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活动:体现检察机关保护民企真心

2020-06-21祁彪

民主与法制 2020年44期
关键词:张军检察检察机关

本社记者 祁彪

“如果说工商联是民营企业家的‘娘家’,检察机关就是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老娘舅’,当好‘老娘舅’就要真严管、真厚爱。”

2020年10月30日下午,最高人民检察院东华门办公区比平日里增添了许多热闹,由最高检与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的主题为“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的第36次检察开放日暨第31期德胜门大讲堂如约而至,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在会上如是说。

据了解,举办检察开放日之所以选在这一天,别有一番深意。在两年前,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隔两年,临近这样的时间节点,最高检的检察开放日活动更显意义重大,也让参加开放日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法律专家、最高检专家咨询委员、律师、法律和工商管理类专业在校大学生代表等近200人对此次最高检之行充满了期待。

>>左图:10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第36次检察开放日暨第31期德胜门大讲堂”,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向参加活动的各界代表致辞。

>>右图: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致辞。 以上照片均由作者供图

而通过这样一场活动,也让人们对于检察机关在保护民企合法权益的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有了更多期待。

“检察机关要做民营企业的‘老娘舅’”

“法治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民营企业服务永远在路上。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检察机关要以更优的检察履职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落细,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活动伊始,张军向参加活动的各界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对检察机关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好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发出“动员令”。

“法治之于企业,就如同阳光和空气之于人类,是最基本的需求。”张军指出,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和2035年远景目标,民营经济迎来大显身手的新机遇、新舞台。民营企业创业艰辛、发展不易,更需要、更珍视法治的呵护。检察机关肩负维护执法司法公正的重要职责,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责无旁贷。

稳定预期,弘扬企业家精神,安全是基本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民营企业不是‘唐僧肉’,也不是‘软柿子’!”张军强调,检察机关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首先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对那些侵害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人身权、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刑事犯罪,检察机关要充分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依法从严追诉。对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问题,要充分发挥立案监督等职能,依法监督纠正。对涉及民营企业的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加大监督力度,努力让企业家们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

张军强调,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关键是做到“平等”二字。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要一视同仁,确保各种所有制企业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平等、法律保护平等。要考虑民营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对经营中涉嫌犯罪的民营企业负责人要慎捕慎诉,最大限度保证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张军指出,检察机关在司法办案中要充分考虑民营经济的特点,坚持法治思维和历史眼光,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努力实现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特别是要严格区分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产权纠纷与恶意侵占、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等界限;被索贿、没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依法不按犯罪处理,对因正常经营活动而涉嫌行贿的,具有自首、立功情形或积极配合调查、认罪认罚的,依法从宽处理。要严格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办案方式方法,能够依法采取较为轻缓、宽和措施的,就不采用羁押、查封财产等强制性措施。

>>图1∶欢迎仪式后,在最高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受邀嘉宾来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会议室参观。

张军在致辞时,介绍了检察机关的“一揽子实招”,得到在场各界人士的肯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出台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11条意见,提出的37项具体检察政策中有22项涉及民营企业权益保护,专门强调落实“少捕慎诉”司法理念。在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时,切实把“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就提出适用缓刑建议”的政策落地落实;部署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及刑事申诉积案专项清理工作,重点清理涉民营企业“久侦不决”挂案和刑事申诉积压案件;积极开展错案甄别纠正活动,依法监督纠正错误或者不当生效裁判,健全涉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正机制,特别是加大对涉民营企业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的惩治力度,坚决撕下虚假诉讼行为的“画皮”;发布涉民营企业司法保护的5批21个检察案例;与工商联建立了务实重效的沟通联系机制,定期就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高层会商、开展联合调研督导……

工商联常常被民营企业家们亲切地称为“娘家”。“如果说工商联是民营企业家的‘娘家’,检察机关就是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老娘舅’,当好‘老娘舅’就要真严管、真厚爱。”张军表示,检察司法目的是为真爱而管、为健康成长而罚。检察机关要与各级工商联共同落实好日常沟通联系机制,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联系,广泛听取民营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司法需求,加强与相关执法司法机关协作配合,进一步把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做得更实、更细。

“我们感受到了检察机关对民营企业家的关爱”

张军的致辞一下子“俘获”了在场嘉宾的心,赢得阵阵掌声。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在本次活动的致辞中,对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系列举措给予了肯定。他表示,长期以来,检察机关始终坚持高起点站位,努力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检察产品和法治保障。最高检深入贯彻中央精神,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检察履职的重要使命;坚持依法办案,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的人身、财产权益;强化法律监督,以更大的力度护航民营企业。“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就提出适用缓刑建议”的政策精神在民营企业家中引起强烈反响,提振了企业家发展信心和安全感。最高检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意见》、建立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待民营企业窗口“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举措,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促进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他指出,全国工商联将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和检察机关一道共强法治,协力同心,持续推进法治观念立起来、法治民企建起来、法律服务强起来、营商环境靓起来。

对此,参与本次开放日活动的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笑东赞同不已:“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创新性极强的项目或接触一些新领域,大家了解的不多,相关的法律规定也可能并不明确,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最高检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的一系列举措,让我们感受到了检察机关对民营企业家的关爱,接下来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创新开拓了。”

>>图2∶受邀嘉宾来到最高检案件管理大厅参观

>>图3∶受邀嘉宾参观人民检察史展览陈列室 以上照片均由作者供图

王文生是北京冠衡(长春)律师事务所主任,同样,他也受邀参加了此次检察开放日活动。他坦诚地对记者说:“检察机关对涉嫌犯罪的民营企业家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这是我最为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以前的司法理念是重打击轻保障,现在提出‘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就提出适用缓刑建议’,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变化,能够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发展。”

致辞环节后,在最高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加开放日活动的嘉宾分成四路,有序地参观了最高检网管中心、案件管理大厅、人民检察史展览陈列室、最高检检委会会议室等地。

在听完网管中心工作人员的介绍后,中国政法大学学生谢冰钰很感慨:“听到检察业务应用系统随着时代的进步,实现了从1.0至4.0版本的飞跃以及给检察机关办案带来的极大便利,作为一名出生于世纪之交的青年法学生,我深深感到数据化法律信息知识的优势,也更加激励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锻炼扎实本领,并不断前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参观结束后,所有与会嘉宾济济一堂,进入了检察论坛环节。论坛的上半场,围绕“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主题,大家进行了分享与互动。

第一位分享的是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他的开场白别开生面,从一起涉个体工商户的合同诈骗案说起,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随后,苗生明列举的一组数据更是备受关注:2018年以来,对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员犯罪的不捕率为29.5%,高于刑事案件总体不捕率;对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员犯罪的不起诉率为17.3%,高于刑事案件总体不起诉率。

紧接着,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表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作用,打造“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诉求表达体系,及时办理涉民营企业的各类控告申诉案件,加强检察监督。而且,在2019年9月,全国四级检察机关的12309检察服务中心均开通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对涉及民营企业的控告申诉案件,优先接待、快速受理、依法处理、重点办理。

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泉肯定了检察机关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做法,并对其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进则在分享中,介绍了司法活动对营商环境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法律专家、最高检专家咨询委员、律师、法律和工商管理类专业在校大学生代表,围绕“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主题进行交流。 作者供图

很快,大家期待的提问互动环节到了,由于举手的人众多,为了抢到为数不多的几次提问机会,甚至有人直接站起来举手。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田慧娟幸运地抢到了一次提问机会。

“在企业犯罪司法治理模式方面,有学者提出引入国外暂缓起诉协议或者创设附条件不起诉的新模式,您怎么看?司法实践中,对企业犯罪如何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田慧娟将问题抛给了苗生明。

“没想到我们的法学生能关注如此专业的问题,真是不简单。恰好我也关注过这个问题,就来回答一下。”苗生明接着说:“针对企业犯罪问题,当前我国并未明确规定暂缓起诉或者附条件不起诉的制度模式,但我们在司法理念上有某种意义的相通。特别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确立后,比如认罪认罚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修复犯罪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实践中有检察院探索了‘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的模式,实际上是给一个挽回损失补偿罪过的机会。实践中我们一直在探索,将来会不会形成法律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北京合弘威宇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巍在提问中表达了更多期待,她说,在保护民营经济的问题上,希望检察机关加大听取律师等法律职业共同体意见的力度。记者注意到,第一场访谈结束后,徐向春立即走向了她,轻声和她交谈着。

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来到下午五点,下半场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主题的论坛开始了。

“专利制度就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下半场第一位发言的,是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他引用了林肯的一句名言,说明知识产权对于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也表达了检察机关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并就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作了有关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郭禾介绍了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回天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锋则谈到了企业在知识产权维权方面的困难,给出了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作为最后一位分享嘉宾,根据自身的经历,介绍了自己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经验,并对司法机关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作出肯定。

随着耿福能的话音落下,下半场论坛进入了提问互动环节。广东省深圳市金明丰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彬第一个抢到提问机会:“一个好的商标对一个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商标被‘抢’走,企业又应该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权?”

“对一个企业来说,消费者就是靠着商标来判别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从这方面来讲,商标价值连城,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利益所在。”面对提问,郭禾首先肯定了商标对于企业的价值。“维权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证明企业持有的商标符合驰名商标的构成要件,并且能证明与该驰名商标之间具有联系,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注册,也可以通过商标法的有关规定,把商标‘拿’回来。”郭禾分析说,“另一个途径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普通公众看来,对方的行为足以让消费者产生混淆,那么就可以寻求法律救济,对这种仿冒行为进行法律规制。”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自北京工商大学的学生井博源作为全场最后一位提问者,问出了让他困惑已久的问题。

“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用法律推动企业的自身保护,并不断细化完善它!”章锋的回答言简意赅,赢得掌声一片。

时间已经是下午6点,将近四个小时的检察开放日内容精彩丰富,让大家意犹未尽。在走向食堂用晚餐的短短几分钟路上,热烈的讨论声不断涌入记者的耳朵,看向他们,几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满足。

猜你喜欢

张军检察检察机关
The regulation of memory effect and its influence on discharge properties of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riven by bipolar pulse at atmospheric-pressure nitrogen
世上没有卑微的工作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探析
检察机关强化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法理阐释
浅议检察机关会计司法鉴定的主要职责
CO2 Capture by Vacuum Swing Adsorption Using F200 and Sorbead WS as Protective Pre-lay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