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变迁下的文化记忆传承与存续
——以平阳卖技为个案

2020-06-19钟佳琪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20年0期
关键词:平阳县平阳记忆

钟佳琪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社会结构及文化层面发生变化。这促使我国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文化形式发生改变,地方性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存续的文化空间不断萎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传承存续更是刻不容缓。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文化部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1)肖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研发》,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浙江省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于2005年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十一届八次全会上做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更是提出“八项工程”,明确浙江省文化发展方向。(2)王巨山:《浙江文化遗产保护史》,杭州出版社2011年版。随着国家政府文化建设与“非遗”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温州南部地区销声匿迹的传统曲艺——卖技再次生根发芽。然而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我国实现了由“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化。乡村的逐渐消失是平阳卖技以及卖技艺人(俗称“技郎”或“卖技先生”)现今所面临的一大困境,同时伴随着文化记忆的逐渐丧失以及现代市场经济冲击下传承人的经济问题,传承人高龄化、青黄不接等非遗保护中发现的“通病”问题。

一、民间曲艺:平阳卖技

平阳县,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地处浙江南部沿海。据《宋书·州郡制》记载,平阳建县于太康四年(283),析安固县横屿船屯地建始阳县,不久改名横阳。历经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历史。(3)资料来源:平阳县博物馆。平阳与瑞安市、文成县、泰顺县、苍南县接壤。而自1981年析置苍南县后,平阳县境内行政区划几经变动。2016年,全县辖昆阳镇、鳌江镇、万全镇、青街畲族乡等16个乡级行政区。(4)《平阳行政区划调整获批9镇1乡变14镇2乡》,平阳新闻网,http://py.66wz.com/system/2016/04/12/012321087.shtml,2016年4月12日。

平阳卖技(瑞安称卖纻),又名“卖奇”“唱排街”,其是平阳万全地区一种特殊的民间曲艺。(5)平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平阳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卖技的演唱者俗称“技郎”或“卖技先生”,大多是接受了一定文化教育的农民。一般每个卖技演唱队由5至10人组成,走在技郎队伍的前头2人是主唱(领唱)。民国《平阳县志·风土志一》载:平阳“县治及万全区纯粹瓯语……”(6)王理学修、刘绍宽纂:《平阳县志》(卷十九·风土志·岁时),民国四年(1915年)修,据民国十五年(1926年)刻本影印,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平瑞塘河平阳段在民国时期属于万全区所辖,都以瓯语为方言,故卖技以方言瓯语来演唱,并以清唱见长。其属于道情的一种,演唱形式与温州道情有相似之处。并且卖技被当作一种游春喜乐活动,从笔者所查阅的资料来看,对这一民俗事象最早的记录见于民国《平阳县志·风土志一》——“按:旧俗贺年皆肃衣冠(今废)。元日之夕,士人联袂入人家编造俚词高声朗唱,谓之卖奇(一云卖技),连三宵乃止。”(7)王理学修、刘绍宽纂:《平阳县志》(卷十九·风土志·岁时),民国四年(1915年)修,据民国十五年(1926年)刻本影印,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而在新修《平阳县志》亦有记载:“元日之夜,数人联袂编造俚语,提灯过人家高声朗唱,称‘卖奇’或称‘卖技’。主人酬以钱物,三宵乃止。”(8)平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平阳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卖技不仅是一种游春喜乐活动,增加喜庆气氛,是一种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还能给予民众知识,如“贺新屋”概括生产知识,“贺新婚”记述婚礼习俗,等等。

(一)缘起传说

关于卖技的最早起源已无确切的史料依据,但在民间,卖技的起源有三种说法。较为主流的是刘秀说,相传汉刘秀遭王莽篡国流亡民间,某年正月初一逃到平阳,由钱仓往北途经万全时,饥饿难忍,遂编贺词卖唱求乞,百姓以年糕赠之,并称之为“卖技”。当其唱到飞云江南岸时天近亮,考虑安全而停唱,留下“卖技不过飞云江”之说。平阳钱仓、鳌江、万全一带群众一直把汉刘秀作为卖技的祖师爷来流传。(9)《平阳卖技》,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zjfeiyi.cn/xiangmu/detail/45-618.html,2010年8月5日。而在飞云江以南的瑞安地区较为盛行的是唐明皇说,相传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二年主张“与民同乐”,曾提倡卖技。在瑞安民间有“唐代起因,年年贺乡亲,流传到如今”之说,也有“新春开腔大运来,唐王敕赐贺新年”之句。此外,还有太平天国期间,钱仓赵起领导“金钱会”起义,计划攻打瑞安县城,派部属扮作卖唱的技郎,混入瑞安,唱到飞云江南岸天近亮而停唱这样一则故事。(10)应颖昶:《唱卖技闹新春》,《瑞安日报》,2009年2月15日。

(二)演唱内容

卖技者常通过音相近、意相似的方式把地名、花名等用故事串联起来形成卖技书儿,行文流畅有韵味。一般是到一处唱一行,视其内容即兴编唱颂扬吉词,要点钱和糕米一类,也俗称“唱三十六行”。(11)王理学修、刘绍宽纂:《平阳县志》(卷十九·风土志·岁时),民国四年(1915年)修,据民国十五年(1926年)刻本影印,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唱词都以7字方言押韵,前4后3,方言押韵,无白口,不用乐器伴奏。唱本俗称“卖技书儿”,民众相互传抄。如唱“门头景”:“脚踏门台八(啊)字开一班技郎请(呀)进来(哎)。正月本是正(啊)月景(嘎),步入门台万(呀)事兴。”唱卖技有种起承开合、抑扬顿挫之感,犹如学究老先生捋须摇头摆身朗朗吟诗的味道。卖技无白口,一段唱词都有几十句至几百句,领唱者累了另一个技郎要接唱时,便接唱“花有清香月有影,弟替兄来接后文。前声高来后声低,凤凰不比金鸡啼”。这样接唱者便成领唱了。唱卖技者一般能够阅读古书和传统小说,自编自唱,部分编得较好的唱段或唱本,各地纷纷传抄演唱。较为流行的卖技唱本有《麒麟送子》《刘备东吴招亲》《唐伯虎点秋香》等;经典的唱段有《高机卖绡》《方卿访姑》《万全景》《贺新年》等。水平较高的技郎还可随机应变,随编随唱,即兴改编。

(三)表演形式

通常,技郎每人手提一只点着蜡烛的灯笼,走至大屋门台,高声朗唱《门头景》,进入地坦、厅堂大门等时,都是一路唱进来。(如图1)在平阳的钱仓、鳌江一带卖技均有伴唱(俗称“帮腔”),领唱者每唱一句,句尾没了字就由众技郎帮腔,气氛十分浓烈,可昆阳、万全一带一般卖技只有2人,无帮腔。技郎若碰到如“扮新娘”“搬新屋”等喜庆人家,主人即会大开厅门,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茶点等,迎接他们进入大厅进行“坐堂唱”(12)“坐堂唱”:要进入屋内,唱《大八仙》,并据喜庆内容,唱《麒麟送子》或《鲁班师傅》,还有以物品设谜请卖技先生“猜宝”的内容。(如图2)。其他如“门头唱”(13)“门头唱”:只在门头唱贺词。(如图3)、走村串户另唱“门头景”、新年吉利贺词等,主人送年糕和蜡烛便走。“坐堂唱”的过程中表演有一定顺序,要先唱好《大八仙》和《大开天》(14)《大开天》:唱盘古开天,计1000多句。,然后根据主人家不同的喜事来表演,如“扮新娘”要唱《麒麟送子》等传书节目;“搬新屋”要唱《风水宝地》等吉利词段,还要唱遍大厅内各种物件和木器、篾器、铁器等工具的祖师。在坐堂唱中还要唱谢茶、谢烟、谢点心等谢词。在坐堂唱中,一些主人家为了试试卖技先生文采如何,会摆设一两样物品作为谜面,请卖技先生猜出它的典故、出处,并用卖技把它唱出来,猜中者主人给红包奖励,猜不中者,谜面不撤除,这种方式俗称“猜宝”。先生要是猜中,听众鼓掌,主人赏包。一般从午夜时分开始表演,直到夜间三四点结束,众人散去。

图1 卖技过程场景(由传承人汤岳生先生提供)

图2 卖技坐堂唱(由传承人汤岳生先生提供)

图3 卖技门头唱(由传承人汤岳生先生提供)

(四)突出特点

就平阳卖技而言,其独特之处所在:一是很强的地域性。民间素有“卖技不过飞云江”之说。“卖技不过飞云江”说的是卖技这一民间曲艺流传范围的地域仅在飞云江下游右(南)岸地区,即瑞平平原地区。二是俗定的节令性,从大年正月初一至初三,且限于夜间,俗言“超过初三,卖技变讨饭”,但有的地方也有唱至初五夜。三是历来无专业艺人,不属于登门卖唱赖以谋生的技艺。在鳌江、钱仓及江南一带,每支卖技队伍由5至10个喜爱卖技的农民自发组成,其中1人领唱,其他人以帮腔或轮对唱方式进行。在昆阳万全一带乡镇,卖技一般是2人对唱,无人帮腔。四是无任何伴奏乐器,演唱者手提一对灯笼(如图4)。五是语言亲和力强,只能在平阳境内的昆阳、钱仓、鳌江、宋桥、郑楼、榆洋、宋埠及灵溪、宜山等讲本地方言(瓯语)的地方演唱,平阳北港地区讲闽南语的地方则不流行。

图4 卖技灯笼(笔者于2019年8月5日摄于传承人汤岳生家中)

二、平阳卖技的文化记忆

记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记忆。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知识与对事物的思考等,而在事后,其在人脑中会形成一定印象,在一定情况下可重新恢复并加以利用。《辞海》将“记忆”定义为“能记住经历过的事物,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三方面”(1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而“文化记忆”最早是由德国学者扬·阿斯曼(Jan Assmann)在1997年出版的著作《文化记忆》中首度提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记忆力称为文化记忆。”(16)[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平阳卖技作为温州平阳、瑞安地区一种特殊的曲艺形式,运用当地方言在春节时分来演唱一些关于民间习俗文化或是生活中趣事、民间故事的桥段,独具特色。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其蕴含着温州的地方文化记忆与年节文化记忆。

(一)温州地方文化记忆

1.方言唱词分析

温州地方的方言——瓯语与温州地方记忆,自然是密切相关。平阳卖技均使用方言(平阳话)演唱,平阳话属于瓯语体系,与平阳当地其他方言如金乡话、蛮话、闽南语有明显差异。方言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些地方特殊文化呈现的载体,语音无法用汉语拼音进行标注。平阳卖技唱本中,多现汉语词意无法解释,且语音无法用拼音描述的唱词。例如,平阳卖技“猜宝”过程中,主人家抱一小孩,在卖技先生面前一站,小孩怀里落下两个桔子,请先生猜出谜底。一些读过古书的先生,略一思索就唱道:“三国有个陆织臣,八岁随父做客人,宴后拜别而归去,怀桔落地吴主惊。孙权问他“作格伲”,他讲桔子带归奉娘亲。”这是“陆织怀桔遗亲”的典故,其中“格伲”为当地方言“什么”的意思,“带归”也是当地方言,意为“带回家”。

2.唱本内容分析

平阳卖技唱本的内容包含了当地民间文化传统与观念等多方面内容。因其创作较为依靠卖技先生的个人主观性,故至今的唱本具体数量不得而知,但通过已有资料可知,传唱度较高的唱本(如表1)。

表1 平阳卖技唱本表

续 表

关于民间习俗文化与观念的贺喜唱词是对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记忆,唱词内容涉及民间信仰、婚俗、人生仪礼等方面的民俗内容。如《贺新屋》中讲述道,“大红对联贴文雅,上挂福禄寿三星”“选好屋基好风水,银谢先生转回程”与“焚香点烛祭圣贤,珍沙银珠把符插,道教先生有礼士,小弟银红也当然”,这分别是平阳当地民间新屋落成时会进行的活动:一是贴对联、挂三星;二是请风水先生、堪舆师;三是请道教先师、举行祭祀仪式,给予一定报酬。这其中皆蕴含着平阳当地传统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记忆。又如,《贺洞房》是根据当地的婚礼习俗与出生礼进行了创作。唱本讲述了当地新人由媒人牵线到成婚的过程以及举办婚礼时候的场景。婚后怀胎十月,唱本更是继续讲述了当地孩子从出生取名到满月酒、剃头等人生仪礼的过程:

算好新人好八字,鸾凤和鸣郎婚姻;

天上无云难行雨,人间无媒难成亲。

……

过了几日取名字,高姓宏名取相当;

风送光阴满月到,尊亲里面备香汤。

小郎剃头长生乐,百客道喜到厅堂;

洞宾理发有花彩,新春庆贺也应当。

……

而对当地各个地方地景描述的唱本内容,则是对当地社会生活环境的记录,对人们生产生活场景的记录。平阳卖技主要在平阳万全镇一带流传,故流传最广的地景唱本就是《万全景》,共74句唱词,298个平阳县内小地名,其中不乏现今仍存留的地名,如林步桥、横塘、八角亭、郑楼等等,都是当地社会生活的记忆。

(二)年节文化记忆

平阳卖技为每逢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过年这三天的晚上,卖技先生手提灯笼到各府上唱吉利。卖技先生到主人家唱、卖技,抑或是主人家给予红包、年糕等都是在过年时“讨彩头”的方式。卖技人集中在这三天的晚上进行活动,一是介于传统上“卖技过三晚变讨饭”的说法;二是由于一直以来无专职的卖技先生,均为有一定知识文化的农民因喜好并且想增加一定收入,故从事。而过年时,民众都在家中,年节的节庆气氛浓烈,张灯结彩配以卖技的演唱,烘托了节日氛围。同时,对于卖技先生来说,听众多且收入颇丰。平阳卖技,可以说是平阳当地年节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也是当地年节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会变迁下文化记忆的传承问题

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曲艺作为非遗的一大类,其唱本包含的特殊内容对研究一地风俗与民间文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故“卖技”于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保护卖技发展这一过程中,平阳卖技这一民间曲艺随着社会的变迁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与问题。

社会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简单来说这一过程及其结果即社会变迁。国内运用这一理论到各地方基本可追溯到1928年国民党政府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历史语言研究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调查研究,此时涌现出一系列杰出成果,如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林耀华的《金翼》等。社会都是复杂且多元的,每位社会学家对于社会变迁的理论观点各有不同。通过对一系列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分析,普遍认为其哲学上的意义强调整个社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看,广义的社会变迁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而狭义的社会变迁则特指社会结构和功能的重大改变。根据本文研究对象平阳卖技的文化记忆特征,则采用狭义的社会变迁概念。

(一)社会变迁状况

1.城镇化程度的加深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的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城镇化建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层面上功勋卓著,而其进程的加快却也使原有的乡土村镇格局被打破,传统的村落所突出的向心性被削弱。就平阳县近几年城镇化进程而言,以平阳县昆阳镇与万全镇2016—2030年的村庄布点规划图为例(如图5、图6),可看出约有一半的村庄在城镇规划范围内,城中村改造的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并配以安置房的建设。原有的村落逐渐进入拆迁规划,使得卖技先生无法继续在村内各家门头进行流动性表演,使得平阳卖技传播的文化空间受到影响。

图5 平阳县昆阳镇村庄布点规划图(由平阳县住建局提供)

图6 平阳县万全镇村庄布点规划图(由平阳县住建局提供)

2.民众生活与价值观念的变化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上升,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就是人们机制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受到了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的经济利益主导价值思想的强烈冲击,而在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影响下,本土民风民俗、节庆气氛严重淡化,导致平阳卖技等依附于节庆活动、民间习俗的活动逐渐被人们遗忘,继而被流行音乐、说唱乐等表演活动所取代。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其听众逐渐减少,且听众主要以中老年群体为主。

(二)文化记忆传承状况

记忆有时并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与描述,对某种记忆的倾听和阐释可能需要构成一种“同构心境”。正如日本民俗学者柳田国男所指出的,诸如民间老百姓生活中的“心意”现象,是非本土本乡之人所难以完整理解的。(17)[日]柳田国男:《乡土日本》,杨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平阳卖技主要是当地在年节与喜事时的表演,其中蕴含着一个当地文化圈内民众的节日习俗的共同记忆,同时也是民众对操持人生礼仪中“大事”的仪式过程的文化记忆。从这层意义上看,卖技先生“不是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而是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其身上既有充满生命情感的个性化特征,也携带着更为重要的“文化不可化约的特性”(18)Sidney Mintz.“The Anthropological Interview and the Life History”. in Dunaway Davik K. Oral History: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 New York: Alta Mira Press, 1996.。文化记忆不仅包含了卖技这项民间曲艺的内容形式和表演过程,还是该民俗文化圈范围内民众对卖技这一曲艺及相关民俗事项的文化认同。

在传承人的访谈中,其也提到平阳卖技是以方言作为载体,而现今在平阳当地出现了部分年轻人已经不会说方言,也无法听懂当地方言的情况。随着受众群体的缩小,平阳卖技的存续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在访谈过程中也有提及。

钟:传承保护的困难?

郑明清:困难主要是年轻人不喜欢,发展不开来。

钟:是经济问题吗?

郑明清:不是经济问题,是观念问题,我们现在听现代歌了。

郑国仟(以下简称“郑”):现在大家都说普通话,卖技唱都是本地话,现在的小孩子本地话都听不懂了,肯定没人喜欢。

众人:还是语言的问题……

郑:对,唱起来我们老的人听得懂,但是你们听不懂本地话,什么是诸葛亮什么是曹操都不知道。(19)采访人:钟佳琪。采访对象:汤岳生,又名同财,男,1929年生,平阳县昆阳镇下里汤村人。2008年1月被浙江省文化厅评定为第一批省非遗“平阳卖技”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6月被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定为市非遗“卖技”代表性传承人。其改编创作了一些唱词《十二个月配人物》《八仙过海》《门头景》等。郑国仟,男,1949年生,平阳县昆阳镇后陈村人,曾以卖技谋生,与传承人汤岳生为郎舅关系,一同表演平阳卖技。访谈地点:平阳县昆阳镇下里汤村。访谈时间:2019年8月5日。

(三)传承人存续状况

平阳卖技的传承是活态的传承系统,它取决于文化源点和传承人的双重作用。而现今传承人的生存态势却面临窘境,这也是众多非遗在保护过程中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传承人年龄偏大,整体高龄化严重且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传承人经济压力大,生活困难。

在卖技等传统曲艺非遗的传承人中高龄化问题十分凸出,笔者根据已有资料可知卖技曲艺非遗传承人共有6人(如表2)。

表2 卖技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首先,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卖技曲艺代表性传承人均年事已高,其中年龄最大的传承人已有90岁高龄,年龄最小的传承人也已58岁。由此可见,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均偏大,缺乏中青代传承人,断代情况严重。而就当下其他传统曲艺的传承也大多是相同的现状,且受众也呈现高龄化态势。

其次,传承人生存的经济压力与生活上的困难则更加普遍。众多传承人靠他们的智慧与技艺生存,而在现代社会变迁的冲击下,经济体制变革,整个社会衍生出更多的行业与工种。大多数人选择了从事面向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业,逐渐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传统的婚礼场合、节庆场合所需要的卖技表演被其他流行表演所取代,卖技人有时一个月都不一定会有一场表演,使传承人在经济上颇有压力。在对平阳卖技传承人汤岳生进行访谈时,发生了如下对话。

对话片段1

汤岳生(以下简称“汤”):会茶端出来,香烟拿出来。

郑:对。茶端出来然后唱完之后,家家户户门开起来。开过了,茶啊年糕啊,吃的东西给你吃,吃完之后再继续唱。

郑明清:哦,是这样子的。

郑:那时候正月的时候,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呢报新娘,就是刚刚结婚的,这样报起来好看,你唱我唱。你坐起来,礼品摆起来,然后做起来唱给别人。房子刚造起来,人家也唱送好话的。

钟:就是吉祥话的?

郑:诶,对就是吉祥话。

钟:过节的时候也是这么唱吗?

郑:过节的话,有的地方要唱,热闹。现在会唱的人很少了。为什么呢?这就是说,现在出去唱拿几只年糕没名堂了哦。你唱,唱个半夜了,拿个年糕,有什么名堂莫。额,没意思这样。主要是,比如是说,现在工资这么高了,唱这些什么名堂噢~花时间啊~没名堂。

钟:就是钱的问题咯。

郑:对。

对话片段2

郑:对。唱不动,换人唱。年糕拿过来大家一起分,是这样子的。那时候很困难的,大家比如说有十来间,年糕拿过来,很高兴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觉得没名堂。有的很高兴的,过来过来(动作),花炮打起来。

钟:那以前,就是过年的时候,大节日唱。那现在呢?

郑:现在唱是有唱,但是很少了。有是有,现在有节日有唱。比如说今天我们要表演了,叫人去唱。台子搭起来,他(指传承人汤岳生)上去唱。

钟:那现在什么大节日,姑公(指传承人汤岳生)会上去唱?

郑:生日做寿,姑公(指传承人汤岳生)那天做寿90岁,也是他自己上去唱。他儿子(汤育余,同为技郎)也上去唱。他祖传的(笑),他主持人。

显然,传承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渐渐成了弱势群体。就如访谈中提到的,现在再去拿以前的几条年糕没有“名堂”。从对话片段2中,可以得知现在的卖技表演较少,只有在一些较大的节日或者年迈者寿宴上才会进行这样的表演,文化传播空间不足。

四、平阳卖技的传承与功能存续

对于平阳卖技及其文化记忆的传承,首先要关注其文化空间的情况。它的表演需要一定场域作为依托或是载体,而这种表演场域则是其文化空间。城镇化所导致的村落拆迁,使其原始的文化空间逐渐消失。若现今要传承平阳卖技则更需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给平阳卖技的表演创造条件、给予它一个舞台。如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行的活动中,安排平阳卖技的演唱。或是可学习“送戏下乡”等方式,不定期地在中老年人较多的各个安置房小区与老小区内举行唱卖技活动,给平阳卖技创造新的文化空间。

其次,需要关注的是众多非遗在保护过程中的一个共性对策。对于此类依靠口传方式传承存续的文化形式,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传承人的“活态”保护也是众多非遗的共同保护原则。传承人作为传承文化的群体,通过对文化记忆的“呵护”,每个社会和每个时代巩固和传达着自己的自我形象。它是一种集体使用的,主要涉及过去的知识,一个群体的认同性和独特性的意识就依靠这种知识。(20)[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首先,对于传承保护平阳卖技至关重要的在于传承人的接班人,解决传承人青黄不接的问题。正如民俗学者贺学君所说:“传承人下面的接班人是很重要的。我认为,接班人对于所传承的技艺,不仅仅要会,更重要的是热爱。不仅仅是让它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的自觉。这是相当重要的。我们现在在文化自觉上提得还不够,做得不够,传承人没有这种自豪感。”(21)贺学君:《“申遗热”应变成“保护热”》,《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6月30日,第7版。年轻人在现代学科式教育下,缺乏对卖技曲艺文化的了解,更多接触的是大众媒体以及流行文化。笔者认为,老一代的口述传承是一个让青年人了解平阳卖技及其文化内容的良好途径,让新一代从小也接触部分传统曲艺,感受地方节庆活动中特殊的平阳卖技,形成对平阳卖技的文化记忆,进而将这份文化记忆传承下去。

再次,关注非遗与传承人与民众三方之间的共谋关系。作为主体的技郎,通过学习、师承等方式获得卖技的技能;通过和民众互动、交流实现文化传播;通过口传心授最终实现技艺与其文化记忆的传承和存续。其中任意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失,共同葆有的文化记忆一定要具有作为共性追求的民间审美。而在社会变迁过程中,集体追求与社会文化需求不断变化,作为个体的传承人一定要在卖技原作品的基础上,适时地对卖技唱词进行改编,满足受众的需求,适应当下的节庆活动形式。

最后,平阳卖技及其文化记忆有其当代的功能意义,即功能主义所讲的功能,实际上是文化对人和人群形成的需要的“实用性满足”(22)[美]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对于文化记忆的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在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异,满足当下所需,进而延续内在文化记忆;对于平阳卖技文化记忆的保护,一方面是对当地方言——瓯语的保护,另一方面更是对当地民间习俗的节庆习俗、婚礼习俗、人生仪礼、宗教信仰等的保护。其传承与保护不应仅仅死守那份文化记忆,而应不以牺牲文化内涵为底线去进行一定改变,进而实现卖技对现代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意义。平阳卖技的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人的功能意义,不仅在旅游开发等利益化层面具有价值,更重要的是在民俗文化圈中,它起到的地方性节庆仪式内容和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而传承人更应按照当下社会现状,配以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去选择和创造,使其保持永久的生命力,以应对现存的各种问题与挑战。

五、结 语

平阳卖技的传承与保护,是根据社会变迁、时代变化、民众心理等因素来正视文化内容、形式、记忆、功能的存续及技艺传承人的相关问题。其作为一种曲艺非遗是万全平原地区有共同文化记忆的共同体、群体、个人的表达,或为情感,或为经济,或为一定目的的达成。关注其保护与传承,并从文化共同体内部,特别是从影响其根本的方言载体、表演场域、文化圈、传承人等方面入手对平阳卖技的保护提出建议,不仅是为促进该个案平阳卖技的存续,更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看待活态非遗的传承,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意义。

猜你喜欢

平阳县平阳记忆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n inductively coupled RF plasma cathode
Masterpieces 佳作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雷平阳:行走在故乡云南
浅谈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平阳县农村土地规模流转浅析