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0-06-21许斐王世珍黄进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课程体系高中

许斐 王世珍 黄进淑

〔摘要〕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迫在眉睫,一方面高中生身心发展处在一个不平衡时期,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下,内心矛盾冲突强烈,需要家长的有效引导;另一方面家长缺乏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基本规律的了解,在如何更好助力孩子成长方面有很多困惑 。本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形成以“提升理念,改变行为”为课程目标的 “五维一体”体系化课程,即注重理论提升的专家课程、前沿性的校长课程、专业性的导师课程、互助性的家长课程及合作共育的班主任课程,把发展心理学相关知识应用到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探索出“家长—学生”双向互动的研究实施路径,开创了集中授课与小班授课相结合的新模式,确立了以五大课程为主的线下课程和以系列微课为主的线上课程相结合的新策略,实践证明家长的认知观念和亲子行为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关键词〕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亲子行为;高中

一、问题的提出

(一)实施背景

1.国家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第一”的高度对家庭教育做了深刻论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9年1月18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将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让父母也接受教育,真正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

2.青少年素质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暴力犯罪总数的70%~80%,其中14至18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专家对135名违法犯罪青少年调查发现,他们的父母和家庭成员中有劣迹行为的占76%,父母离异的占34%,父母教育不当的占91%,其中溺爱型的占48%,放任型的占34%,粗暴型的占13%。事实说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在社会,形成在学校,根子在家庭。严峻的现实呼唤家庭教育的加强和改善。

调查还显示: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与孩子在校优等生比例成正比。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不仅可以提高优等生数量,更能够大幅度降低后进生数量。

3.实施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十分迫切

对山东省威海市第一中学家长的调查发现(见图1),70%的家长期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还有12%的家长希望增强教育孩子的耐心。

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支撑,家长对孩子引导能力不足。高中阶段孩子需要的不再是保姆型或者指导型的家长,而是需要能够做学生人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导师型家长。

调查还发现,能和孩子经常交流的家长只有52%(见图2),在对学生的调查中,这一数字更是降低为24%(见图3)。

对比对家长和学生的调查数据(图4、图5) 可以看到,家长和孩子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差异很大:62%的父母认为,给予孩子最多的是陪伴和关爱,但孩子选择这一选项的只有40%;20%的家长认为自己给予孩子最多的是督促和唠叨,选择这一选项的孩子有37%。说明大部分家长由于缺乏教学理论的指导,缺乏心理学的理论支撑,缺乏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的研究,缺乏正确的教养策略,仅仅凭着对孩子自然的爱进行教育,往往过于随意,出现很多偏差。

(二)高中家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中家庭教育的现状

综合来看,家庭教育作为一个学科,在我国兴起较晚。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大量独生子女家庭带来的教育需求的变化,一些教育界人士开始认识到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并进行了一些普及和推广工作。目前,家庭教育处于自我建构期。国内外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学校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尤其是高中学段家庭教育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多不足。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家庭教育”四个字,出现6800篇文章。输入关键词“高中家庭教育”,仅出现25篇文章。输入关键词“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找不到一篇文章。

2.高中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长缺乏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基本规律的了解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期,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剧变期。很多家长不了解这些规律,延续惯性的亲子教育方式,容易造成亲子冲突或教育的无效。

(2)家长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和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所知甚少

高中进行新课改,最大的变化是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课程选择权",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要对未来职业有所了解、思考和规划。而家长知之甚少,很难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

(3)家长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差及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非科学、非理性、模式化、经验式的教育方法。缺乏提高家长自我情绪认知和调控能力的课程,缺乏指导沟通有效性的课程。

(4)家长对高中生存在的常见问题,如手机和电脑合理使用、人際关系等问题缺少具体的解决措施

很多家庭课程缺乏对在校学生存在的常见问题的调查和了解,无法贴近家长的实际需求,无法站在学校教育者的角度,形成家校合力以给予家长科学的指导。

二、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改进、再实践……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

组建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团队,制定发展心理学视角下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案,组织团队成员查阅、搜集与发展心理学、家庭教育相关的文献,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构建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方法和理念。

抽查高一两个班作为调查问卷的样本班级,给家长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关心、感兴趣的问题和感到棘手的难题,同时对部分家长、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焦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为下一步课程有的放矢地开展做准备。

(二)实施阶段(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

确定课程目标、构建课程内容:编写调查问卷并用问卷星采集数据,结合分析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果,确定家庭教育课程目标,并构建课程内容。

在给家长开课的同时,以主题讲座的形式开设学生课程,引导孩子学会理解,凡事除了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以外,还要推己及人,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

课程反馈研究:在开课前,家长每人都会拿到一本学习笔记,家长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记录学习感悟,运用所学内容与孩子沟通,巩固学习结果。课程结束后,家长从自身观念和行为的变化两方面整理本次课程的收获。最后举办结业仪式,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三)总结推广阶段(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

在研究成果的总结推广阶段,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一是把成果转化为活动课程。依托课堂,充分渗透成果所体现的理念。二是对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举行研讨会及经验交流,通过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家庭教育现场会活动有效提升成果应用水平。三是结合录制的微课、网课,将线上、线下课程有效结合,巩固成果实施效果。

三、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成果的模型框架

见图6。

(二)研究成果在各维度层面的主要观点

1.提出了“提升理念,改变行为”的课程实施目标

我们以“提升理念,改变行为”为基本实施目标,依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要问题,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有针对性地给家长以理论上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指导他们以发展的眼光,以科学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授之以“渔”。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展示和分析,指导家长在教育实践中应对不同个体、不同问题采取相应解决方法,让家长在新的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改变过去的错误行为模式,重新建立科学正确的新模式。这一实施目标,既关注家庭教育之大“道”,又重视解决问题之小“术”,能够较好地满足家长的实际需要,让家庭教育课程真正落地,有成效。

2.构建了“五维一体”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

专家课程:针对家长的主要问题给家长以理论上的滋养和提升。专家课程是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家长课程:由在相关问题上拥有应对智慧的优秀家长进行授课,当其他孩子的问题与自己孩子的问题比较相近的时候,家长们会相信,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方法更可靠。

班主任课程:遴选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从教师角度针对高中学生的教育方法设计课程,让家长从家校合作共育中获得支持和力量。

导师课程:针对家长目前的认知行为、情绪管理、沟通合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更为具体、针对性更强的实操性指导。

校长课程:从学校政策等方面对家长予以宏观指引,让家长对教育大环境,对学校相关政策等有更清晰的理解,从而使家庭教育目标更加明确。

这五大课程,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兼顾学生和家长的双向需求,循序渐进,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从不同维度满足了家长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3.探索出了“家长—学生”双向学习的研究实施路径

本项目实施之初,便站在“家长的问题背后也是学生的心理诉求”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彼此影响、相互促进的结果。因而对家长和学生进行双向指导,才是通向优秀家庭教育最佳的实施路径。在家长课堂开课之后,同时给报名学习家庭的学生上课,让他们学会倾诉,学会理解,学会从家长的外在行为中理解他们的内在情感,关注家长参加家长课堂后的变化,并及时予以支持和鼓励。在家长课堂结课之前,组织学生们通过录制视频、给父母写一封信、家庭访谈等不同方式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增进与父母之间的了解,鼓励父母坚持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为孩子树立坚持改变的榜样。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始终贯穿“家长—学生”“学生—家长”这一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线,有效推动了课程的实施。

4.开创了“大课与小课交互授课”的新模式

所谓“大课”,是指“专家课程”“家长课程”“班主任课程”“校长课程”这四大课程,通过合堂的方式,将所有参与学习的家长集中在一个教学场所进行授课。“大课”主要面向全体,讲授理论,交流经验,解读相关政策,以讲授式为主,既有利于节约教学资源,降低教育成本,又有利于家长们共学共鸣,相互促进。

所谓“小课”,是指“导师课程”,通过小教室单独授课的方式,将每一期参加学习的家长分成学习小组,由不同的教师予以授课。“小课”的内容主要是面向个体,着眼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实际遇到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引导和实操训练,在情景模拟、分享交流、角色体验中强化练习。“小课”虽然由不同教师授课,但主要教学内容和主要环节依然是集体备课、统一规划的结晶,课堂环节主要分为“案例展示—案例分析—组织反思—引导践行—拓展提升”五部分。這种小课,便于家长提出问题和分析交流,也便于教师关注到家长的个体需求,从而增强家长课堂的实效性。

5.确立了“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的新策略

经过深入研讨和反复尝试,借助“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我们确立了“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的教育新策略。

线下课程,以“专家课程”“家长课程”“班主任课程”“导师课程”“校长课程”这五大课程为主,着眼于解决家长普遍反映的主要问题。

线上课程,以“爸妈来助力,考试焦虑不可怕”“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规划”“让爱与智慧架起沟通的桥梁”等系列微课和九大学科生涯课程为主,让家长可以借助线上课程随时随需进行学习和练习,从中获取教育智慧。

6.初步形成了高一至高三家长系列课程

经过多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高一至高三家长系列课程。高一家长课程,主要是帮助家长读懂青春期孩子,帮助孩子顺利适应高中生活,有效引导孩子解决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等;高二家长课程,主要是帮助家长对孩子学习进行合理规划,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助力孩子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等;高三家长课程主要是帮助家长缓解自身的焦虑,助力不同类型的考生应考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针对学生在相应学段出现的典型现象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指导,符合家长的心理期待,解决了家长的燃眉之急,深受家长欢迎。

四、研究实施、应用效果及进一步设想

(一)研究成果的实施

1.线下应用

“我和你”家庭教育工作坊。从课题研究开始,举办了多期“我和你”家庭教育工作坊,已有几百位家长受益。

“选课走班”家长课堂。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从2017年入学的新生开始,每個年级都开展2次家长课堂。

2.线上应用

专家微课程。设计了以“科学规划,智慧沟通”为主题的微课程系列,如“让爱与智慧架起沟通的桥梁”“爸妈来助力,考试焦虑不可怕”等。

九大学科微课程。课题组邀请了9大学科的优秀教师制作了各科的“课程介绍”微课,帮助家长了解各个学科的课程体系、大学设置及就业前景。

建立工作坊QQ群。QQ群内不时推送优秀的文章、音频供家长们学习;也经常会有家长交流读书心得,对线下的家庭工作坊进行了延伸。

(二)应用效果

1.数据分析对比

通过五大课程体系的实施,家长的教育理念、情绪管理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亲子行为也产生很多改变。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表1。

2.质性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家长的反思与收获

参加活动的家长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感谢学校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希望通过学习不断改进和孩子的沟通方式,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甲:“这课上得太值了,让我又重新认识了人生,让我学会了理智,让我的心变宽了,往后我会更努力地去改变自己。”

家长乙:“ 听了这几节课收获很大,试着和孩子沟通了好几次,我告诉他,妈妈会改变自己的语气和态度的,自然他也会改变。”

家长丙:“今天课上我学到,只有你理解了对方,才能更好地控制情绪。以后我会将所学内容有意识地去用于训练和解决问题。”

(2)学生的反馈

不少学生面对家长的改变,从不信任到信任,从手足无措到欣然接受。我们的课程架起了亲子沟通的桥梁。

学生甲:“老爸,收到您的信,我很感动,也很受鼓舞,感谢您能抽出时间这么正式地给我写信,我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负您和妈妈的期望!我们一家人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学生乙:“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为了我改变了这么多,接下来的三年路很漫长,会面对很多的问题,我希望我们可以成为挚友,一起协力渡过难关。”

学生丙:“妈,虽然你是个生来脾气不大好的人,但我感受到,你为了我在改变你自己。你总是尽力平静地和我沟通,不再像以前一样用道理和我说半天,这些变化都令我很感动。”

(三)课程体系实施的进一步设想

鉴于本研究的不足,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设想: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把发展心理学作为构建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深入学习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

2.加强课程体系丰富性的研究。充分把握国内外家庭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动向,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对家庭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3.加强后续课程的开发和研究。针对父母的行为改变特征,设计后续课程巩固课程效果。

4.加强课程体系的延展性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高中学生和家长,但很多问题其实在幼儿园、小学时就已出现了。探究问题发生的本源,更好地促进成长和改变。

5.加强线上课程实用性的研究。鉴于家长时间和精力有限,单纯依靠课堂授课难以保证课程的丰富性和实效性,而网络课程则有效弥补了线下课程的不足,因此将进一步探索开发系列家庭教育微课程。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第一中学,威海,2642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高中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