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背景下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0-06-19李华萍刘岩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上海影响因素

李华萍 刘岩

摘要:为研究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及自贸区设立对其影响,本文首先利用四个指标测度上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再以波特“钻石模型”为基础,对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指标测度結果表明,目前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新加坡相去甚远,不具比较优势。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逐步扩大金融开放合作,鼓励我国金融机构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对于提升上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及迈入全球金融中心行列有积极影响。但在开放市场的同时,要注意鼓励和支持出口,积极应对开放市场带来的竞争加剧和外来冲击。最后以此为依据,为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建议。

关键词: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752.68;F832.7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06-0112-07

近年在众多举措推动下,上海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提高,2017年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955亿美元,总量规模全国居首,占全市对外贸易的29.1%。金融服务贸易作为上海服务贸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取得了一定发展。自 2006 年以后,上海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结构趋向多元化,保险业比重降低,但其仍处于起步阶段。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数据显示,上海2018年金融保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仅为0.7%,和上海金融产业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随后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金融改革,这为上海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契机,将促使上海金融服务贸易进一步开放。上海作为我国金融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肩负着重要使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在2019年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金融服务发展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不仅是提升上海金融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在自贸区背景下,通过与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发达城市对比,分析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能帮助认清上海金融服务贸易现状和发展方向,有效指导上海金融服务贸易的未来发展和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一、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上海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状况

2000年~2017年上海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增速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2000年~2017这18年来上海金融服务贸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从进出口总额上看,2000年~2012年金融服务贸易总额呈逐步增长趋势,2012年后明显萎缩。2008年~2012年这五年中,进出口总额增速虽有所放缓,金融服务贸易总额仍在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2007年后入世保护期结束,上海逐步开放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在上海加快集聚。2013年~2017年这五年中,前三年贸易总额表现为稳步增长,后两年又表现出负增长。(2)从贸易差额上看,进口额长期大于出口额。其中,2008年~2012年呈现出显著贸易逆差,近五年由于金融服务贸易规模明显萎缩,逆差较小,且2013年~2015年为顺差。(3)从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增速、进口增速及进出口总额增速上看,波动幅度较大。除个别年份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外,其余年份均小于进口增速。从2015年~2017年这三年来看,三者增速变化仍然较大,以出口增速为例,2015年出现增长高峰,增速为118.31%,2016年又降至-43.23%,2107年同为负增长。综上,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性与不稳定并存。

2.上海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及逆差构成状况

就上海服务贸易行业结构而言,由图2可知,目前旅行、运输两大传统服务贸易仍占较大比重,旅行服务贸易总额占比最大,高达53.08%。在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中,专业管理与咨询服务表现较为亮眼,排名位于运输服务贸易之后。相比之下,上海金融保险服务差距明显,发展滞后。2017年金融保险服务总额比重为0.77%。UNCTAD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为6338.3亿美元,占据服务贸易出口额的10.8%;而上海2008年~2017年这一比重仅在1%~3%徘徊,这与上海金融产业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这说明上海金融服务尚未形成强大的规模竞争力,自贸区作为金融开放创新的突破口,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任重道远。

从金融服务行业内部结构上看,如图3所示,保险服务业不论是在出口额还是进口额上,都占据了绝对地位。2008年~2017年中,除2008年保险服务贸易总额占比为78.06%外,其他年份占比均在80%以上。2016年与2017年的保险服务贸易总额分别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贸易总额的12.12倍和9.07倍,2009年更是高达20倍之多。这说明目前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贸易份额远低于保险服务贸易份额,上海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相较之下,新加坡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业务对金融服务贸易贡献巨大,占据主导地位,而上海金融服务贸易主要依靠保险服务业拉动,这说明上海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从金融服务贸易逆差构成上看,如图4所示,上海金融服务贸易逆差主要由保险服务贸易逆差构成,不过这是因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总额占比较小,保险服务贸易总额占比较大所致。其中,2008年~2012年,保险服务贸易呈现明显贸易逆差,逆差最大时为42.7亿美元。2013年、2014年及2015年,保险服务贸易为顺差,2015年时顺差额最大,为7.8亿美元,2016年、2017年由于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再次出现逆差。除了2009年、2010年及2011年,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贸易呈现为顺差外,其他年份均为逆差状态,但并不显著。

二、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比分析

下文将研究上海与新加坡金融服务贸易的差异及自贸区成立前后其国际竞争力变化。一方面,考虑到上海与新加坡二者同是世界著名港口,具备发展现代服务贸易的地理基础,在贸易环境和经济规模上也存在相似性;另一方面,新加坡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其经济开放度较高,金融服务贸易发达,具有国际参照性。因此,鉴于评价对象的代表性与相关数据的可得性,特选取新加坡为参照,选取2008年~2017年相关数据,综合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这四个国际竞争力指标测量上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

1.各指数具体介绍

(1)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MS指数)

国际市场占有率,即一国或地区某种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该同种商品出口额的比率。该类产品的出口额所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越大,即MS指数越大,和其他国家或地区同种产品相较,竞争力就越大。因此,MS指数可以用来衡量该国或该地区对这种商品的整体出口竞争力水平。用公式表示为:

X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i表示上海市或新加坡两地,j表示金融服务贸易,W表示世界。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RCA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即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相应份额的比值。通过 RCA 指数可以判定一国的哪些产业更具出口竞争力,从而揭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用公式表示:

Xij表示上海或新加坡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总额,Xwj世界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总额,Xw表示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通常认为,RCA指数大于2.5,则该类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0.8,则该类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当RCA指数处于[1.25,0.8]时,则认为该类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RCA指数处于[1.25,2.5]时,则认为该类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3)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TC指数)

RCA指数的缺陷在于只反映了出口方面,并没有考虑进口对整个金融服务贸易部门比较优势的负面效应。因此本文又引用了贸易竞争指数作为补充。TC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品或服务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它剔除了各经济体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波动的影响,解决了各经济体规模不同而不可比的问题,是衡量某一产业净进出口能力的度量指标,可用于研究该类产业行业结构竞争力。用公式表示为:

X和M分别表示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i表示上海市或新加坡,j表示金融服务贸易。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如果TC指數接近于0,表明一国或地区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接近于国际平均水平;TC指数越接近于1,表明该类产业竞争力水平越弱,不具备国际竞争力;TC指数越接近于1,表明该类产业竞争力越强。

(4)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分析

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又称对外贸易依存度,它可用一国或地区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其当年GDP总值的比例表示。该指标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参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的程度,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市场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用表示公式为:

X和M分别表示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i表示上海市或新加坡,j表示金融服务贸易。因服务业属于高附加值行业,因此该指标也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参与高层次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能力。该比值越大,表明其金融服务部门参与国际竞争程度越高。

2.各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由表1可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上看,2009年上海国际市场占有率最低,为0.09%,经两年连续增长后逐步回落,又经两年逐步回升,并在2015年达到峰值,为0.27%,2017年又再次下降为0.12%。上海这十年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低于新加坡,新加坡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状态。

从RCA指数上看,上海金融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一直低于0.8,不具备国际竞争力。2013年~2017年除了2015年RCA指数达到0.26外,其余四年变化并不大。新加坡该指标始终在1.25~2.5之间,说明新加坡金融服务业比较优势较强,具有中上等水平的国际竞争力,上海还有很大的追赶空间。

从TC指数上看,除了2013年、2014年及2015年上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为正数,其余年份均为负数。相反,新加坡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在0.45左右,发展较为平稳。对比之下,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呈现出明显比较劣势。

从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上看,上海该产业发展水平低下,在0.3%~1.85%之间。且以2013年为分界点,除去2012年后由于金融服务贸易规模萎缩引起的服务贸易开放度降低外,2014年、2015年与2016年的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分别高出2013年2个百分点、23个百分点及16个百分点,2017年又有所回落。对比这三年数据发现,上海GDP一直在稳步增长,该指数无法平稳变化是由于金融服务贸易规模未能持续增长。反观新加坡,该指数一直比较稳定且远高于上海。

综上,上海的各个指标均低于新加坡,上海金融服务贸易综合发展水平较低,不具比较优势。纵向对比上海各个指标变化趋势看出,以2013年为分水岭,自贸区成立后的四年中,各个指标在2015年都迎来峰值;此后两年,除了TC指数在2017年有所回升外,其余指数均呈有所减小或保持不变。以上表明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处于曲折发展之中。

三、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又称波特钻石模型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国家整体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及两个辅助性因素的协调整合作用。四个基本因素为生产要素条件、需求要素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两个辅助性要素是指政府政策及机遇。这六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如完整的“钻石系统”。为研究自贸区设立对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下面本文将借鉴康增奎(2017)及丁一(2015)等学者的研究,以钻石模型为基础,本文选取2008年~2017年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人数等数据对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见表2。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更加全面地反映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因而选取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为因变量,将六大要素具体量化为12个自变量指标。以下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上海统计年鉴》及历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建立计量模型

首先,为了消除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异方差性,本文对所有解释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拟构建计量模型如下:

其次,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有12个,在时间序列模型中,容易产生解释变量间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用SPSS25.0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

最后,为了筛选并剔除引起多重共线性的变量,以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为被解释变量,用对所有解释变量进行简单回归,然后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再逐步引入其余解释变量,直到所有变量都显著影响。

3.实证结果分析

(1)相关性分析

经过SPSS25.0计算的相关性系数矩阵如表3所示。

各变量系数为正,表示变量间为正相关,系数为负表示变量间为负相关。由表3可知,LNX11、LNX10及LNX12与上海金融服务贸易TC指数呈现显著相关。此外,除了LNX3和LNX5外,其余解释变量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对TC指数影响最为显著的LNX10与LNX12相关性达98.5%,为显著相关。进行第一次逐步回归后,发现得出的模型多重共线性仍严重存在。考虑到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主要是指一国在国际金融服务市场上,通过出售其金融服务并占据国际市场,创造外汇收入的能力,因此对LNX12予以剔除。下面对11个解释变量进行第二次逐步回归。

(2)逐步回归分析

软件首先引入了变量LNX10,建立了模型1;再引入变量LNX11,建立模型2,最终建立的模型包含了LNX10、LNX11,最终回归模型校验如表4所示。

表4给出了最终两个模型拟合状况。模型2含有对数化后的金融服务贸易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两个解释变量,其回归方程调整后R2为0.962;此外,两个模型F显著水平均接近于0,均小于0.05,,说明回归程度显著,表明拟合程度很好。

表5给出了三个模型参数得估计值,即回归系数和标准化系数,以及用于检验的t统计量及相应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结果均为显著。模型2中两个自变量的容忍度均大于0.1,VIF均小于10,这说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多重共线性并不严重。根据理论分析及上面的回归结果,得出如下线性回归模型:

Y=0.357-0.5777LNX10+0.549LNX11

可以看出,金融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对上海金融服务贸易TC指数有正向影响。金融服务贸易对外依存度则相反,很可能是由于上海金融服务贸易长期为逆差所致。两个解释变量系数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是LNX10、LNX11,表明其对金融服务贸易TC指数的影响力依次递减。

(3)结论

由实证检验结果知,金融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对TC指数均为正向影响,可见逐步扩大金融开放合作,鼓励我国金融机构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对于提升上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及迈入全球金融中心行列有积极影响。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金融服务贸易对外依存度对上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最为显著,但系数为负,表明在开放市场的同时,要注意鼓励和支持出口,调整贸易结构,改变金融服务贸易长期逆差状态,同时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开放市场带来的竞争加剧和外来冲击。

四、促进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建议

从自贸区设立出发,对于未来如何提升上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如下:

一是要重视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吸引国外资本和优秀人才。金融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高级生产要素主要体现在人才和资金以及技术要素上。自贸区成立以来,金融服务领域不断开放,对外商投资限制逐渐放宽,吸引了许多外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金融市场。这不仅弥补了自贸区建设资金的不足,加速了区域经济发展,也必然导致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人才需求的增长,扩大人才聚集效应。高级知识人才聚集反过来又会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满足未来业务拓展的需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提升区域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二是借力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实现协同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越发达,越能够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此外,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为实现货物贸易业务来往而服务的,即一般认为货物贸易量越大,也会带动金融服务贸易市场份额增长及其产品创新。《2018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上海生产总值达到32679.7亿元,比2017年增长8.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表明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上海经济结构得到增强。货物贸易出口总额方面,2018全年上海市出口13666.85亿元,增长4.2%,占据全市生产总值的41.82%。但目前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相關产业,这意味着该产业的国际市场机会还未充分挖掘。

三是要逐步有序地扩大金融市场对内与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我国,金融垄断程度较高,长期以来大中型国有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占据了很大份额,我国私营金融机构生存空间小。同时对于市场主体境外投资的管制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市场竞争,不利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公正市场环境方面树立了标杆作用。例如,2013上海自贸区自主探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后成为全国性的制度安排。负面清单设立之初为190项,2018年版减至45项,2019年修订进一步缩减了负面清单长度。金融领域的扩大开放,在促进了自贸区金融业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我国企业能充分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不断释放发展潜能。

四是要提高金融服务创新活力,培育出口核心竞争力。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是创新是国际竞争力的源泉。对于提升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而言,第一,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优化产品供给。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企业规模的扩大为金融服务提供了需求动力,这需要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第二,要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为金融服务提供制度保障。第三,要进行金融科技创新,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持续深化,技术要素与金融业的结合是大势所趋,这对金融服务业重塑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Fariborz Moshirian.Financial services:Global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2004,28(2):269~276.

[2]Marija Lindemane.Country's strategy in export of financial service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24):960~971.[3]丁一.自贸区设立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5,(12):22~26.

[4]康增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01):134~136.

[5]罗芳,宋慧晔.中国(上海)自贸区对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4,(15):94~96.

[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王领,吕思思,杨阳.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22~29.

[8]张悦,王著伟.基于沪港比较的上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经济师,2010,(12):18~20.

[9]殷凤,龙飞扬.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对策[J].科学发展,2019,(03):57~65.

作者简介:

1.李华萍,四川农业大学学生。

2.刘岩,四川农业大学学生。

猜你喜欢

国际竞争力上海影响因素
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发展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对策
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浅析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