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思辨的交际语境写作诠释

2020-06-21黄思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演讲高考作文深度学习

黄思源

摘   要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作文题,列举了中学生存在的错误劳动认识现象,要求写演讲稿解决问题。很多考生,包括场外的下水作文,写作时只看到宏大笼统的劳动,没有面对交际语境中的具体问题,没有在思辨中实现对劳动的真实认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写作要求已转向至“学习性写作”,2019年度高考语文全国卷I写作的命题内涵,显然旨在促进考生于写作思辨中实现真实劳动认知,因而该题作文可从身份维度的“我是谁”、任务维度的“我将做什么”及写作行为维度的“怎么论证”三个方面切入,深度思辨具体交际语境,解决中学生劳动认知的某些问题,实现新课标学习性写作的意义。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学习性写作  交际语境  演讲  高考作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語言表达融入到18个学习任务群里,没有单独的写作要求[1],写作已转向为“学习性写作”[2]。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的写作是演讲稿,题目设置具体交际语境,考生须对学生中存在的“学习忙,劳动太占时间”等不理解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提出相应的“倡议”“建议”“希望”,在这过程中深度思辨,“成长为明辨是非,有正确价值观、有担当的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人”[3]。因而此次高考作文具有落实新课标写作要求的意义,在交际语境中深度思辨,实现劳动认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但很多考生,包括场外的下水作文,写作此演讲稿时只看到正面宏观的劳动,没有解决语境中列举的具体劳动认知问题。审辨该写作语境中的真实性要素,须从身份、任务及行为三个维度出发构建文章,以体现深度思辨,实现认知。

一、交际语境中“我是谁”的思辨与确认

1.身份迷失,真实劳动认知无从实现

下面是此次写作中的一个“劳动”素材:

前段时间,父亲从工地回来。我一边玩着新买的手机一边与父亲攀谈。我问父亲一月能挣多少,父亲迟疑了一会说:一万多。我笑道:一万多?挣的真多!可父亲沉默地向我伸出双手,我一下子就说不出话来了:双手干裂粗糙,掌心是一块块小山包一样的厚茧;右手食指缠着纱布,渗出的血水已凝成黑紫色。我忍住了泪水,却忍不住颤抖地放下了新手机……

素材真实而震撼,考生应是来自农民工家庭。这样的家庭,生存支撑是父母的血汗与劳动,这样的家庭不可能给考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多少经济支撑。这是一个即将独立的年青人必须真实面对的。

此演讲者“我”面对劳动,敢说学习忙吗?能说出把劳动交给人工智能或花钱雇人代替的话吗?演讲者“我是谁”,以怎样的身份或角色面对问题,无疑是写作者首要辨析清楚的。

而大部分考生写作时套用素材现象较为普遍,且只看到宏大而笼统的劳动,演讲内容看起来论证充分,其实语境里的真实写作要求并没有辨析出来,没有从“大我”回到具体而真实的“小我”“自我”上来,写作过程并没有构建起写作者的真实劳动思辨。

写作看似解决受众的问题,其实最终是解决作者自身的问题,提高自己对劳动的认知。袁隆平的劳动,与真实的农民工父亲的劳动,哪个更真实更有说服力?来自富裕殷实家庭的考生,或是来自农民工家庭的考生,应作怎样的辨析与选择?不清楚“我是谁”,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形式化”地宿构与套用着已有的话语,说着别人的话,“自我”就无从在写作中学习与成长。

2.对策寻绎,在交际语境的审辨中确认“自我”

“一个物体知觉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物体本身提供什么刺激,也取决于有机体本身的结构与能力。”[4]此演讲稿写作里,“刺激”即是题目设置的问题情境,“有机体本身的结构与能力”是演讲者对“自我”的存在与社会角色的认定。“我”与本校同学对话,“我”不是领导,也不是老师,“我”是一名个别化的学生,应与台下的同学平等对话,不应说套话。该题设置的交际语境,既一定程度地对“我”的角色进行限制,同时又给考生个别化或自由的身份与角色选择预留较大的空间。

考场上的“我”。首先,面向“本校同学”写演讲稿,规定了“我”是“复兴中学”的学生,是结束中学学业即将进入大学,奔向劳动就业、走上社会生活的青年。“我”热爱劳动,向往劳动。

某一学习层次的“我”。学习本质上也是劳动。学习上处于某一层次的“我”,劳动认识体现出相应的层次或维度,如学习优异者深刻感受着劳动性探索带来成绩与成功的体验,深刻感受着劳动造就自己的魅力。

某种文化背景的“我”。具体的区域、家庭,关涉个体的文化与思想。如上面素材案例中来自务工家庭的考生,能真切感受到具体劳动赖以生存,便无不理解不尊重劳动之虞。

二、交际语境中“我将做什么”的确认

1.实现认知:落实“立德树人”

写作实现“立德树人”是个宏观追求,落实至演讲语境,是解决演讲受众认识的具体问题。题目材料中有句话“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十个字一句话,独立成段,反映了命题者彰显命题旨意的用心。是“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还是不理解不尊重劳动引起人们深思?显然是后者。劳动认知上有问题的受众,如何针对性地给予解决,才是此演讲稿写作须完成的任务。

国际著名钢琴家郎朗的成功,是其父母半辈子垄断式劳动付出的结果。在郎朗的学琴生涯里,父亲辞去工作陪伴学琴,母亲全力工作提供经济支持,父母倾其一切供奉郎朗学琴,终于换来郎朗的成功。郎朗脱离劳动甚至是不劳动,一门心思练琴,是“中国式巨婴”的成功。

如果受众是农民工子女,演讲者简单地认可“中国式巨婴”的成功,并以此认定“劳动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显然是不应该的。“本校同学”中受众为农民工子女的,或许比例不大,但为一般劳动阶层的,应带有普遍性。即使是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或“拆二代”的受众,其家庭一般也会经历过艰苦劳动的积累过程,也不可能会简单认同。

父母为子女舍弃一切的劳动付出,合不合算?该不该?符合不符合个体的劳动价值判断?以牺牲父母的全部为代价的所谓个人成功,应怎样辩证思考与对待,是否可选择说不?这应是一种真实的劳动价值判断,其思辨过程,即是真实的劳动认识与生活认知。

富养孩子还是穷养孩子,是很多中国父母养育子女的矛盾。有表现偏颇或失误的,于是现实生活中就不乏“中国式巨婴”,这也是中国的社会问题。正确对待劳动,引导青年学子热爱劳动,在劳动中锻炼成长是重要的。因而此次命题以劳动思辨的写作落实“立德树人”价值观引导[5],就显得意义重大。

2.存在问题:受众辨析失误的表现

此次考场作文,受众是劳动认识存在问题的“本校的‘复兴中学”的学生。但很多作文显然在受众辨析上存在失误。

没有受众。有些写作者,一抓住作文题目,马上想起已积累“劳动”素材,套上去敷衍成文。没有明确“你是谁”,为谁解决哪些问题。

受众笼统。题目提及的演讲对象是“本校的‘复兴中学”同学,“复兴中学”是个笼统复杂的群体。受众笼统,问题或任务同样是笼统的,实际论证也就说些虚话套话,失去针对性。

分类不细。有的考生写作时面对的是“不理解、不愿意劳动”一类问题,这是一个大类,作文材料中列举了三种现象,可视为下位的三个类别。写作时如力求解决这三个类别的错误认识,演讲与论证便面面俱到。分类越细,受众越明确,越能针对性地解决某一类中的某一具体的问题,越能真实有效地实现某一类受众的认知。

3.实施对策:受众细分与任务确立

材料列举的劳动认识偏差都十分突出,现以“学习忙,劳动太占时间”一类受众分析其与写作任务的关系。

这个现象存在于某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类学生眼里只有学习,一心想通过学习获得成功,不理解不愿意劳动,但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面列举两类典型进行分析。

来自殷实家庭的学生受众。这类学生的家庭已具备一定的积累,即使一段时间不劳动无收入,也能撑过去,且这类家庭一般还能支持孩子以后的学业与就业。学习忙而不劳动,对他们的生存没有影响。如强调劳动赖以生存,以“劳动成就你的美好未来”立意,对这类受众触动不大。

面对此类受众,写作任务或立意应是:“劳动造就亲情”“劳动成就完美的你”“劳动促进学习”,阐明劳动是亲情所需,劳动与个人品质、学习息息相关,从而明白不能因学习忙而摈弃劳动。

来自普通劳动家庭的学生受众。如是来自偏僻山区的学生,能深刻感受到偏僻区域生活的不便,内心的希望,即是通过学习走出贫穷与落后,希望通过学习将来能向上流动。如说些“劳动磨砺灵魂”“劳动塑造品性”“劳动铸就品质与人格”,显然难以矫正这类学生受众的认识。

面对这类受众,真实的演讲,须阐明劳动能给生活境遇带来改变,同时还须阐述劳动于人的精神提升的意义。这样的内容促使这类学生认识劳动是学习及社会生活的基础,认识到不劳动的危险性,打破某些人不切实际的幻想,明白学习再忙也不能丢弃劳动。

三、深度思辨“怎么论证”实现认知

1.论证段落的思辨性构建

下面例举论证段落的思辨性建构。

①摈弃劳动而孤注一掷于“学习”是不理性的。②郎朗式的成功只是个例,郎朗练琴生涯中也有的教师不认可郎朗的天赋,郎朗也经历过几乎走不出的低谷。③足够的付出能形成积累与提升,但一个人的成功还需天时地利人和,需诸多复杂的条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或许东风未能如预期般准时而至,亲情的劳动付出及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有可能付诸东流。④此时面對一生为你付出的父母,面对他们的衰老与沧桑,而自己却一事无成,又“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你将情何以堪?

该论证段的基本结构是“中心句+素材+分析+结论”。①是中心句,来自于语境材料;②是素材,与语境问题相关;③是联系观点分析素材,④是结论。段落各结构性部分与语境中的演讲者观点、素材及生活联系紧密,依序推论与阐述,因而思辨性突出。

2.文章结构的思辨性构建

常见的新材料作文的思辨性结构为:①材料简述,开篇定向;②第一层次论述;③第二层次论述;④反面观点比较;⑤补充;⑥再申观点,扣题。②③步骤突出多层次,④⑤步骤突出多维度,以体现思辨性[6]。

3.使用称谓强化对话内容的思辨性

演讲中强调称谓,身份、问题及解决等任务性要素得以细化与突出。使用称谓,表现交际理念,可视为强化对话思辨性的重要探索。

“我”:演讲是面对面的显性对话,“我来自……,认为……”身份一亮,思辨性与真实性立现。

“你”:“你”是演讲的受众,是具体问题存在的载体。演讲中强调“你”的称谓,是提出针对性问题,尖锐而毫不留情,“你若能弯下腰捡起这张纸屑,校园便平添一份洁净……”“你的家庭并不宽裕,你的父母正在烈日下劳动,你……”

“我们”:演讲的“倡议”“建议”“希望”中出现“我们”,强调演讲者与受众是共同体,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一起解决问题,更有号召力。

“你们”:演讲中称“你们”,突出一类人,一类问题,一类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用“你们”称谓,有祈使、召唤,强调必须做到。如“你们认识到劳动对生存的意义,你们必须……”

“他”“他们”:第三人称在论证中客观存在,演讲时必须积极融入第一、二人称内容之中,是“我”或“你”所看到或感受中的。“我(你)所看到的XX(第三人称)的劳动,铸就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坚实物质基础……”

强调称谓,突出演讲内容的真实性与思辨性,突出真诚对话,彰显演讲文体特点。

2019年全国卷I的作文命题意在引导考生深度思辨交际语境中的真实性要素,体现在写作中学习,实现劳动的价值认知。对此作文的评价,须打分时不认定套路,不认定宏观的口号,不认定高大上的素材或案例,能切入语境中的交际性要素,促进考生在写作中深度思辨劳动问题,解决劳动认识问题,既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同时也能切实实现写作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荣维东.重建写作课型的概念、类型与内容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9(06).

[3] 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4] 叶浩生.具身认知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 张开.2019年高考作文题综评[J].语文学习,2019(08).

[6] 林汇波.用好关联词彰显议论文的思辨力量[J].中学语文,2018(01).

【责任编辑  关燕云】

该文为2018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具身认知的语文教学案例研究”(FHB180607)的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演讲高考作文深度学习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主位理论与篇章理解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