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布局理念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2020-06-21迟吉睿朱晓彤王雪松王智健王炳琪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古典园林空间布局

迟吉睿 朱晓彤 王雪松 王智健 王炳琪

摘 要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源于中国五千年来延传下来的古典文化,是一个依据文化构成的成熟空间系统,在平面的布置和空间的分隔组织上都具有成熟、系统的造园手法。基于此,以苏州留园为例,着重对其空间布局进行分析,探讨其复杂的空间序列,总结空间布局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 苏州留园;空间布局;古典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2.015

1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源于中国五千年来延传下来的古典文化,是一个依据文化构成的成熟空间系统,在平面的布置和空间的分隔组织上都具有成熟、系统的造园手法[1]。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包含了平面布置的轴线、移位、对景、因借和空间组织的序列、延伸、渗透、分隔、虚实等方法,具有多种变化的空间布局。主要体现于以下4个方面。

1.1 以整体涵盖多样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以注重事物的整体性为主要特征。受其影响,中国古典园林也以这种整体性为主,不单表现于园林空间的整体性方面,更多地表现在园林主题和造景手法的多样性方面,天文、地理、人事几乎全部都包含在内,形成包罗万象的园林风格。

1.2 以有限展示无限

中国古典园林中有一大部分属于私有的园子,因此这些园子的体量迷你而精致。要在一个有局限性的空间展现无穷的景致,就需要有由小见大这一种空间布局特点。而要想达成这一特点,主要是利用各景观之间的对比联系使园林在空间上发生改变,以达到在有限制的区域内建立出无穷空间的可能[2]。

1.3 以含蓄表达美感

一切艺术作品无论创作过程如何,最终都要表现给大众。一种是率直地、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并无任何的遮遮掩掩;另一类是以蕴藉、隐秘的方式使其显而不露,引发人的无限遐想[3]。

1.4 以序列组织空间

空间序列组织是由园林的完整构造和整体的规划而显现的。基于我国古代著名山水画作的特征,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则是多空间、多视点和持续改变。其空间的整体样式是以赏玩的规划道路来排布的,较为简单的一种是呈封闭、环形形式的,如苏州的畅园、鹤园;另一种空间排布方式是按照贯穿方式的,是呈辐照状的样式,如杭州黄龙洞。但是苏州古典私人园林面积与其余园林相比较大,因而大部分采取的是一种综合式空间排布,如拙政园、何园、留园[4]。

2 留园的空间布局理念

苏州留园具备一套成熟的空间系统,其在空间布局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外师造化、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园林空间布局上遵循效仿自然的原则,组成了序列、延伸、虚实、疏密等多种空间格局的布置手段,形成了以假山、湖水为主要景观、以各种绿色景观包围而成的休闲休憩空间[5]。

留园园林总体上分为3个部分,西部以景观为主,建筑占据了东部的主体,中部是山水景致,以廊道和建筑相围合。中部山水分布以西北叠山、东南水池为主要形式,建筑分散在水池东南部。总体布局上兼顾这3部分,以廊道和实墙分隔,做到既有分区又使其互相保持着联系,使这3部分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留园中住宅与园林并存,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住宅中包括住宅区域内建筑围合而成的比较规整的天井内院和外部专门布置的较为整体的大片景园。前者是以日常居住生活为主的建筑空间,在内院与天井中设置山水、植物等自然要素,大多也以住宅中心轴为对称规则布置;而景园是以山水为骨架、植物为血肉的人造自然空间,点缀亭台、楼阁等建筑要素[6]。

留园属于大型的苏州古典园林,其面积较大,所以导致其空间的组成非常烦琐,在排布时通常将其拆分为几个不同的子序列以保证建筑相互之间不失去联系[7]。其采取多种空间序列排布方法,包含其进口部分的串联序列样式,中心部分的环状序列形式,东边的建筑串联模式及中心放射等序列样式,在这些空间序列排布中,廊道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1 对比与变化

留园在空间布局中注意对比与变化,这一点在入口处有非常明显的体现。留园进口处受东西两侧墙体的制约,曲折、狭长、封闭,空间极度收紧,在其中游玩的人们视线领域受到挤压而产生愁闷压抑之感,但当抵达终点古木交柯时,视线稍微获得一定的扩大。借助两侧墙体形成曲折、封闭的空间,指引游人逐步步入后院,在树荫处视野一下开阔,这种空间对比使旅客的视觉感受得到猛烈的刺激以获得更佳的精神体验。游人先感到沉闷,后感到豁然开朗,可以增强后者的感覺,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8]。

2.2 疏密有致

园中的建筑分布很不匀称,有的位置稀少,有的位置非常密,这样的疏密对比极其强烈,有强烈的节奏感。建筑主要排布在园子的东区,中部适中,西部只保存有少许廊道。东方的西边属于建筑密度最高的地方,在东边的西方,以五峰仙馆为中心,四周排布有致的鹤所、揖峰轩、西楼和清风池馆等建筑包围而成的空间组成使东区西方的建筑密度整体得到了提升。这种建筑的排布方式,使得园林整体疏密有致,保证了景观的丰富程度。

园中的山石分布也体现了疏密有致的排布方式。纵观全园,园中的西边属于景观区,山石密集,东边建筑区域的东南方也山石交错有致,以配合建筑的排布,而园林的核心部分以及东区部分的东西方向山石数量较少。但单论园林的中心部分来讲,其山石的排布也基本沿用整个园子的节奏与韵律。中心景观的西边主要是借鳞集的山石组成山林乐趣,其他地方虽也排布了不少山石,但却相对来说更疏落些,相比之下,疏密之间的比较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山石疏密有致的排布,很好地呼应了建筑这种特点的排布。

2.3 虚实对比

留园的中部景观解释了虚实对比这一方法。其东向的立面借助曲谿楼、西楼以及五峰仙馆等建筑组合而组成整体立面,从而以“实”作为核心;而其南向的立面由树荫、明瑟楼、涵碧山庄等建筑构成,其中廊道、槅扇为主,以此达到以“虚”为焦点,东立面与南立面形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但是他们相互之间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东立面墙体上注意开了门、窗以及一些孔隙,使其保持着虚实之间的联系;南立面嵌入少许粉墙,保持着虚中带实。这样一来,这两面墙引生出来的虚实对比鲜明而不生硬,使得东立面和南立面互相之间产生些许联系[9]。

2.4 空间渗透

留园对空间渗透也极其重视。整体上留园中分为了3个部分,中部、东部和西部,有用实墙分割,有用廊道相连,区分明确也带有互相之间的联系。细节中,入口部位的空间处理微妙地利用了多种方式来拆分空间,而在拆分空间時又使之互相保持联系,彼此增加互相渗透,从而使人在游览时感受到幽深之感;又如石林小院,院落空间极其狭小,建筑密集度很高,但由于各个空间之间互相渗透并且层次改变多种多样,当人进入其中便会得到深邃曲折和无可穷尽的感觉。

2.5 景观与人的关系

留园设计中注意到了人在自然景观中的参与程度,留园作为大型私家园林,虽不对外开放,但是其建设的本身目的就是满足园林拥有者的精神与娱乐休憩需要。留园自然景观的参与性可从俞樾《留园记》中找到记录:“是故泉石之胜,留以待君之登临也;花木之美,留以待君之攀玩也;亭台之幽深,留以待君之游息也。”从这句话可以见到,其在设计时,山石、泉水、花草树木、亭台等景致的排布都是为了让人止步并参与的,泉水、山石之景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攀登,留园中的假山可以作为儿童游乐的玩乐场所。

2.6 以小见大

留园东边景区以建筑为主,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院落围合,留园建筑与院落多形成一种“L”形样式,不同的折线组成曲折多变的形态,延长浏览线路,增加景观层次,并且扩展了园林的空间,产生以小见大的效果。

3 留园空间布置的不足之处

留园中不同部分的景区间已经做到了既有联系又有分割,但是相互联系也并不密切,在整体交通关系上仍欠缺全盘考虑。当旅客置身于中部景区时,通往东西两边的入口都十分隐蔽,缺乏引导与暗示,使得游客很难意识到其他景区的存在,通常都是无意识无感觉地进入到其他景区。

4 结语

传统园林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中国人通过自然规律总结出的经验,综合表达了艺术、人文等,表达出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作为时代的综合产物,其表现出来的传统自然观和文化观,与中国本土的自然条件和自然景观特征相吻合。

留园以其丰富的空间排布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独特的空间营造手法至今也被后人延续使用。留园能成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绝不单单是靠其空间营造手法,还有如景观水体的构建、植物景观的营造等,这些都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尹玉洁.基于空间结构分析探究留园造园理法[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3]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 卜复鸣.留园假山的历史成因及现状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9(3):76-82.

[5] 盛迪平.留园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6] 员勃.苏州留园的建筑空间造景[J].美术大观,2008(7):

100.

[7] 于跃.基于可见性的留园空间构型分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8] 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9] 杨小倩.苏州古典园林空间导引手法量化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8.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古典园林空间布局
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
湖南省区域增长极布局研究
成都市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问题研究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自然与建筑
看《园冶》谈苏州古典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探析
南阳市主城区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