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质奖励的审思与改进
2020-06-21万瀚龙曾亚姣
万瀚龙 曾亚姣
摘 要 近些年来,中学生的物质奖励额度越来越高、内容与形式日益丰富,人们对中学阶段物质奖励效果的质疑声也越来越高。物质奖励是以物质手段对学生进行支持和鼓励的方式,有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效率以及加强班集体建设等应然价值。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容易出现降低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形成不良观念、恶化同伴关系以及限制影响效果等负面效应。基于此,对中学生物质奖励时,建议设置合理奖励阈值、丰富奖励方式、规范奖励评定、发挥奖励的教育性和人性化价值。
关键词 物质奖励 学习动机 奖励设置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经费不断加大,给予学生的物质奖励也更加丰富多样。但有人对在中学阶段进行大规模、多形式的物质奖励的效果提出质疑:为什么要给予学生物质奖励?物质奖励是否是一项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万能手段?
一、中学生物质奖励的审思
1.物质奖励的理论依托
物质奖励作为一种物质形式的奖励方式,以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为目的,从物质层面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进行鼓励以使其完成符合期望的行为。物质奖励的实施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理论依托。
(1)心理学
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他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反复出现。实验者可以通过增设强化刺激促进被实验者预期行为频率的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正强化”。基于此,教育者通过积极强化的方式也可以增加学习者特定行为的反应频率,进而提高教育效果。
(2)社会学
利益需求理论认为对利益的期待与追求是人类的本性,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根本基石[1]。物质利益的满足与否对个体的发展预期与特定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同样的,物质利益诉求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以利益需要为引导,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特定学习行为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育学
教学工学理论认为奖励结构是影响课堂学习质量与心理氛围的重要因素,奖励结构中的奖励类别、数量、频度、对象以及奖励的可接受性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2]。相对于其他奖励,物质奖励在中学阶段的奖励结构中拥有更强的普适性和可接受性,可满足学生的真实物质需要,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設置合理的物质奖励可以优化课堂奖励结构,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2.物质奖励的应然价值
(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引领、激励与纠正等作用,拥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本身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要注意目标的可接受性[3]。中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相对滞后,无法准确把握抽象性的学习目标。教师用具象化的物质奖励目标代替抽象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可以直观理解,再附以物质奖励的有效吸引,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从教育管理来说是指教育成本与教育产出之间的比值;从学习过程来说是指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能力的提高水平。相对预期的教育成果而言,物质奖励是一项较小的教育成本投入,在经济学视角上是一项有效的投资;物质奖励的设置也可以极大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教育视角上也是一项提高教学效果的有用手段。
(3)加强班集体建设
从文化氛围层面讲,物质奖励可以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班级纪律、积极努力学习,形成和谐有序、竞争学习的班集体文化氛围;从组织运营层面讲,物质奖励作为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可以有效加强集体凝聚力,优化班级管理框架,提高班级学生管理的效能;从关系构建层面讲,物质奖励可以促使学生自发地形成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加强合作交流,形成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共同进步的同伴关系。
二、中学生物质奖励实施的负面效应
1.降低内在学习动机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物质奖励具有信息和控制两种因素,前者有助于内在动机的维持,后者则会损害内在动机,即侵蚀效应[4]。物质奖励将抽象的学习目标具象化,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形式上代替原有目标,但却无法完成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深层次加工。同时物质奖励对学生的吸引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退。因此一定程度上,物质奖励代替学习目标带有一定的欺骗性,易导致学生对真实学习目的错误认知,降低学生的内在动机。
2.形成不良观念
(1)教师的错误学生观
以物质奖励为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也容易在教师心中建立起错误的学生观。学生对物质奖励的追逐会使教师产生一种将学生当成雇员的错觉,无形中建立起一种错误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教师的身份被无限拔高,学生的积极努力学习成为讨好教师的一种手段。双方之间会形成冲突性的“阶级”对立,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2)学生的投机心理
按照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代理人在面对多任务驱动时,会机会主义行事而有选择地去实现委托人的目标,并且这些目标往往更具有可测量性和激励性[5]。物质奖励的设置包含了一整套的任务与行为要求,学生为获得物质奖励会按照预设的要求有选择地行事,对一些任务重、收益低、重复率高的学习行为会自觉地进行排斥。然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正是基于这些低效重复的学习劳动。物质奖励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投机心理会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带来负面影响。
3.恶化同伴关系
物质奖励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一个学生或组织的成功就意味着其余学生或组织的失败[6]。学校物质奖励往往来自学校经费或班级班费,这些在学生看来本应属于他们的教育资源被极少数人拿走,会造成心理失衡。物质奖励作为一种分层工具造成获奖学生同班级群体的分离,形成“小群体”。不同小群体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心理层面上的隔离,加剧班级的恶性分化,影响同学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4.限制影响效果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个体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一般来说,个体的低层次需求是完成高层次需求的基础。对于物质需求已经得到充分满足的学生而言,物质奖励并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于物质需求没有满足的学生而言物质奖励可以满足短期基本物质需要,却无法长期帮助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
三、中学生物质奖励的改进策略
1.奖励阈值的合理化
教育事业是一项准公共产品,在一项项目上投入过多就意味着其他领域资源的短缺,对后续的资源分配也会产生影响。物质奖励太高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思想观念;物质奖励过少无法对学生形成刺激,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因而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中学阶段学生的物质奖励应该投入多少呢?绩效是指参照工作目标,根据员工的完成状况、工作表现等给予一定的奖励。物质性的绩效奖励同学生的物质奖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企业员工绩效奖励为例,薪酬管理研究表明,只有绩效力度达到一定比例,才会起到激励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当个体的激励工资能够增长12%~15%的时候,才会激励员工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7]。以此为参考,在给予学生物质奖励时可根据受众的平均所得,按照12%~15%的比重进行奖励,各学校、地区应有所差异。
2.奖励方式的多样化
对学生教育性的奖励要本着多样化的原则。一方面,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8]。物质奖励可以满足学生的低层次物质需要,精神奖励则可以满足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两者结合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物质奖励的形式和内容要多样化。物质奖励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向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选择,充分保障物质奖励对学生的发展有效;物质奖励的设置还要充满层次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教师的奖励。
3.评价手段的综合化
教师需要综合利用多种评价手段并树立多元的评价观。第一,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原则。要建立起包括标准客观评价和涵盖师评、自评、学生互评一体的主观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第二,坚持动态评价的原则。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积累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第三,坚持多元的评价标准。除了将学习作为评价标准之外还应将在其他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纳入奖励范围。第四,坚持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原则。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是教育的基本目的。集体是社会形态的预演,学生在集体中的行为表现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因此, 对于学生的评价除了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能力表现,还应看到学生在集体中的角色扮演、合作意愿和交流技巧等。
4.奖励设置的人性化
“没有好教育,也没有坏教育,只有适不适合的教育。”[9]适合的教育意指是否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物质奖励只有真正满足了受众的某种真实需要,才能真切地调度其行为的动机。基于学生的物质奖励要坚持以人为本,真切体会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从学生自身出发制定物质奖励的标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需求不同,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性,发挥其主体性。
5.奖励内容的教育性
物质奖励除了是一种教育手段之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教育者要正确发挥出物质奖励的教育性特征,挖掘具体物质奖励的深层次价值意蕴,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物质奖励的设置不是随意的,它是教育者根据受众的实际状况深思熟虑而确定的教育方法。物质奖励颁发之后也并不意味着教育效果的终结,相反这正是教育的开始。教育者要帮助学习者开发并了解物质奖励本身及其背后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麗君.公务员奖励的理论基础[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版,2007(01).
[2] 靳玉乐.合作学习[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 蒋国华.对高校奖学金制度的激励效应分析[J].石油教育,2007(02).
[4] 刘娟,赵玉生,桂阳.物质奖励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侵蚀效应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4(12).
[5]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7] 赫尔曼·阿吉斯.绩效管理[M].刘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8] 陈平,侯聪.大学生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互补激励机制浅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2).
[9] 陆有铨.教育是合作的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