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饮食应时助养生
2020-06-19于国泳
于国泳
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顾名思义,就是暑夏到来的意思;从阴阳二气来看,就是阳极之至。从夏至日起,我国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俗话说“夏至一阴生”,就是说在此节气中,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致使人显得极其脆弱,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这一节气中,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夏至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季节,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增加脾胃运化的负担。建议吃一些清心、去火的食品。另外要注意苦夏所带来的问题。苦夏是指在进入夏季后由于气温升高,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进食量较其他季节明显减少并伴有低热(体温在37℃—37.4℃之间波动),身体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和体重减轻的现象。烦躁、乏力、头晕、胸闷等诸多症状,中医认为属于“暑伤气”,民间则说是“苦夏”,又称“疰夏”。
中医认为:苦夏是由于长期体虚者感受暑热之气所致。由于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使体内湿热过重,进而导致人体脾、胃、心、肺一时无法适应。故患者多有低热、汗多身重、胃纳不馨、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差、恶心呕吐、形体消瘦、大便溏薄和小便短赤等症状。每年夏季的芒种、夏至、小暑时节是苦夏发生的高峰期。有的患者甚至每年都会发作。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出现苦夏症状,引起“苦夏”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内因,机体状态。平时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较虚弱,如果饮食失节,饥饱失宜,偏嗜生冷,损坏肠胃,以致抵抗力减弱,就很容易患“苦夏”。二是外因,气候因素。夏季天气炎热,空气中湿度较高,暑湿邪气乘虚而入,人们白天身处炎日之下,夜晚纳凉露宿,或吹风扇,开空调过量,暑因寒發,容易得病。这两个因素,可以独立致病。
另外一种说法,苦夏是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等气候因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了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发生了功能障碍,产热和散热功能也就趋于紊乱,于是就引起了功能性低热。加上夏季气候炎热,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分和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现浑身酸懒无力等症状。反映在胃肠上,人们就会感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或二者交替,继而出现全身倦怠无力、心悸、出汗、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
针对夏至节气特点,饮食方面应当注意清心解暑、健脾养胃,多食苦味以清心。以下为读者介绍三种适合夏季养生的食品。
苦瓜
苦瓜是葫芦科植物苦瓜的果实,因其具有特殊的苦味而得名。苦瓜又叫做凉瓜、瘾瓜。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是药食两用的食疗佳品。苦瓜虽然味苦,但由于其苦味清香,食后回甘,并有清火消暑功能,而且有提高食欲的特殊作用,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苦瓜的营养成分较多,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钾、钠、磷、胡萝卜素、尼克酸、硫胺素、抗坏血酸等。此外,还含有粗纤维、苦瓜素、苦瓜苷等物质。苦瓜中维生素含量尤其高,比丝瓜、菜瓜等高10—20倍。人每天只要吃100克生苦瓜就可获得其全天所需要的维生素C。
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品质,《本草纲目》中记载:苦瓜“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日”。中医认为,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肝经,有清热祛暑、明目解毒、利尿凉血等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作用;适宜夏季烦热、口渴多饮、中暑发热等病患者服食。苦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苦瓜中的苦瓜苷和苦味素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苦瓜蛋白质成分及大量维生素C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免疫细胞具有杀灭癌细胞的作用。苦瓜汁含有类似奎宁的蛋白成分,能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临床上对淋巴肉瘤和白血病有效。苦瓜种子中提炼出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癌细胞所分泌出来的蛋白酶,阻止恶性肿瘤生长。另外,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有较好的减肥作用。苦瓜的新鲜汁液,含有苦瓜苷和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需要注意的是,苦味食物偏寒凉,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
藿香茶
桑葚
夏日出汗多,消耗多,疰夏的人不思饮食。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清补更适宜,而当季水果的桑葚是首选。桑葚,又名桑果。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决定了桑葚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因此,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成熟的桑葚味甜汁多,酸甜适口,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
桑葚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矿物质钙、磷、铁、铜、锌等,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
桑葚有改善皮肤的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桑葚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葚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桑葚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它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功效。桑葚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人肠能刺激肠黏膜,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食用桑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因桑葚中含有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过量食用后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因此小孩不宜多吃桑棋;
2.因桑葚內含有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且性质偏寒,故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不宜食用;
3.桑葚含糖量高,糖尿病病人应忌食;
4.桑葚有黑白两种,鲜食以紫黑色为补益上品,未成熟的不能吃。
俗话说:“夏至狗,没地走。”伴随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增大。对此,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能多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此外,冷食不宜多吃,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随着季节的变换,适当调整饮食对养生至关重要。科学食用,才能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