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老街:千年水道旁的繁华
2020-06-19张媛媛
张媛媛
运河,古道悠长,绵延千里。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这条水道成了商人们运送货物的要道,商人们不仅带动了运河沿岸的经济发展,还促成了运河岸边特色街巷的形成。
不产竹子的北方,有了竹竿巷。街巷里的民居也不再是单一的北方风格,既有江南的柔美,又有秦晋的厚重。历经百年风雨,有的不复存在,有的满是沧桑,有的换上了新颜。
竹竿巷里忆往昔
说起竹竿巷,人们最先想起的是济宁,但在北方,有竹竿巷的城市,不止济宁。运河穿城而过的聊城、临清,都有竹竿巷,只是聊城的竹竿(杆)巷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在文献里寻找它的踪迹。
元代开通运河之后,南方的竹子通过运河向北方贩运,多在济宁等地上岸交易,竹编工匠也随之上岸谋生。运河沿岸开始出现竹器铺,慢慢形成了一片街区,被人们称作“竹竿巷”。因为竹匠多为南方人,建铺沿用南方样式,可以说曾经的竹竿巷是蘸着大运河的河水描画的一幅江南水乡风情画。后又经北方泥瓦匠不断翻修,到清代,这一方的建筑既有江南风又有北方味。
在济宁,竹竿巷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过去人们常说:“不逛竹竿巷,白来济宁城。”济宁被誉为“江北小苏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条有江南味道的小巷子。巷子虽不长,只有两华里,但是当时生意却是甚好。与其相毗邻的纸坊街、南汉石桥街、纸店街等,也是店铺林立,一派繁华。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城市的发展,济宁的竹竿巷里已经难觅竹匠的身影了。昔日的风韵已不再,但留存下来的街道和建筑依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在临清的竹竿巷附近,年逾古稀的老竹匠张春生还在忙活着,但曾经一起做竹器的邻里街坊,早已换了营生。整个竹竿巷附近就剩下两三家竹器铺。“现在这竹器大都被塑料制品取代了。”张春生说,只有远来的游客才会稀罕这些手工制品。
就连张春生的店也搬到了挨着竹竿巷的宽阔街道上,狭窄的竹竿巷只容得下三五行人,不适合店铺经营。现如今的临清竹竿巷,满是历史的尘埃,少有人问津。
胡同深处有人家
在临清,运河畔充满沧桑感的老街不止竹竿巷一条,公馆街、箍桶巷、估衣巷、烧酒胡同……每一条老街都是历史繁华的见证。公馆街因“馆府”众多而得名,南来北往客商们都会来这里住宿休息,这条街上还建有临清最早的戏院“赏心戏院”。箍桶巷里都是做马桶、木桶等生意的店铺,临清有结婚俗语“子孙马子、长命灯”之说,“子孙马子”是江浙一带的“马桶”,女儿出嫁要带马桶的习俗,让这条街应运而生。明清时期,运河拉近了临清与江浙的距离。
如今临清中洲古城区还保留着原来的街巷脉络,临清运河文化爱好者刘英顺说:“老城区的走向是经过上百年形成的,高低有序,下雨时这里从来没淹过,而新城区大一点儿的雨,就会被淹。”
在这些老街老巷的深处,曾住着当年的名流商贾,徐家大院、冀家大院、王家大院……现在只能从留存的砖瓦雕刻中寻找当年大户人家的影踪了。碾子巷里的徐家,是清末三大家族之一。徐家开有多家银号,统称“际”字号。光绪年间,清政府在临清设立京师官钱局,由徐家“际昌”银号协理。1914年,中国银行山东分行在徐家银号际字总号成立,后称临清支行。冀家大院是明清时的晋商宅院,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冀家后人对大院多次扩建增修,至清道光初年,大院曾达两万多平方米,房舍400多间。居住其中的冀氏家族自明代迁居临清后,历经600多年,30余代。这期间,出过进士、举人,还有众多商人,冀家人丁兴旺,富庶一方。“现在临清还有冀家后人,不过已经不在大院居住了。”刘英顺说。
世事变迁,如今的深宅大院,早已不复曾经,巷陌深深,留不住人们走向远方的脚步。
月河街上车马喧
从前的车马慢,运河上的行船也慢,有时因为要等闸,商人们要在闸口附近待上许多天。因为等闸的船只很多,闸口附近就形成一个运河的支流,供船只停泊,支流因为形似弯月,被称为“月河”,也叫作“越河”。
船上的商人们在月河边的街上休息和娱乐,带动了月河街的商业繁荣。在聊城,流行着一句话“金太平,银双街,铁打的小东关”,这句话里的金太平就位于越河圈周边,以手编业著称的竹竿(杆)巷也位于越河圈附近。山陕会馆的馆长林虎说:“沿着东关大街一路向东,就是当年的越河圈街。”当年繁华的街區早已经被现代的建筑所取代,只剩东关大街附近的老街名还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米市街上没有了胭脂姑娘,驴市口也不再是物流中心,馆驿街上最显眼的是一家素食餐厅,林虎指着小巷子里的车辙石说:“当年都是泥路,两侧的石头是为了马车跑起来方便,这可都是见过皇帝的石头。”乍一看平平无奇的小巷子,里面却藏着好多历史的见证者。
在繁华如初的台儿庄,也有一条月河街。清末时,这里店铺多以二层为主,抱柱出厦,店铺临街,住宅临水,人们过得很是惬意。运河改道后,小巷子变得没落了。2010年台儿庄重建月河街,现在这里成了文化体验街区。台儿庄重修了一条又一条老街,让老街焕发出了新的光彩,让运河畔人流如织的老街再现了昔日的盛况。
当年的老街,沿运河而建,因运河而兴,每一个转弯,每一个交汇,都是历史的选择,就连现如今的没落都有历史的原因。踏着青石板路,在运河老街里一起找寻历史的印记。
(未署名图片选自山东画报图片库 编辑/陈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