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远离“偏食型健身”
2020-06-19罗小兵
罗小兵
有调查表明,在健身者中,“偏食型”的健身方式相当普遍。所谓“偏食型健身”,是指运动中过于偏爱某些运动项目、运动形式和训练部位等。
营养学家非常强调“均衡营养,不挑食、偏食”,运动锻炼也一样。参加体育锻炼时,应当全面、协调发展身体各项素质,如力量、耐力、柔韧性、心肺功能、平衡协调能力等。“偏食型健身”很难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甚至易造成损伤,得不偿失。
“偏食型健身”两大危害
健身效果打折扣
“偏食型”健身者往往偏爱某一种锻炼方式,而忽略了其他方式。例如,现在非常流行到健身房“撸铁”。“撸铁”是抗阻训练的一种。很多“撸铁”者很注重发展爆发力,而忽视了耐力的训练。事实上,爆发力和耐力应协调发展,如四肢需要爆发力,而维持核心稳定的躯干部深层的小肌群需要耐力。
很多“大腹便便”的人们希望通过做大量仰卧起坐减小腰围。这也是一种“偏食”行为,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单纯腹部运动难以持久,动用的肌群也有限。只有长时间有氧运动才能很好地燃烧脂肪,如跑步、骑车、划船等运动,使用肌群多,且维持较长时间,这些运动项目才是减肥首选。
增加运动损伤风险
许多运动爱好者喜欢长期从事某一种体育项目。他们认为,专业运动员都有自己的专项,业余爱好者如果长期训练一个项目,也能让自己达到较高的水平。这种想法看似正常,但从维护健康的角度讲,却并不科学。
研究表明,长期从事某种体育项目,发生相关运动损伤的风险会明显升高,这点在专业运动员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网球肘、跑步膝、足球踝、游泳肩等,其实都是长期从事单一运动项目所致。
以热门的马拉松运动为例。长跑运动对心肺功能益处良多,但容易引起关节、肌肉、韧带等部位的损伤。长跑时,人体双下肢不断重复“支撑、蹬地、摆动、落地缓冲”动作。长期固定的运动模式使下肢肌肉紧张、疲劳,增加受伤风险。
做大量仰卧起坐者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不仅导致腹肌酸痛和僵硬,强行坚持还容易导致动作变形和其他肌肉代偿,增加椎间盘的压力。
很多锻炼者重视力量训练,忽视柔韧性的锻炼,而柔韧性不足是运动损伤发生的高风险因素。
运动要坚持“全面、平衡”原则
每一位健身者在运动过程中都要注意以下问题:①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既要锻炼爆发力、速度、灵敏等竞技体适能,也要兼顾耐力、平衡、心肺能力等健康体适能;②从事的锻炼项目要多样化,即便长期只坚持一种运动,也要通过运动强度、频率、节奏等变化,让身体得到更全面的锻炼;③不要长期只锻炼一个部位,运动中力求动作规范,避免局部负荷过重;④重视运动的完整性,运动前应慢慢热身,运动后应做拉伸放松练习。
羅小兵 四川省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治未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秘书长,四川省青年中医药研究会委员,成都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擅长运动创伤康复治疗、运动损伤风险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