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2020-06-19方迎君

山西农经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信息化

方迎君

摘 要: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乡村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数字乡村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乡村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的数字乡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备,数字乡村建设进程较为缓慢。针对乡村发展现状构建一套全面的数字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科技农业、智慧农民、数字经濟、网络政务、智慧环境、现代医疗与福利、数字基础设施7个一级指标以及下设的27个二级指标。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找到数字乡村发展短板以及乡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引导乡村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高乡村建设效率,实现乡村长足发展。

关键词:数字乡村;信息化;数字经济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1-002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4.1        文献标志码:A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乡村振兴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杨秀芝(2019)[1]从乡村的金融服务着手,将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与数字农业的发展相结合,指出乡村银行的发展应当抓住数字农业这一契机,来拓展乡村的金融市场。周栋良(2019)[2]对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一类指标进行仔细分析,找出乡村治理短板,但同时也意识到其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如忽略了电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杜家方等(2019)[3]针对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的生态环境、农业产业、乡风建设、基层治理、农民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就缓解发展问题、激发发展潜力提出相关建议,对我国农村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2  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数字乡村的内涵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普及逐步发展起来的乡村建设新模式,是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推广应用[4]。数字乡村的建设应该涵盖乡村治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数字经济、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数字医疗、党务村务财务信息化以及乡村环境建设等。《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强调,数字乡村的发展要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为基础支撑,进一步解放发展农村数字生产力,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2.2  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大量调研关于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乡村全面振兴的指标体系,经过整合,选取了以下指标来初步构建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技农业、智慧农民、数字经济、网络政务、智慧环境、信息惠民、数字基础设施7个一级指标,下设27个二级指标,详见表1。

2.3  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1)科技农业指标。农业是第一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农业是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来武装传统农业,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单位农作物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5]。考虑到指标的可量化,科技农业指标选取了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村发电量、农业智能装备数量4个二级指标,通过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供给,将科学技术充分运用到农业上,推动传统农业改革,实现农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智慧农民指标。智慧农民指标包括农村常住居民受教育程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百户村民接入互联网的电脑拥有量、农村电商人数。农民是我国农村建设的主体,对农村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低,制约了先进的农业设备和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其次,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制约着文明乡风的形成,封建迷信文化阻碍了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再次,我国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差距较大,经济条件不足限制了农民购买先进设备,而设备的缺乏又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最后,农民整体素质水平制约着农民自我提高与自我完善。青年过早辍学打工致使文化水平低,中老年劳动力则传统守旧,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弱,这些都影响着农村的数字化现代化建设。因此,只有农村的主体先发展起来,才能带动农村的发展。

(3)数字经济指标。数字经济指标选取农业生产总值、乡村邮政和快递网点数量、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乡村服务业总产值4个二级指标。农业生产总值反映了农村的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稳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既能直接反映农村的电商发展规模,又能从侧面反映出农村农产品电商化的发展潜力[6];乡村邮政和快递网点数量体现了乡村流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7],建设数字乡村,要解决好“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扎稳扎牢农村末端;乡村服务业总产值是乡村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和农村传统经济转型的表现。

(4)网络政务指标。该类指标主要用来反映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在乡村治理层面上的现代化水平。党务网上公开次数、村务网上公开次数、财务网上公开次数分别反映出乡村党务、村务、财务的管理状况,通过实行政务公开也能激发村民参与乡村监督管理的动力;网络党课学习量则反映农村地区党员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反映了我国农村地区基层政权的建设情况。

(5)智慧环境指标。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环境信息化来检测农村地区的生态系统,能够精细、动态地实现对农村的环境管理和决策。虽然这一形式目前还没有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应用,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指标来反映农村智慧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这里的智慧环境指标下设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村污水处理率/水质达标率、农村绿化覆盖率3个二级指标,从土壤、水源、植被3方面来反映数字乡村建设中乡村生态水平和人居环境现状。

(6)信息惠民指标。信息惠民原本是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现将其运用到乡村的数字化建设中,以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乡村发展中的民生问题[8]。目前我国农村比较突出的社會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养老、医疗方面。宽带网络覆盖学校数量反映乡村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农村养老院数量反映农村社会事业和专业化社会机构发展水平,城乡居民医保异地就医结算量和乡村大型医疗器械数量则反映乡村医疗的信息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

(7)数字基础设施指标。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一旦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就会成为制约乡村数字化建设的瓶颈。乡村通讯设备落后,电商发展资源缺乏,道路条件差,交通运输不便,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阻碍着乡村现代化建设。乡村互联网覆盖率、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新能源公交车数量、农村自来水普及率4个指标分别从通讯、技术、交通运输、水利4个层面来反映乡村基础设施的运营状况与完善程度。

3  建议与思考

数字乡村的建设应当从多个方面着手。在经济方面,要夯实数字农业基础,发展特色农牧业,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提高工业与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引导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政策方面,有关部门要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完善建设过程中各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同时要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在文化方面,要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挖掘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要积极引导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方向,利用互联网宣传先进思想。在环境建设方面,要建设绿色乡村,加强对农田土壤水质的检测管理,向村民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强农村道路、电力、水利、通讯、沼气、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数字农村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推动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设培训机构,对中年劳动力或文化程度低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的信息素养。要想建设好数字乡村,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就要综合考虑乡村发展中各方面的问题,统筹全局。

参考文献:

[1]杨秀芝.数字农业的发展态势与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J].金融纵横,2019(8):36-42.

[2]周栋良.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9(3):60-64.

[3]杜家方,刘思源,解金辉.中国农村发展现状和前景预测——乡村振兴任重道远[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9(6):41-45,73

[4]师曾志,李堃,仁增卓玛.“重新部落化”——新媒介赋权下的数字乡村建设[J].新闻与写作,2019(9):5-11.

[5]胡青.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策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5):69-75.

[6]汪娟.数字乡村视角下“新零售”农村电商模式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9(4):31-34.

[7]赖媛媛,魏国青,周海霞.基于物流视角的智慧农村信息平台构建[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4-39.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