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截面管廊横穿基坑原位悬吊保护技术
2020-06-19詹欣波
詹欣波
(中交四航局珠海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85)
1 工程概况
横琴口岸车站位于珠海市横琴岛经济开发区,前接横琴隧道金横区间,后接横琴隧道横长区间;珠海横琴站车站1号、3号、4号出入口部分位置下穿既有市政管廊结构。管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埋深1.2~1.8m,断面尺寸10m×4m(长×宽);车站1号、3号、4号横穿市政管廊处,采用暗挖工艺,在暗挖段施工前拟对管廊进行加固和悬吊处理,保证结构安全。管廊悬吊保护技术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市政管廊横穿出入口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悬吊保护市政管廊横剖面图如图2所示。
图1 市政管廊横穿出入口平面布置图(单位:mm)
2 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确保综合管廊的完整性,施工中选择的是悬吊法,兼具“撑”与“吊”两方面内容。其中,“撑”指的是设置支撑结构,以确保格构柱具有足够稳定性;“吊”则选择的是H型钢,以此为基础采取的是双拼悬吊的方式。
现场设置双拼H型钢,该结构将与精轧螺纹钢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对综合管廊自重荷载的传递,使其能够到达悬吊梁上,并进一步经过格构柱、钻孔桩的路径实现传递,最终将荷载有效传递至地基处。设置悬吊梁,可发挥出支撑的作用,顶标高均为+2.55m。
图2 悬吊保护市政管廊横剖面图
3 计算验证
3.1 模型的建立
本次分析中选择的是ABAQUS软件,将其作为有限元分析工具,通过建模的方式模拟实际施工情况。模型创建工作中,H型钢采取的是间距为1m的布设方式。该项目所用型钢材料均为Q235钢材,正常状态下弹性模量E=206GPa,泊松比μ=0.3,容许应力为140MPa。施作共同沟,此部分施工选择的是C25混凝土,基本参数为E=34.5GPa,μ=0.2。关于此结构容许应力的设置,以混凝土不发生开裂为基本前提,容许拉应力及压应力两项指标分别设置为0.5MPa、7.6MPa。设置精轧螺纹钢,具体选择的是PSB785,根据材料特性,其具备的屈服强度为785MPa。不同阶段钢材的特性存在差异,屈服前主要以弹性变形为主,针对此特点,此阶段选择的是弹性模拟的方式。搭接面管廊恒荷载的构成可分三部分,除该结构的自重荷载以外,还包含了电缆支架和管线(两部分均设置在共同沟内)的自重荷载。跨通道的地下综合管廊长度约9m,自重荷载为112.23t,通道设置9道支撑,每道支撑承受的重量为12.47t,不考虑活荷载的影响。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所给出的计算公式,恒载、活载二者对应分项系数分别为1.2、1.4[1]。结合上述参数可以求得:通风口断面荷载组合值Q1=196.40kN;标准断面荷载组合值:Q2=170.28kN。
引入结构化网格技术,在其支持下完成网格划分;在此基础上,创建三维实体单元,从而构成线性减缩积分单元。此方式的特点在于求解位移时可有效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确保求解精度[2];且在弯曲分析工作中,可以避免剪切自锁的问题。为满足快速且精确求解的要求,重点处理共同沟通风口处的网格,该处相较于双拼H型钢而言相对较大,并且精轧螺纹钢网格最小。
3.2 强度及变形验算结果
(1)管廊悬吊系统整体验算。从强度的角度来看,可以确定悬吊系统应力极值的发生区域,具体对应的是精轧螺纹钢,该值为79.5MPa,相较于该处的屈服强度785MPa而言明显偏小,因此符合要求;从变形的角度来看,共同沟处存在较明显的变形现象,该处的最大值为3.19mm,远小于设计值的20mm,因此也满足要求。
(2)管廊悬吊精轧螺纹钢验算。从强度角度来看,共同沟精轧螺纹钢最大应力为79.5MPa,该值明显低于屈服强度,即785MPa,因此与设计要求相符;从变形角度来看,主要考虑的是精轧螺纹钢底部,该处产生的最大变形量仅为3mm,该值明显低于设计值20mm,因此也与设计要求相符。
(3)上部型钢的模型。从强度角度来看,型钢最大应力为19.2MPa,该值明显低于容许应力140MPa,因此与设计要求相符;从变形角度来看,此时型钢产生的最大变形量仅为1.13mm,该值明显低于设计值20mm,因此也与设计要求相符。
(4)管廊下部双拼H型钢扁担梁验算。从强度角度来看,共同沟最大应力为0.65MPa,该值明显低于容许应力7.6MPa,因此与设计要求相符;从变形角度来看,此时变形沟产生的最大变形量仅为3.06mm,该值明显低于设计值20mm,因此也与设计要求相符。
4 施工流程及沉降监测
4.1 施工流程
(1)钻孔灌注桩及格构柱施工。主要分布区域为通道悬吊梁处,具体使用的是φ800mm钻孔灌注桩,将此结构在回旋转机的辅助下设置在指定区域;安装格构柱,此结构的规格为460mm×460mm。
(2)混凝土悬吊梁施工。首先完成降水作业,确保无误后方可开挖管廊两侧土体,开挖持续推进,到达梁底标高处即可停止,并于该处施工2根悬吊梁。
(3)开挖悬吊保护。共同沟下侧土体开挖作业结束后再设置钢梁,具体采取的是双拼H型钢梁的方式,此部分所用型号与H型钢相同。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双拼H型钢,将其转移到安装区域,调整位置偏差,确保无误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其与格构柱稳定连接,并使用型钢支撑。在上述基础上,开挖管廊上下土体,该部分通过分段的方式完成,实现对管廊的有效保护,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各段长度,但要控制在50~100cm[3]。每结束一段开挖后,均要锚固双拼H型钢,此处所用材料为精轧螺纹钢。部分双拼H型钢的设置区域较特殊,即位于悬吊梁上,要求其穿过精轧螺纹钢的部分应得到加固处理,即在该处焊接10mm厚的钢板,在其作用下有效约束精轧螺纹钢,以免其出现水平移动现象。
4.2 沉降监测
施工中,加强对共同沟的监测,共使用18个测点,彼此间距均为2m,依次设置在共同沟上方。以实际情况为准,部分区域可适当加密测点。此后,及时获取各点的结果,即最大沉降值,以此为依据分析总体变化规律。
土体可发挥出承受管廊荷载的作用,但伴随开挖的持续推进,该部分土体总量逐步减少,由此引发管廊沉降变形现象,此时悬吊保护系统发挥作用,能够有效承担荷载。若位于管廊下方的土体已经完全被开挖干净,此时荷载承受状态完全发生转变,即悬吊保护系统将单独承受荷载,此条件下管廊沉降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与设计方案中所提出的原位保护要求相符。
5 悬吊方案的综合分析
(1)实现对管廊变形情况的监测,及时掌握管廊真实状态,若出现异常则及时处理。
(2)施工中所用的悬吊横梁具备刚度大的特点,能够有效避免结构变形现象。
(3)管廊下方至通道顶板区域内产生的土方具备可挖除的条件,若选择的是暗挖法施工作业,则要对该部分土方注浆,从而增强其稳定性,但该处土体厚度不足,因此实际效果不太理想。
(4)施工中涉及的工序较少,可提高施工效率。
(5)悬吊横梁具有多重用途,可作为支撑梁使用,无需大范围的喷射混凝土施工,施工成本降低。
(6)挖孔桩工艺成熟,施工安全。
(7)为通道顶板的防水层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6 结束语
文章围绕管廊原位保护问题展开探讨,得出如下结论:基于ABAQUS软件建模,对管廊悬吊系统、H型钢横梁等相关结构展开验算,从强度和变形两个角度切入,结果表明与设计要求相符。原位悬吊保护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确保大截面管廊的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且操作便捷,总体来说可行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