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溯古思今,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

2020-06-19庄辉魏承毓刘起勇胡家瑜翁心华陈家旭李艳卢洪洲缪晓辉

大众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天花鼠疫艾滋病

庄辉 魏承毓 刘起勇 胡家瑜 翁心华 陈家旭 李艳 卢洪洲 缪晓辉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暴发引发人们对传染病话题的高度关注。

与传染病的斗争植根于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绵延数千年从未停止。从曾经肆虐全球的天花、鼠疫、霍乱,到近四十年才“榜上有名”的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病,再到2019冠状病毒病……这些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传染病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也催生了医疗技术、公共卫生体系,以及人类健康意识的重要变革。

如今,传染病防控“战绩斐然”,人类手握有力武器,已不再任其“宰割”。有些传染病已“销声匿迹”;有些传染病只是暂时“蛰伏”,仍可能“卷土重来”;有些传染病只是“困于一隅”,随时可能“猛虎出闸”;更有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但要彻底战胜传染病,人类仍然任重而道远。

本刊特邀传染病相关领域专家回顾重大传染病防控历史,总结战“疫”经验,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获得启发,时刻警惕,防患于未然。

霍乱:从“世界大流行”到“基本控制”

庄 辉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和感染病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病毒病杂志》主编,《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总编,《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主编。

魏承毓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流行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总编辑、原卫生部霍乱专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编《霍乱防治手册》《实用流行病学》《副霍乱概述》等。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常引起暴发或流行,甚至发生世界性大流行。因此,《国际卫生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卫生检疫法》均将其列为三种必须实施卫生检疫的传染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霍乱是必须实施“强制管理”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

典型表现:剧烈腹泻和呕吐

霍亂弧菌为革兰阴性弧菌,菌体短小,呈弧形,其一端有一根鞭毛。取患者粪便或其培养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细菌呈穿梭样或流星样运动。该菌有多种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可引起人类霍乱流行。O1群又可分为古典生物型 (简称古典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简称埃尔托型)。霍乱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霍乱曾发生七次世界性大流行

霍乱最早起源于印度,1817年后蔓延至其他国家,形成第一次世界性大流行。1817—1923年的100余年间,共发生过6次霍乱世界性大流行,均为古典型霍乱。1923—1961年,霍乱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1961年5月,印度尼西亚发生埃尔托型霍乱,后蔓延至其他国家,形成第七次世界性大流行。1992年,印度和孟加拉国发生O139群霍乱流行,后传至泰国、中国和巴基斯坦等国,但未形成世界性大流行。

我国霍乱流行情况分7阶段

在我国,霍乱属于输入性传染病,自第一次霍乱世界性大流行至1948年,我国先后发生霍乱大、小流行几百余次,给我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1960年,古典型霍乱在我国绝迹。自1961年至今,我国霍乱流行情况大致可分为7个阶段。

1961年6月,广东省阳江县发生埃尔托型霍乱流行,后蔓延至我国沿海10个省市自治区。经大力防治,疫情于1965年得到全面控制。1966—1976年,由于缺少数据,难以真实了解当时我国霍乱的流行情况。

1977—1986年为我国霍乱流行最严重的阶段,流行地区和发病规模也较前明显扩大,尤其是1979—1981年,疫情尤为严重。其中,1980年发病数高达40 611例,为历年之最。1987—1992年,疫情缓解,发病数逐年下降,发病地区也逐年减少。

1993—2001年,我国霍乱疫情出现反弹,1993年的发病数猛增至11 918例,在新疆等地的局部地区还首次出现了O139新型霍乱暴发流行或散发病例。1994年疫情更趋严重,共报告霍乱患者35 009例,流行地区由12个省(市、自治区)扩大至24个。

电子显微镜下的霍乱孤菌

2002—2011年为相对稳定的低水平流行阶段。除2002年和2005年外,其余年份报告病例均在200例以下。

2012—2019年为疫情控制阶段,2014年后每年病例数均在30例以下,无死亡病例。

五大防控措施,遏制霍乱流行

经过数十年的积极防控,霍乱在我国已被有效控制。总体而言,我国霍乱防控有五大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坚持“防治并重,以防为主;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综合治理,不可偏废;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依法实施;依法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等防控策略。

其次,公开、透明、及时地向公众发布真实疫情,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公众的警觉,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比如:1961年,广东省阳江县腹泻患者猛增,症状几乎相同,按处理急性胃肠炎或细菌性痢疾的方法治疗收效甚微,病死率高。于是,阳江县防疫站立即将疫情上报至广东省卫生厅。卫生厅随即迅速派专家组到现场开展防控工作。专家组到达疫区后,逐户排查、隔离和治疗患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在发现该病主要经污染的水和密切接触传播后,加强了对粪便和水源的管理,呼吁公众喝开水,切断传播途径;宣传用流动的水和肥皂勤洗手等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检出霍乱弧菌。广东省卫生厅立即将此情况如实上报卫生部。卫生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专家组赴广州处理,经实验室检查证实此次疫情为埃尔托型霍乱,是一种在我国从未流行过的新型霍乱。

第三,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特别是加强对水源、粪便、食品,以及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的管理。具体包括:健全各级防控领导机构和疫情报告网,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和就地隔离;制订诊断原则和确诊及疑似病例标准,以及患者的科学管理流程;建立和健全各级医院的肠道门诊,及时发现和隔离霍乱患者,防止交叉感染;坚持对密切接触者的登记和医学观察;等等。

第四,实事求是,科学防控。过去,曾有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防控措施。比如:部分地区对易感人群进行“全面投药预防”,此举不但达不到控制疫情的效果,还会导致耐药菌株出现;“大面积消毒”不仅起不到预防效果,造成严重浪费,还污染环境。专家组否定了这些措施,在疫点和疫区的界定及处理上,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有实效为前提。疫点处理的基本原则是“早、小、严、实”,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到实处。

第五,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开展定时、定点的环境疫源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向。

霍乱仍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虽然霍乱在我国已得到控制,但迄今为止,霍乱仍在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流行,尤其是非洲、南亚及拉丁美洲某些国家。而且,霍乱弧菌的生物型和血清型不断变化,有可能再次导致暴发或流行。因此,霍乱已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内部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防止霍乱由国外输入,我国加强了国境卫生检验检疫,对机场、港口、车站等进行严密的卫生监督,一旦发现霍乱患者或疑似患者,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对交通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同时,通过对各类水域和医院肠道门诊患者进行检验和监测,了解霍乱弧菌生物型和血清型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疫情发生和蔓延。

对大众而言,提高防护意识、改善个人卫生习惯也很重要。公众应注意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坚持饭前、便后洗手;炊具生熟分开;不随地大小便,不乱倒污物、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开展“三管一灭”,即管理水源、管理粪便、管理饮食和消灭苍蝇。

专家感言:只要坚持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人们就有望彻底控制,甚至最终消灭霍乱。

鼠疫:从“席卷全球”到“困于一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主任   刘起勇刘起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主任、所长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世界卫生组织媒介生物监测与管理合作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媒介生物控制策略常务理事,亚洲新发传染病研究伙伴组织常务理事,亚洲媒介生态学及蚊虫控制学会主席。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起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位列甲类传染病之首。

典型表现:急起高热,进展迅猛

鼠疫可分为腺型、败血型、肺型、眼型、肠型、皮肤型、脑膜炎型等,以腺型鼠疫、肺型鼠疫最为常见。人感染鼠疫后,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多为2~3天。典型表现是起病急,体温突然升高达39~41℃,头痛剧烈,可伴呕吐、头晕、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重症患者表现为意识模糊、昏睡、狂躁不安、颜面潮红或苍白,睑结膜充血。鼠疫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死亡率高。经治疗痊愈后的患者可获得终身免疫。败血症型鼠疫病情进展异常迅猛,患者常于1~3天内死亡。因患者皮肤广泛出血、瘀斑、坏死,尸体呈紫黑色,该病又俗称“黑死病”。

鼠疫在鼠类、旱獭(俗称“土拨鼠”)等啮齿动物中最为常见,很多野生动物和家畜都可能感染鼠疫,并通过跳蚤叮咬、接触和飞沫传播传染人类。人类对鼠疫普遍易感,并存在“人传人”现象。肺型鼠疫经飞沫传播,易造成大流行。

三次世界性大流行,夺走数亿生命

鼠疫在人类历史上曾造成三次世界性大流行,数亿人因此丧生。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发生在公元6世纪。当时被称为“热病”的鼠疫始于中东、地中海附近地区,后遍及欧洲及非洲北部等地,共造成约1亿人死亡。东罗马帝国鼠疫流行最为严重,使其人口减少一半。由于此次流行始于汝斯丁王朝时期,故被后世称为“汝斯丁瘟疫”。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始于公元14世纪,席卷欧洲、中东、北非等地,绵延数百年,造成约7500万人死亡,欧洲死亡人數约为2500万,相当于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据史料记载,其在我国云南边境一带最先出现,后传至广州、香港等地。清朝诗人师道南所著的《死鼠行》描述了当时鼠疫肆虐的惨状:“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1894 年,香港鼠疫暴发,因香港海上贸易发达,又随远洋货轮传播到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鼠疫流行共席卷32个国家,造成约1500万人死亡,直到1945年后才逐渐平息。

从“听天由命”到“可防可治”

当时,人们对这一“死神”知之甚少,既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又缺少科学的防疫手段,几乎毫无招架之力。但是,在鼠疫的阴影笼罩之下,人们不懈探索防治传染病的措施,促使各国公共卫生理念和策略发生巨大变革。

14世纪,“横行无阻”的鼠疫促使欧洲各国开展合作,采取设立海港边防检疫站、隔离患者、清理城市垃圾、遗体火葬等一系列措施,遏制了鼠疫的蔓延,并将其写进卫生法令法规。为了探究鼠疫的病因,一位名叫希利亚克的医生在当局支持下开始进行尸体解剖,而在此之前,这种行为被视为大逆不道。

公元16世纪,在当时人们有限的认知里,鼠疫是通过有毒的“瘟气”传播的。因此,法国医生查尔斯·德洛姆发明了一种形似鸟嘴、覆盖全脸的面具,以及配套的连体“防护服”,为防护用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欧洲各国积极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改善下水排污系统,并重视对垃圾的处理,对公共场所进行通风和消毒。

1911年初,我国东北暴发鼠疫疫情。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的伍连德赴东北后,建议采取隔离患者、遗体火葬、呼吁佩戴口罩、隔离交通等一系列措施控制疫情。不到4个月,这场造成约6万人死亡的重大疫情被平息。

1894年,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和法国学者耶尔森确定了鼠疫的病原体——耶尔森杆菌,为鼠疫的治疗提供了重要方向。20世纪40年代末,链霉素用于治疗鼠疫后,使其病死率从50%~90%降至5%以下。20世纪90年代后,几种鼠疫疫苗陆续出现,但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尚不理想。

鼠疫的病原体——耶尔森杆菌

20世纪50年代起,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平息后,全球鼠疫病例数维持在较低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鼠疫病例数有所回升,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近20年来重新流行的急性传染病之一。目前,鼠疫在全球的流行进入新的活跃期,每年报告2000余例鼠疫病例,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是马达加斯加、刚果和秘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施以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的综合防控措施,包括疫情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疫区环境处理等,使鼠疫病例数维持在较低水平。1990—2002年,我国共发现鼠疫病例785例,主要来自云南、广西、贵州。进入21世纪后,我国鼠疫病例数逐年下降。2011年起,我国鼠疫年发病例数均在3人以下。

鼠疫“蛰伏”疫源地,仍需严密防控

随着诊疗技术与卫生防疫体系的进步,曾经猖獗的鼠疫如今“蛰伏”在刚果、马达加斯加、秘鲁,以及我国云南、内蒙古等地区的自然疫源地。虽然病例数稀少,但仍不能放松警惕。我国在边境卫生检疫中对来自疫源地的船只、车辆、飞机等实行严格排查,及时进行患者隔离、收治,以及疫情报告。传染病防控部门也会在灭鼠、灭蚤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严密的疫情监测。对于公众而言,若处于鼠疫疫源地及其附近地区,需注意“三要”和“三不”:发现病死动物要报告,发现鼠疫患者或疑似患者要报告,发现原因不明的突然病死病例要报告;不接触、煮食病死动物,不在旱獭洞周围休息以防跳蚤叮咬,不到鼠疫患者或疑似患者家中探视、护理或吊丧。

天花:人类历史上唯一被消灭的传染病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主任医师   胡家瑜胡家瑜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与评价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免疫规划分会委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预防接种、传染病预防工作。

关键句:疫苗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即使有些疾病已经比较少见,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仍要规范接种疫苗。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所致的烈性传染病,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出现,是有记载的最古老的传染病,曾先后奪去全世界5亿人的生命。过去,人们对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天花束手无策,史学家曾称之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

典型特征:

人类独有,全身出疹,愈后留疤

天花病毒是一种痘病毒,外观呈砖形,抵抗力较强,能对抗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尘土和织物上可存活数月至一年半。天花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人类,无环境和动物宿主,故天花是人类独有的疾病。

天花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突起寒战、高热、乏力、头痛、四肢及腰背部酸痛等症状。皮疹通常在发热后2~4天出现,首先出现在舌和口腔黏膜,而后出现在面部和手臂,然后迅速扩散到躯干、腿部及肢体末端,包括手掌和足底;一般24小时内即布满全身,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

天花患者从感染病毒到结痂期均具有传染性,出疹期间传染性最强。天花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未患过天花或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可能被感染,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人感染天花病毒后,无特效治疗药物,重型病死率达20%~50%,甚至更高。患者痊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会遗留皮肤瘢痕,俗称“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牛痘疫苗:

传染病预防的“里程碑”

人们在长期观察中发现:凡是患过天花又痊愈的人,终生不会再患天花。虽然不清楚其中的免疫学原理,但人们开始设想,让病情较轻的天花患者去感染正常人,使后者获得免疫力。公元9世纪,中国和印度最早出现了预防天花的措施——人痘接种法,包括将天花痂粉末吹入鼻内和将天花患者皮损中的物质注入皮内等。若接种成功,可使未患过天花的人对其产生永久免疫。人痘接种法后来传到了欧洲和美洲,开创了预防接种的先河,在人类与天花的抗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接种人痘十分危险,因为人对天花病毒普遍易感,接种后可能引起感染和疫情扩散。

1796年,天花的预防接种迎来了重大转机。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挤牛奶的少女因为感染了牛痘而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于是,他从一名挤奶女工身上提取了牛痘疱疹液,为一名8岁男孩进行接种。6周后,再为男孩注射天花病毒。幸运的是,这名男孩没有患天花,说明其通过接种牛痘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从此,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疫苗诞生了。

由于接种牛痘比接种人痘安全,不存在传播天花的风险,故得以迅速在全世界推广。之后,牛痘疫苗不断改进,免疫效果和安全性不断提高。

全球协作,消灭天花

在20世纪上半叶,欧洲、北美的一些国家通过广泛接种牛痘疫苗和采取其他防疫措施遏制了天花的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也大力开展了天花的防控工作。1950年10月7日,相关部门发出《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指示》,要求全国实施免费种痘,预防天花。同年10月12日,卫生部发布《暂行种痘办法》,规定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种痘,6、12、18岁各复种1次。截至1954年,我国累计接种牛痘5.6亿人次,天花的发病率从1950年的12.16/10万下降至1960年的0.01/10万,1961年后再无天花新发病例报告。我国通过大力推行预防接种,先于全球其他地区实现了消灭天花的目标。

195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发起全球范围内的消灭天花运动。1966年,第19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开展全球性大规模消灭天花运动。消灭天花的策略包括免疫、监测和暴发控制,即开展大规模的预防接种活动,确保接种率达到80%以上;加强天花流行情况的监测,包括病例识别与隔离、接触者的免疫、日常监测与隔离等。

1976年,报告天花病例的国家仅有2个,病例数954例。1977年10月,索马里报告最后1例自然天花病例。1978年,英国实验室感染的天花病例是全球最后1例,此后未再发现天花病例。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消灭天花,并于1981年正式停止牛痘疫苗的接种。

专家感言:天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消灭的传染病。能够消灭天花,首先得益于疫苗的发明,且天花病毒不会变异,不会使已有的疫苗丧失预防效果。其次,政府倡导、全球各国齐心协力,实施大规模预防接种和监测是消灭天花的有力保证。这些经验对人类战胜其他传染病也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脊髓灰质炎:从“无儿童可幸免”到“销声匿迹”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主任医师   胡家瑜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疫苗尚未出现的时代,几乎所有儿童均会感染脊灰病毒,平均约每200名脊灰病毒感染者中会出现1例“麻痹型脊灰”,可导致儿童终身残疾,俗称“小儿麻痹症”。

脊灰病毒:人类高度易感,可致终身残疾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灰病毒为直径27~30纳米的RNA(核糖核酸)病毒,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3个血清型。血清型之间缺少交叉保护作用,即接种一种血清型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对其他血清型的病毒没有预防效果。

人是脊灰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儿童和成人接触后感染的阳性率分别高达100%和90%。感染脊灰病毒后,潜伏期为3~35天,一般为7~14天。在发病早期,咽部排出的病毒可经飞沫传播。发病后7~10天传染性强,感染者可持续3~6周通过粪便排出病毒,并通过污染食物、用具、玩具、手而导致病毒传播。人感染后病情轻重不一,无症状的隐性感染约占72%,轻型脊灰约占24%,无麻痹型脊灰无菌性脑膜炎约占4%,麻痹型脊灰一般小于1%。麻痹型脊灰可引起肌肉麻痹,导致患儿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全球协力,有望消灭脊灰

消灭传染病应具备三个条件:人是病原体的唯一宿主,有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病原体不会发生较大变异。由于脊灰具备这三个条件,故世界卫生大会于1988年5月提出“全球2000年消灭脊灰”的目标。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9—2013年全球消灭脊灰战略计划”中提出,除彻底阻断其传播外,还要杜绝疫苗衍生病毒病例和口服减毒活疫苗引起的病例。

目前,全球消灭脊灰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发病数减少了 99%以上,存在脊灰流行的国家从125个减少为2个;全球每年新增脊灰病例数由1988年的35万例减少到20世纪末的每年1000多例;Ⅱ型、Ⅲ型脊灰病毒分别于1999年、2013年被消滅,目前全球报告的病例均由Ⅰ型脊灰病毒引起;美洲区、西太区、欧洲区、东南亚区分别于1994年、2000年、2002年、2014年宣布消灭脊灰;2018年,全球仅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存在脊灰病例。

我国:强化免疫,

实现“无脊灰”目标

脊灰曾在我国广泛流行。1953年,我国将脊灰纳入传染病报告。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每年报告脊灰病例20 000~43 000例。1965年,全国开始推广接种脊灰减毒活疫苗,使脊灰的发病数和死亡率明显下降。1978年实施扩大免疫后,我国脊灰病例数下降了70%,1988 年脊灰病例报告数下降至667例。

1991年,我国就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做出承诺。相继于1988年、1990年、1995年,分别使以省、县、乡为单位的儿童脊灰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85%;1993—2000年,我国对4岁以下儿童开展了14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日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动员,累计接种8亿人次,在易感人群中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同时,我国还建立了敏感的脊灰病毒实验室。1994年,我国报告最后1例本土脊灰病例。1995年和1996年,我国在云南省发现4例由缅甸输入的脊灰病例。1999年,青海省发现1例由印度输入的病例。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灰”目标。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脊灰疫苗主要有两种: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和注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IPV)。OPV使用的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脊灰病毒的减毒株,能有效阻断脊灰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是实现消灭脊灰的重要手段。IPV能降低产生疫苗衍生病毒病例和口服减毒活疫苗引起病例的风险,而OPV能提供更强的肠道保护力。因此,联合使用IPV和OPV的免疫程序对儿童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目前我国脊灰疫苗的免疫程序为2剂次IPV+2剂次OPV。

专家感言:由于脊灰目前仍在少数国家流行,故预防输入传播,构建敏感的监测系统是重点工作。2011年,我国及时处理了由巴基斯坦输入的脊灰病例引起的疫情,阻断其进一步传播,我国重回“无脊灰”状态。但公众仍需对脊灰保持警惕,儿童须按照免疫程序规范接种疫苗。

流感:從“肆虐”到“散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终身教授   翁心华翁心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传染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顾问,上海市医学会理事、传染病专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传染病杂志》顾问,《中华内科杂志》顾问。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出现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同时伴有头痛、发热、寒战、肌痛等全身症状。轻者类似普通感冒,重者可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和并发症,甚至死亡。

流感病毒分三型

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是一种RNA病毒,直径80~120纳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根据抗原结构不同,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甲型流感病毒。它是目前季节性流感常见的病原体,擅长变异,曾引起流感大流行。根据其表面H蛋白(血凝素)和N蛋白(神经氨酸酶)这两个抗原标志物的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多种亚型,如H1N1、H7N9等。

流感病毒

人们比较熟悉的禽流感,是一种起初只在禽类中传播的甲型流感,后来病毒经变异后传染给人。所幸,目前没有证据提示禽流感能“人传人”,一般认为其只由禽类直接传染给人类。

乙型流感病毒也是引起季节性流感的常见病毒,由于其变异不如甲型流感病毒快,通常引起较小范围感染,患者病情也较轻。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非常少,且患者病情较轻,对公共卫生影响很小。

流感曾发生数次大流行

人类历史上曾有过数次流感大流行。其中,疫情最严重、影响最大的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因西班牙皇室感染、国家防控力度最大而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其发源地目前并没有一致结论。这场流感大流行始于1918年春天,在短短两年内掀起了三次感染和死亡的高潮,席卷全球各大洲。据估计,当时被感染的人数高达5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3,至少5000万人死于此次流感。1997年,科学家将引发西班牙流感的病毒鉴定为甲型流感病毒H1N1。

西班牙流感之后,人类又遭受了数次流感侵袭。1957年,甲型流感H2N2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出现,随后在全球流行,最终造成全球约110万人死亡。1968年,甲型流感H3N2在美国出现,最终造成全球100万人死亡。2009年,变异后的甲型流感H1N1“卷土重来”,到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结束,约造成全球6000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

多措并举,使流感“偃旗息鼓”

在与流感的漫长斗争中,人类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意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1918年流感大流行促进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变革,人们开始认识到,在新型传染病面前,没有一个个体是可以幸免的,抗击疫情需要全民动员。此后,不少国家成立或重组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了更先进的疾病监控系统。在诊断方面,从昂贵、烦琐的病毒分离培养到如今广泛使用的抗原快速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人类识别流感病毒的能力大大增强。在治疗方面,随着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陆续问世,流感的病死率大大降低。

防控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安全有效的流感疫苗已使用了60多年,生产技术十分成熟。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化,WHO每年都会根据监测结果,为各国推荐适合作为疫苗的流感病毒株,一般为三价或四价疫苗。2019年我国规定的流感疫苗组分包括2个甲型流感病毒毒株和1个乙型流感病毒毒株。WHO建议以下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孕妇、6个月至5岁的儿童、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卫生工作者。

在我国,流感呈全年散发,冬春季为高发季节,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甲型流感病毒H3N2、H1N1等曾“肆虐一时”的流感病毒,如今已成为季节性流感的常见病原体。

“善变”的流感病毒,仍需警惕

大多数时候,流感表现为季节性流行,每年冬春季“造访”,感染范围有限,与其他重大传染病相比,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威慑力”。不过,一旦出现令人类“措手不及”的新型流感病毒,其传播范围将扩大,甚至造成大流行。

尽管人类在对抗流感的战役中取得了诸多进步,但挑战仍然存在:禽流感或其他人畜共患型流感病毒若出现可持续的人际传播力,而人类对该种流感病毒缺乏免疫力,就可能再次出现大规模流行;全球贸易和旅行将促进病毒的播散,对世界经济造成极大影响。

因此,世界各国对流感采取了严密的监控措施。WHO建立了全球的流感监测和协作组织,及时为各地区提供流感防控的信息与建议。在我国,流感被列为丙类传染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

专家感言:良好的个人防护和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平时注意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的纸巾。在出现呼吸道不适、发热和其他流感症状时,尽早进行自我隔离。在流感流行季节,避免触摸眼、鼻、口,必要时出门佩戴口罩。同时应注意合理作息、均衡营养、适度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疟疾:防控成绩显著,趋于消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健康教育咨询检测中心主任   陈家旭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就有疟疾流行的记载。

典型表現:周期性“忽冷忽热”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5种。其通过蚊虫叮咬或输入感染者的血液进入人体,在肝脏内发育,再侵入和破坏红细胞,引起一系列症状,潜伏期为1~4周。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孕妇等免疫力低下者。

疟疾主要表现为规律性的寒战、发热、出汗退热等,如钟摆一样有规律地冷、热交替出现,故该病又被称为“打摆子”。发作周期依病原类型而异,有的每日发作,如恶性疟;有的隔日一次,如间日疟、卵形疟或恶性疟;有的则隔两天发作一次,如三日疟。数次发作后,患者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有的患者可发展为脑型疟疾,出现头痛、昏迷、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危及生命。

流行现状:全球病例仍超2亿,非洲儿童深受其害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非洲、亚洲东部、大洋洲及亚马孙河流域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33亿人受其威胁。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9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仍有约2.28亿疟疾病例,每年造成40余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80%)为5岁以下的非洲儿童。疟疾高发的国家包括非洲的尼日利亚、刚果、莫桑比克等10个国家,以及亚洲的印度(又称“10+1”),发病数占全球总发病数的近70%。

消除疟疾:曙光初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疟疾年发病人数约为3000万,病死率为1%。据不完全统计,1954年我国疟疾年发病率为1.23%,每年有697万患者,位居各种传染病之首,全国80%的县(1829个)存在疟疾流行。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疟疾防控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67年,我国开展抗疟药研究,开发出青蒿素等多种抗疟药。特别是青蒿素类抗疟药,作为恶性疟的一线治疗药物,挽救了全球千万人的生命。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青蒿素所做的贡献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0年5月,我国颁布《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遵循“1-3-7消除疟疾”规范,实施“线索追踪、清点拔源”的疟疾防控策略。“1-3-7”模式,即发现疟疾病例后1天内网络直报,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与流行病学调查,7天内完成疫点调查与处置。“1-3-7”模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并被作为规范写入全球疟疾防控监测技术指南。2017年,全国已无本地感染病例。2018年,全国累计报告疟疾病例2678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主要分布于广西、江苏、山东、四川、云南等省。

目前,全世界已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疟疾消除目标。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亚洲的中国、马来西亚和韩国,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博茨瓦纳等21个国家列入最有可能在2020年达到疟疾消除的国家。

未来:加强输入性病例管控是重点

虽然疟疾在我国趋于消除,但输入性疟疾疫情仍处于较高水平,且病例分散,管理难度较大,继发感染与本地化风险较大。在全球消灭疟疾之前,仍应加强输入性疟疾的发现、诊治和管控能力,加强对出国人员进行疟疾防治相关知识的教育。作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需加强疟疾防护意识,避免蚊虫叮咬;若在被蚊虫叮咬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血吸虫病:防控卓有成效,但仍存挑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健康教育咨询检测中心主任   陈家旭陈家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健康教育咨询检测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卫生标准委员会寄生虫病专业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方病协会热带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委员,上海市寄生虫学会理事。

关键句:尽管目前血吸虫病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每年仍有数万人感染,防控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大众要提高防护意识。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内导致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流行范围很广 ,是世界上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提出的7种重点防治热带病之一。

血吸虫:来自水体的“不速之客”

显微镜下的血吸虫

可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6种: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当人们在进行水上作业或游泳、嬉水等活动时,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就容易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尾蚴侵入皮肤后,可引起皮肤炎症,成虫可寄生于人体肝脏门静脉系统,虫卵则沉积于肝脏、肠壁等部位,可造成虫卵肉芽肿病变。血吸虫病患者可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发生肝硬化,出现腹水、腹壁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征象。患者腹部膨隆,肚大如桶,骨瘦如柴,故该病又被称为“大肚子病”。此外,血吸虫病还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导致侏儒症。

我国血吸虫病防控:60余年坚持不懈,成绩斐然

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波及7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约7亿人受其威胁,2亿人被感染,每年约造成2万人死亡。我国仅存在日本血吸虫病,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我国血吸虫病与钉螺的地理分布一致,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12个省市自治区。

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逐渐控制了血吸虫病。防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50—80年代,全国实施以“消灭钉螺”为主的防控策略,将血吸虫感染人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1200多万降至100万以下。毛泽东主席曾为首个消除血吸虫病的流行县——江西余江县作诗《七律二首·送瘟神》。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引进了高效、低毒的血吸虫病治疗药吡喹酮,实施以“大规模化疗”为主,辅以“健康教育、易感地带灭螺”的控制策略,将全国血吸虫感染人数降至80余万。

21世纪初期至2015年,我国血吸虫病感染人数回升,血吸虫病再次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自2004年起,全国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于2015年实现了“传播控制”目标,感染人数从2004年的84.25万降至2015年的7.72万。截至2018年底,我国血吸虫病感染人数降至2.9万;在全国450个流行县(市区)中,已有263个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124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63个处于传播控制阶段。

血吸虫病防控的显著成效,有赖于医学领域的多方进步。比如:在诊断检测方面,不断创新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使血吸虫检测更敏感、特异、快速、简便;在治疗方面,吡喹酮的应用使血吸虫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大大提升;之后,预防性药物蒿甲醚、青蒿琥酯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吸虫病的发病率。

未来:防控仍存挑战

尽管目前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仍存在诸多挑战。首先,血吸虫有众多动物宿主,如牛、羊、猪、狗、兔、鼠等40余种家养与野生动物,动物传染源难以消除。其次,中间宿主钉螺难以根除。第三,人畜接触疫水的机会无法完全避免。第四,“输入性”风险增加,近年来我国已陆续出现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和埃及血吸虫病病例。

普通大众要提高血吸虫病的防护意识。首先,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要尽量避免下水作业及游泳、嬉水等活动。若因工作需要,必须接触疫水,要穿戴防护用具。其次,平时要注意饮水卫生,如喝烧开的水,不直接饮用河水、溪水和泉水,等等。

艾滋病:从“世纪绝症”到“可控慢病”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所主任医师   李 艳李 艳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主任医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博士,广东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常务理事。从事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20余年,重点涉及艾滋病监测、艾滋病行为干预等领域。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虽然艾滋病出现至今还不到40年,但其传播迅速,危害严重,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

典型表现:潜伏期长,破坏免疫功能

HIV属逆转录病毒,大致呈球形,直径约120纳米,不耐高温,对消毒剂敏感,在体外生存能力极低。HIV可分为HIV-1、HIV-2两型,我国以HIV-1为主要流行株。其感染人体后,侵袭CD4+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感染者最终因并发感染或恶性肿瘤而死亡。艾滋病的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类型、机体免疫状况及生活方式等有关,可短至数月或长达数十年,平均为6~8年,其间可无特异性症状。

HIV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以及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乳汁等体液中。因此,其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握手、拥抱、共用餐具或泳池、咳嗽或打喷嚏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流行态势基本遏制,目前仍“盘踞”非洲

1981年,美国通报全球首个艾滋病病例。同年9月24日,在病因未明的情况下,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使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称呼该疾病。其后几年,艾滋病迅速蔓延至包括亚洲在内的40多个国家。据估计,截至2018年,全球累计HIV感染者约有7800万,造成约3500万人死亡。

1985年,北京协和医院报告我国首例艾滋病患者,系1名美国籍游客。此后35年,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经历了三个阶段。

1985—1988年为输入散发期,全国仅报道19例HIV感染者,多为散发,分布于沿海各大城市,多为外籍游客或海外华人。

1989—1994年为局部流行期,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共用针具的静脉注射毒品者是主要易感人群。性工作者、归国人员中HIV感染者有所增加。

1995年起,我国HIV感染者迅速增加。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HIV感染者95.8万人,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及河南报告例数较多。

2011年,各国政府签署了《关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并提出“零艾滋”目标。为避免艾滋病疫情出現反弹,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2014年提出,将实现3个“90%”作为全球控制艾滋病的目标,即到2020年,90%的病毒感染者获悉自身的艾滋病感染状况,90%获悉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获得高效抗病毒治疗,90%获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毒被完全抑制。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存活的HIV感染者人数约为3790万,主要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约占61%),其次是亚太地区(约590万)、东欧及中亚地区(约170万);全球因艾滋病死亡人数从2004年的170万下降至2018年的77万;新发感染人数呈缓慢下降趋势。目前,虽然我国HIV感染人数逐年增加,但总体维持在低流行水平,死亡率显著降低。

从“不可治”到“长期生存”

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艾滋病曾被称为“世界瘟疫”。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消除恐慌,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1987 年,全球首个抗艾滋病药物问世,但很快出现耐药。1996年,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又称“鸡尾酒疗法”)出现,其能显著延长感染者的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使艾滋病迎来“可治”时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着医学的进步,艾滋病趋向于一种“慢病”。

1999年底,我国开始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2003年,我国对HIV感染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推行“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2004年,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立,艾滋病防治上升为国家战略。

由于HIV传播的“复杂化”,艾滋病的防控策略也从侧重于切断传播途径发展为动员全社会的“联合预防”,包括加强健康教育(性教育)、心理社会支持、生殖保健服务、暴露前预防(高危人群事先服药预防感染)、暴露后预防(高风险行为后服药预防感染)、HIV检测和咨询,以及保障特殊人群的HIV相关服务,等等。

挑战仍存,大众观念需更新

目前,艾滋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作为普通大众,需要更新两个观念。一是要摒弃“只有高危人群才会感染HIV”的观念。如今,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HIV的威胁,人人都要加强防范意识,远离毒品,不共用针具、牙刷、剃须刀,洁身自好,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等等。二是要消除对HIV感染者的歧视和偏见。由于社会大众的排斥,很多HIV感染者会隐瞒病情和高危行为史,不积极接受治疗,进而加剧艾滋病的扩散。一些感染者甚至产生扭曲心理,出现报复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因此,人们应对其多一些宽容和关爱。

新发传染病:消除恐慌,理性应对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缪晓辉卢洪洲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卫生组织临床专家组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擅长发热待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以及诊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核、肝炎、艾滋病、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

缪晓辉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传染病杂志》名誉总编,曾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新发传染病(EID)是指近年来新认识的或新发现的、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EID主要包括两类疾病:其一为新发现的传染病,是指由新种、新型病原微生物或重组、耐药病原微生物引发的传染病;其二为重新出现的传染病,指原已得到基本控制、不构成公共卫生威胁,但近年来因某些原因又重新流行的传染病,或某一区域输入以往未曾出现的传染病。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已发现的新发传染病多达40余种,如埃博拉病毒病、艾滋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等。这些传染病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给防控工作带来严峻考验。

埃博拉病毒病:被称为“血疫”的“死神”

埃博拉病毒病(EVD),以往称埃博拉出血热(EHF),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继而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并在 24~48 小时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该病始发于刚果(旧称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地区,并在该区域流行,由此得名。埃博拉病毒通过野生动物感染人类,并通过接触患者的唾液、汗液、泪液、血液、排泄物等在人群中蔓延。在以往的疫情中,其平均病死率约为50%。

1976年,中非的苏丹和刚果首次暴发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病死率高达55%~88%。2014—2016年,西非再次出现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总病例数约29 000例,死亡11 000例。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此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7—2018年,埃博拉病毒病在刚果发生3次流行。其中,始于2018 年 8 月 1 日的疫情是世界第二大埃博拉病毒病疫情。2015年,一种预防埃博拉病毒病的实验性疫苗被证实对人体具有高度保护作用,并被应用于2018—2019年在刚果发生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

寨卡病毒病:新生儿小头畸形的“罪魁祸首”

埃博拉病毒

寨卡病毒是一種蚊媒黄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的猴子中被发现。1952年,在人类中得到确认。

截至2019年7月,全球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经由蚊虫传播的寨卡病毒病疫情,主要发生在非洲、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为3~14天。多数人感染后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疼痛、头痛等症状,通常持续2~7天。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易导致胎儿和新生儿小头畸形,并可导致流产、死产和早产等妊娠并发症。

目前尚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或疫苗,最佳预防方式是采取保护措施,避免蚊虫叮咬。

SARS:推动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

SARS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SARS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呈球形,直径约100纳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RNA病毒之一。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感染后的潜伏期为1~16天,常见为3~5天。SARS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

2002年12月,我国广东首次出现非典型肺炎(“非典”)病例,后蔓延至其他省市。200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针对该疫情发出全球警告,并正式将该病命名为“SARS”。之后,SARS陆续波及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国建立了北京小汤山SARS定点医院,收治了全国1/7的SARS患者。截至2003年8月,我国内地累计报告SARS病例5000余例,死亡300余例。SARS疫情对推动我国加强和完善传染病防控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当时所建立的疫情信息管理和公开制度、医务人员培训及防护体系,以及严防院内感染、军事化管理等措施,对我国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然目前SARS在我国已基本绝迹,但由于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及疫苗,隔离治疗与严密监控仍是防控的重点。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SARS的“孪生兄弟”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一种由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于2012年首次在沙特阿拉伯得到确认,2013年春天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韩国引起大规模疫情。由于所有患者均集中在阿拉伯半岛或发病前曾去过阿拉伯半岛,故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

新型冠狀病毒

MERS的出现让人不禁联想到2002年首先出现在我国而后蔓延至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SARS。MERS的病原体与SARS类似,同为冠状病毒属,以侵犯呼吸道为主,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气急,肺炎常见,部分患者可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不全,具有相当高的病死率。目前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MERS。

2019冠状病毒病:引发全球大流行

2019冠状病毒病(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COVID-19”。

COVID-19感染者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传播力强,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干咳,可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血症。由于缺乏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目前多采用对症支持治疗。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本次COVID-19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疫情较为严重。

虽然目前COVID-19疫情在我国已得到基本控制,但还远未到可以放松警惕的时候。由于疫情仍在很多国家传播,故我国对境外输入病例应高度警惕。目前,抗病毒药物与疫苗尚在紧急研发过程中,大众仍需坚持勤洗手、避免聚集等防护措施,不可掉以轻心。

猜你喜欢

天花鼠疫艾滋病
天花寺
《 世界艾滋病日》
天花,肆虐地球3000年
重新认识鼠疫
一场改变历史的鼠疫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鼠疫促进现代医学
天花与清人日常生活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