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赏比批评更重要
2020-06-21张丛
张丛
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老师要学会倾听、欣赏、赞美,细致周到地关注每一位学生,争做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一名老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无论成绩优秀抑或学习落后、家庭困难抑或富裕、性格开朗抑或内向等等,都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快乐成长。尤其当我们面对“问题学生”时,更要施以爱心、耐心,克服畏难情绪,多赞赏、少批评,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经典案例
小志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父母在他两岁的时候离异,平常跟着妈妈生活。家庭的破碎造成了他沉默寡言的性格,他平时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再加上学习成绩不理想,整日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最终沦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小志的人际关系也不好,和班里的学生格格不入。同学们经常向我投诉小志的“罪行”:“老师,小志把桌子底下的垃圾往我这边踢”“老师,他乱折校园里的花”……为此,我专门跟小志的妈妈沟通过很多次,但他的妈妈表示很无奈,说自己对孩子也束手无策,恳求我多盯着点儿,别出大问题就行。
自担任班主任以来,我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时犯了难:批评他吧,一想到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于心不忍,并且他总摆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姿态;放弃他吧,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告诉我,绝不能这样做。
应对策略
每一个孩子都像一棵小树,需要我们耐心地修剪、培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真谛在于一个“爱”字。尤其是那些远离父母、脱离集体的“边缘生”,其实,他们的内心更渴望老师的关注、肯定和关爱。
相比之前,我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小志身上,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般对待。他把手弄脏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清洗;我结婚时还特意给他留了喜糖;有时他妈妈没时间过来接他,我主动把他送回家……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随着接触的深入,他内心的抵触情绪慢慢消除,我最终打开了他的心扉,成了他信赖的好朋友。赢得他的信任之后,我开始慢慢引导他。
首先,针对小志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我没有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告诉他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錯误的,让他意识到班级是一个团结互助的大家庭,纠正他将自己与他人、集体割裂开来的想法,帮助他形成科学的自我认知,以便融入集体。同时,我启发他辩证地看待问题,把父母离异、学习基础薄弱看作人生路途上的小插曲,一次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学习成绩不好也不代表能力不如别人,我们虽不能把握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把握自己前行的方向,创造美好的人生;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有所收获。
其次,针对小志的消极行为,我采用强制性管教和团体意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跟小志谈心交流的同时,充分发挥集体意识的他律作用,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用纪律和情感对他进行约束。
基于小志的学习和家庭情况,我用心陪伴他,一次次给他讲述那些在逆境中成长、奋发图强的人的事例,让他重拾信心。为尽快弥补他之前落下的功课,我安排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专门对他一对一辅导,给小志答疑解惑;我主动向其他任课老师反映小志的情况,帮他制订了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帮扶计划,并监督执行;与此同时,我多次与小志的母亲通电话,反映小志在校的表现,督促她要多与孩子沟通,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关注,让小志感受到母亲对他的期望和重视。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小志的性格慢慢开朗起来,成绩明显好转,自信心也有所提升。从自暴自弃到幡然醒悟,再到积极配合,小志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整个过程中,对于小志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会在第一时间给予表扬,我要让他感受到老师始终在关心他、鼓励他,让他感到在他遇到困难时还有老师竭心尽力地帮助他。
教育感悟
“问题学生”更需要老师用爱、信任和耐心陪伴他们走出边缘困境。我们要注重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调动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
作为一线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上绝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们应该多赞赏少批评,时刻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关注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时刻将学生装在心中,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学生之所需。
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作为老师要学会倾听、欣赏、赞美,细致周到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就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责编 刘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