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困难学生“一人一策”案例分析研究

2020-06-19钮兰芬陈颖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帮扶高校

钮兰芬 陈颖

摘 要:愈发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心理素质要求。种种压力之下,大学生各种人际、学习、情感等相关心理问题凸显,进而演变成心理困难。近年来,高校心理困难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帮扶心理困难学生迫在眉睫,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两位心理困难学生的成功帮扶案例,希冀对于开展帮扶心理困难学生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 心理困难 帮扶

当代大学生因心理困难休学、退学、延长学制、自杀、谋杀他人的频率逐年攀升,严重影响了自己及他人的正常生活,心理问题也成为制约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拯救心理困难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案例概述一

小北,男,21岁,某高校大三在校生。大一第一学期成绩优异,有的专业课成绩甚至满分,学习在班级名列前茅。大一下学期开始自学投资,后来投资方面遇到了困难,最终以投资失败告终。与此同时,异地恋的女朋友也跟他提出了分手。双重打击彻底击垮了他,导致期末考试挂科太多,教务处下达了学业预警通知,小北不得不延长学制,于是我(钮兰芬)成了他的辅导员。跟家长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小北家庭亲子关系差,小北跟父亲关系僵硬,妈妈因小北学业问题焦虑。对心理脆弱又叛逆的小北而言,父母的暴脾气无疑是火上浇油,家庭氛围紧张。此时,我以辅导员的身份介入,多次对小北进行心理座谈。由于心理调整需要时间,再加上他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一学期下来有进步但效果不大。大二下学期亲子关系恶化,家长让其退学,我再次介入。一方面安抚小北情绪;另一方面安抚开导其家长,与家长约定让家长放手两个月,老师来督促他。小北明显进步很多,亲子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二结束放暑假,妈妈带他看医生调理身体,在家陪伴他复习,到大三上学期,小北已经完全步入正轨,上课积极坐前排,积欠学分逐渐减少。整个人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感觉自己前两年过得不像个人,现在终于又找回了以前爱拼搏的自己。

1.案例分析

心理困难产生的原因:

(1)个体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弱,自我认识不足

小北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环境优越,没有经历过生活波折,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不强,再加上他价值观狭隘,恋爱观不够成熟,性格又有些孤僻,不喜欢与别人沟通交流,更不知道有问题了可以找辅导员或校心理咨询老师寻求帮助。当遭遇了投资失败和失恋的双重打击后,他一蹶不振。原本自我认同感就较低的小北更加自卑,自我怀疑与否定,认定自己一无是处,干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不再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导致了后来的被迫延长学制。

(2)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成长环境、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小北性格叛逆,父母对其寄予厚望,尤其父亲对小北苛刻严厉,导致小北从小就跟父亲关系僵硬;母亲为小北后期拉下的学业问题发愁,也焦虑不安,与小北关系逐渐紧张。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不和睦的家庭关系大大降低了小北的自信心与抗挫折能力,导致性格孤僻,给他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困难问题。

(3)学校关注度不够

学校老师、同学等相关人员在小北出现心理问题的第一时间没有及时关注与疏导,导致各种问题不断积累,直至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以至于小北后来自我调节无效,从而产生心理困难。

2.帮扶措施

(1)开展一对一心理座谈、朋辈辅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鼓励其自我成长

心理困难学生本就存在一定的心结,有的可能是性格原因,又没有合适的人可以倾诉;有的可能是一系列问题产生巨大压力,找不到合适的途径释放,无法发泄,或者发泄方式不对。由于大学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对于心理困难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辅导员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心理困难个体进行心理介入,开展心理疏导,主动地、经常性找他们开展一对一心理座谈,多途径干预,可以采取面谈、微信、QQ等形式,必要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也可以转交给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

由于人在最亲近的朋友面前最容易展现最真实的自我,对于心理困难学生的心结,辅导员要始终坚持朋辈辅导,以朋友的身份去倾听、去理解、开导学生,这样学生才会逐渐放下心理防御和戒备,敞开心扉,打开心结,更加专注于自我成长。

(2)多关心关爱,坚持不放弃,给予爱心、耐心,奉献责任心

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由各种细枝末节的小问题日积月累造成的,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解决心理困难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细节着手。这就要求辅导员对心理困难学生多一些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平时多关心关爱他们,给予他们家庭般的温暖;密切关注其心理动态变化,關注日常学习、上课状况、精神状况,随时跟他们保持密切联系,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适当的心理疏导,防微杜渐,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3)开展抗挫折教育

抗挫折能力(antifrustration ability)就是指人们忍耐挫折、抵抗挫折、应对挫折、利用挫折的心理能力,是个体处理挫折事件的综合能力。对心理困难学生开展抗挫折教育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更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基础。

(4)家校结合,双面辅导

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人的陪伴关爱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并不是孤军奋战。尤其是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人不离不弃,成为孩子们的坚强后盾,帮助其克服困难。家校结合、双管齐下才能更快、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难问题。

(5)量身制定学习规划,安排同学一对一辅导

心理困难问题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力不从心,无法顺利按规定完成学习,为了帮助其渡过难关,辅导员需要在学习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做好学习规划、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督促提醒,并帮助其抵制手机诱惑,还可以推荐相关网课,联系任课老师课上课下多关照、辅导,叮嘱班委同学平时多关心他,并安排同学在课余时间对其一对一辅导等。

二、案例概述二

小康,男,23岁,某高校大三在校生。简单情况如下:在他初中时期父亲突然离世,重大打击导致无心学习,成绩一度下滑,中考之后又不幸患上了精神衰弱。高中时期,上课时睡觉、聊天、打扑克,复读一年考上大学。其所在大学宿舍学风是全院最差的,在这种氛围影响下,他开始跟舍友一起逃课,不写作业,熬夜打游戏。大二时因挂科门次太多,积欠学分过高而收到了学校教务处下达的学业警示单,不得不延长学制,成为我(钮兰芬)所带领的年级的一员。延长学制后,大二上学期该生自卑、习得性无助感较强,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自律性差,上课不积极,课堂精力不集中,整个人状态颓废,上课时要么坐最后一排,要么逃课,打电话不接,发微信不回,找各种方式逃避问题,最后期末考进步不大;大二下学期在我与其母亲的帮助下,该生也进行了积极调整,学习生活步入正轨,期末考顺利过关,积欠学分也逐渐减少。

1.案例分析

心理困难产生的原因:

(1)家庭结构的改变影响性格形成

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庭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以及指指点点,再加上生活比较拮据,导致小康产生了对周边环境的适应性障碍,比较明显的是性格孤僻倾向、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进而发展成心理健康问题。

(2)缺乏学习兴趣,自制能力差,无法抵制诱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康的大学室友一个比一个懒惰,没有上进心,经常集体逃课睡觉、熬夜打游戏、不听课、不写作业,在这样的氛围中,有过堕落经历的小康想独善其身是很困难的,再加上小康自身自制力差,从众心理使他随波逐流,放弃自我,学业荒废也不足为奇。

(3)个体心理脆弱,自卑、自责心理严重

由于上学比较晚,又被延长学制,他总觉得自己比同班同学年龄大、学习差,在心里把自己归类为“大龄留级生”,担心同学会因此嘲笑他,再加上性格有些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总觉得跟同学之间有隔阂。母亲独自一人抚养他不容易,他是母亲唯一的希望,一塌糊涂的学业也让他觉得自己愧对母亲,自责心理严重。

(4)强烈的心理冲突与学习焦虑

学业困难的学生上进心并不一定比成绩好的学生差。延长学制以后小康也下定决心洗心革面,认真学习,但由于基础薄弱,又找不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加之身体状况不太好,导致小康努力了进步也不大。对自我的高期望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他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无力感,导致强烈的心理冲突和习得性无助,产生严重的心理困难问题和过度的学习焦虑,这种状态又让他吃不好睡不好,更加学不进去,进一步加剧了学习困难和心理焦虑,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2.帮扶措施

(1)开展一对一心理座谈,进行个体心理辅导介入

为全面、充分理解其心理活动,辅导员要时常与心理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谈话,给他们多创造一些倾诉的机会,聆听他们的心声并进行安慰疏导。对于自卑的学生,要重点进行鼓励开导,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小步前进。

(2)关心他的身体、精神状况

小康从中学时期身体就不太好,上了大学以后更是不断请假去医院做手术,身体、心理受到了双重煎熬,小康深感疲惫不堪。此时的他迫切需要关心、关爱与温暖,我作为他的辅导员,不但在学习上关注他的进步,在生活上也尽己所能关心、照料他,同时我还联系其母亲来学校陪伴他,给他提供更多的照顾与安慰。

(3)积极乐观心态培养

乐观心态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使他们能够更加乐观的面对生活挫折与困难,从而更加积极地走向未来。积极的心理辅导,逐渐培养了小康对学习生活的積极乐观心态,他开始对自己有信心,也有了上进心。目前,小康的状态已经达到了90%的成功,剩下的10%就是他的努力与坚持,我和妈妈的用心辅导与陪伴了。

(4)经济上的帮助与扶持

父亲去世后小康家里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生活较为拮据,也是小康自卑的一个原因。我主动帮他申请助学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后顾之忧。

(5)组建帮学小组,帮助他找出适合的学习方法

由于小康基础较为薄弱,课堂想跟上老师的授课步伐有困难。我积极联系班委帮助他组建了帮学小组,并建议他先用一个月的时间看基础课程的视频课,从简单的抓起,打牢基础,再去探索高难度的课程。我所负责的年级有上课手机入袋的硬性规定,督促小康遵守规定,同时加强自我约束,强制自己服从集体制度,做到不逃课,不熬夜打游戏,主动远离身边堕落的人,净化学习环境。

结语

辅导员是指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的党团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每一位心理困难学生都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都需要、也都值得我们拯救。作为心理困难学生的辅导员,有责任有义务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心理困难学生打开心结、尽快融入集体,督促他们完成学业。帮扶心理困难学生,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我们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方鸿志,范会勇,李红霞等.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卷的编制与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7):1031-1035.

[3]方鸿志,谭启霖.大学生乐观心态培养路径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14(4)0081-0084.

[4]汪东雷,姜春红.学业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援助对策研究[J].祖国,2018,(01):145-145.

作者简介

钮兰芬(1967—), 女,河南新乡延津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

陈颖(1998—),女,河南滑县人,本科,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帮扶高校
广播帮扶类栏目的制度化建设
做好农村帮扶工作的几点体会
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帮扶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工作探索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