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家纵谈

2020-06-19

养生大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全国政协中医药新冠

中医药成中国方案亮点,为全球抗疫增强信心

编者按:据史书记载,从公元七世纪至二十世纪,中国共发生过700多次规模较大的流行瘟疫1。在无数次抗疫中,中医药发挥了主导作用,一次次将我们从灾难中拯救出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病中,中医药建取新功,参与率达到91.5%,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为使民众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医药在战疫防疫、治病防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对名中医学者关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所阐述的观点作如下介绍。

黄璐琦——“疗效就是中医药的生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疗效就是中医药的生命力。临床治病是决不能造假的,只有临床能治好疾病才是真功夫。从临床效果看,化湿败毒颗粒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從密切接触人群的防控到轻型、普通型患者及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治疗,中医药全程参与、全程发挥作用。”

“我建议完善体制机制,将中医药真正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来,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确保中医第一时间了解疫情、全程参与。建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学科体系,培养中医功底深厚、重症救治能力强的临床人才队伍。建立国家级中医药应对传染病应急响应中心,与国家公共卫生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信息平台互通信息、共享数据,真正做到中西医协同应对传染病。”

来源:人民网2020-04-09

1.参见“百度学术”2011年以萱著《从科学研究看中药的广谱抗病毒作用》

仝小林——“古老的中华传统医学必将在新时代大显身手”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中医药对整个疫情的控制,特别对社区防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中医药对疾病起到了预防作用。中医有“治未病”的理念,暨“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发热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的患者,虽然还没被确诊,如果从此时开始给药,可以在早期改善他们发热、咳嗽、乏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在早期遏制症状,使它不至于更严重。”

“二十一世纪现代医学面临老年病、慢性病、代谢性疾病、心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和突发瘟疫六大挑战。如果说攻克感染、创伤、急救的时代需求为现代医学发展创造发展契机的话,二十一世纪的六大医学挑战则是时代给予中医的契机。互借、互补、互生是未来中西医走向融合的基本过程,而自信、自立、自强则是中医人必须具有的内质。迎难而上,顺势而上,古老的中华传统医学必将在新时代大显身手。”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0-04-22

张伯礼——“中药完全可以治愈新冠肺炎轻症普通患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医内科专家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

“江夏方舱共收治564位患者,到休舱时为止,没有一例转重症,没有一例复阳。事实证明,中药完全可以治愈新冠肺炎轻症普通患者。”

“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注重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探索形成了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大疫出良药,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筛选了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药,也成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进一步走向国际,中医药现代化功不可没。但是仍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一个就是要提升中药材的品质,规范化种植,保证道地药材基本药效,生产无公害中药材。第二个问题就是提供更多的临床有效证据。不仅需要通过现代医学研究它的作用机理,还需要拿出过硬的循证证据,这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前提。”

来源:《瞭望》2020年第18期

陈可冀——创新性发展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事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成立 70 年以来,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事业方面成就极为辉煌。在教育方面,培养了众多的新一代中医药从业后继人才。在临床医学服务及基础医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业绩。青蒿素的成就荣获诺贝尔奖,是中国在医药学领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的最好体现。我们见证了中医药是千秋伟业,是大有作为的。”

中医药在中国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新中国医药人员应有中西医结合的时代精神,与现代医药科学及其他科学互补,确立民族的、文明的、科学的自信理念与文明观,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奏响新中国中医药现代化千秋伟业的崭新乐章。

陈可冀院士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首席研究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

来源:《科技导报》第6期

王阶——驱除瘟疫 中医仍要守正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

5月21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醫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分享了中医药抗疫的经验和启示。

王阶表示,目前全世界仍然没有特效药,但中国具有中医药这座宝库。中医利用自身体系的病因病基,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医制宜”,给患者短时间内诊疗、处方、用药、见效的提案,让患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托付、医生的技能和传统的魅力。

“中国的抗疫历史源远流长,从西汉至今,中国至少发生过350次以上的瘟疫流行,每次瘟疫过后,中华民族都挺过来了,而且不断增强了自身免疫。”王阶表示,经此一疫,我们深刻反思中华文明的传承、文化传承,特别是按照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传承,中医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临床有效,三千年前用它,今天用它,今后还用它。经此一疫,还要反思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过去中医诊疗、医生处方和熬药过程,发生了新变化。“我们坚信,中医药只要能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一定可以在临床救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张妹芝——释放中医药发展活力 加快中医药振兴步伐

全国政协委员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药而言,目前最紧迫的是要坚持中医思维,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把疗效作为根本衡量标准,加紧制定“我主人随”的发展战略,把中医药的评价标准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释放中医药发展活力,加快中医药振兴步伐。”

“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并加强中医全科医生培养。对疗效明显、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中医非药物疗法,应作为辅助医疗手段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来源:新华网2020-05-24

王宜——促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再一次证明,传承数千年的“岐黄之术”泽被天下、护佑中华。传统医药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中医药文化非遗传承“活起来”,让中医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更好发挥维护健康之效,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建议:加大中医药项目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的比例。中国传统医药的方剂、疗法不下十万余种,而国家级非遗项目却只有百余项。中医药的传承断层问题导致很多中医项目没有得到好的传承与发展,应加大中医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比例。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2020-05-24

猜你喜欢

全国政协中医药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