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介入下的社区更新与实践

2020-06-21张若曦喻苏婕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20年4期

张若曦 喻苏婕

摘要:社区微更新关注空间重构与社区激活、公众参与和社会治理,厦门大学社区规划课程以理论学习结合在地活动策划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校介入社区规划的试验探索。根据城市更新向社区治理转型的大背景,结合高校介入社区更新的探索实践,论述街校合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厦港互动日的课程实践,讲述高校走进社区的探索实验操作过程。提出开放式教学实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系统化能力、促进思维方式的拓展训练并帮助学生形成专业核心价值的判断,同时实现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社区规划;设计介入;街校合作;沙坡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 2020) 04-0046-53

收稿日期:2020-01-19

1课程缘起

1.1转型中的大背景:社区更新的转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减速放缓阶段,我国城市更新由以空间扩张为主的增量规划转向以有机更新为手段促进建成区功能优化升级的存量规划。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不仅是宏观布局的问题,也是微观城市空间治理的问题。社区是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问题的空间载体。而社区规划则可视为解决社会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及强化基层管理的重要工具和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完善现有规划制度方法的重要尝试。

过去社区更新由政府作为建设行动和治理主体,进行相关工作的倡议和扶持,然而更新工作未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一方面,城市更新本质是以空间为载体进行的资源与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涉及社区多方人群的利益诉求的表达,体现了社区更新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性。另一方面,由于属地管理职能的强化,社区更新需要系统和长远的谋划,然而目前基层专业力量不足,以上实际问题反映出社区规划实践行动对于专业团队力量加入的诉求。

有机更新强调以人为本的空间重构与社区激活,社区微更新是内生力量和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结果。内部力量的参与在实现自身需求的表达和利益的保障的同时,促进多方价值认同;外部力量以政策、资金、专业指导培育和促进社区实现自我造血能力的提升。社区的共建共享共治的实现需要多方力量在地长期性的建设运营。因此多元力量的参与,实现社区空间更新和治理创新的转向,实现形成“需求导向”到“资本导向”、从“利益干预”到“关系干预”、从“社区建设”到“社区营造”治理转向。

1.2设计介入的探索:服务学习与街校合作

在多方互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高校介入的探索价值得以凸显,一方面高校身份切人社区促进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以规划设计为代表的相关专业通过专业知识输出,以综合的视角和系统的思维面对复杂问题形成解决思路为社区软硬件建设做出实质贡献。同时,以设计为手段的介入本身具有服务育人的作用,学者柳冠中指出,应站在更高的角度,从使用者与环境本身出发,从造物走向谋事。

高校响应存量更新和社区治理的背景,积极带动并开展参与式社区更新的探索,为各地带来更新模式的转机。央美侯晓蕾老师团队以景观设计的视角介入东四南街区更新,联合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平台与居民共创生活美学;华南理工何志森老师团队以mapping工作坊的方式通过参与式行为观察,推动专业者对地方社会的审视;同济大学在四平路开展的多项创意与社区更新结合的实践,既为创新科研提供实践的空间载体,也提升社区的服务功能,形成“政府引导、高校指导、居民主导”的共治模式。高校的介入推动学科教育接轨社会的动态发展,以服务学习的方式进行协同设计和开放式教学,通过具有“共同价值”的设计创新愿景响应设计变革。

相较社会公共力量的参与,高校资源更具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较高的科研

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充足的专业人员。对于旧住区而言,促成社区更新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各取所需、各展所长、互利共赢,将成为稳定持续投入社区微更新的合适途径。对于高校而言,加强学科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更好实现高校社会教育功能,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对于空间专业者,突破原来的工作路径和方法,借助参与式观察和实践融人地方情景,巩同专业核心能力和思辨能力。

2准备阶段:教案设计和课程安排

自2014年以来,厦大师生持续参与曾厝垵、龙山文创园、鹭江街道有机更新、沙坡尾等多项社区规划项目,并且在“共同缔造工作坊”的实践与讨论中累积了丰富的社区参与市规划经验,逐渐建立起社区服务的学生专业培养结合社会实践的创新模式。鉴于实践经验的基础和工作的反思,厦门大学本科四年级“社区规划”课程试图以社区开放日的形式,以实验性的方式推动多方诉求的解决与沟通,推动参与式方法方式的探索。

2.1教案设计

根据厦门大学小学期的时间和教学任务安排,于2018年6月针对即将步入社会的规划系大四学生开展理论知识输出以及实践体验。社区服务是本次课程最大特征,鼓励自主学习。作为教学主线,设计课程任务是在厦港片区举办一次社区互动日活动,进行社区规划的科普宣传、社区发展建议的征集;在社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提案进行空间或活动的设计方案;在设计结束后完成反思报告。

课程以毗鄰学校的厦港片区作为基地范围,片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厦门岛内现存的唯一避风渔港,也是厦门集聚代表意义的传统海洋性聚落。旧城改造为社区带来巨大商业价值以及旅游效应,使得厦港片区因独特的地域文化特性和历史价值被发掘更新,但同时传统社区发展也存在着诸多瓶颈,诸如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色与保存问题以及新旧文化冲突、社区开发中过度商业化对原有业态和社区居民生活的挤出、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匹配社区未来发展的定位等问题。

为积累参与式设计、街校合作的实践经验,课程设计延续厦门市“共同缔造,多方参与”的理念,从社区本身的文化资本和面临的真实设计问题出发,以互动活动达成社区动员宣传和需求调查目的。并在活动中体现学科与实际生活接轨的环境设计特色,也为参与式规划探索更具开放性的介入方法。

课程成绩评定分为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为个人反馈总结,实践部分因课程的小组性课题特征,以小组在课程中的表现及个人自我评估作为评分依据。同时,实践服务方对小组的反馈意见也作为重要参考。

2.2课程准备及安排

共有28名四年级本科生选修本次课程,以(五年制)城乡规划为主,另有多媒体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学生参与课程。参照多地社区服务学习惯例,4周课程周期整体分为准备、服务和反思3个阶段,而社区服务与自主学习作为核心贯穿整个教学周期,如表1所示。

准备阶段为期两周,以传授社区服务技能和强化自主学习为原则。知识传授包括社区规划的工作内容和规划师角色转变的理解;自主学习则以“世界咖啡”的形式,基于对社区的深度了解和对沙坡尾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思考,进行开放性议题的探讨形成互动日可执行活动的预判。贯穿两周设计调研以及多方采访沟通过程,征集各方建议进行方案的修改,如图l所示。

3服务阶段

服务阶段以多方对接沟通交流和参与式策展及汇报实践为主线,分为局部探讨及互动活动两部分。在局部探讨环节对接方具有组织性特点,主要支持方为厦港街道,为活动提供资金和相关单位对接支持,通过局部探讨的对接促成设计方案的深入,并确立活动的时间及场地。在对接多方的基础上以互动活动的形式探索多方参与的治理方式创新。参与式主题和过程的引导为活动策划找到根基与依据,而活动的设计策划则实现主题创想的测试与再现。活动整体氛围搭建准备和执行举办两部分,特别邀请外聘教师分享社区规划经验、邀请街道相关领导进行工作视察。

3.1板块主题的创新构想

互动日以一个主展场及两个分展场组成,形成猫街——沙坡尾——沙坡头的文化游览路径。主展场以一条主线、四个板块、多个议题组成。一条主线是对于沙坡尾空间发展和更新历史做出完整回顾和演绎,是沙坡尾历史街区的文化核心。通过设计参与、论坛分享、报告会等公共活动丰富展览内容使本次展览同时具有趣味性和学术性。

3.1.1板块一:感官沙坡尾,场所精神的传达

文化触媒是社区更新的核心驱动力,从文化多样性出发,以视觉、听觉、触觉多个感官体验立体化呈现沙坡尾的文化,探索文化与居民日常生活的融人方式从而达到文化认同与街区文化的整体延续的目的。视觉沙坡尾以沙坡尾历史循迹的构思,引导参与者走进历史地图中感受沙坡尾各个文化节点的历史故事,通过悬挂沙坡尾老照片老故事明信片让观者品读沙坡尾的历史文化;听觉沙坡尾将沙坡尾的老声音分为万物声、市井声、故事声,以有奖竞猜的方式加强居民参与,配合视频的播放加深居民对沙坡尾文化的认识;触觉沙坡尾通过渔港文化相关的老物件如渔网渔具等营造场景形成沙坡尾的意象氛围引导居民触碰感受。

活动吸引不少参与者的融入与分享,在视觉沙坡尾板块中,参与者穿行于悬挂着沙坡尾文化明信片之间,并扫描聆听沙坡尾的声音与故事,并向工作人员讲述自己眼里的沙坡尾和记忆中有温度的故事。通过活动发现居民所需的文化展示并不只是静态的藏品陈列空间,而是一个能将共同记忆存置的场所,通过文化产生共鸣形成交流的介质,如图2所示。

3.1.2板块二:无忧厦港,基础设施建设

板块旨在说明基础设施的重要性,通过社区的物质基础和硬件设施的改善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从社区现状及旅游核心区的定位和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出发,针对交通、市政设施及设施管理问题进行调研,形成街区问题的点位分布,并总结出停车占道、商铺私自改造和车辆通行管制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想法;而垃圾分类课题的设置结合街道党建宣传工作,响应厦门岛内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行,依据垃圾分类标准形成知识科普课堂,并制定个性化游戏增加活动趣味性。如图3所示。

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建设中与居民关系最为密切和关注度最高的一项,高校团体介入社区工作应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在进行观念输出时换位思考了解各方诉求和难点,进行合理表达。活动洽逢厦港街道改造工程的推进,团队经由与街道相关部门探讨后,对展览主体和内容进行调整,以慢性交通舒适度评价作为展览主题,为该板块争取“亮相”权力。第三方工作应具备资源统筹能力,统筹街道工作的推进重点,巧借资源推动合作治理。垃圾分类环节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垃圾分类行动方针的执行状况,提出以互动小游戏的方式,进行知识科普竞赛活动。工作坊以图文分享形式讲解分类知识,并随即将参与者分为三组进行垃圾分类竞赛游戏,并邀请参与者进行理想家园公共环境的绘制活动。居民感概“学校教育培养儿童的公共环保意识的同时,也带动了全民参与形成共享共治的氛围”。

3.1.3板块三:活态博物馆,街区风貌建设与传统业态挖掘

沙坡尾街区风貌是厦门市的城市名片,记录着当地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的博弈过程。而业态和店面的转换过程也反映着居民生活的变迁。互动日小组提出以街区风貌建设和传统业态的传承唤醒内在活力。活动分为3个版面:大学路最佳立面风貌评选,通过活动找出参与者印象最深刻的大学路建筑立面,并分析其特质进行引导推广,推动街区风貌与特色的维护;大学路最美店面评选,对街道两侧门面装修特色店面进行投票选取;老店转转乐,通过游戏进行老店故事和特色的宣传与推广。

活动试图通过场景还原的布展以及游戏互动的方式提升体验者的参与感,以匿名投票和留言的形式鼓励参与者表达意见和想法。大学路最佳立面风貌评选活动通过两块面对面的展板借助灯光还原大学路街道场景,参与者通过投票和留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作为活动后期普查的数据依據;大学路最美店铺评选活动根据前期调研选取大学路两侧及避风坞亲水栈道共计3个界面中店面装修有突出两点特色的店面进行展示,同样以投票与留言的方式形成评比;老店转转乐通过趣味互动推广老店铺怀旧物件提升其知名度与吸引力,在记忆和情感共鸣中发现街区隐藏的经典。

互动日结束后根据立面评选票数总结得到3类最受喜爱的立面风貌:中西结合式建筑立面、闽南特色红砖立面、经由改造后具有吸引力和现代化特质的建筑立面。以及多家店铺门面。从观察及无结构访谈中得出,不论是居民或是游客,对街区风貌的看法都建立在是否具有地域气息、符合大众审美的基础之上。

3.1.4板块四:愿景共创,公共空间参与式活动及提议

高强度的空间开发和生产形成的大面积单一功能区使城市逐渐失去多样性活力,而限于复杂的建设条件,既有环境所面临的困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难点。鉴于此,课程提出回归关注个人和日常生活的尺度的微更新,并以社区闲置空间微更新作为设计议题进行方案设计和相关活动策划,以其通过沙坡头片区发展愿景和公共空间共创引导居民凝聚社区共识。

活动分为3个板块,“公共空间实验室”选址福海社区鹦哥楼对面闲置空地,参照国内外的公共空间改造做法以视觉化与使用性能结合的改造手法介入,以“社区儿童共绘”的形式激活社区居民活动参与度,通过案例分享及动手设计逐渐改变居民对公共空间的想象与使用行为,引导居民共同讨论改造提升方案;沙坡尾调色盘,以面向所有年龄段对参与者关于社区公共空间的心理体验及感受的收集,并引导参与者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初探型活动将大众的色彩一项作为指导城市设计的初步环节并推动落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应用中;社区愿景树计划,旨在“为所有与沙坡尾发生联结的人提供一个对沙坡尾未来进行畅想的发生渠道”,通过愿景墙收集大众对现状的满意度、问题的集中点、人群的主要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参与者将建议填写在树叶形状便利贴上并粘贴与树干,在不断填写中推动沙坡尾愿景树枝繁叶茂。

作为初探型的活动,该课题通过加强居民的沟通互动和发起实际考察,利用居民本地智慧与场所产生联系,从而达到维护厦港名片和打造美好社区生活的共同目标。以日常人际互动视角,融人参与式设计过程以期在剩余空间资源的利用与后期使用上注人人性化生活化与多样化的体验,通过在地居民直观感受和意见表达以期引导社区未来的发展。

3.2反思:高校社区服务的探讨

结合上海高校的社区更新经验以及此次服务学习的互动日活动进行社区创生的论坛,不仅推动专业知识的输出交流,更是服务学习过程的总结交流与模式探讨。主题报告由来自同济大学的姚栋老师进行社区更新经验分享,通过上海徐汇区邻里汇的社区更新历程分享,讲述方案推行中如何去与居民进行调解工作和设计理念的正确传达的重要性;随后厦大社区服务学习工作坊师生对适应片区实地情况的策展模式的探讨与总结。通过对社区互动日及整个社区规划课堂的回顾思考适应城市存量更新的设计介入的出发点与介入方式、如何有效进行沟通。

通过反思阶段促进学生对社区规划现状的理解。针对具体问题如何量体裁衣的介入和解决、规划工作者如何有效沟通和深入了解居民诉求、方法和概念如何进行释义与表达。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也需要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

4教学设计的总结反思

4.1自主学习与系统化分析

开放式互动日的举办本着真实场地的“任务书”挖掘,引导学生从隐藏线索与限制条件中发现社区发展潜力。在宏观层面以开放式选题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发掘问题,从社区生活的微观视角中发现研究对象的生活诉求并以头脑风暴的模式推动系统化的分析。在前期理论学习思考的过程中,以“世界咖啡”的形式通过不同的分类方法将场地真实问题汇总为系统化的“问题清单”:文化板块推动学生自主思考和梳理社区文化资产、无忧厦港实现社区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显性问题的排摸、活态博物馆总结得出老字号店铺是社区过往生产生活的精神象征、社区愿景板块则汇聚社区居民对社区更新的诉求。这一过程学生的基层社会学习、社会沟通以及实现操作的能力得以提升,通过系统化分析实现“生活语言——技术文件——实践改造”的对接和转化。

4.2思维方式的拓展与专业核心价值判断

以场所实验的方式测试方案可行性和预期实验效果,從需要——设计——被需要的逆向思维。通过对大量长住居民的调研所得结论辅助设计,通过设计去表达需求,通过活动反馈促进再设计。实证、自证、再现空间的可能。例如在无忧厦港板块中,工作坊对街区进行走访记录和问卷访谈的方法了解街区垃圾治理的政策实施情况,通过调研得出制约该项政策实施的真实情况为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情况以及知识普及过程趣味性和奖惩措施有待提高。

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以规划人职业素养对学生形成行动要求,在开放的态度下根据空间的社会分析,做出核心价值判断,而非完全解答利益群体的所有诉求。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是基于场地特征的空间使用者需求的满足。广泛听取使用者的需求导向,针对个体诉求做出判断,避免民粹化。同时空间的设计建立于符合使用者的层次定位,形成大众审美的认可。发挥物质空间的最大效益需从场地特征出发寻求其潜力点挖掘设计要素。

4.3理论与实践的信息传达转化

施拉姆曾说“传播与社区( community)由共同的词根组成,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就不会有传播”。空间环境是复杂的信息载体,是传播的渠道和媒介。参与式过程、平台、场景的设计尤其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力图形成设计语言的解密以及多方信息的有效和完整的传播,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形成动态循环的实证回路。从传授与反馈过程的角度看待并理解设计的各个环节可以促进有效沟通,通过信息的普适处理,建立良好的传受关系具有必要性,如图4所示。

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团队以参与式设计的理念,首先针对街道社区及居民的难点和诉求进行总结,经由课程探讨总结为4个议题,分别为:文化、基础设施、业态、社区愿景。试图通过展览的方式依托社区公共空间进行创意性表达:在居民与游客中进行故事分享、游戏互动、知识科普,并以投票、便利贴等方式现场征集群众的意愿与想法,经过整理汇总后反馈给街道。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受传者(居民)意愿并达到改善社区现有环境以及协调间接传播者(街道)与受传者(居民)的效果。同时,参与式设计过程中对设计介入方法的知识科普,帮助居民形成空间改造使用方式的认知。而以空间设计为主题的策展的传播方式发挥了活动的传播意义:将社会能量与社会交往的方式进行传播,使长期居住于公寓楼或自己空间范围内的居民能走出家门,走向公共空间。

5总结

通过社区规划课程的实践实现高校介入社区规划的开创性试验探索,承接高校资源联结高校社区需求的平台并发挥高校社区智库人才资源满足居民需求,丰富居民生活。以高校的身份开展介入活动,形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股力量的协调对接,尝试输入制度设计的观念。根据社区基本情况量体裁衣的提出创新型设计议题和有效的沟通方式,让居民切身参与更新过程并主动思考社区现存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式,通过软性模式的区域构建与文化衍生,激发公众讨论公共议题的热情与活力。

不同于城市规划尺度以“刚性需求”的建构形成城市空间共同秩序,社区营造则注重以人群的个性发挥推动实现地方特色的塑造。实践活动互动日也给予参与者关于社区更新的深入反思,实现空间使用者到空间缔造者的身份转换,当人们共同参与某处空间营造过程中,会更有归属感和积极性,从而实现社区可持续的自我改变。最后,希望此次社区规划课程的探索实践能够为高校服务社区、学生进入社会服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征寒 牛慧恩.社区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的推广建议.城市规划学刊.2007(24)

2.倪梅生 储金龙,我国社区规划研究述评及展望,规划师.2013.29(09)

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马宏应 孔晋.社区空间微更新——上海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社区营造路径的探索,时代建筑.2016.04

5.陆筱恬.不同治理模式下自组织参与社区微更新实践对比研究——以南京翠竹园社区、大方社区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住房与社区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2019:16

6.刘悦来 尹科娈.从空间营建到社区营造——上海社区花园实践探索.城市建筑.2018.25

7.刘佳燕 邓翔宇.基于社会一空间生产的社区规划——新清河实验探索,城市规划.2016.40(11)

8.侯晓蕾.北京老城区微花园绿色微更新研究实践.北京規划建设.2019.(S2)

9.金云峰 周艳.吴钰宾.上海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路径探究.住宅科技.2019.39(06)

10.言语 郭蓉春 徐磊青.塘桥社区启示录——转型背景中社区公共空间营造教学工作坊的参与进程及其思考.新建筑.2018.02

作者简介:张若曦,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规划系副教授。

喻苏婕,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