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外敷对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06-20朱军宝郭栋伟张鹏飞李苏舒黄海屏张华玲
朱军宝,郭栋伟*,张鹏飞,李苏舒,黄海屏,张华玲
(柳州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西 柳州 545001)
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与危重症患者多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引起胃肠道低灌注、缺血缺氧有关[1]。而胃肠功能障碍可引起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进而使肠道菌群失调,促使细菌移位,甚至会增加肠道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死亡的风险[2]。目前尚缺乏针对胃肠功能障碍的特效疗法,常规治疗多以促进胃肠动力联合调节肠道菌群失调药物治疗,但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常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寻找改善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新方法,已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对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芒硝外敷腹部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17 年5 月~2019 年5 月 柳 州 市 中 医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 I C 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0 例,所有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1 分,具体评分标准参照庐山会议标准[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病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9~88岁,平均(66.33±11.65)岁,APACHE II评分为12~37分,平均APACHE II评分为23.70±7.12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1~3分,平均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为1.95±0.45分;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0~86岁,平均(66.10±10.51)岁,APACHE II评分为11~36分,平均APACHE II评分为23.60±6.28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1~3分,平均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为1.93±0.47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PACHE II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s)/例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s)/例
注:△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伦理标准,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②
患者年龄>18岁;③APACHEⅡ评分≥8分;④胃肠功能障碍评分≥1分。(2)排除标准:①试验开始前已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和(或)肠道菌群调节剂;②有肠道器质性病变;③内外科急腹症需禁食的患者;④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患者;⑤未完成治疗周期者;⑥腹部皮肤有破损者;⑦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需要予抗感染、止咳化痰、镇静、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改善胃肠功能的方案为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50 mg/片,每次1片,每天3次)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0.5 g/片,每次3片,每天3次)鼻饲,疗程为7 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芒硝袋外敷脐周治疗,具体如下:取15 cm×20 cm棉布袋(带有拉链与固定带),将500 g芒硝放入袋中,使芒硝袋平铺于腹部,用固定带固定,防止棉布袋滑脱,外敷2~3 h后,芒硝受热溶解,布袋潮湿,予更换芒硝及布袋,每天分别于8时、20时各使用1次,疗程为7 d。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以及应激性溃疡(胃液和/或大便隐血阳性)发生率。(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7d后的APACHEⅡ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评分标准参照1995年的庐山会议标准[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之间相互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开始时间短于对照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 II评分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略低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的比较[(±s),n(%)]
表2 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的比较[(±s),n(%)]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s)
注:△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 论
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患病率高达60%左右[4],患者多表现为腹胀、便秘、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应激性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预后[5]。当危重症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时,常导致胃肠道缺血、缺氧、黏膜屏障受损,进而使胃肠道内的细菌、毒素侵入血液及周围组织器官,严重者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并最终引起MODS。胃肠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应激后MODS的始动因素,改善胃肠功能是防止MODS发生、发展的关键,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6]。因此,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抢救成功率十分重要。
祖国医学中并无胃肠功能障碍这一病证,根据症状及体征其当属于中医“腹痛”、“便秘”的范畴,危重症患者多失血耗液、热毒炽热,致使气机逆乱,升降失调[7],故中医治疗上当以滋阴清热,降逆通便为主。芒硝出自《别录》,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等作用。芒硝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硫酸钠,目前临床上多用于胃肠道疾病、急性胰腺炎以及急性湿疹的治疗[8]。芒硝不仅能够刺激胃肠蠕动、防止肠麻痹,还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及消炎止痛的功效[9]。研究表明[6],芒硝外敷腹部一方面能够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刺激胃肠蠕动、抑制肠道内细菌移位,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护胃肠黏膜屏障,从而降低MODS的发生率,另外芒硝还具有不良反少、对皮肤无刺激、无使用时间限制等优点。
本项目在常规保护胃肠功能用药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芒硝外敷腹部,探讨芒硝外敷治疗对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常规保护胃肠功能用药方案相比,联合应用芒硝外敷腹部治疗在缩短肠内营养开始时间、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降低APACHE II评分及改善胃肠功能障碍上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6,10,11]。而常规保护胃肠功能用药方案与治疗前相比较,在降低APACHE II评分及改善胃肠功能障碍上作用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芒硝外敷腹部可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缩短肠内营养开始时间,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APACHE II评分,从而可提高危重症患者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危重症患者早日康复,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便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