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适合孩子的红色教育模式

2020-06-19胡廷香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沂蒙革命红色

胡廷香

临沂朱夏小学是沂蒙山区的一所老校,创建于1943年。近年来,学校以“阳光教育”为引领,以阳光文化的孕育为着力点,在“书香启慧,阳泽润心”核心理念的引领下,坚持以“让每一个生命在阳光下绽放”为办学宗旨,坚持“让读书提升人,让活动锻炼人,让养成塑造人,让环境熏陶人”的管理思路,在“快乐启航,追逐七彩阳光”的校训激励下,秉承 “朝气蓬勃,阳光向上” 的学校精神,逐步形成了“启明未来,爱如暖阳”的教师文化和“学思涌乐,自信阳光”的学生文化。学校充分利用临沂华东烈士陵园、沂蒙革命纪念馆等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以“弘扬红色精神,争做红色传人”为宗旨,着力从红色文化建设入手,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打造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校园,开发红色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红色教育阵地,积极探索新时代素质教育新模式。

一、从儿童认知出发,构建红色教育课程

我校多角度地进行红色课程建设,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逐步实现红色教育的目标。

1.红色教育进课堂

我校把每周一下午的第三节课定为“红色教育主题活动课”,教师依据红色教育校本教材进行备课与上课。教师不但要把理想信念融入到教案设计、课堂授课之中,还要把临沂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故事,比如“孝文化”中的历史名人,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讲给学生们听,让广大学生对着学、照着做。每逢重要节点,学校还邀请“老红军、老八路、老党员”等沂蒙英模进课堂宣讲沂蒙精神,让学生了解发生在沂蒙这片热土上的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进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小涵养爱党、爱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怀。

2.红色教育入教材

我校成立红色课程开发小组,做好课程的规划和顶层设计,编制《红色课程实施方案》,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如《红色沂蒙》(低年级)、《红色齐鲁》(中年级)、《红色中华》(高年级)。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年级和年龄特点,涉及红色歌谣、红色历史、英雄人物等内容,层层递进,让红色基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直抵学生心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一些教师积极探索,带领学生在班级里掀起“老中青三代人共读《习近平的知青岁月》”的热潮。孩子们先读,孩子们的父母再读,最后是孩子们的爷爷奶奶读。这本书成为了我校进行红色教育的最好教材,孩子们每一天都要做摘抄,每天的晨读课上都要抽出五分钟讲述习近平爷爷的故事。目前,孩子们都已读完该本书,许多同学都把习爷爷当作为自己心中的偶像,而以儿童的视角看十九大、纵论国家大事也成为了班级的课堂常态。班主任说,这本教材不但让孩子们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和奋斗史,还激发了他们要像习爷爷那样,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培养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3.红色教育见活动

每年清明节,我校的孩子们组成“红色讲解团”,在烈士陵园为市民讲解革命历史,宣讲沂蒙精神。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红领巾讲红色故事”活动,讲述英雄故事及家乡新变化,评选出精品并进行专题录制。同时,利用学校公众号、网站等积极进行宣传推介,联合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传承的力量。学校还通过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将红色教育成果进行内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中浸染红色基因。我校的孩子不仅人人会唱、会用陶笛吹奏来自沂蒙老区的红色歌曲《沂蒙山小调》,而且还会用剪纸和书画等艺术形式描绘可爱美丽的沂蒙山。另外,孩子们通过演唱学校的戏曲社团保留曲目《熬鸡汤》,进一步加深了对军民一家亲的理解,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还把戏剧作为开展红色教育的特色活动课程,组织学生排练由“小萝卜头”故事改编的诗朗诵,让孩子们以同龄人的视角看待那段残酷的历史,特殊的“朋辈教育”让孩子们如临其境。排练讲述烈士陈若克故事的话剧《母子树》,让孩子们切身感受一位年轻妈妈的爱与痛;还有老师们演绎的《抗战家书》……这些情感化、体验化的教育,将我校红色教育课程的学习进行深度融合,在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产生了长久的震撼和影响,强化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每到清明节、建党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传唱红歌、观看红色影片等系列活动,真正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体验沂蒙精神的真谛。

二、挖掘教育资源,建设红色教育阵地

我校将思想教育和实践体验相结合,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建立起了红色教育的宣传、活动、创新主阵地。

1.宣传阵地立足校园

我校充分发挥红领巾电视台、广播站等宣传主阵地的作用,努力让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童谣在校园中广泛传颂传扬,大力营造健康活泼、积极进取的育人氛围。我们在“红领巾书吧”开设“红色阅读课”,利用学校宣传栏、板报、壁报等,多方发动学生收集红色教育素材和资料,积极进行自主体验式的红色教育。

2.活动阵地立足本土

培植学生的爱国情感,就要让学生先从知家乡、爱家乡开始。临沂是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的传承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依托老区革命烈士多、优秀党员多、革命遗存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每学期积极组织学生分批次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陆续将临沂三区九县的红色教育基地、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等串连成红色主题研学旅行线,让学生在红色旅行研学活动中了解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我们还立足本土,组织师生走出沂蒙,到井冈山、延安等中国革命圣地研学,体验革命生活,寻访革命足迹。

3.创新阵地立足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的红色教育也走向了开放和创新。我校充分发挥“沂蒙红课堂”的网络教育作用,让学生利用网络接受红色教育,积极参与有关红色教育的网络知识竞答。清明节,除了传统的谒陵活动,我们还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让学生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文明方式祭奠先人。学生们还主动通过浏览各大红色教育基地网页、下载文字图片等方式,举办红色图片展,帮助更多的同学了解中国近现代史。此外,学校也及时通过网络平台推送“沂蒙精神讲座”“沂蒙颂微音频”及红色故事的诵读演讲,让红色教育不仅仅是在校内,更在兄弟学校及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辐射带动作用。

学生的发展是长远的,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核心课程,而红色教育的推进无疑为学生核心素养——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实践条件。在今后的办学工作中,我校将努力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中國革命、沂蒙红色历史的认识和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沂蒙精神的宝贵高尚和沂蒙老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学生从小学会感恩、铭记历史,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新时代下,我校将继续以革命传统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积极弘扬沂蒙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打造一个个具有红色“性格”和“气质”的“红色传人”,培养一名名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沂蒙革命红色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沂蒙六姐妹》:用沂蒙精神为沂蒙女性树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