砗磲的价值及发展现状研究
2020-06-21张奕璪
摘 要 砗磲作为中国南海海域珊瑚礁间的优势物种,在南海地区曾有广泛的分布。但砗磲因其价值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在短短30年间就被捕捞殆尽。基于此,对砗磲进行简要介绍,总结砗磲的食用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并分析我国以及世界对砗磲的保护与养殖现状。
关键词 砗磲;价值;保护现状
中图分类号:S968.3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9.064
1 砗磲简介
1.1 外观及分布
砗磲是海洋生物中最大的双壳类软体动物,通常有一个大的脚孔,后部有1个主牙和1~2个后牙。砗磲一般生长在气候温热的海域,大都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环境中,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在我国境内,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及其他南海岛屿均有这类动物分布;此外,青藏高原也是一个特殊的砗磲产地。由于板块运动,海中的砗磲化石随地壳抬升至高原,成为所谓的砗磲“山料”。藏区喇嘛的砗磲佛珠是质朴的、不华丽的,有一些粗的天然裂纹,一般没有珍珠光泽,但有极高的收藏价值[1]。
1.2 砗磲的价值
1.2.1 食用价值
食用价值是砗磲的基本价值。砗磲与虫黄藻互惠共生,外套膜上存在大量的虫黄藻,使外套膜气味腥臭,不适宜食用。但砗磲的闭壳肌和足块肥大,尤其是鳞砗磲肉质肥厚脆嫩,常用来鲜食或制作干贝;且砗磲含呈鲜物质谷氨酸、酰胺、肽类和琥珀酸等,可作为鲜味剂给无鲜味的原料赋味增鲜[2]。
1.2.2 文化价值
砗磲因其细腻的质地和纯洁的光泽,在宗教领域和艺术领域中均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在佛教文化中有“佛教七宝”之说。据佛教经文记载,此七种宝物为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和琥珀。其中,砗磲因产量稀少、成品珍贵而位列七宝之首。在艺术领域中,人们通常把砗磲壳磨成圆珠,制成项链或手链等进行装饰;也会将巨型砗磲进行雕刻,制成摆件进行展览观赏。这种将砗磲作为装饰的历史由来已久。受古代儒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百姓认为珊瑚、珍珠、砗磲等是上天赐予的珍宝,东汉班固的《白虎通义》[3]记载:“天下太平,符瑞所以来至者,以为王者承天顺理,调和阴阳。……德至渊泉,即黄龙见,醴泉涌,河出龙图,洛出龟书,江出大贝,海出明珠。”此外,清朝六品官员官帽的顶珠也是由砗磲制成的。由此可见,砗磲制品作为海洋珍宝,被赋予了帝王文化、君子文化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1.2.3 经济价值
砗磲的经济价值主要通过装饰、活体展示和食用3种形式实现。
1.2.3.1装饰
砗磲制品除了在古今中外都占有很大的市场外,古代的砗磲本身还具有货币功能。虽然秦一统六国后“废贝行钱”,但砗磲等海洋珍宝的价值并未消失,在社会中仍然具有货币功能。在现代社会,砗磲饰品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巨型砗磲的雕刻品长度可达2 m,雕刻成品风格大气、价格昂贵,动辄几十至上百万。2014年3月30日,在海南琼海潭门旅游工艺品展销会暨精品拍卖会上,最贵的一件起拍价6.6万元的贝壳工艺品“富贵吉祥”,最终以22.8万元的价格成交。砗磲珠串饰品的价格也是几百到几万元不等。
此外,砗磲的育珠能力也能创造出不可忽视的经济价值。1934年5月7日,菲律宾巴拉望海湾发现了一只砗磲,打开后发现了一颗极大的珍珠,长241 mm,宽139 mm,重达6 350 g。这颗珍珠在1969年价值四百多万美元,现保存于美国旧金山银行的保险库中。
1.2.3.2活体展示
在北美海水观赏鱼市场上,一只品质优良、色彩鲜艳的砗磲零售价格可达200美元;一只60 cm左右的养殖砗磲,售价也可达到400美元。
1.2.3.3食用
砗磲也是一种高级海鲜。在日本,番红砗磲是刺身的高级原料。2006年,番红砗磲带壳的价格为1 000~1 300日元/kg,贝肉则高达4 000~5 000日元/kg。
1.2.4 药用价值
在中医药中,砗磲的贝壳被认为与珍珠具有同样的疗效。《本草纲目》中记载,砗磲的贝壳可镇静、安神、解毒并具有治虫蜇等功效。因其所含的微量元素、壳角蛋白及氨基酸有保健、促进身体代谢、抗衰老及防止骨质疏松等功效,因而被磨成粉末作为药材使用[4]。
1.2.5 科研价值
砗磲在海洋环境中扮演着环境监督员的角色。砗磲的存活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珊瑚礁生态的健康。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如果砗磲数量明显下降,表明珊瑚礁生态受到破坏;如果砗磲数量和种类比较稳定,表明珊瑚礁生态的健康状况良好[5]。此外,贝壳中碳和锶同位素的组成直接受壳生长速率、共生藻类产量和河流流量的影响。因此,对砗磲壳中碳、锶同位素进行分析,能够测算出砗磲生长区近年流量、降水量、水质等方面的数据。
2 砗磲发展现状
2.1 我国砗磲保护与养殖现状
20世纪70年代,砗磲在南海诸岛尚有廣泛分布,至80年代,我国绝大多数砗磲种类被过度捕捞,并被列入《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国际公约》。在20世纪80年代的海洋资源科学研究中,我国将大砗磲列为灭绝物种。其他物种,如鳞砗磲和无鳞砗磲也处于灭绝的边缘。直到90年代,我国各种海洋研究报告中都没有砗磲的身影。砗磲在我国南海等地区的兴衰,虽令人惋惜,但也侧面反映出我国优渥的砗磲自然生长环境。目前,我国对砗磲的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和养殖增殖放流2个方面。
在法律法规方面,以海南省为例,海南省在2017年发布的《海南省珊瑚礁和砗磲保护规定》(下文称《规定》)将海南省行政区划内的所有砗磲进行了全面保护,并禁止商业开采、买卖、运输等经济行为,在法律法规方面严格保护了砗磲资源的安全。
在增殖放流方面,我国的砗磲育苗和养殖工作虽然始终停留在实验层面,但实验成绩斐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喻子牛带领的团队,经过为期两年的技术研发,终于在2016年首次获得了一批鳞砗磲稚贝。此前,虽然国际上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砗磲的人工繁育,但由于幼虫植入虫黄藻以及变态率极低等瓶颈问题,国内相关单位一直未能成功繁育出稚贝。2016年,喻子牛团队在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相关项目的资助下,利用和创新了海洋贝类的繁育方法,结合南海砗磲种类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繁育及技术研发,终于育苗成功,培育出了一批鳞砗磲稚贝,时年最大的一批稚贝大小已超过2.1 mm[6]。这项技术的推进也让海南省在2018年获得了珍贵的砗磲养殖试点数据。
如表1所示为2018年砗磲养殖试点数据,鳞砗磲稚贝的大小从2016年的最大2.1 mm发展到2018年的最大2.86 mm,砗磲稚贝的大小经过两年的培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这意味着中国的培育砗磲稚贝技术正逐步成熟,为砗磲的进一步养殖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世界砗磲保护与养殖现状
鉴于砗磲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和詹姆斯库克大学于1983年在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州启动了砗磲增养殖计划。如今的澳大利亚已经拥有了先进的砗磲培育技术。在美国农业部和菲律宾大学的参与下,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期,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进行了系统和集中的砗磲研究,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砗磲养殖技术体系,但砗磲的养殖规模一直保持在试验水平。1992年,在大珊瑚礁奥菲斯湾实验站建立的示范工厂,共饲养了30万只5~6岁幼体和1万只幼体标本。试验表明,经过5年的培育,大砗磲产量可达到400 t·hm-2,年最大增重近100 t·hm-2,折合为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6 t和6 t。在世界砗磲增殖放流工作中,截至2008年,共有22个国家开展了砗磲的放流增殖工作[7]。
参考文献:
[1] 温涛.砗磲的宝石资源地质学特征及现状[J].低碳世界,2017(18):276.
[2] 王兰.海鲜老大数砗磲[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18-19.
[3] 班固.白虎通义(卷6)[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 李晓梅,林炽贤,林理.砗磲的应用价值[J].中国渔业经济,2008,26(5):58-60.
[5] Courtois V G,Chou L M.Future of giant clam mariculture in Singapore:Problem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J].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Degraded Coastal Systems,1998,20:119-122.
[6] 黄嘉荣,肖耀兴.我国成功突破砗磲稚贝人工繁育技术[J].海洋与渔业,2017(7):24-25.
[7] 周勤,王玉芬,姜秀鳳.砗磲研究现状及在我国南海开展养殖的前景[J].热带海洋学报,2014,33(2):87-93.
(责任编辑:刘昀)
收稿日期:2020-02-29
作者简介:张奕璪(1998—),男,天津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E-mail: 27294523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