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微粒观形成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0-06-21龚海军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策略教学

龚海军

【摘    要】  初中化学授课中培养学习者的微粒观,可加深其对化学知识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很好地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授课中应将教材中与微粒相关的知识点加以汇总,灵活运用多种授课方法,加深其对微粒的认识,养成从微观视角分析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本文重点探讨培养学习者微粒观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化学;微粒观;教学;策略

培养学习者的微粒观有助于其更好地把握化学知识本质,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应基于对教学经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地寻找与优化相关的授课策略,使学习者准确掌握微粒的特点与构成知识,深刻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以及排布方式影响着物质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知识。

一、运用实验,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构成物质的各种微粒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因此,培养学习者的微粒观时,应注重借助实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设计相关的问题,逐步对其进行引导,使其牢固掌握化学中微粒相关的基础知识。一方面,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在课堂上做“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要求学习者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活课堂,调动其学习思考的兴趣。另一方面,结合实验设计问题,引导学习者思考隐含在实验现象背后的知识,并注重引导,认识到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并从实验中总结出微粒的运动规律,对微粒有个大致与基本的认识。

授课时结合上述两项实验设计如下问题,并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学习者认真观察实验进行思考:品红为什么能在水中扩散?温度对微粒运动有何影响?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其内部的微粒分布有什么区别?三个问题均是结合实验而提出,并且是从宏观角度逐渐过渡到微观角度,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不仅能加深学习者的印象,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其思考热情。通过思考设计的问题,学习者认识到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间存在间距,微粒不停地在运动,且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剧烈,不同状态的同一物质内部微粒的间距不同。

实践表明,借助实验从学习者容易观察的现象入手,在调动其学习微粒知识兴趣的同时,可使其正确认识物质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获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为其后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二、借助图形,加深认识

初中化学讲习中,为加深学习者对微粒的认识,不仅要为学习者讲解微粒的构成知识,而且还应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将微观世界放大化地呈現给学习者,降低其理解难度,避免其走进理解的误区。一方面,边为学习者讲解原子的内部构成,边绘制原子的内部构成图形,使其直观地观察到原子核、核外电子的分布位置以及大小关系,使其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另一方面,为学习者讲解分子由原子构成,并在课堂上展示不同分子的图片,使学习者清晰地观察到不同分子内部原子的数量以及分布规律。另外通过展示化学反应示意图,使学习者认识到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数量和种类不会发生变化,但分子的数量与种类则会发生变化。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微粒观,授课中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示化学反应的过程,使学习者清楚地观察到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改变,深刻认识到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期间原子本身并未发生改变,而发生改变的是分子。同时,使其掌握判断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即前者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后者分子并未发生改变。

根据微粒的特殊性,结合授课内容,充分准备相关的图片,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加深了学习者对微粒的深刻认识。实践表明,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十分活跃,使得授课目标与任务得以高效完成。

三、通过例题,深化理解

为使学习者树立良好的微粒观,更加深刻地理解与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应认真分析初中教材中与微粒知识相关的内容,做好相关例题的选择与讲解,巩固学习者所学的同时,更好地提高其应用能力。一方面,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是原子数量与种类未发生变化的宏观体现,因此授课中应为学习者进行认真地解读,使学习者能够从微观视角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另一方面,认真回顾授课经历,选择代表性较强的例题,在课堂上与学习者一起分析,真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做到灵活正确应用。

授课中可为学习者讲解以下例题:某物质6.4克和氧气进行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CO24.4克、CO2.8克以及H2O7.2克,则该物质中所含原子的最简个数比为____。

要求学习者积极联系所学,分别求出生成物中各元素的质量,通过计算不难得出,CO2中,C、O元素的质量分别为1.2g、3.2g。CO中,C、O元素的质量分别为1.2g、1.6g。H2O中,H、O元素的质量分别为0.8g、6.4g。不难求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4.4g+2.8g+7.2g-6.4g=8g。由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不变,不难求出物质中所含C、H、O原子的个数比为1∶4∶1。该题目不仅考查了学习者的化学反应知识,而且引导学习者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很好地培养了其微粒观,获得了预期的授课效果。

总之,初中化学授课中,为获得良好的微粒观培养效果,既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又要注重总结以往授课经验,大胆实践,并做好培养效果的评估,不断学习新的培养知识与方法,注重运用实验、图形、习题等,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引学习者关注微粒相关知识,高效完成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剑晓.从化学元素看初中化学微粒观的思维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6):55-57.

[2]杨再明.“微粒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寻与构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4):3-4.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策略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