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初探
2020-06-19曹亮
曹亮
摘 要: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自身对社会认知的模糊和对法律常识了解的匮乏,在创业过程中遭受法律风险或遇到一些法律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进程,甚至直接导致大学生创业的失败。对新经济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有效结合社会实际创业经验,引导大学生及时防范创业法律风险,切实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成效。
关键词:新经济视阈;创业就业;法律风险;实践;防范措施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1-014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就业趋势也趋于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以求得自身高质量发展。尽管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但在大学生实际创业过程中,仍有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法律常识和社会工作经验,使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甚至埋下了隐藏的风险。这既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成效的提升,也不利于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后个体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在大学生創业过程中,必须要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行预估和评判,并设计相关的预案,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在切实提高创业可能性的同时,确保大学生创业进程顺利规范地开展。
1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大学生刚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对各类创业经验及社会实施常识掌握不足,在创业过程中初出茅庐,创业热情很高,但对实际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考虑较少,因此往往在选择创业经营模式、经营规模、经营情况等方面出现偏差。尤其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在创业过程中由于缺乏创业经验,会借鉴其他产品或知识产权,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①在选择创业模式的过程中,产品介绍等方面可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剽窃,这些侵犯他人权益的问题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因此,要关注了解相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例如在创业时期需要签订合同时,需要按照《合同法》的规定签订,以此取得相应的法律保障。另外,需要认真研读《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权法》等,既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专业特长创业就业,又要规避法律风险,避免出现侵权现象,以防触犯法律法规。给创业者带来较大伤害。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租赁店铺或公司的办公场地时,要在《合同法》的框架下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由于大学生法律知识的不足,出现租赁违法建筑场地的现象,从而埋下一定法律风险,导致大学生在后期创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租赁手续不齐全或租赁场地违建纠纷等问题,遭到法律追究,严重影响大学生创业进程。③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在公司或商铺营业执照的申请或商标注册方面,会让不法分子“钻空子”。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帮助大学生创业的名号危害社会利益,导致大学生后期创业被迫终止,甚至还要承担法律风险。以上这些风险都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风险,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法律风险。例如债务风险等,可能隐藏在大学生创业的其他过程中,对大学生整体创业进程的推进有着不利的后果。大学生需要密切对其关注并及时解决,切实提升创业成效。
2 新经济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2.1 提升认知,避免产权纠纷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数不断增加,提高大学生就业及创业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趋势之一。因此,在大学生临近毕业时,高校应定期开展创新创业课程,通过评估和分析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导向及创业法律风险,有效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创业的相关知识内容,在切实提升学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有效避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产生的产权纠纷及创业法律风险。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创业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资金和经验,当面向广阔的市场竞争时,可能会由于自身认知不足,导致不自知地剽窃了他人的产权。这不仅是违法行为,也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在大学生教育阶段为学生开展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提升对经济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常识的认知,明确认识到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问题。在提升大学生创业法律认知的同时,有效避免因选择不当而导致的产权纠纷问题,切实规避相关法律风险。
2.2 选择组织形式,完善创业制度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创业规划制度,导致在选取组织形式的过程中出现偏差,进而为后续创业进程埋下诸多法律风险隐患。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需要对多种组织形式进行考察和实践,在完善的规划制度指引下,选择较优的组织形式,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质量。例如大学生在创业前可以到实训基地开展相应的实习培养,提高就业和实践能力,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完善的规划和制度指引。
同时,在大学生选择组织形式和实训基地培训方面,高校应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就业及创业风险识别能力,养成良好的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此外,学校和政府应协同合作,在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形式的同时,有效开展相应创业法律法规的宣讲和培训活动。鼓励大学生在开展创业项目活动前积极参加培训,引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选择最优的组织形式,完善创业法律制度,有效防范创业法律风险。
2.3 注重签订合同,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由于自身社会经验不足,在与他人签定协议时以口头或其他形式进行,这种签订协议或签订合同的方式不具有法律效应。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注重合同拟定和签订,通过对合同内容进行详细敲定和审查,有效确保合同在签订过程中尊重甲乙双方共同意愿,并对双方合法权益给予详细界定,为后续创新创业过程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同时,大学生在签订合同方面,要密切关注对自身项目创业特点的把控以及对外界不法分子的防范,避免由于不法分子钻合同漏洞而造成各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切实维护大学生创新创业权益,有效规避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隐患。
2.4 加大惩处力度,规避法律风险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政府应深化实施经济法相关内容,细化经济法相关内容,与大学生创业项目制度有机结合,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强化对大学生创业的保护作用。
政府部门可以开展适当的劳动监察活动,通过实时监察,有效审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大力扶持的过程中,政府应帮助大学生规避创业法律风险,切实保障大学生创业项目顺利开展。
3 结束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规避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不仅要依靠学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还要依靠政府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累积社会经验,增强防范意识,切实有效地规避创业法律风险,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顺利开展。
(编辑:李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