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2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4期
关键词:持续性监护病房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小儿重症监护病房,辽宁 沈阳 110114)

随着医学模式的进展,传统临床护理中对病患的单纯基础性操作逐渐无法满足临床护理需求及病患要求,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应运而生[1]。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除了病情属于急危重症外,其年龄特征也决定了护理上的特殊性,需考虑到患儿的配合度及家属的担忧心态[2]。本次研究以对比形式观察了对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提供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的优越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8年1月至同年12月期间收治的儿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病患共60例,按照入住时间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3∶17;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17±0.94)岁;组内14例使用无创呼吸机。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4∶16;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33±0.85)岁;组内13例使用无创呼吸机。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标准,患儿家属签署病情知情书及参与研究同意书。剔除标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总时长在48 h以内,患儿家属无法正常语言交流或为文盲者。

1.2 一般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性护理操作,考虑到重症监护病房的特殊性,需严格限制探视频率及人员,每周可安排家属进病房探视1次,每次不得超过10 min,最大限度控制院内感染可能性[3]。探视过程中由主治医师接待家属并告知患儿病情变化,不可由护理人员代劳。待患儿病情稳定或好转,达到转出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后可安排更换病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展开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1.2.1 了解家属需求:在通知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入住24 h、转出重症监护病房这3个时间点向患者家属发放需求量表了解其实际需求及心理需求,由护理人员完成对家属需求的调查评估。

1.2.2 与患儿的沟通:由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病患往往更容易对检查、注射等操作产生恐惧感,因此除了日常语言沟通交流外,还需强调非语言性沟通,通过抚摸头部、轻拍背部、紧握小手等方式给予鼓励与安慰[4]。面对患儿时需面带微笑,展现出和蔼可亲的一面,耐心询问患儿不适感及需求。注意关注患儿口型与表情,若患儿无法正常交流,可通过选择性提问方式了解其需求。与患儿的沟通需强调态度及耐心,令患儿卸下心防,减轻住院恐惧感。每日与患儿沟通时应给予鼓励,找出患儿行为表现中的优点并大声夸赞,持续性鼓励下患儿的心态将逐渐平和,更愿意配合治疗。

1.2.3 与家属的沟通:考虑到患儿家属无法经常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无法亲自照料孩子的担忧心态,与家属沟通时应优先告知其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部分家属自制能力偏弱,容易由于孩子病情变化或无法探视出现急躁情绪甚至肢体冲突,护理人员需理解并安抚,向家属解释重症监护室限制探视的原因及必要性,取得家属理解配合[5]。设置等待室/休息室,尽可能排除长时间等候、环境不舒适等因素对家属情绪产生的负性影响。

1.2.4 环境干预:由于重症监护病房中无法得到父母的长时间陪同,因此多数住院患儿会存在明显焦虑、恐惧情绪,表现为持续性哭闹、不配合检查等[6]。环境干预方面,可通过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减轻患儿对陌生病房的抵触感,并帮助患儿提升睡眠质量。首先为病房布置,可在病房中张贴一些流行动画片的海报,或避免墙面出现大面积白色,可减缓患儿对医院环境的恐惧感;其次为生活环境,重症监护病房每日均需消毒,消毒水的味道往往会令患儿不适或心理抵触,应注意病房通风并调节湿度、温度,避免灯光刺眼。

1.2.5 人文环境:在重症监护病房门口张贴探视制度并简要说明限制探视的目的,详细写明探视注意事项,包含衣着准备、物品准备、时间控制、言行限制等,方便患儿家属自主了解。病房墙壁外悬挂知识宣传栏,一方面可减轻家属等待时由于无事可做心理上的时间漫长感,另一方面可起到健康宣教的作用。宣传栏的用语应体现人文关怀,适当站在儿童角度阐述问题。

1.2.6 专业性及主动性:作为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更应注重自身护理操作技能,体现出护理专业性,将各项基础性操作尽善尽美。例如多数患儿对穿刺抵触情绪较强烈,可在穿刺前以聊天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并一次性穿刺成功[7]。主动性方面,可通过每日主动为患儿擦拭脸部、主动更换汗湿或污浊的衣物床单、夜间查房时注意为患儿盖好被子、检查操作结束后帮助摆放好肢体等,体现出护理的服务性。除此之外,面对患儿家属也需注重主动性,例如主动向家属介绍患儿病情的好转状况、主动表扬患儿配合检查、主动解释一些专业名词及临床用药等。

1.3 观察指标[8]:舒适程度判定:舒适——患儿在病房内情绪稳定,未出现严重哭闹行为,入住重症病房后未出现新增不适感;一般——患儿在病房内偶有哭闹行为,入住后出现轻度咳嗽、湿疹之类不适感,情绪基本稳定;不舒适——患儿严重哭闹,不愿正常进食,夜间哭喊,入住后常因哭闹出现皮肤胀红、咳嗽情况。满意度判定:应用Chinese Version of Critical Care Family Satisfaction Survey量表(C-CCFSS)家属满意度展开调查,调查方向为护理质量、对医护的认可程度、了解患儿病况等。各项评估分数上限为5分,分数越高表示该项满意度越高。依从度判定:主动配合——在病房内配合医护人员各项操作,情绪稳定状态下可完成生命体征监护、体温测量、注射等各项检查操作,未出现不愿服药行为;被动依从——需要在医护人员劝说下接受注射、检查、服药等操作,偶有哭闹、挣扎等不配合行为;抗拒——严重哭闹至无法正常完成注射、检查等操作,抗拒服药,每次医护操作耗时较长。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各项满意度评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舒适度与依从度以[n(%)]表示,以卡方(χ2)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舒适程度:比较两组患儿在重症监护病房舒适程度,显示对照组舒适度为76.67%,观察组为90%(P<0.05),见表1。

2.2 满意度: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PICU住院的满意程度,显示在持续性人文关怀下观察组各项C-CCF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患儿依从度:比较两组患儿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对各项治疗的依从程度,显示对照组依从度为80%,观察组为93.33%(P<0.05),见表3。

表1 患儿舒适度对比表[n(%)]

表2 满意度对比表(分,±s)

表2 满意度对比表(分,±s)

表3 患儿依从度对比表[n(%)]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为封闭式管理,由于儿童抵抗力及免疫力相较于成人更低,因此在儿科中限制探视频率及时间更为重要,可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传统护理大多将重点放在基础护理操作上,着重于患儿检查、治疗操作,忽视了对患儿的心理干预以及对家属的人文关怀[9-10]。由于限制探视,不少家属由于自己无法亲自照料孩子而产生自责感,又因孩子病情而持续焦虑、急躁,心理负担增加,无形中加大了护患冲突概率。

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以人为本护理理念下衍生而出,强调护理的专业性、主动性、持续性,以促使患儿尽快康复为最终目标,在日常护理中注重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以及心理状况的评估干预,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与普通人性化护理不同,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注重整个住院期间的护理关怀,了解不同阶段家属的需求[11-12]。相关研究表明,由于无法在旁陪同,家属的第一需求往往是及时了解孩子的病情变化及在监护病房是否舒适听话,其次才是希望孩子接受最佳治疗[13]。说明对于患儿家属而言,信息需求为首要需求,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在第一时间告知家属患儿病情及预后信息,尽可能多的提供患儿个性化消息,令家属感受到护理的人文性。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家属在C-CCFSS量表评估下各项分数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家属对护理质量及操作更为放心,更容易通过护理人员了解孩子病情变化、住院情况及治疗方式,这些信息对于无法持续陪同的家属而言最为珍贵,因此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由此可见,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不仅仅需针对病患,对家属的人文关怀同样重要,这一护理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持续性监护病房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分析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持续性与间歇性蓝光照射的疗效比较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换病房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