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外科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020-06-2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锐器急诊科防范措施

孙 萍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门诊,江苏 南通 226001)

医院中,急诊科是进行紧急诊断、抢救、治疗急救病人的重要地方,同时具有的特点为工作量大、任务重。护士在急诊科进行救护工作时肩负抢救病人和配合手术的工作,会接触到多种多样的锐利医用器具,如剪、刀、针等,加之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等原因,锐器致伤情况极易出现[1]。各种疾病感染的几率会在救治病人期间出现的锐器伤增加,特别是意外接触血液,可能出现感染多种血源性疾病。鉴于此,本实验以于我院急诊科接受诊疗的4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和研究急诊科护理中锐器致伤的原因,以及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6月对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施护过程中锐器致伤的原因进行总结,期间随机选取接诊患者2000例,其中男976人,女1024人,年龄1~82岁,平均(46.8±12.7)岁,均不进行任何防范措施(常规组),2018年7月~12月随机选取接诊患者2000例,其中男982人,女1018人,年龄1~80岁,平均(47.0±12.4)岁,依据锐器致伤原因在护理工作中实施防范措施(防范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锐器致伤原因

(1)工作因紧急情况下而出现忙乱:急诊科中紧急情况经常出现,特别是医护人员在同一时间接诊多位紧急病人,因为快节奏的、紧张的配合工作而出现忙乱的工作状态,导致锐器意外致伤情况出现,也是导致急诊科护理工作发生锐器意外致伤的主要原因。(2)不协调的医护配合:进行紧急的急诊科救护期间,救治效果同医护配合度关系密切,若医护配合在救治期间不协调,锐器导致护士致伤的情况极易出现。因急诊科人员不固定,一般情况下,医护之间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才能实现默契的配合,从而无法完全规避锐器致伤的情况。(3)疲劳:因急诊科具有工作强度高和心理压力大的特点,疲劳状态下医护人员工作则容易出现锐器致伤情况,即使护理人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疲劳时出现锐器意外致伤情况也在所难免[2]。(4)工作疏忽及使用后处理不当:同医院的管理水平、护士个人工作习惯关系密切。此种原因导致锐器致伤的几率会在严格的医院管理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中有效降低。(5)技术不熟练:新护士为此种情况的常见人员,在工作初期,护士因为不熟练的业务和技术导致锐器致伤情况的发生率较高,此状况常常不能避免,但是可通过积极的措施降低其发生率。(6) 锐器意外致伤的危害:手术缝针的针刺伤是常见锐器伤,并且也有其他比较常见的锐器伤,如套管针的针芯刺伤、术中穿刺抽液和抽血的针头,此种情况下导致的危害非常大,锐器被污染后成为传播疾病的有效媒介,如艾滋病、丙肝、甲肝等[3]。

1.2.2 防范措施

(1)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工作中避免锐器致伤的关键措施是将急诊科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大多数的护士经常接触大量锐器,对于意外致伤司空见惯,所以,在意识上不够重视锐器致伤,成为锐器致伤出现居高不下发生率的重要原因,进而提高了锐器重大危害的几率。没有被污染锐器伤害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任何伤害,然而,意识上不够重视此情况,会导致锐器致伤的概率显著增加,进而增加危害性。所以,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加强对锐器致伤危害性的重视度,可有效降低致伤几率。(2)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避免护理期间出现锐器致伤的重要举措。安全教育从一个角度讲可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培训伤后紧急处理措施。锐器致伤因为护士的工作性质成为不可规避的事件,而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即是致伤后对护士采取正确、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有关调查研究表示[4],没有进行过安全教育的护士其发生锐器致伤后的处理率显著低于进行过安全教育的护士。所以,应对锐器致伤有效措施是加强安全教育。(3)规范护理安全操作规程:针对门诊护理工作期间的锐器致伤情况,需对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要求,并加强各项护理操作规范。操作技术进通过规范后可有效预防锐器致伤,特别是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医护之间的配合度也会显著提升。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可将致伤发生率降低。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锐器致伤资料用x2检验,百分比表示,P<0.05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防护组的锐器致伤发生率为1.35%,常规组的锐器致伤发生率为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锐器致伤事件比较[n(%)]

3 讨 论

锐器致伤在急诊科护理工作前景为不可规避的情况,尽管为常见的事件,并且具有隐匿性危害,但是若危害呈现出来,将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5]。所以,医院管理人员、护士个人都应对于发生在护理期间的锐器伤提升重视度,并将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同时拟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将锐器致伤几率尽可能将至最低,从而确保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锐器致伤发生率比较,防护组1.35%低于常规组2.95%,提示通过对急诊科护理工作落实防范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减少锐器致伤情况,该方法值得在急诊科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锐器急诊科防范措施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新型安全型锐器盒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