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之国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2020-06-21杨美
杨美
一、日本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比较完善,采用多种办学模式,既有教育又有培训,在整体规模中,企业培训占主体地位。关于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我们从三大方面来了解,即校园内职业教育、企业内职业训练以及公共职业培训。
(一)校园内职业教育
校园内的职业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等职业教育,第二层次是高等职业教育,本文只分析中等职业教育。
(二)企业内职业训练
日本的企业内职业训练系统很发达,可以说是日本职业教育体系中最有特色的一种教育模式,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大企业具备非常完善的培训体系,该体系用来给新入职员工和老员工提供培训,而且整个培训贯穿了职工从初入企业到退休的全过程,极大的推动了日本职业教育的终身化。
日本的企业内职业训练与实际生产密切结合,完全实现了“在生产中教育,在教育中生產”。
(三)公共职业培训
作为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的第三大部分,公共职业培训是校园内职业教育和企业内职业训练的有益补充,日本的公共职业培训有很多优势,比如该培训体系有制定统一的培训标准、有充足的训练经费、社会上培训机构比较多等,这些优势的发挥极大的促进了日本的职业教育,同时提高了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 德国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德国的职业教育中以“双元制”为特征的职业教育是在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等所引起的人才需求的变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并完善起来的。
“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一元:职业学校,是德国州一级别的国家设施,职业学校是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主体部分,是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可以取得相关毕业证书。
“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另一元:企业,其主要义务是向学生提供以真实就业环境为前提的实践技能操作,同时结合企业的文化特点和技术特点,设计个性化平台,开展个性化教育。企业同时要安排实践技能操作的相关教师以及针对个体学生的相关教学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填写学生的实习报告,同样要组织学生参加期中考试和结业考试,考试合格的学生或者学徒,在学习期满可以顺利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参加就业。
三、美国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美国校企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晚期,进入20世纪的90年代,随着美国的科技水平越来越先进,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市场的变幻莫测,促使美国的企业不断地提高对雇工的要求,不仅要求雇工有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具备更高的实践操作技能。校企合作在美国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进入本世纪以来,美国的政府以及学校和企业之间不断的对已开展的各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跟踪调查,在跟踪调查的过程中进行及时的总结,进而探索更适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在美国校企合作的历史中,有很多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接下来介绍几种主要的模式。
(一)合作教育计划(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
合作教育计划的开展大概有100多年历史,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合作教育计划把教学工作和实践技能培养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教育被推向了社会,进而实现了教育面向社会,社会参与办学的双赢局面。
(二)技术准备项目(Tech-Prep Programs)
技术准备项目是一项需要社会、企业、教育机构和个体共同参与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参与主体包括联邦政府、地方各政府、各个企业、各个学校以及社区和众多家庭。该项目通过整合两年或两年以上的中等教育以及两年的中等后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获得数学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在职业技术和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的课程学习,为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与就业做好铺垫与准备。
(三)青年学徒制度(Youth Apprenticeship,简写YA)
YA在上世纪80年代,被美国联邦政府认定为最有前途的职业教育模式,从而该模式被广泛推广。现阶段,该模式在美国的普遍做法是:安排学生到企业中从事相关工作,学生将在社区学院的指导下进行有关的实践技术课程的学习。
YA虽然是一种舶来品制度,但它仍有自己的核心优势,这一制度在美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美国的校企合作,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就业能力。
(四)校企契约(Business-Education Compacts)
在美国,运作比较成熟且成功的有两种校企契约模式:波士顿契约和底特律契约。
波士顿契约在1982年初步尝试,一经尝试便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该模式可以保障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缓解了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底特律契约是在1989年8月发起的,该契约的参与者包括学校、企业、家长以及学生,除此之外,还包括各级政府、社区、劳动组织、多家银行、电视台以及密歇根州的18所学校,学生签约之后,即可获得参与暑期实习、未来就业等机遇。
(五)赛扶计划(SIFE-Students in Free Enterprise)
SIFE计划为学生们提供较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和实践经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激情,积极促使学生快速成长,通过大量的实习实践,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技巧以及领导才能,这是一项能够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计划,为美国的校企合作开展开辟了新领域。
以上模式是由美国政府主导的,主要是在美国的社区学院实施的校企合作项目,除此之外,美国各大教育集团也广泛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进一步推动美国校企合作的推广。
四、国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启示
综上分析,我们了解到,在校企合作领域,很多发达国家探索出了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及模式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
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保障。政府应不断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和与之配套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地方政府也应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地方法规,用以构建完善的且有地域差异的职教法律体系,同时也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与落实,为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上述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环境都有强有力的法律背景做支撑,他们注重用完善的立法来保证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运行,这也是国外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其次,树立“职业能力培养”的本位思想。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应用型以及职业性,树立“职业能力培养”的本位思想有助于我们培养出在某一领域具有可以独立的从事相关职业活动的的职业人才。
再次,强化多元合作。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子商务专业的校企合作领域非常狭窄有限,这与我们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是有距离的,因此,国内的中职院校在深度开展优势专业学科的同时,也应与国家的重点项目或者是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相结合,打破学校与企业间的壁垒,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信息与技术、人力物力等领域的最大功效,与各行各业共同开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最后,加强与中小微企业的合作。目前,我国有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 我国中小微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很迫切,和大型企业相比,他们更希望能够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共同培养所需要技术人才,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也能非常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所需的人才。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中小微企业应成为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中的理想伙伴。因此,职业院校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中小微企业的人才需求,做好职业教育与中小微企业的对接,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有序发展。(作者单位:河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财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