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模拟博物馆”活动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2020-06-19谢金土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谢金土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跨学科学习、开放性学习和生成性学习。为有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绍兴市区域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过程中,探索出“儿童模拟博物馆”这一活动项目。该项目基于真实的学习情境,呈现学生成长足迹和学习轨迹,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活动方式——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彼此渗透、融合贯通。“儿童模拟博物馆”活动项目从思维架构、基本样态、关键要素三个方面出发,有效提升儿童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儿童模拟博物馆;课程实施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2-0049-04

“儿童模拟博物馆”活动项目(以下简称“模博”项目),是指教师引领学生围绕某一个事物或者某一种现象,展开深度考察、探究、追踪、记录等系列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模拟生活中各类主题博物馆的样态,运用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发现和收集的材料,将教室或学校长廊、门厅、专用教室布置成一个校园主题博物馆。

儿童是天才的收藏家。可以说,几乎任何事物都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和收藏的欲望。例如,一本连环画是“画里话外”主题展览的开始;一只普通的木碗是“碗美世界”的雏形;“扇于思考”则是起源于几把广告扇;“杯里乾坤”是将各种水杯进行了集合,等等。博物馆中的每一项内容均是学生探究、发现、设计和制作的成果呈现。

“模博”项目是一种基于真实的学习情境,呈现儿童成长足迹和学习轨迹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形态,旨在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深度学习真实地发生。此外,“模博”项目有益于加强活动方式的内在整合,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活动方式——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彼此渗透、融合贯通。

一、思维架构:引领学生展开有意义的深度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生活的跨学科的实践性课程,其根本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生活理解力、创造力以及直面生活问题的态度和情怀。“模博”项目为学生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引领学生从生活中组织内容,在生活场景中展开有意义的深度学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学会生活。可以说,“模博”项目既是一个主题活动项目、一种活动学习方式,又是一种课程实施形态、一种课程实施理念。

(一)真实的任务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要求“任务”要有具体目标,通过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在“模博”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借助“任务驱动”这一路径,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真实学力。这样的学习任务, 有助于促成主动的、有意的、真实的、协作的、建构的“意义学习”(见表1)。

“模博”项目的活动具有一个共同特征:从真实的现实情景出发,以跨学科知识运用为路径,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活动内容呈现出递进性特点。当然,只有源于学生真实生活的内容才是鲜活的、有吸引力的、能调动学生活动内驱力的。

(二)让活动经历和思考可视化

活动可视化是将活动内容、实践过程细节、活动成果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进而激发学生活动主动性,增强学生活动兴趣,提高学生活动效率的一种实践策略。

“模博”项目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活动过程中的成果以“博物馆”的形式进行物化展览,这些实物或来自前期收藏,或来自巧手制作。最后,以“小小讲解员”的身份给师生进行展示和讲解,而布置展馆和展示讲解的过程正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经历和思考的视觉化呈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模拟博物馆”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脚手架”和“导航仪”,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回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位。当“儿童模拟博物馆”与综合实践活动深度融合时,就能收获教师“导”的成效,成就学生“动”的精彩。

(三)创设开放、共享和交互的评价空间

“模博”项目将学生的个性化表现以展馆的形式加以呈现,展馆中的实物、图片、文字体现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状况及发展状况,承载着评价媒介的作用。教师通过“儿童模拟博物馆”这一载体与全体学生共同观看一个更大的活动全景,能做出更加综合和全面的评价,为学生创设了开放、共享和交互的评价空间。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同伴可以从中受到启迪,教师可以透过展品发现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实践能力,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感受学生的成长。所以,“儿童模拟博物馆”不是单向展示,而是落实到交流互动的层面,可以实现成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多层次、多面向对话,从而以“儿童模拟博物馆”为载体,让学生在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与调整,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主动发展。

“儿童模拟博物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式的有益补充,充分体现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实现了评价过程的可视化、评价操作的动态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开放性。

二、基本样态: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模博”項目是一种基于真实的学习情境,呈现学生活动轨迹、研究成果、成长足迹的课程实施形态。因此,“模馆”项目的实施样态应当是丰富的、立体的、多面向的,基本可以涉及以下几类学习方式。

1.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通过围绕真实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综合多种学科知识与经验,在合作学习中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的体验探究活动,将学习成果予以表达、交流与展示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包含项目确立、项目设计、项目探究、项目发布等四个阶段。“模博”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创建“儿童模拟博物馆”就是一个真实的学习任务,需要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的考察、探究、体验、设计、制作等活动,最后以“儿童模拟博物馆”的形式将学习成果予以表达、交流与展示。

2.研究性学习。“模博”项目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某一个事物或某一种现象,经历一系列深度的考察、探究、追踪和记录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例如:“指纹博物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探究指纹的奥秘,破译指纹密码”“提取指纹、拓印指纹”“指纹的比对和统计”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指纹主要有斗形纹、箕形纹、弓形纹,每一种指纹又可以根据方向的不同分为左倾纹、右倾纹、无倾纹等。

3.设计学习。“模博”项目最后是以博物馆的形态呈现活动成果的,因此,需要学生在前期考察探究、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合作布展,并在此过程中提高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例如:“西路乱弹博物馆”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场地进行划分,设计博物馆展区平面图,分小组进行头脑风暴、创意设计、动手制作。极具创意地通过石头画、水墨画、刻纸、戏剧脸谱、泥塑等艺术表达方式来呈现戏曲人物的造型、头饰、形象,并且设计制作了戏服戏帽、道具和博物馆的logo。

4.体验学习。“儿童模拟博物馆”中可以设置“馆长”“讲解员”“服务员”“管理员”“设计师”“信息宣传员”等工作岗位进行实际岗位演练,帮助学生体认职业角色,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见表2)。

“模博”项目在体验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意在探索拓宽职业体验活动的渠道,在校内建设可供长期使用的职业体验基地。

5.服务学习。参与“儿童模拟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满足他人的需要,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促使自己成为履职尽职、敢于担当的人。例如:“指纹博物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在体验区准备一些采集指纹的设备,让参观者体验拓印指纹的方法;现场教会参观者用指纹画一种动物或物品;准备指纹手机、指纹考勤机、指纹锁、指纹电脑、指纹U盘等物品,让参观者感受神奇的指纹识别。当然,“模博”项目也是一种表现学习形式,“儿童模拟博物馆”让学生创意得以实现并表现出来,输出也是一种学习。“模博”项目还是一种整合学习形式,注重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整合,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的整合学习。

三、关键要素:把真实任务作为深度学习的驱动力

基于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强调的综合实践活动四大主要活动方式及其关键要素,“模博”项目的关键要素可以设定为:确立博物主题、深入探究发现、设计布置展馆、对外开放服务。

“确立博物主题”环节的主要活动有: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明确项目任务—设置具体版块—小组认领任务—建立家校合作。

“深入探究发现”环节的主要活动有:学生考察探究—收集展示材料(文字、图片、实物、模型等)。

“设计布置展馆”环节的主要活动有:成果材料处理—展馆整体设计—选择材料工具—合作动手制作—不断反思改进。

“对外开放服务”环节的主要活动有:制定服务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开馆仪式、日常管理)—实际岗位演练(现场讲解)—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

“模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主要活动方式的内在整合,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贯通(见下图)。

考察探究:学生以“研究者”的角色,按照实践性、价值性、可行性原则,选择和确定博物主题,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社会服务:学生以“讲解员”的角色,在自己筹建的博物馆中开展“小小讲解员”等活动,开展服务学习,以自己的劳动满足他人的需要,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促使自己成为履职尽职、敢于担当的人。

设计制作:学生以“设计师”的角色,模拟社会专业博物馆,进行校园主题博物馆的创意设计,合作布展,开展操作学习,提高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

職业体验:学生以“管理员”的角色,建立“小小馆长”“讲解员”等服务岗位,进行实际岗位演练,开展体验学习,体认职业角色,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跨学科学习、开放性学习和生成性学习。“模博”项目正是一种基于真实任务的活动过程,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一种课程实施新方式。“模博”项目不是为了单纯认知,而是为了探索世界,为了让学生能从周围世界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从而形成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2]伊  红,曾宣伟.“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综合实践活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3]赵   敏.“线上档案袋”:德育评价的新探索[J].人民教育,2018,(10).

[4]陆淑娴.博物意识与幼儿园课程实践的新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4,(10).

[5]周婧景.博物馆儿童教育与儿童博物馆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5,(1).

[6]忻   歌,宋   娴,吴为昊.美国儿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展与演变[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提高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开启“四促驱动”模式,构建高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