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2020-06-19孙久富
孙久富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药学可谓是“独树一帜”,其历史之久远、理论体系之博大精深、实践体系之繁复而有效,令世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在冠疫肆虐苍生之际,中医药学所发挥出的治愈作用无可替代,再一次引起世界之瞩目。
西学东渐之前,根植于东方哲学思维的中医药学,以其独特而丰富的临床经验与高超神妙的医术疗法而惠泽华夏众生,亦被誉为中华文明之瑰宝而独占鳌头。然,十七、十八世纪以降,以兰学为代表的西方医学先入扶桑,遂有《荷兰本草和解》1《藏志》2《解体新书》3等书问世;后经鸦片战争西医传至我国,便有《内科新说》4《西药略释》5《全体通考》6等译著与融合中西医学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7等书上梓。
清代的洋务运动与民国之初,崇尚西学风潮日盛,中医不幸蒙尘,视中医为“伪科学”论调甚嚣尘上。新中国成立后,重振中医,在中西医并举的方针下,中西医合璧成为主流。尤其是针灸麻醉、断肢再植、气功按摩等中医疗法的成功案例震惊世界,使中医在缺医少药的七十年代再现辉煌。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医药学得到了迅猛发展,且日趋法律化、规范化。特别是在这次抗疫阻击战之中,中医在治愈新冠病毒感染肺炎上再发神力,令西方世界刮目而视。然而,伴随着高科技、数据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中医药学能否抓住契机,实现华丽转身,既做到弘扬传统又能锐意创新,在落实大健康战略,构建坚固的公共防疫体系上起主导作用,则成为重要课题,尚须业界人士深思而力行。
《养生大世界》继5期改版之后,今又隆重推出以中医药学为主线的第6期。承蒙编委会主任李永春先生的总体指导,在轮值主编段西普先生的精心策划下,本期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总结与回顾中,幸与黄璐琦、仝小林、张伯礼院士分享了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期特邀世界健康产业大会执委会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明达先生撰稿一篇,从中医抗疫防疫的角度论述了新时代国医大健康战略;特邀著名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朱建贵先生以“中老年疾病防治三纲五常为题”,详细考证了老年病病变的特点及防治原则。自古养生重节气,为了使民众更好地理解节气变化对于健康的影响,本期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东直门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于国泳教授撰文介绍了芒种养生要诀。在福祉天地板块里,特邀江苏省委原副秘书长、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顾介康先生赐稿,论述了养老福祉中的重要课题“人文关怀与养老服务”。并特邀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健康人居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磊女士撰稿,从实践角度出发,阐述了环境与养生养老之间的关系及优化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在福祉栏目里续载了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茶道研究家滕军女士的论文《论中日香文化的养生意义》(二);在科普养生栏目里,特邀解放軍第三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吕利女士撰写了“提升免疫力一日三餐怎么吃”一文,讲述了加强免疫力的关键在于科学饮食。本期各个栏目里尚有许多佳作,唯受版页所限,恕不一一列举。
由上可见,杂志第6期以中医药学为主,荟萃了多篇科普佳文;从学术探讨到实践应用,可谓是:内容丰富多彩,涉猎范围广泛,可读性甚强。冀望读者于春宵小酌之际,一睹为快。
2020年5月26日
1.德川幕府时代医官、本草学者野吕元丈于1750年撰写的介绍荷兰医药学的书籍,共12卷,又名《阿兰陀本草和解》。 2.由德川幕府时代山胁尚德所著,约成书于1754年。该书将现代医学人体脏腑形态、位置、生理功能等与中医藏象理论加以比较,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3.原书为德国医学家J.Kulmus所著的《Anatomische Tabellen》,由杉田玄白译自于荷兰语本。该书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文的人体解剖学书籍,对促进日本近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原书为英国医士合信所著,由清代江宁管茂材笔述编译,故称同撰。该书共二卷,是一部将西医内科新说介绍到中国的早期著作。 5.该书由(美)嘉约翰口译(清)林湘东笔述。共4册4卷,是将西药引进中国的早期书籍。 6.由英国伦敦会传教医师约翰·赫伯恩所撰,共十八卷。该书主要阐述了西方人体学与关解剖学,于清代光绪年间翻译成书,现存光绪十二年(1887)刻本。 7.由清代唐宗海所撰。该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兼采西医生理解剖图说,并加以发挥,是沟通中西医学的早期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