目的在于,一是教师根据课前作业的反馈情况,在新授课堂上再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分享,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掌握得不够透彻的题目进行分析,让做得正确的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解题方法。二是教师可根据智慧教学系统“作业报告”的反馈情况,课前查看学情,了解学生在前一节课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让全班学生复习巩固商的变规律的两种情况,“当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当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及时了解学情,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备课中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合作兴趣
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之二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这一层面上,还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小学数学这门科目的教学时构建智慧课堂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这一目标。例如四年级《商的变化规律》一课,在探讨“商不变的规律”时,教师利用智慧平台播放微视频“花果山猴王分桃”的故事,为学生创设“桃子的总数量增多,猴子数量也同时增加的情况下,猜一猜每只猴子分得的桃子数量会怎样?”问题情境,再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从情境中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猜想,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为新知教学创设趣味性,增强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为下面探究做好铺垫。这种让学生经历“猜想——质疑——探索——验证”获得数学新知的过程,是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构建智慧课堂需要做到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再如在《认识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构建智慧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位学生从家里带回一件帮助学习图形的生活用品,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再由小组长组织组员在组内讨论:生活中的常见图形有哪些,并尝试说说它们的特征,再将讨论结果在班上交流分享。通过此种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对新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还能够让学生将思维辐射到其他事物上,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准确把握课上所学知识的脉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挖掘生活素材,智慧助力,引发学生合作探究
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之三是挖掘生活素材,智慧助力,引发学生探究。小学生认知世界的途径十分简单,部分来源于书本,部分来源于生活。要想获得书本上的知识,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努力学习,而来源于生活的知识则需要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感悟。二者对比来看,数学中的理论知识最终也要应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应该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例如,在六年级《百分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再现商场打折这一生活场景,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来构建数学模型。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收集商场打折商品的素材,课中应用智慧课堂教学系统进行交流。教师启用平板“互动-提问”功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前收集的素材用平板进行“拍照-上传”,根据学生上传的学习信息,教师迅速阅览,提取個案来分析,及时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掌握得不够透彻的题目进行分析,同时让能正确计算百分比的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解题方法。为加强学生的思想深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市场调查,完善对数学模型的认知。在进行实践探究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但是要充分保留学生的探究空间,并将探究结果以实践报告的形式呈上来,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保证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三、发挥班级空间作用,实现智慧共享,夯实学生的学科素养
课后教师通过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在学生的班级空间实现资源分享。教师把微课、课件、板书、练习等实时分享到学生端(平板的班级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复习和巩固。若部分学生不能掌握新课内容,还可重复观看微课及学习资源,并可以及时寻求教师或小组成员的帮助。同时,教师也可以录制解答微课,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智慧课堂,平板教学融合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将校内和校外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让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不同的层面上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课堂的变革是大势所趋。为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充分利用了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编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