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疝气”,治疗因“疝”而异

2020-06-19毛建雄

大众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鼓包疝气肠管

生活实例

经历了艰辛的十月怀胎后,小美生下了个可爱的宝宝。小生命的诞生令小两口兴奋不已,尤其对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伤口”—— 脐带,更是精心呵护。直到脐带脱落、肚脐愈合,两口子才总算松了口气。可到宝宝满月时,夫妻俩突然发现宝宝的肚脐变大了,哭闹时还会“鼓包”。惊恐的小两口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告诉小美,这是脐疝,不用过于担心,小儿脐疝绝大多数都能自愈,只有极少数需要手术。听了医生的话,小美放心了不少。果不其然,半岁后,宝宝的脐疝越来越小,一岁不到就痊愈了。

脐疝:大多可自愈

● 小儿脐疝很常见

胎儿脐部是脐带血管及脐尿管通过的部位。脐位于腹壁中线,只有皮肤及筋膜覆盖,婴儿的腹直肌及前后鞘在脐部尚未融合,故脐部较为薄弱。当宝宝出现哭闹、咳嗽、腹胀、腹泻等情况时,腹腔内压力急剧增加,腹腔肠管对脐部造成冲击,筋膜被牵拉后会逐渐形成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就是脐环。脐环形成后,当宝宝腹内压持续增高时,肠管就会进入脐环到达皮下,引起“鼓包”;而当宝宝安静时,肠管能自行回缩至腹腔,脐部“鼓包”便会缩小或消失。

脐疝是小儿常见的腹壁发育缺陷,在早产儿中更常见。一般而言,小儿脐疝肠管脱出时大多较松弛,家长用一个手指就可将其回纳入腹腔,用指尖压向脐孔也能摸到脐环边缘及大小。多数情况下,脐环直径为1~2厘米。

● 对待脐疝,家长可泰然处之

随着宝宝生长发育,腹直肌及前后鞘会向脐疝方向靠拢,脐疝可逐渐缩小,直至愈合。脐疝一般不会引起疼痛,不影响生长发育,无需特殊处理,家长也不必刻意限制宝宝的活动。

另外,由于脐疝处皮肤被“撑薄”,不少“新手”家长往往不敢触碰。其实,虽然脐疝表面的皮肤变薄,但足以保护宝宝的肠管,家长不必刻意回避,正常对待便可。

● 不能自愈者须手术治疗

脐疝自愈概率很高,但也有少部分患儿不能自愈,必须通过外科手术进行修补。一般来说,宝宝年龄超过两岁,脐环直径在2厘米以上者自愈概率较小。

生活实例

小明已有两个月大,平时乖巧可爱,近日突然出现易哭闹、烦躁、吐奶等异常表现。一日,小明妈妈为他换尿布时发现他腹股沟处出现了不明原因的“鼓包”。触摸后,小明啼哭不已,小明妈妈立即带他来到医院就诊。一番检查后,医生诊断小明患了腹股沟斜疝,且有肠管嵌顿,由于嵌顿时间过长,已不能复位,须立即急诊手术。术中,医生发现小明的睾丸与肠管受嵌顿疝影响,已不幸发黑、坏死,只能将其切除。术后,小明恢复了往日的活泼,遗憾的是,他永远失去了一侧睾丸。

腹股沟疝;难自愈,宜早治

● 腹股沟斜疝常“重男轻女”

小儿腹股沟斜疝多见于男孩,男女患病比约为4︰1。

对男孩而言,胎儿早期,睾丸位于肾脏下方。随着生长发育,睾丸逐渐下移至阴囊。在此过程中,由腹膜形成的鞘状突也随睾丸下降至阴囊。正常情况下,睾丸下降完成后,鞘状突应逐渐闭合,将腹腔与腹股沟分隔开来。如果在胎内由于一些原因使鞘状突闭合受阻,导致鞘状突未闭,即会在腹股沟遗留一个与腹股沟或阴囊相通的缺口。当孩子哭闹或用力时,缺口逐渐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腹腔脏器(如肠管、大网膜)便可从腹腔進入腹股沟,从而形成腹股沟斜疝。

对女孩而言,下腹壁固定子宫的子宫圆韧带须从腹膜穿出,到达腹股沟。子宫圆韧带通过的部位相对薄弱,若这个部位出现缺口,则易发展为腹股沟斜疝。女孩的腹股沟斜疝中可能有肠管、大网膜或卵巢。

● 腹股沟斜疝通常不能自愈

腹股沟斜疝的典型表现为:孩子在用力或哭闹时,腹股沟出现“鼓包”;当孩子安静或平躺时,“鼓包”多能自行消失。

与脐疝不同,腹股沟斜疝通常无法自愈。小儿腹股沟管短而直,腹内压力直指皮下,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运动量增加,腹腔内压力不断冲击缺口(鞘状突),使其难以闭合,甚至越来越大。

● 嵌顿危害大

对腹股沟斜疝患儿来说,最可怕的是发生“嵌顿”。所谓“嵌顿”是指肠管、睾丸或卵巢被卡在疝囊中,不能回纳入腹腔。被卡住的器官或组织可因受压而发生缺血,甚至坏死。一旦发生嵌顿,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医生会根据患儿病情施行手法复位,若不能复位,则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延伸阅读

腹股沟斜疝嵌顿有何表现

发生腹股沟斜疝嵌顿时,患儿腹股沟的“鼓包”可增大,触之偏硬,按压有疼痛,可引起孩子剧烈哭闹。家长可让孩子平躺在床上,用手轻轻往腹腔方向推动腹股沟外的包块,若包块较固定,不能缩小,很可能发生了嵌顿;若包块触感柔软,挤压后可明显缩小,则没有发生嵌顿。

● 尽早治疗,杜绝后患

由于腹股沟斜疝难以自愈,且存在嵌顿风险,故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有两种:传统开放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将腹股沟切开后,找到疝囊缺口,进行修补。由于传统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多,手术瘢痕明显,复发率较微创手术高,如今开展得越来越少。

腹腔镜微创手术只需在脐旁切个“小口子”,在腹腔镜下修补疝囊缺口,手术视野更清晰,修补更精准,瘢痕小,患儿也恢复快。此外,腹腔镜还可同时检查另一侧腹股沟情况,若发现问题,可同时解决。

延伸阅读

疝气带在小儿疝治疗中的作用大吗

疝气带的原理是用外力压住疝囊,防止疝脱出,但这一做法较为理想化,实际上很难达到满意效果。

首先,非专业人士很难找到疝环的准确位置。其次,孩子好动,即使找准了位置,也很难固定且保证不移位。此外,疝气带覆盖面积大,不利于父母观察,易耽误腹股沟斜疝嵌顿的救治时机。

毛建雄  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微创外科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分会理事。擅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阑尾炎、肠梗阻、新生儿腹部先天畸形、巨结肠、肛门闭锁等疾病的诊治。

猜你喜欢

鼓包疝气肠管
疝气患者日常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一起锅炉清洗后鼓包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换流站电阻冷却面板鼓包分析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一起煤气发生炉水夹套内部鼓包事故的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