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三线”精神 铸就民族之魂

2020-06-19田晨旭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三线民族精神传承

摘 要:“三线”精神是特定时期对于民族精神的新的继承与发扬,其内涵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观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动力支持。不断追求“三线”精神相关体系的完善,特别是关系于内涵与价值方面,我们要转变思想,将“三线”精神經过不断磨砺,把其建造为一只强有力的桥梁,来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任务。

关键词:“三线”精神;传承;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0.084

“三线”建设处于一个很特殊的时期,国际上许多国家对我们并不友好。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国和苏联关系的破裂,苏联制造了摩擦;我国东南部区域,一向不守信用的美国,制造了著名的北部湾事件;在云贵区域,美越战争冲突严重影响我们。见此,毛泽东在1964年6月6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要打仗。要下决心搞‘三线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准备游击战争有根据地,有了这个东西就放心了。”

1 “三线”精神的重要内涵

1.1 “三线”建设奏写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乐章

“三线”精神是特定时期对于民族精神的新的继承与发扬,提及“三线”精神,不得不要说到“三线”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基于世界发展形势,展开了“三线”建设。从祖国的各个地方调动的技术精英和政治骨干,他们自愿丢掉自己的相对不错的家庭条件,无任何抱怨地来到祖国的西南和西北边疆,下决心长时间生活在此地,为了进行“三线”地区建设洒热血、献终身,完成了他们最初的愿望,用个人的热血青春奏写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乐章。

1.2 “三线”建设描绘团结一致、开拓向上的画卷

“三线”建设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工业搬迁的事件。因为“三线”建设处于特殊时期,国家东西部地区差距大,经济社会发展非常不平衡,此时此刻,急需东部经济发达的地方进行支援经济不发达的西南部地带,进行“三线”建设的行业有冶金、铁道、煤炭、化工等,这些行业使“三线”建设得到了很强的保障,各行业相互发扬团结一致的精神,坚持开拓向上的意志,我们要时刻铭记这种精神。“三线”建设其实不会由于时间的逝去而渐渐被人们遗忘,现在影响依然如旧。核心的“三线”精神也是中国民族精神宝库中不可缺失的精神财富,是推动现今中国快速发展的潜在动力。

2 “三线”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补合性

2.1 “三线”精神为民族精神的发展提供了源泉

“三线”精神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和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三线”精神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处在世界战争即将爆发,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条件下,当时整个中国的经济水平较低,无暇顾及工业的发展。正是出于这样的情况下,“三线”劳动人民怀着满腔热些,带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努力奋斗,不求回报的站在西部建设一线。中国西部计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三线”建设者所显现的民族精神。

2.2 “三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出表现

对于“三线”精神的大力弘扬,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线”精神所迸发出来的一系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国家众多工商企业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三线”精神所蕴含的重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共性,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勇于自我革命,含泪改革中国的工业结构,需要加强发扬“三线”建设者身上那部分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和集体观念,通过大力弘扬“三线”文化,激发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早日完成改革建设任务。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三线”精神增砖添瓦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我们铭记历史,继承和创新“三线”精神的旗帜提供了优良载体。

3 “三线”精神传承与发扬的路径再造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发展“三线”精神

3.1.1 不断进步,提高意识

“三线”建设的意义重大,对于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帮助西部不断追赶中西部经济水平,弥补我国工业文化发展的空白,此项举措对于我国的综合实力的提高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有些场合,一些人关于“三线”建设发出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自认为“三线”建设是“在不适合的空间和时间做出的不合理判断的工程”。张全景对此指出“三线”建设“就好比一个人买了保险,而意外事故并没有发生,但不能就此指责买保险是错误的”。所以,对于“三线”精神的推广和传承,务必要深入发掘和了解“三线”建设历程。

3.1.2 纳入全国思想政治教育进程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全国的高等院校,在大学里面学习的百万学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的重要阵地,也是理论化为实践的重要场所。我们要充分利用“三线”红色文化遗产的表率作用,通过近距离接触,对高学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巩固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同时也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和传播“三线”精神,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同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线”精神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很强大的感染力,因此必须将“三线”精神纳入全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

3.1.3 借助媒介的宣传平台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网络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对于“三线”精神的宣传工作,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实际。特别是加强对于普通民众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温情历史,认清历史现象,通过建设与“三线”精神有关的实际展览区域、互动区域、文化区域、活动广场,以免费的方式对广大人民开放,让“三线”精神在网络时代更好的传承。

3.1.4 紧密依托红色景点

在那段难忘的历史,“三线”建设持续的时间很长,巨大的工程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大量的足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留下来的隐形财富,结合如今的经济发展模式,带动當地的人奔赴小康,可以将以前留下的部分东西进行维护并设立特色景区,供人们观看了解。或者“将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工业遗产和历史建筑改造成为主题博物馆、公共休憩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加强人们对“三线”建设的独有记忆,继承和发扬“三线”精神。

3.2 完善“三线”精神内涵体系,铸就民族之魂

3.2.1 要透彻把握“三线”建设历程,积极吸取其蕴含的精神力量

我们要不断进步,促进“三线”精神体系的不断完整,最终做到以“三线”精神为基础,不断充实我们的精神文化,以此来展现我们“三线”精神与众不同的格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一致、开拓向上”,以上全部都是“三线”劳动者殷勤奋斗和人民智慧的具体体现,也是他们的极致追求,同时也是我们现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事实上,在长久的艰苦的“三线”建设历程中,所表现的“三线”精神数不胜数,不仅仅是我们提到的这些,但是其核心都是爱国主义和民族振兴,所有我们提到这些精神和氛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因此作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独特的素材。

3.2.2 整合先进文化资源,开展关联性研究

“三线”精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联系性,“三线”精神与我们过去的抗战精神、革命精神都是一脉相承,共同进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历史产物,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不可复制的独特魅力,同时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了精神源泉。但因为不同的精神种类不同,内容差距也比较大,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很难记住他们各自的特点,更不要说发掘其中的共同点,所以可能出现一些民众的想法混乱,所以,要规划此类优秀的不同种类的精神。

3.2.3 定期加强“三线”发展历程的宣传工作,建立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离开历史谈历史,离开实践谈理论,以现在的历史否定过去的历史,都不利于我们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离开我们过去“三线”建设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我们就无法也无权评价“三线”精神,也无法体会到那是的革命人士的艰辛与毅力,同时也不可能建立全面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不利于我们持续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3.2.4 净化历史舆论环境,畅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我们要合理合法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建立多样化的培育平台,积极引导民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简单化,牢记于心。采取不同的手段极力净化舆论平台,对于部分比较活跃的历史虚无主义要针锋相对的予以打击,绝不留情。对于部分否定、歪曲历史的人、事,要据理力争的予以反驳,同时要不断加强舆论监督,帮助人民大众了解真实的历史,理解事实的真相。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周创奇,胡雨,谢沁汐.“三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9,36(06):12-16.

[2]武力.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N].企业家日报,2019-07-24(004).

[3]何悦,张蓉.民族精神视野下的“三线”精神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9):211-212.

[4]何悦,王川.家国情怀视域下的“三线”精神探究[J].南方论刊,2019,(01):40-41,112.

[5]付松.弘扬“三线”精神深化“三变”改革崭新六盘水[J].当代贵州,2017,(Z3):78-79.

[6]夏慧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三线”精神研究[J].学理论,2017,(09):239-240.

[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吓卷)画工[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8]张全景.发扬“三线”“建设”的创新精神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团[J].中国经贸导刊,2016,(q2):15-17.

[9]孙霞,李群山.论绵阳“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开发团[J].福建党史月刊,2014,(16):50-53.

基金项目: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SXLSWH2019YB08)。

作者简介:田晨旭(1995-),男,四川绵阳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指导老师:赵诤。

猜你喜欢

三线民族精神传承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辽宁老工业基地对国家工业化和“三线”建设贡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